理想汽车

搜索文档
深夜 巨头暴跌!
证券时报· 2025-08-06 23:11
超微电脑 - 第四财季营收57.6亿美元,同比增长7.5%,低于分析师预期的60.1亿美元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0.41美元,低于预期的0.44美元 [2] - 2026财年首财季营收预期60亿至70亿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65.9亿美元 [2] - 2026财年首财季调整后每股盈利预期0.4至0.52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0.59美元 [2] - 2026财年营收预期从400亿美元下调至330亿美元 [2] - 彭博智库分析师指出定价环境高度竞争,戴尔可能蚕食市场份额 [2] 苹果 - 股价涨幅扩大至4% [2] - 承诺再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美国国内制造业 [2] - 目的是增加本土产能并避免iPhone遭受惩罚性关税 [2] - 白宫声明包含新制造业计划,旨在将更多供应链引入美国 [3] - 累计承诺投资达到6000亿美元,包括休斯顿服务器工厂和密歇根州商学院 [3] Snap - 开盘迅速走低,跌幅超20% [4] 爱奇艺 - 股价涨超4% [4] - 寻求通过香港二次上市融资约3亿美元,以拓展融资渠道和提升流动性 [4] 理想汽车 - 股价跌超4% [4] - 2025年7月交付新车30731辆,同比下降40% [4] - 历史累计交付量136.85万辆 [4] 原油期货 - 布伦特原油期货涨2%,报68.991美元/桶 [4] - WTI原油期货涨2%,报66.678美元/桶 [4]
深夜,巨头暴跌!
证券时报· 2025-08-06 23:06
超微电脑业绩与股价表现 - 第四财季营收57.6亿美元 同比增长7.5%但低于分析师预期的60.1亿美元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0.41美元 低于预期的0.44美元 [2] - 2026财年首财季营收指引60-70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65.9亿美元 每股盈利指引0.4-0.52美元低于预期的0.59美元 [2] - 将2026财年营收预期从400亿美元大幅下调至330亿美元 [2] - 股价单日跌幅超17% 因业绩不及预期且未来展望疲软 [1][2] - 分析师指出高度竞争定价环境及戴尔等竞争对手可能持续蚕食市场份额 [2] 苹果公司投资计划 - 承诺追加1000亿美元用于美国国内制造业 累计承诺投资达6000亿美元 [2][3] - 投资涵盖休斯顿服务器制造工厂、密歇根州供应链学院及现有供应商投入 [3] - 旨在避免iPhone遭受至少25%的惩罚性关税 [2][3] - 股价涨幅扩大至4% [2] - 白宫推动苹果供应链本土化并生产更多关键零部件 [3] 其他科技与汽车企业动态 - Snap股价跌超20% 开盘后迅速走低 [4] - 爱奇艺涨超4% 正寻求香港二次上市融资约3亿美元以拓展融资渠道 [4] - 理想汽车跌超4% 7月交付新车30731辆 同比下降40% 累计交付量达136.85万辆 [4] 大宗商品市场 - 布伦特原油期货涨2%至68.991美元/桶 WTI原油期货涨2%至66.678美元/桶 [4]
深夜,巨头暴跌!
证券时报· 2025-08-06 23:03
超微电脑股价暴跌 - 超微电脑第四财季营收57.6亿美元,同比增长7.5%,低于分析师预期的60.1亿美元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0.41美元,低于预期的0.44美元 [2] - 公司预计2026财年首财季营收60亿至70亿美元,调整后每股盈利0.4至0.52美元,均低于分析师预期的65.9亿美元和0.59美元 [2] - 公司将2026财年营收预期从400亿美元下调至330亿美元 [2] - 分析师指出高度竞争的定价环境及来自戴尔的竞争可能持续蚕食市场份额 [2] 苹果股价上涨 - 苹果承诺再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美国国内制造业,累计承诺投资达6000亿美元 [3] - 投资计划包括在休斯顿建设服务器制造工厂、在密歇根州设立供应链商学院及增加对美国供应商的投入 [3] - 此举旨在避免iPhone遭受惩罚性关税打击,此前特朗普威胁征收至少25%关税 [3] Snap股价下跌 - Snap开盘跌超20%,具体原因未提及 [4] 爱奇艺股价上涨 - 爱奇艺涨超4%,因寻求通过香港二次上市融资约3亿美元以拓展融资渠道和提升流动性 [4] 理想汽车股价下跌 - 理想汽车7月交付新车30731辆,同比下降40% [5] - 截至7月31日,公司历史累计交付量136.85万辆 [5] 原油价格上涨 - 布伦特原油期货涨2%至68.991美元/桶 [6] - WTI原油期货涨2%至66.678美元/桶 [6]
关心:怎样才是一次理想的道歉?
观察者网· 2025-08-06 22:57
对于一场由理想主导、主推的事件来说,边道歉边劝别人"讲武德",难免显得有些讽刺。这次的道歉可 能是仓促的,更多是在公关意义上的收场,作为大企业的理想汽车没有协同好各部门动作,后续可能还 有一些舆情发酵。这是不干不脆的道歉必然带来的后果,也将是理想在前进过程中必须克服的一道关, 绕不过去,也躲不过去。 理想汽车在发布会上"撞飞"8吨卡车的"物理学奇迹",最终以道歉收场。回顾整个事件,有不少可以总 结的。 首先要为理想说一句,中国新能源车的高度竞争,确实是让自主品牌们"压力山大",以至于动作变形, 每个部门都想在新车发布会上尽可能地抓眼球、炫技,这不是理想汽车一家的问题,甚至可以说,理想 不是最冒头的那一家。"内卷"这个词儿是负面的,中国新能源车"卷"出了世界一流水平,用"内卷"对李 想等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家们并不公平。 但SUV"撞飞"8吨卡车,这无论如何是反物理学常识的。已经有许多业内人士指出,正常情况下,大卡 车的车头有锁扣,不可能被私家车撞了以后出现如此夸张的前冲姿态。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不正常因 素,是哪一方有心、或无意造成的这一幕,在8月6日发布的《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联合声 明》中并没有讲清楚。 ...
智微智能:今年预计工业物联网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巨潮资讯· 2025-08-06 22:43
鸿蒙生态适配 - 公司已完成多款硬件产品与开源鸿蒙系统的适配,包括P104A平板电脑、S088OPS系列、E088边缘网关、12C平板电脑等系列产品,覆盖工业、办公、教育等场景 [2] - 适配产品基于RK3566和RK3588平台开发 [2] 信创领域布局 - 公司基于兆芯、飞腾、海光、龙芯等平台开发了云终端、网安设备、服务器、工业整机、通用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主板及整机等多款产品 [2] - 通过子公司参股深圳华清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推进信创领域的自主品牌建设,进一步推动国产化信创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 [2] 工业物联网战略转型 - 工业物联网是公司从ODM向OBM战略转型、打造智微工业品牌的第一步 [2] - 工业物联网具有应用场景复杂、产品质量要求高、客户认证周期长等特点,目前国产化率较低,主要以德系、台资厂商为主 [2] - 公司从2019年开始切入工业物联网,面向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机器人、光伏锂电、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下游应用领域 [3] 工业物联网产品与解决方案 - 公司基于X86架构、ARM架构开发了完善的产品品类,提供从云网边端各层级的硬件产品到整体多场景的解决方案服务 [3] - 产品线包括多形态工业计算机、边缘计算融合终端、工业ICT产品、机器人控制器、PAC控制等 [3] 客户与市场渠道 - 公司已与比亚迪、理想汽车、汇川技术、杰普特、海康威视、云迹等国内知名厂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3] - 全国经销商网点布局达到60-70家,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3] 行业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工业物联网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3]
理想汽车(LI.US)跌逾5% 公司就“卡车碰撞测试”致歉
智通财经· 2025-08-06 22:43
股价表现 - 周三理想汽车股价下跌超过5%至24.25美元 [1] 行业竞争动态 - 理想汽车联合中国汽研及东风柳汽发布声明 呼吁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 [1] - 公司表示无意冒犯或质疑东风柳汽车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1] - 将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引发类似争议 [1] 产品策略调整 - 首款纯电SUV理想i8上市一周后调整价格和配置 [1] - 因Pro版订单少且性价比不足 统一配置为i8Max版本 [1] - 售价从34.98万元降至33.98万元 赠送价值1万元铂金音响 [1] - 后舱娱乐屏套装选装价1万元 [1] - 原Ultra版用户34.98万元享受原配置 [1] - 原Pro版用户可选择退订或升级 [1]
三方联合声明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致歉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22:01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联合声明 - 理想汽车表示本次测试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不针对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和质量性能 [2] - 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公司对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并致歉 [2] - 公司表示无意冒犯或质疑东风柳汽车辆质量,将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2] 中国汽研回应 - 作为测试委托执行机构,未能及时向公众阐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辆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 [5] - 测试不构成对东风柳汽产品安全和质量的评价,因信息发布不完整导致公众误解 [5] - 将进一步完善测试管理机制,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流程管控 [5] 东风柳汽表态 - 作为东风汽车旗下重要事业单元,将持续创新强化核心技术 [8] - 将踏实做好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并推进高质量发展 [8] - 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 [8] 三方联合倡议 - 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 [10] - 检测机构应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信息发布真实准确 [10] - 全行业应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和核心技术创新 [10]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 共塑良性竞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6 22:01
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三方就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发布联合声明[1] - 事件起源于7月29日理想汽车新车发布会播放的碰撞测试视频,显示重2.6吨的理想i8与重8吨的东风柳汽乘龙卡车正面对撞后出现异常现象[10] - 视频引发市场对碰撞测试合理性质疑,随后三方分别做出回应[11] 理想汽车声明要点 - 测试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不针对其他品牌车辆安全和质量性能[2] - 对测试导致东风柳汽品牌陷入负面舆情表示诚挚歉意[2] - 强调无意冒犯或质疑东风柳汽车辆质量与安全性[2] - 将进一步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3] 中国汽研声明要点 - 作为测试委托执行机构,未能及时清晰说明东风柳汽车辆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4] - 测试不构成对东风柳汽产品安全和质量的评价[4] - 流程管控不足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4] - 将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4] 东风柳汽声明要点 - 强调坚持"高品质+可信赖"的质量方针[5] - 将通过持续创新强化核心技术[5] - 承诺做好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5] 三方联合倡议 - 呼吁行业严格自律,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7] - 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7] - 检测机构应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信息发布真实准确[7] - 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和核心技术创新[7] 事件发展过程 - 7月31日东风柳汽质疑测试未公开车辆状况和场景环境[11] - 8月1日东风柳汽称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情况差异极大[11] - 8月3日理想汽车解释测试旨在验证"短前悬安全结构"[11] - 8月3日中国汽研澄清测试仅验证理想i8安全性[11] - 8月6日三方发布联合声明[1]
三方联合声明,理想汽车、中国汽研致歉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21:54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联合声明 事件背景与核心观点 - 理想i8碰撞测试引发舆情争议,涉及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负面舆论 [1] - 三方(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达成一致并发布联合声明,强调测试目的为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不评价其他品牌车辆质量 [1][6] - 测试中使用的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辆仅作为符合标准的"移动壁障车",未对其产品安全性能构成评价 [2][11] 各方表态与措施 **理想汽车** - 对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因信息传播导致的负面形象损害表示诚挚歉意 [1][9] - 澄清测试无意质疑或影射东风柳汽车辆质量与安全性 [9] - 承诺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10] **中国汽研** - 承认未及时向公众阐明测试车辆用途,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误解 [2][11] - 将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 [11] **东风柳汽** - 强调将持续创新强化核心技术,坚持"高品质+可信赖"质量方针 [5][12][13] - 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 [5][13] 行业倡议 - 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 [6][14] - 检测机构需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信息发布真实完整 [6][14] - 倡导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核心技术创新及用户体验优化 [6][14] - 三方提议共建以安全、技术和诚信为基础的汽车产业生态 [15]
宋志平: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十项修炼
凤凰网财经· 2025-08-06 21:45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十项修炼 - 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5400多家,年收入总和占GDP的53%,税收占比26%,成为经济引领者[3] - 上市公司需完成从产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经营思想转变,关注双重客户群体[3] - 十项核心修炼包括:治理规范、突出主业、创新领先、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回报股东、并购重组、双循环市场、防范风险、社会责任[2][5] - 书中包含375家企业实践案例,每项修炼对应行业标杆企业如美的集团(治理)、宁德时代(主业)、联影医疗(创新)等[12] 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实践 - 治理规范强调公司独立性(人格/治理结构/经营决策)、合规经营(制度/运营/财务)、信息披露(真实/按时/路演)三大维度[5] - 回报股东需加强市值管理(含国有控股公司专项策略)、重视分红回购、永续经营(第二曲线/现金管理/一把手传承)[6] - 双循环市场策略:国内市场定位差异化竞争+高端产品营销,国际市场从产品输出升级为企业出海(并购/建厂/抱团策略)[6] - 并购重组需遵循战略匹配/效益明显/协同效应/风险可控原则,整合重点在机构/业务/管理/市场/文化五大领域[17] 企业案例与实战方法论 - 全书采用"一鱼三吃法"写作逻辑:实践观察→思考提炼→理论总结,包含200+小案例和10个大案例[11] - 案例覆盖汽车/互联网/家电/建筑/医疗等多行业,含国内外企业如海尔(全球化)、海信(并购)、茅台(核心竞争力)等[11][12] - 反内卷策略提出七大解决方案:政策引导/行业自律/价本利模式/国际产能合作等,强调良性竞争价值[16] - 新"国九条"设定上市公司质量目标:5年明显优化,2035年显著提高,配套证监会三年质量提升专项行动[9] 政策解读与时代议题 - 每章开头深度解读12+政策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OECD治理原则》,强化合规经营意识[15] - 把握反内卷/大出海/并购重组等热点议题,提供可操作性指导如海外市场开拓的"真实亲诚"原则[15][17] - 企业需动态构建竞争力(小米案例),通过技术创新(蔚小理案例)和主业深耕(宁德时代案例)保持优势[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