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次元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首个二次元商圈,这3个商场被挤爆了
36氪· 2025-10-28 10:36
行业宏观趋势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达5.03亿,二次元文化正从亚文化走向主流文化[1] - 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年总营收从2016年的6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00亿元,连续五年年均增速达20%[4] - 杭州自2005年起规划打造“动漫之都”,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为二次元消费奠定产业基础[4] 杭州湖滨商圈二次元商业概览 - 湖滨商圈购物中心内泛二次元品牌商家达137个,次元浓度高达17.6%,远超传统商圈[3][9] - 商圈总体量达50万平方米,聚合湖滨银泰in77、湖滨88、工联CC等项目,构建二次元文化圈[8] - 商圈入驻城市级首店数量达46家,品牌重叠率仅2.9%,包含多家高能级首店如高达基地杭州旗舰店等[9] 核心商业项目分析:湖滨银泰in77 - 项目为杭州二次元商业街鼻祖,2020年开辟全国首个一线商场Z世代主题街区,面积约6000平方米[11] - 目前已引入近30家泛次元品牌,二次元业态首店比例逐年上升,并成功举办多项高流量IP活动[11] - 2024年举办的“蜡笔小新漫画·动漫·大电影展”在5天内吸引35万人次打卡,凸显强大引流能力[13] 核心商业项目分析:湖滨88 - 项目为杭州首个二次元商业体,泛二次元品牌占比超60%,是杭州二次元浓度最高的“痛楼”地标[14] - 通过沉浸式场景打造覆盖零售、美食、社交的次元世界,2025年上半年客流同比151.7%,销售同比161.2%[16] - 二次元整体销售坪效超6000元/月/平方米,单家最高坪效达22113元/月/平方米,业绩表现突出[16] 核心商业项目分析:工联CC - 项目为杭州首个地铁上盖二次元商业,已入驻70多家泛次元品牌,成为入驻品牌最多的商场[17][19] - 通过“次元站”主题区改造和频繁的IP快闪活动打造沉浸式体验,并引入多家全球知名IP版权方[17][19] - 运营上联动coser网红开展“一日店长”等活动,激发客群消费热情,强化社群归属感[19] 商圈成功运营模式 - 形成“官谷”与“同人”并举的科学生态,既保证产品正规性,也扶持主理人品牌培养高黏性客群[22] - 保持高频次IP活动,商圈每月至少3场活动同时进行,持续为商场带来新鲜感并刺激消费[22] - 打造沉浸式场景与社群归属感,设置特色区域如自由舞台等,形成线上无法替代的核心体验[23]
卖价过万的「大头娃娃」,成了「痛系」年轻人的新型奢侈品
36氪· 2025-10-18 21:34
以下文章来源于后浪研究所 ,作者许嘉婧、薇薇子 后浪研究所 . 36氪旗下年轻态公众号。这位青年里边请,你被研究了。 文 | 许嘉婧 编辑 | 薇薇子 来源| 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 封面来源 | 受访者拍摄 把自己变成"手办"。 也可以说,kig是一种门槛更低的cosplay——玩家不需要化妆,他们的真实面孔不被展示;也不需要完美的身材,他们会穿上一层肉色紧身衣,遮盖每一寸 裸露的肌肤。这一切都是为了做到隐去自我,还原角色,把喜欢的二次元角色带入现实世界。 在国内,这还是个小众前卫的领域,但价格超过想象。 单是一个kig娃娃头壳,行业内的均价就在3000元左右,头部商家甚至能卖6000到上万元。 当过去的小众ACG文化把谷子、痛楼赤裸裸地摆在大众面前,眼见二次元赛道入局人增多,市场转向一片红海,但总有一些人狙击到更小众的细分市场, 找到新的蓝海。就像这家kig头壳定制服务店——偶域KIGLAND,成立一年多就拿到了奇绩创坛种子轮融资。 年轻人玩的东西,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 只要998 人类的头围通常在55~60cm之间。但神奇的是,70~80cm的卡通大头戴在人体上也毫不违和。 最近,越来 ...
卖价过万的「大头娃娃」,成了「痛系」年轻人的新型奢侈品
后浪研究所· 2025-10-14 14:36
Kigurumi行业概述 - Kigurumi是一种二次元风格玩偶服和头壳,玩家通过穿戴完全遮盖真实面貌的装备将自己变成"行走的娃娃",其定位是介于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的2.5D存在,与cosplay的区别在于它是"把二次元直接抠到三次元,像是手办一样"[3] - 该行业具有较低的门槛,玩家无需化妆或拥有完美身材,通过肉色紧身衣遮盖肌肤实现隐去自我、还原角色的效果[3] - 国内Kigurumi仍属小众前卫领域,但价格较高,单个头壳行业均价约3000元,头部商家售价可达6000元至上万元[4] 偶域KIGLAND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通过颠覆性定价策略进入市场,推出998元头壳产品,远低于行业3000元基准线,早期用户实际支付价格仅698元[6][9][11] - 采用标准化生产流程替代传统小作坊模式,通过自学3D建模将脸壳成本从外包的1000元以上压缩至200-300元,并招募专业发型师替代传统"毛娘"提升假发制作效率[18][25] - 生产规模从民宅小作坊扩张至昆山工业园区整层厂房,实现从"快炒小馆"到"连锁餐饮"的转型,目前月薪1.3万元招聘专业发型师,其单日下午可同时完成5个头壳制作[17][25][26][27] 市场需求与用户画像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17年2.12亿人增长至2024年5.03亿人,年轻人倾向于将虚拟角色喜爱作为社交身份标签[13] - Kigurumi玩家以男性为主,但女性玩家比例上升,多数店铺社群男女比例达到2:1,全套装扮成本约5000元[35][36] - 低价产品出现降低了消费门槛,2000元左右价位使更多观望玩家能够购入首个头壳,2024年漫展上Kigurumi玩家数量显著增加,单次合照达20余人[37] 技术研发与未来规划 - 公司正在开发能够理解3D建模与客户需求语义的AI模型,通过平面图自动识别脸部特征参数,目标实现用户一键传图直接生成可生产工业建模[30][31] - 已上线允许用户调节五官参数的3D打印系统,但反馈不佳,最新AI迭代可实现根据理想图自动完成3D建模素体[32] - 研究显示当头部尺寸为肩宽1/2~2/3、头身比1:6到1:7时能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动漫角色受欢迎与其婴儿或猫咪面貌特征相关[35]
越是小镇做题家,越适合来上海
虎嗅· 2025-10-13 20:43
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选择 - 上海被描述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城市,其经济基础由国营制造业、外资和金融资本共同构成,这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既有保守群体,也有全盘西化及异质文化 [2] - 官方政策支持二次元经济发展,例如有成群结队的二次元现象和具体的支持举措 [2] - 体验多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后做出选择,被视为一个根本性问题,尤其对于生活同质化的小镇做题家群体具有价值 [2] 大城市生活价值与成本 - 提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理念,认为拥有完整所有权成本高昂,但获得使用权则相对便宜 [5] - 上海生育率仅为0.6,意味着平均每两人中就有一人不要孩子,这挑战了传统的定居叙事,对于单身主义者而言,城市的文化氛围更为包容 [5] - 即使无法永久留下,短期“租用”大城市繁华4-7年也被视为值得,能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美好回忆 [6][7] 城市包容性与排外现象 - 排外现象与外地人生存空间相关,一个地区若能提供大量优质就业岗位,反而会因外地人多而出现排外名声,这实际印证了其就业吸引力 [8] - 上海人口流入多,即使无法融入本地人圈子,与外地人交往也不影响正常生活,排外问题并非核心 [8] - 与北京相比,上海在服务态度、办事规矩效率、娱乐多样性及人际边界感方面获得更高评价 [9] 城市经济与产业特点 - 上海出租车司机常讨论炒股,反映了城市浓厚的商业和投资氛围 [10] - 上海文娱产业发达,演出活动多,同时英语应用场景丰富,能被动提升居民英语水平 [9] - 上海是全国外形内卷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居民在穿搭和体面方面有较高要求 [9]
国庆百余场漫展,有人门票卖千万,有人“赔本赚吆喝”
36氪· 2025-10-13 11:17
漫展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商业综合展和同人漫展数量已突破400场,若纳入非标场景活动,总量远超1000场,显示线下二次元经济持续扩容[1] - 2025年国庆期间,上海、北京、广州等九大代表性城市共举办至少147场动漫游戏展会活动,相比2024年同期的117场增长25.6%,数量再创新高[1] - 漫展已从亚文化聚会跃升为年轻人假日社交、消费与情感释放的重要场景,为Z世代构建了高度认同的线下社交宇宙[1] 漫展业态演变趋势 - 行业呈现“大象起舞”与“蚂蚁雄兵”并存格局,头部大型综合型漫展如COMICUP、Bilibili World等依然占据流量高地,但腰尾部综合展会及同人ONLY展会数量迅速增多[5] - 海量同人ONLY展会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可细分为“拼盘IP ONLY”、“单个IP ONLY”和“单个IP中的特定CP/团队ONLY”三种主流形态[8][9][10] - 流量正被兴趣与情感极致细分,竞争逻辑从追求规模效应转向对特定圈层精准触达和运营能力的深度比拼[10] IP生态与势力分布 - 游戏IP以41场的数量成为绝对主角,远超动漫IP的22场,中国IP共计40场,已超越日本IP的23场占据领先地位[11] - 最受欢迎的细分类别是“中国游戏IP”达32场,超过“日本动漫IP”13场两倍以上,宣告国产游戏IP在线下生态中的空前繁荣[11] - 国产手游通过持续的角色更新和版本活动与玩家建立长期情感连接,为线下展会积累内容基础和消费动能[13] - 如《王者荣耀》等IP通过官方引导+玩家共创活动形成文化生态,《盗墓笔记》等IP专注粉丝生态培育,转化出强大线下购买力[14][16] - 源自日本的二次元偶像企划IP如《偶像大师》等圈层小众但活跃度提升,展现出独特的线下商业潜力[18] 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 - 头部漫展品牌是强大的流量引擎和印钞机,COMICUP31吸引超25万名观众,带动杭州大会展中心周边酒店房价翻倍[20] - 国庆期间上海CPSP门票秒罄,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激增524%,WF2025门票几分钟内售罄,两日观展人次超12万[20] - 快看漫画KKWORLD暑期展凭借超100个国漫IP吸引近29万人次,仅门票收入预估超千万元[20] - 老牌展会“梦乡”采取多城联动策略,其郑州分展曾在五一期间带动周边消费超2亿元[21] - 然而,大部分ONLY展盈利困难,除热门IP外最好情况是勉强回本,更多在亏损边缘徘徊[23] - 极端案例如《名侦探柯南》IP的“第二届新兰ONLY展”,主办者个人出资160万元,最终收入73.6万元,亏损86.4万元,显示商业模式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23]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行业高度依赖情感联结和文化认同,随着入局者增多,同质化竞争和“割韭菜”的质疑声随之而来[24] - 盲目跟风、缺乏运营经验的主办方或内容空洞的展会会被日益挑剔的粉丝群体抛弃[24] - 未来竞争需以专业策展思维理解IP内核和粉丝需求,通过高质量内容和体验将流量转化为长期用户忠诚与稳定盈利[29]
湖南近500家单位组团携1.47万个岗位进京招聘
新京报· 2025-10-13 07:02
招聘活动概况 - 湖南省在北京大学启动“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北京站专场招聘活动,近500家用人单位提供1.47万个工作岗位 [1] - 该活动是湖南省2025年引才系列行动之一,计划陆续在长沙、上海、北京、西安、武汉、成都、南京等7个城市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场集中招聘 [1] 岗位特点:高 - 招聘岗位适配产业层级高,全面对接湖南“4x4”现代化产业体系及13条优势产业链 [2] - 超过150家制造业企业提供近4600个岗位,总体占比超过三成 [2] - 22家产业链龙头企业提供超2000个岗位,总体占比超过15% [2] 岗位特点:新 - 岗位聚焦新产业和新职业,涵盖算法、AI、芯片、新材料、二次元经济等新业态 [3] - 5个孵化基地带来1000个创业岗位 [3] - 120余家科技公司提供岗位超3200个,20家前沿材料公司提供岗位超400个,11家新能源公司提供岗位超330个 [3] 岗位特点:优 - 招聘单位包括“四大实验室”、在湘“985”高校、重点中学、湘雅系医院等优质事业单位 [3] - 数十家省属一级国有企业以及总数达60多家的上市企业和产业链龙头企业参与招聘 [3] 新兴岗位需求 - 出现IP周边开发、卡牌产品企划、AI教育模型应用研究员等新兴岗位 [3][4] - 企业对AI教育模型应用研究员等岗位要求求职者懂代码、了解产品技术逻辑且沟通能力好 [4] - 某公司AI教育相关岗位薪酬可达每年30万,不包括其他福利,在长沙具备竞争力 [4] 博士人才引进 - 招聘会首次设置“博士直通车”专区,可快速匹配岗位并进行现场面试 [5] - 长沙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可现场面试,意向一致可提前锁定offer [5] - 有博士研究生对高校人工智能领域教师岗位感兴趣,招聘人员会详细解释录用条件及进校后的补贴和激励计划 [5]
政策推动、区域产业协同,二次元经济有望成大湾区发展新引擎
南方都市报· 2025-10-06 20:09
展会活动盛况与规模 - 2025广州动漫游戏盛典(AGF×CICF)于10月2日至5日举办,吸引超45万人次到场,汇聚全球千余个顶尖品牌、7000余款IP周边产品,举办超百场特色活动 [1] - 广州AGF展会展览面积达8.2万平方米,吸引国内外千余家游戏、动漫、电竞及潮玩企业参展,举办第22届金龙奖颁奖典礼等过百场特色活动 [8] - 佛山“2025潭洲会展十一狂欢节”于10月1日至4日举办,展览规模9万平方米,累计客流量10.5万人次 [10] - 国庆假期期间,广州第四届漫潮动漫游戏嘉年华、深圳·AMM次元浪潮动漫嘉年华等多个特色动漫游戏展会也成功举行 [12] 政府政策支持 - 广东于今年5月重磅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大“政策包”,涵盖影视、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等6大领域,共87条具体举措 [3] - 《关于推动广东动漫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支持办好中国国际漫画节、萤火虫漫展等各类动漫活动 [4] - 广州市黄埔区出台《促进文旅产业与版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符合条款的单位最高奖补可达2000万元,对现象级游戏爆款最高奖励1000万元 [28][30] - 针对电竞产业,对建设或改造电竞赛事场馆的企业机构最高奖励800万元,对落户的知名电竞俱乐部依据成绩最高奖励100万元 [30] - 广州市人大代表建议制定《广州市二次元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初期规模1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 [31] 企业动态与战略响应 - 贪玩游戏依托出海政策支持,预计今年海外规模增长50%,并推出渣渣灰米粉等跨界衍生产品 [19] - 库洛游戏旗下《鸣潮》上线前全球预约超3200万,上线后在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的App Store免费榜登顶,并成为5月全球收入增长最高的RPG游戏 [48] - 三七互娱将推出《叫我大掌柜》“十五运”版本,与羊城新八景等元素联动,并借助大湾区区位优势搭建多元海外推广渠道 [25][50] - 西山居游戏在展会上重点推介机甲电竞游戏《解限机》,并表示将在广东组织更多电竞、网游活动与赛事 [27] - 广州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商用游乐设备服务商,持续整合全球知名IP、电竞赛事等核心产业元素 [21] 产业协同与区域联动 -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粤港澳动漫游戏专业人才资格互认体系,并设立“粤港澳动漫游戏产业协同发展基金” [38] - 建议推动优质IP落地,如将头部动漫IP植入长隆、方特等主题乐园,或与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结合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40] - 专家指出可通过“大湾区协同”,在不同产品和IP中互相植入元素,形成动漫影视游戏上的新岭南口味 [40] - 广州市光合未来科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强调需打通“内容端+产品端+传播端”全链路,用“岭南文化+潮玩思维”打造有辨识度的广东IP潮玩产品 [42][44] 出海成果与国际化发展 - 动画电影《熊出没・逆转时空》全球总票房20亿元人民币,海外票房达3705万美元(约2.6亿元人民币),IP作品被译制成超百种语言,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54] - 《雄狮少年》系列电影在日本83家影院上映,《落凡尘》在18个国家院线上映并入围2025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长片主竞赛单元 [54] - 专家建议充分利用广东在游戏出海渠道、跨境电商方面的优势,建立“海外市场前置验证—本地工厂快速反应—全球渠道铺货”的协同机制 [56] - 中国动漫金龙奖将进行品牌升级与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动画和漫画被视作文化产业出海的领军类型 [52] 行业前景与经济潜力 - 以游戏和动漫为主要载体的二次元经济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新引擎 [3] - 泛二次元市场规模高达5977亿元,这种情感驱动的经济模式将成为文旅融合的新范例 [58] - 在政策推动、科技发展及产业协同联动下,二次元经济或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引擎 [58]
假期旅游消费,“燃”起来了
财联社· 2025-10-02 13:15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北京是今年国庆中秋最热门的国内旅游目的地。文化艺术演出与"首发经济"共同点燃北京消费热情。 财联社记者从北京市文旅局获悉,10月1日至8日,北京已开票的营业性演出达364台2102场,从传统戏曲到现代先锋剧,从古典音乐到流 行演唱会,各类演出轮番上演。 10月1日,"盛世华章"北京交响乐团音乐会在北京艺术中心奏响《红旗颂》《祖国颂》《我爱你中国》等曲目。"祖国,我为你歌唱——国 家大剧院2025国庆音乐会""难忘的旋律:和平荣光·歌唱祖国名家名曲音乐会""维也纳圆舞曲之夜——2025国庆节交响音乐会"分别登陆国 家大剧院音乐厅、小剧场和北京音乐厅。 国庆中秋假期已火热开场, 财联社记者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南京、青岛等城市的热门景区和商圈看到,各地旅游消费"燃"起来了。 其中,文化演出与多个"首发首展"活动成为北京国庆中秋的主要亮点;上海二次元经济与热门景区齐发力;成都G8513线高速通车,推动 九寨沟景区火爆;杭州西湖断桥变"人桥";南京影视与赛事共驱文旅市场升温;青岛景区花式揽客。 国内整体旅游市场来看,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在超长假期因素推动下,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旅游热度 ...
国庆假期首日,上海游客量同比增长18.5%
财联社· 2025-10-02 09:47
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首日上海市共接待游客358.47万人次,同比增长18.5% [2] - 铁路上海站当日发送旅客约80.0万人,可能创下该站历史新高,其中上海虹桥站发送旅客41.1万人 [12] - 民航出行迎来高峰,中国东航假期首日计划执行航班超3200班,计划承运旅客超46万 [11] 二次元经济与文旅融合 - 上海百联ZX创趣场和静安大悦城等二次元主题商场在假期首日人流密集 [1][3] - 上海博物馆首次与巨星传奇合作举办“周同学”主题艺术秀,探索传统文化与潮流艺术的跨界融合 [5] - 巨星传奇通过博物馆合作旨在增加IP收入并激发年轻人对历史文化的兴趣,相关活动将持续至2025年上海旅游节 [7] 邮轮市场复苏情况 - 爱达邮轮旗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国庆航次搭载近五千名游客,舱位开售后早早售罄 [8][9] - MSC地中海邮轮国庆期间出发海外航次的中国旅客预订量同比增长约25%,其“荣耀号”计划于2026年1月重返上海母港,全年部署26个航次 [10] 航空交通出行数据 - 中国东航假期首日出港的国际航线客座率超过90%,国际航线计划执行450班,承运旅客7万人次 [11][12] - 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东航航班量分别近400架次和超650架次,服务旅客超6万人次和11万人次,多条国内外航线接近满客 [12]
无锡梁溪区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9-30 05:27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32.07亿元,同比增长4.9%,总额持续保持全市首位 [1] 优质消费供给 - 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年内落地省级以上首店25家,包括聚浪PARK、白松露餐厅等高能级全国首店 [2] - 创新多元消费业态,引入A3全国首店、泡泡玛特等20余家谷子品牌,布局二次元经济热点区域 [2] - 聚焦宠物经济,在商业综合体和街区景区布局宠物友好设施,运河汇商圈推出全国首家户外一站式宠物友好街区 [2] - 升级体验式消费,落地VISIONWALK幻旅之门无锡首店、元象大空间体验馆等互动项目 [2] - 吸引路易威登、爱马仕、迪奥、古驰等品牌落地双层旗舰店,提升区域消费能级和辐射力 [2] 文旅融合消费 - 焕新升级环城古运河“今夜梁宵”沉浸式光影夜游项目,融合全息水幕投影及AR科技 [3] - 惠山映月里街区以《二泉映月》为核心IP打造赛博朋克风格艺术装置,4月底开街以来累计吸引游客496.5万人次 [3] - “今夜梁宵”和“知音映月里”项目入选2025年度江苏省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优秀案例 [3] 体育赛事消费 - 成功举办第三届“奇妙夜梁溪”2025大运河城市定向赛,吸引3500余人参加,其中43%为外地游客 [4] - 赛事期间带动日均消费超300万元,项目入选“江苏文旅消费热力观察优秀案例” [4] - 发力“票根经济”,推出“苏超有礼”促消费活动,联动商圈打造20余场“一票欢购”活动及17天不间断市集 [4] 消费空间焕新 - 8.5公里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全线贯通,串联19个文化打卡点和8处景观节点,形成水上餐厅、滨水运动及夜游三大新消费场景 [5] - 因地制宜开发运河汇街区,探索“TOD+文旅”模式,打造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的城市会客厅,改造后首年客流量超230万人次 [6] 政策支持与大宗消费 - 开展促进大宗商品消费及新能源汽车零售销售竞赛等活动,在家电、3C数码、家装家居、汽车四大领域累计带动零售销售额28.52亿元 [7] - 出台《梁溪区繁荣文化旅游业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文博文创、夜间经济及低空经济等新质领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