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加强西部财经领域人才培养 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11-03 20:24
为充分发挥全国高端会计人才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日前,在财政部会计司的指导下,上 海国家会计学院与西藏自治区财政厅联合举办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项目20周年系列活动之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公益 行——走进西藏"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万文翔表示,西藏自治区财政厅高度重视全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全力 推动全区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全面提升。此次财政部会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联合自治区财政厅开展"公益行—走进西 藏"活动,正是一次引源引才的有益之举,不仅为自治区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注入了优质资源与专业力量,更为推动西 藏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助力。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文彬表示,财会工作是现代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伴随财会职能 的不断深化与拓展,财会工作在服务战略、支撑决策、防范风险与价值创造方面的作用也愈发凸显,他希望通过本次 活动,大家能够充分理解财会工作的重要地位,以财会工作为切入点,助力西藏企业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他还提 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一直以来通过开展教育公益项目、送教援教等方式,积极支持西部地区财经领域人才培养 ...
大国五年丨“中国绿”,绘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新华社· 2025-10-31 20:51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成功合龙,中国贡献了全球最多新增绿化面积;风电光伏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能源革命重塑发展动力;新能源汽 车产销量连续十年稳居全球第一,低碳交通汇就绿色动脉……从"绿水青山"到"绿能绿电",从"绿色转型"到"绿色发展","十四五"期间,一抹 抹"中国绿",绘就一幅幅大国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山河壮美,和谐共生。美丽中国正从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鲜明底色。跟随这组海报,一起来领略"中国绿"的成色 与分量。 ● 元成国工塚化面积5.4916田, 宣体固积1.85亿田 · 新增森林蓄积量相当于一个大兴安岭林区 ● 为全球贡献大约25%的新增绿化面积,是世界上 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32% 凯华社 ARD 安卓 学 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 蓝天保卫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 汾渭平原PM2.5浓度五年来下降18%、10%和 20% ● 碧水保卫战: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达 到90%和93.3% ● 净土保卫战: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 重金属污染湖源 新华社 ENR Bakk 河湖生态环境面貌发生新变化 · ...
雪域高原谱写新华章
经济日报· 2025-10-30 06:04
生态建设与清洁能源 -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完成造林110.87万亩,栽植苗木1.2亿余株,总体成活率85%以上,带动群众就业超950万人次,实现增收30多亿元 [2] - 西藏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31%,设立生态岗位44万余个 [2] - 2024年西藏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9%以上,基本实现全清洁电力供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 [3] 外贸与经济发展 - 2023年11月里孜口岸开通运行,成为西藏第四个陆路口岸,采用“陆港查验、口岸通行”监管模式 [4] - 前三季度日喀则市进出口总值21.49亿元,占西藏外贸总值的38.7% [4] - 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第一个千亿元用了50年,实现第二个千亿元仅用6年 [4] - 西藏贸易总值从1965年的693万元跃升至年均百亿规模,贸易伙伴拓展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5个国家级正式开放口岸等开放平台矩阵 [5] 产业发展 - 高原特色农牧、文化旅游、清洁能源、边贸物流等九大产业蓬勃发展 [5] - 西藏自主研发生产的“雪莲花”牌高原炊具已累计销售120余万件 [5] 民生改善与社会事业 - 措勤县清洁能源供暖项目覆盖28.6万平方米,室内温度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 [7] - 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整合资金500余万元升级改造党群服务阵地,打造“5分钟服务圈”,月均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 [8] - “十四五”期间国家和自治区安排28类社会事业领域项目,规划总投资246.5亿元,2024年西藏在年初安排148亿元支持28件民生实事基础上,追加实施10件民生实事 [8] - 2024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444元,农牧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78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2.5%以上 [9]
绿色经济转型 以绿色赋能,打造人人可参与的共建模式
搜狐财经· 2025-10-30 00:57
政策驱动与顶层设计 - 绿色经济转型以“双碳”战略深化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正式施行为核心背景 [2][3] - 一系列重磅政策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等为行业提供了顶层设计与系统保障 [3] - 项目以政策为核心引领,推动政策落地、金融创新与生态协同,旨在让绿色成为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力量 [3] 实施机制与参与平台 - 项目构建了全民可参与、可积累、可分享的共建平台,用户可一键接入国家级绿色项目 [5] - 平台覆盖领域包括“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城市污水改造”、“清洁能源技术提升”等 [5] - 平台内设立的“碳账户体系”可追踪个人绿色行为,如出行、消费、学习与投资,并以碳资产与积分形式形成可积累的绿色财富 [5] 核心价值与财富效应 - 绿色经济的核心不仅在于“低碳发展”,更在于“财富重构”,让绿色成为一种经济行为,低碳成为增长的新引擎 [7] - 用户参与绿色项目可助力国家绿色基建、能源转型与生态修复,并能直接享受政策红利,实现生态价值可量化 [5] - 项目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赋能,推动形成“个人—社会—国家”三位一体的绿色生态闭环,让每一次绿色行动都有回报和价值 [5][7]
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总量!工信部征求意见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21:24
政策修订背景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1] - 建设钢铁冶炼项目需科学研判供需形势以避免低效投资 [3] - 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总量并禁止产能向重点区域转移 [3] 产能置换适用范围与限制 - 用于置换的冶炼设备须在2016年上报国务院备案的去产能清单内或2016年后建成的合规设备 [4] - 六类产能不得用于置换包括列入去产能任务的产能、未建成投产的产能、淘汰类落后设备产能等 [5] - 跨地区产能置换受鼓励且各地区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限制 [6] 产能置换比例与核定标准 - 各省市炼铁、炼钢产能置换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5:1 [7] - 2021年6月1日后通过兼并重组取得的合规产能置换比例可降至不低于1.25:1 [7] - 退出产能数量依据《产能核算表》核定或按国务院清单内产能数量核定 [5] 等量置换的特殊情形 - 厂区内部设备原地大修重建项目可实施等量置换 [8] - 采用特殊冶炼工艺生产高端特殊钢的电炉炼钢项目可实施等量置换 [8] - 青海、西藏地区建设的炼铁、炼钢项目可实施等量置换 [8] 兼并重组与低碳发展政策 - 实质性兼并重组需满足实际控股、完成相关变更并妥善解决职工安置等问题 [10] - 鼓励企业高质高效利用废钢资源并有序发展电炉钢 [10] - 退出转炉建设电炉并退出配套高炉的项目可实施炼钢产能等量置换 [10] - 采用氢冶金等低碳技术且碳减排比例不低于60%的炼铁项目可实施等量置换 [10]
全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龙强:中国钢铁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多维度引领全球行业变革
新浪证券· 2025-10-18 10:14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汇聚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研讨 [1] 全球与中国钢铁行业地位 - 2014-2024年全球粗钢产量增长超2亿吨,中国与印度占比持续提升 [3][5] - 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接近20亿吨,此后连续数年下调,核心原因是中国主动调控产量 [3][5] - 中国以10亿吨量级稳居全球粗钢产量榜首,远超第二名印度(1.5亿吨) [3][6] - 全球粗钢产量TOP20企业中,中国占据12家 [3][6] - 中国年产1100万吨的钢铁企业在中国排第23位,但在全球国家和地区中能排至第17位 [3][6] 行业绿色发展成果 - 已有27家钢铁及焦化企业获国家旅游局颁发的3A、4A级旅游景区认证,大幅改变公众对行业的环境认知 [3][7] - 全球仅12家钢铁企业发布绿钢品牌,中国占据5家,在国家层面绿钢发展水平遥遥领先 [3][7] - 行业通过超低排放改造,使环保运营成本增加至每吨钢约218元人民币 [8] - 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已完成80%,极致能效目标为到2025年底全国30%产能达到标杆水平 [9] - 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巴松评价中国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干净到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可以达到的程度” [9] 标准化与技术创新 - 过去5年中国牵头发布的钢铁领域国际标准数量居各国之首,特别是在低碳领域牵头了全球首个低碳钢铁标准 [10] - 围绕低碳、节能等领域有431个标准化项目及76个在研项目 [10] - 氢冶金技术(如高炉喷氢、氢气直接还原)在中国均已实现工业化实践,而不仅停留在理论研究 [10] - 2025年全球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TOP30中,中国企业占16家 [11] - 钢铁行业绿色技术专利达1万件,并正在筹建绿色技术专利池 [11] 低碳发展路径与平台建设 - 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15%,行业通过六个途径推进低碳发展 [8] - 行业上线了EPD平台,并与美国、德国、法国签署MOU或技术合作协议,旨在实现中国钢铁EPD与全球对接 [9] - 上海环交所设立了碳管理体系钢铁行业服务中心,围绕碳交易、碳资产等开展工作 [11] - 钢铁行业已率先发布产品数字护照(DPP),以应对欧盟市场准入要求 [11]
绿色引领低碳发展 城博会10月30日至11月1日举办
解放日报· 2025-10-16 09:52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举办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1日 [1] - 展会规模约4万平方米 [1] - 展会主题为“智慧赋能城乡建设,绿色引领低碳发展” [1] 展会内容与特色 - 展会包括6个主题展示区和4个行业发展展区 [1] - 与以往相比,内容信息更全面,活动形式更丰富,互动体验更多元 [1] - 世界城市日专题展区以“溯源—蜕变—共鸣”为叙事逻辑,回顾世界城市日11年发展历程 [1] - 区级建设成果展示区展示多个“首例” [1] - 人工智能展示区可沉浸式感受AI技术在住建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1] 行业展示重点 - 4个行业发展展区将汇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核心技术、标杆项目 [1] - 展会展现建筑行业新质生产力“硬核看点” [1]
中国始终是圭亚那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伙伴——访圭亚那总统阿里
新华社· 2025-10-10 14:15
双边关系与合作成果 - 圭亚那与中国建交53年来各领域合作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双边关系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1] - 中方积极参与圭亚那医疗卫生 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建设 为圭亚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 - 圭亚那期待与中国在不同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 中国始终是圭亚那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伙伴[1] 具体合作项目与影响 - 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德莫拉拉河大桥于10月5日正式通车[1] - 该大桥是连接两岸的交通动脉 也是圭亚那现代化进程的象征 在国家内外均产生重要影响[1] - 圭亚那总统特别向参与大桥项目的两国工作人员致谢 肯定其辛勤付出[2] 未来合作领域与愿景 - 圭亚那愿与中国深化合作 欢迎中方参与圭亚那2030低碳发展战略 共同推动建立公平的碳市场机制[2] - 期待双方在知识共享 医疗卫生 粮食安全 生态旅游等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2] - 圭亚那愿发挥桥梁作用 促进中国与加勒比国家整体合作 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借鉴中国可再生能源经验方面[2] 全球治理立场 - 圭亚那赞赏中国坚定捍卫多边主义的立场 坚信多边主义是实现均衡发展和构建公正全球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1] - 圭方主张通过共享发展平台 推动知识 数字 技术等要素更加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以应对全球性挑战[1]
高端访谈丨中国始终是圭亚那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伙伴——访圭亚那总统阿里
新华网· 2025-10-10 13:51
双边关系与合作 - 圭亚那与中国建交53年来各领域合作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双边关系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 [1] - 已形成文化交融 心意相连 情感相融的独特纽带 中方积极参与圭医疗卫生 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建设 为圭亚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 - 圭亚那愿与中国深化合作 欢迎中方参与圭亚那2030低碳发展战略 共同推动建立公平的碳市场机制 [2] - 期待双方在知识共享 医疗卫生 粮食安全 生态旅游等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 [2] 基础设施项目 - 由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德莫拉拉河大桥于10月5日正式通车 [2] - 大桥是连接两岸的交通动脉 也是圭亚那现代化进程的象征 在国家及整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持续产生影响 [2] 全球治理与区域合作 - 圭亚那赞赏中国坚定捍卫多边主义的立场 坚信多边主义是实现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构建公正全球治理体系至关重要 [1] - 圭亚那愿继续发挥桥梁作用 促进中国与加勒比国家整体合作 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借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先进经验 [2] - 主张通过共享发展平台 推动知识 数字 技术等要素更加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 [1]
挪威官员:期待与中国加强海事等领域合作
新华网· 2025-10-01 09:22
中挪海事合作 - 挪威将以主宾国身份参与今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海事展 [1] - 中国企业已成为挪威船东最重要的船舶建造商,中国也是挪威海事产业的关键市场 [1] - 双方通过海事工作组定期对话,推动合作取得成果,例如60多家中国企业参与今年6月的挪威国际海事展 [1] 中挪海产贸易 - 中国是挪威最重要的海产市场之一,去年挪威向中国出口海产品超过18万吨 [1] - 中国已成为挪威第三大海产市场 [2] - 中国批准了进口挪威鲜活雪蟹,期待未来更深入合作 [1] 绿色与高技术海事合作 - 在绿色转型对话框架下,双方今年签署了关于可持续海洋管理和低碳发展的两份谅解备忘录 [2] - 中国建造的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为挪威"长船"碳捕集与封存项目提供支撑 [2] - 中国建造的钻井平台已在挪威外海油气田投入使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