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化
icon
搜索文档
地产图谱|上半年300城宅地出让金增近三成,京杭沪蓉领跑
贝壳财经· 2025-07-09 18:52
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中国土地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一二线核心城市优质地块遭房企激烈争抢,三四线城市持续遇冷 [1] - 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总额8598亿元,同比增长27.5%,但成交面积同比下降5.5%,呈现"量缩价涨"特征 [3] - 300城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10.2%,较去年同期提升6.0个百分点,市场热度集中于核心城市优质地块 [11] 城市分化特征 - TOP20城市出让金占全国比重达68%,较2024年全年51%明显提升,市场分化加剧 [4] - 共有19个城市宅地出让金超百亿元,其中杭州(1161亿元)、北京(1006亿元)涉宅用地出让金均超千亿元 [1][5] - 上海公开市场宅地出让金638亿元,非公开市场涉宅地出让金额超800亿元,合计超1400亿元 [6] - 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13.6%反超一线城市(11.6%),杭州、成都等地优质地块推高土拍热度 [12] - 三四线城市平均溢价率仅为3.6%,推出面积同比降幅达25%,成交持续低迷 [12][13] 重点城市表现 - 杭州涉宅地块成交金额1161亿元(同比+96%),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1169亿元),位居全国首位 [5] - 北京住宅用地成交1006亿元(同比+37.3%),海淀树村地块溢价率27.93%,楼面价破10万元/平方米 [5] - 成都28宗宅地溢价成交,11宗溢价率超30%,锦江区地块溢价率达106% [7] - 武汉、南京、郑州、天津等城市土地市场持续调整,绝大多数底价出让 [8] 房企投资逻辑 - 房企投资聚焦"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项目,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实现高溢价出让 [2] - 北上深杭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保持高溢价成交,三四线城市以底价成交为主 [15]
2025箱包品类选品参考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09 12:46
今天分享的是:2025箱包品类选品参考报告 报告共计:34页 Shopee平台2023-2024年箱包品类消费趋势:品牌驱动下的细分市场爆发 在电商消费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箱包作为兼具实用性与时尚属性的品类,其市场动态备受关注。东南亚及拉美头部电商平台Shopee发布 的2023-2024年箱包品类数据显示,不同细分市场呈现出差异化增长态势,其中品牌类产品的增速尤为亮眼,折射出消费者对品质与品牌 的偏好持续提升。 女包市场:托特包与斜挎包成增长引擎,品牌爆发力凸显 女包作为箱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类细分趋势显著。从整体GMV(商品交易总额)增速来看,2023-2024年托特包表现突出,年 同比增速达到15%-20%,成为日常通勤与生活场景中的热门选择。这一品类的流行,与现代女性对大容量、多功能包袋的需求密切相关 ——托特包既能容纳日常用品,又能搭配多种服饰风格,兼顾实用性与时尚感。 相比之下,手拿包、钱包、书包等品类的整体增速较慢,均在0%-5%区间,反映出这些品类在大众市场中的需求趋于稳定。斜挎包的整 体增速则维持在5%-10%,处于中等增长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类女包的增长势头远超整体市场。托特包和 ...
关税风暴推动全球央行分化加剧
金投网· 2025-07-09 11:44
周三(7月9日)亚市盘中,美元指数小幅上涨,逼近97.70,欧元兑美元震荡走低,目前跌至1.1700关 口,英镑兑美元回落,目前交投于1.3560附近,关税风暴推动全球央行下半年分化加剧:关税风险尚未 显现,美联储秋季前或难以降息;欧元升值、出口承压或推动欧洲央行秋季降息;关税打破两难局面, 推动英国央行下半年多次降息;关税打击将推迟日本央行加息;贸易形势改善,但经济收缩风险或迫使 加拿大央行降息;澳洲联储7月利率决议意外不降息。 美联储-关税风险尚未显现秋季前或难以降息 1.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言,若不是顾忌关税风险,可能早已降息。 2.高盛:预计英国央行将在8月启动降息,2025年下半年将连续降息。 3.美国银行:全球关税影响料推动英国通胀放缓,经济增长减弱;央行将在8月、9月和11月降息。 日本央行-已避免最坏情况关税打击将推迟加息 2.巴黎银行:由于存在大量未征税库存,关税对物价的直接传导效应尚不明显。预计美联储在秋季甚至 更晚之前都不会降息。 3.高盛:关税影响弱于预期,工资增长放缓和需求减弱料推动通胀回落,美联储9月降息几率略高于 50%。 欧洲央行-欧元升值、出口承压或推动秋季降息 1.6月会议纪 ...
地产图谱|上半场北上广深杭蓉“撑场”,改善型楼盘热度高
贝壳财经· 2025-07-08 21:28
楼市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楼市呈现分化态势,一季度延续修复,二季度边际转弱 [1]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表现平稳,三四线城市总体回落 [1] 新房市场 - 北京上海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小幅增长,广州深圳增幅超15% [2] - 杭州成都优质改善楼盘保持较高热度,市场分化延续 [2] - 重点城市可售面积普遍回落,出清周期缩短,处于去库存阶段 [2] - 30城120-144平方米户型成交占比首次达30%,改善型需求主导市场 [2] - 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上涨1.16%,涨幅较去年下半年收窄0.26个百分点 [14] 二手房市场 - 北京上海广州同比增长20%左右,深圳同比增长超30% [6] - 成都杭州苏州厦门同比增长均超10% [6] - 5月以来热度转弱,6月上海同比出现下降,北京深圳广州增幅收窄 [7] - 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3.60%,6月均价1369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5% [14] 城市具体数据 - 上海1月新房成交同比-14.84%,2月同比82.68%,3月同比9.70% [4] - 广州1月新房成交同比48.25%,2月同比39.50%,3月同比16.00% [4][5] - 深圳1月新房成交同比112.19%,2月同比97.79%,3月同比30.55% [5] 趋势展望 - 7月供应同比环比齐降三成,一线城市中北京独撑大局 [19] - 28个重点城市7月预期项目平均去化率29%,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24] - 高品质项目入市有望带动核心城市新房市场保持平稳 [24] - 城市之间及项目之间分化行情将延续,"好城市+好房子"具备结构性机会 [24]
三家创业板IPO撤单医药相关企业转战北交所,贝尔生物拟募资额最高
北京商报· 2025-07-08 20:58
在近期的IPO受理潮中,北交所同时迎来三家创业板IPO撤单的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分别为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尔生物")、 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康股份")、上海百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英生物")。在业内人士看来,多家 企业转战北交所,本质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错位竞争与企业融资需求分化的必然结果,北交所对成长性容忍度更高,而创业板对研发投入强度和行业属 性要求更严。 | 代码 | 874527 | 简称 | 贝尔生物 | | --- | --- | --- | --- | | 公司全称 | 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会理目期 | 2025-06-30 | | 审核状态 | 日受確 | 更新日期 | 2025-06-30 | | 保荐机构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保存代表人 | 徐亦潇,周成材 | | 会计师事务所 |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签字会计师 | 冯雪,廖家河 | | 律师事务所 |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 签字律师 | 李化,聂若渐,谢发友,杨君 | | 评估机构 | 天津中联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 ...
为何青岛啤酒千元产品火爆,茅台却越来越不好卖?
搜狐财经· 2025-07-08 08:00
啤酒行业高端化趋势 - 青岛啤酒推出超高端产品"一世传奇"标价1399元/瓶(1.5升),华润雪花"醴"定价999元/盒(2瓶),百威"大师传奇"虎年限量版售价1588元/瓶,市场反响热烈[2][3] - 青岛啤酒2025年一季度超高端产品销量近20万瓶,华润雪花2021年推出"醴"后持续布局高端市场[3] - 啤酒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青岛啤酒2018年以来多次提价5%-13%,华润雪花2018年推出勇闯天涯SuperX等中高端品牌,2019年收购喜力中国完成高端化布局[3] - 高端+超高端啤酒销售额占比从2015年29%提升至2019年36%,预计2025年达41%,华润啤酒吨位价2016-2020年增长15.68%至2833元[7] 白酒行业销售困境 - 2025年上半年白酒市场动销疲软,部分地区同比降幅40%-50%,次高端价格带(300-800元)受冲击明显[8] - 2025年一季度全国白酒产量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2%,59.7%企业利润率减少,50.9%企业营业额下滑[8] - "禁酒令"实施后山东白酒行业营收下滑18.7%,区域龙头高端产品销量下跌35%-40%,渠道库存周转周期从45天延长至120天[9] - 2024年末上市酒企存货总额1678亿元,2025年一季度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5%/不足1%,洋河负增长超40%[11] 消费代际与场景变革 - 25-35岁群体白酒饮用频率下降22%,50度以下低度白酒占市场90%以上,42度以下产品占行业总产量50%[11] - 社交场景轻量化趋势明显,婚宴用酒量从每桌一箱降至两瓶,露营/居家独酌等"微醺"场景兴起[11] - 政务消费占比从2011年40%骤降至2023年5%,茅台政务渠道销量不足1%,冲击集中于依赖政务的区域酒企[9] 企业应对策略 - 茅台收紧飞天茅台投放量,推出30余款联名新品;五粮液婚宴订单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22%;泸州老窖批价从860元回升至990元[12] - 啤酒企业通过文化营销提升产品溢价,如青岛啤酒强调"百年工艺",华润雪花采用古代配方和有机原料[4] - 超高端啤酒作为"品牌锚点"助力中高端产品溢价,改变廉价饮品认知,但单品盈利性存疑[6][7] 行业未来趋势 - 品类边界模糊化:啤酒酒精度突破8%vol(如华润雪花"醴"),白酒开发39度五粮液等低度产品[15] - 消费场景碎片化:户外运动相关酒类需求高增长,推动小瓶装/便携包装创新[15] - 市场两极分化:超高端产品(如1399元青岛啤酒)与高性价比光瓶酒(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超1500亿元)并行发展[16]
香港调研反馈+25H1土地市场复苏的三个视角
2025-07-08 00: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香港零售市场、中国土地市场、房地产行业 - **公司**:保利、绿城、中海、中国金贸、建发房产、越秀、滨江等房地产企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香港零售市场 - **市场复苏**:2025年上半年香港零售市场有积极变化,5月零售额313亿港元,同比增2.4%,自2024年2月以来首次正增长,相关商业地产公司股价反弹;非必需品消费结束16个月负增长,同比增3.5%,增速比必需品消费高2.6个百分点,药物和化妆品类增8.7%,非必需百货类增6.9%,最高端奢侈品类降幅收窄[1][2] - **租金情况**:截至6月末,商铺租金中原经纪人指数为42,环比修复3.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荣枯线;海外基金在港租赁活动增加,核心区写字楼可能接近见底[1][2] - **本地消费韧性**:港人北上消费未对香港本地消费行为产生永久性影响,本地必需品消费市场具较强韧性,多数消费者不会频繁北上购物[1][4] 中国土地市场 - **整体回升**:2025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成交金额在连续三年下降后回升,同比增20%以上,主要因核心城市推优质地块和房企补货拿地;全国土地均价创2014年以来新高,同比增33%,溢价率达10%,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流拍率下降,市场供需关系好转[1][5] - **结构性特点**:一二线城市地块质量好,流拍率显著下降,三线城市市场弱,流拍率维持在20%以上;地块面积变小,容积率下降,地方政府推小型化地块减轻房企资金压力[3][6] - **城市分化**:城市间销售和拿地格局分化明显且在2025年延续,高能级城市吸引投资,低能级城市受高库存限制;成交金额超一定门槛的城市数量同比增加,市场U型结构更明显,成交金额前五名城市占全国40%,同比提升6%[7] - **核心热点城市吸引力**:核心热点城市因推出优质地块吸引力大增,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区域供地增加,引发房企竞争加剧[8] - **二线及非热点城市表现**:厦门、武汉、天津、南京等二线及非热点城市成交金额显著增长,浙江温州、嘉兴等地区溢价率与成交量较高,市场热度提升[9] 房企拿地情况 - **拿地主力**:百强房企拿地主力回升至近几年高位,央国企仍为主力,占百强企业拿地主导份额83%,TOP10房企发力明显,同比增长119%[3][10][11] - **拿地策略**:房企为维持项目滚动与组织运转适度投资,以攻代守;大部分房企集中布局核心一二线城市,但部分房企也在非热点城市寻找结构性机会[10][13] 未来趋势和投资策略 - **市场状态**:土地市场处于结构性复苏状态,供给端推地质量提升且节奏前置,需求端房企投资集中度上升但竞争加剧,呈现强者恒强特征,全面修复未完全到来,但核心城市存在结构性机会[14] - **投资策略**:看好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以及在这些城市有储备或新获地块的房地产企业估值修复,推荐具良好信用、优质项目和产品逻辑的地产股[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6月香港零售额自2月以来首次正增长,同比增长4.5%,非必需品消费增长3.5%,高于必需品消费2.6个百分点[1] - 一线城市单宗地块面积从2020年的13万平方米下降到2025年的7万平方米,全国土地容积率从2015年的2.5逐步下降到2025年的2.0[6] - 成交金额前五名的城市占全国40%,同比提升6%;前十名和前三十名的成交金额分别占全国53%和74%,杭州以接近1200亿位居榜首,相当于去年全年水平[7] - 杭州楼面价最高的10宗中有8宗是在今年上半年产生,北京和上海各有4宗楼面价最高的地产王也是在今年上半年产生[8] - 前十房企拿下168宗中60%已开工,最晚开工的是5月30日成交的一宗,仅一个月内即开工[10] - 滨江、金茂、越秀等企业权益拿地楼面价均在3万元以上,绿城、建发和滨江溢价率均超20%,主要因杭州市场火热[12] - 杭州市场总量1200亿,其中75%被前十房企拿走[13]
金融工程周报:股债持仓量有所分化-20250707
国投期货· 2025-07-07 20: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操作评级为三颗星,代表更加明晰的多/空趋势,且当前仍具备相对恰当的投资机会 [1] - 国债操作评级为三颗星,代表更加明晰的多/空趋势,且当前仍具备相对恰当的投资机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7月4日当周,股指继续上涨,钢铁板块领涨,计算机板块领跌,融资规模增加189.28亿元,股市依赖宽松资金面和风险偏好支撑,成交量回升,但需关注美元走势,股指或兑现回调压力 [1] - 从高频宏观基本面因子评分看,期指通胀指标7分、流动性指标5分、估值指标11分、市场情绪指标8分;期债通胀指标8分、流动性指标10分、市场情绪指标8分 [1] - 期限结构上,7月基差逐步收敛但仍处偏高水平,受分红季影响贴水收敛速度缓慢 [1] - 金融衍生品量化CTA策略上周净值上升0.85%,主要为周三做多T以及周五日内做多IC [1] - 长周期中采与财新PMI边际改善,对IC和IM提升作用显著,T有一定下降;短周期美元震荡下行,利差和汇率压力下降,资金面对股债有支撑且影响权重上升 [1] - 持仓量方面,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先升后降,IC和IM信号强度处于高位,IF和IH相对上周小幅下降,综合信号中性震荡;期债月初资金面宽松,持仓量因子回升后边际减弱,机构等待调整后配置时机,综合信号中性震荡 [1] 各部分总结 宏观基本面中高频因子评分 - 高炉开工率等多项经济动能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指评分为7,期债评分为0 [2] 通胀指标 - 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等多项通胀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指评分为7,期债评分为8 [3] 流动性 - DR007等多项流动性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指评分为5 [4] 指数估值 - 市盈率PE等多项指数估值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指评分为10 [5] 市场情绪 - 股指融资余额等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债评分为8 [6] - 债券国开债到期收益率等指标有不同涨跌幅度,期债评分为8 [7] 策略介绍 - 品种池为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运用多策略模型择优配置合约实现净值稳定增长,短周期模型聚焦市场风格等高频金融数据板块,长周期模型关注市场预期等低频指标,持仓量考虑机构多空单持仓量合成 [17] 预测信号 - 截止上周五,各主力合约短周期、持仓量、长周期模型及综合信号有对应数值,综合信号强度由3个独立模型信号加权合成,有相应做多做空原则及持仓量信号屏蔽规则 [18] 上周情况 - 各主力合约在不同日期有对应信号情况,同时有净值跟踪数据 [20] 国债期货跨品种套利策略 - 基于基本面三因子模型与趋势回归模型产生的信号共振,基本面因子采用Nelson和Siegel瞬时远期利率函数,信号分三类,运用趋势回归模型过滤信号,实际操作采用久期中性配比调整10 - 5Y价差 [21] 市场行情与交易信号 - TF和T主力合约在不同日期N - S模型信号和趋势回归模型信号有对应情况 [24]
108轮、溢价率40.7%!中海夺得深圳龙华一宅地
证券时报· 2025-07-07 19:41
就在6月30日,深圳新挂牌两宗宅地,分别位于宝安区和龙华区,总出让面积41167.78平方米,总起拍 价为29.9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两宗宅地的容积率均为3.1。 最近一段时间,深圳土地市场逐渐升温,宅地供应速度加快。有机构认为,下半年深圳新房市场仍面临 较大下行压力,楼市政策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低容积率地块受青睐 7月7日,位于深圳龙华梅林关片区的A802-0309宗宅地正式出让,共有6家房企参与竞拍,最终经过108 轮报价,中海深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23.7亿元将该宗宅地收入囊中。据悉,该宗宅地初始楼面价约 每平方米27565.89元,最终竞得楼面价约每平方米38795.22元,溢价率为40.7%。 同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又上架了本年度龙华区拟出让的第四宗宅地,A815-0037宗地位于民治街 道和上塘街道交界处,宗地土地面积16475.54㎡,挂牌起始价15.54亿元,拟于2025年8月8日15时出让, 出让条件参照"价高者得",自《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1年内开工、4年内竣工,承诺提供"交房即发 证"服务等。 一般来说,容积率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是反映和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 ...
主题乐园的消费折叠:有人为乐高氪金,有人在欢乐谷薅羊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9:01
主题乐园市场动态 - 中国首家乐高乐园度假区在上海正式营业,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81个单体建筑中38个已封顶,57个在建 [1] - 2023年中国乐园经济市场规模接近600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1100亿元 [1] - 长三角和大湾区今年有超过10家主题公园有新进展 [1] 区域竞争格局 - 长三角拥有36家大型主题公园,2023年接待4737万人次,数量和接待量均全国第一 [6] - 大湾区拥有9家大型主题公园,2023年接待2178万人次,数量仅次于长三角 [8] - 长三角加速引进国际顶流IP如乐高、哈利波特、小猪佩奇等 [5][7] - 大湾区以本土品牌为主,如长隆、欢乐谷等 [8] 国际IP与本土品牌对比 - 国际IP主题乐园价格较高,如上海乐高乐园日卡549元,年卡1399元 [9] - 本土品牌价格相对优惠,如欢乐谷年卡499元 [9] - 国际IP主题乐园客群覆盖全年龄段,项目更新频率高(如迪士尼每年1/3项目更换) [10] - 本土品牌主要依赖本地客源,成本相对较低 [10] 价格策略与市场趋势 - 部分本土龙头品牌如欢乐谷、世界之窗、长隆野生动物乐园等上调门票价格 [11][12] - 本土品牌加速下沉三线城市,如长隆在清远的森林旅游综合体、华强方特在资阳等地的项目 [15] - 2023年全国86座大型主题公园接待游客13014.4万人次,同比增长71.84%,营业收入303.89亿元,同比增长97.86% [13] 项目更新与游客体验 - 主题公园需要通过定期更新项目避免游客审美疲劳,增强重游欲望 [2][15] - 营造全方位快乐记忆的环境,如"峰终体验"(烟花秀等)是持久留客的关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