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循环

搜索文档
不出中国所料:特朗普对全球征税后,高兴不到一天,噩耗就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02 13:42
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关税后,只高兴了不到24小时,美国资本市场就给他来了个当头一棒。而中方也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种局面。 8月1日凌晨,特朗普坐在白宫签下一纸命令,内容是对全球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制度,征收税率从10%到41%不等,涵盖汽车、机械、电子、纺织等关 键商品线。简单来说,就是谁对美国商品征税,美国就对谁加倍征回来。 特朗普宣布这一政策时兴致高昂,不仅自信满满地声称这将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扬言美国经济将起死回生。而他的"铁杆经济顾问"纳瓦罗更是趁机猛拍马 屁,说特朗普不但该得诺贝尔和平奖,更该拿诺贝尔经济奖。 可话音未落,华尔街就先炸了锅。美股三大指数应声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跌了1.6%,纳斯达克暴跌超2.3%,标普500也下挫了1.8%,超过4500家上市公司 股票下跌,市值蒸发逾数万亿美元,亚马逊单家公司损失超过1万亿市值。 金融市场的风向变得比天气还快,美元指数闪崩,国际金价却逆势暴涨,避险情绪瞬间拉满。连带着欧洲股市也被拖下水,德国DAX、英国富时指数纷纷 跳水,亚洲开盘前夜就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 在这场政策"大放送"后,市场的反应说明了一切,但更扎心的是专业经济学者的一针见血 ...
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不断夯实
经济日报· 2025-08-02 11:40
"消费持续健康发展是供需双向奔赴的结果,既在于稳定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也在于以高品 质供给持续引领创造新的需求。"周陈表示,消费是最终需求,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 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惠民生和促消费,推动出台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保障改善民 生中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协同形成扩消费有力"组合拳"。下一步将从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服务消费新的 增长点、持续优化消费供给三方面入手,让大家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 经济日报北京8月1日讯(记者 纪文慧)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 经济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 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 达完毕,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 风险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主要宏观指标表现良好、经济运行彰显强大韧性、新动能加快发展 壮大,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 ...
经济新方位|稳经济促改革,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人民日报· 2025-08-02 11:35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当前中国经 济形势如何?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相关领域改革怎么推?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 会,邀请有关负责同志就部分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面对外部压力,上半年经济怎么样? 人民日报记者 刘志强 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运行彰显强大韧性。上半年,内需继续发挥增长主动力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 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进出口规模站上20万亿元台阶,出口增长7.2%;装备制造"压舱石"作用持续发 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 11.1%。 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人工智能的开源模型、创新药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比规模以上工业整 体快了3.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成绩来之不易,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也增 强了我们的信心。"周陈介绍了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重点: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坚定 ...
中国经济新看点丨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经济日报· 2025-08-02 08:29
工业稳则经济稳。今年上半年,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福建、安徽、河 南、湖南实现8%以上的增长;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湖南、湖北、江 苏实现两位数增长。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 态较快发展。 在东部地区,浙江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规上企业,其中,算力服务、数据服 务、算法模型、智能终端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福建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6.8%,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8.1个百分点。江苏省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光纤光缆及锂离子 电池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行业均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 从总量看,上半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位居全国前十。 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亿元,继续稳居全国第一;江苏紧随其后,地区生产总值为66967.8亿 元;山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达到50046亿元;浙江地区生产总值为45004亿元;四川、河南地 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1918.2亿元、31683.8亿元;湖北上半年地区生产 ...
政策持续显效 内需活力增强 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不断夯实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58
本报北京8月1日讯(记者纪文慧)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 作。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 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 毕,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 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主要宏观指标表现良好、经济运行彰显强大韧性、新动能加快发展壮 大,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增速 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重点 商品消费持续升温,今年以来"以旧换新"已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通 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24.1%,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 "消费持续健康发展是供需双向奔赴的结果,既在 ...
把稳中向好的趋势延续好(子夜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8-02 05:4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1] - 经济成绩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过程中取得 体现韧性 [1] 内需扩张策略 - 通过消费和投资扩内需 重点推动国内大循环发展 [1] - "两新"政策(新消费、新经济)加力扩围 带动市场活跃度提升 [1] - 服务消费和首发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刺激消费热情 [1] - "两重"建设(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结合民生保障 扩大有效投资 [1] 市场环境优化 - 整治"内卷式"竞争 保障企业利润空间 [1] - 规范政府招商引资行为 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1] - 激发民间投资动力 向民企推介优质项目形成投资合力 [1] 制度改革方向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破除壁垒统一规则 [1][2] - 打通市场堵点和卡点 提升国内大循环运转效率 [1]
业界再议彻底取消汽车限购 ,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仍不具备放开条件
华夏时报· 2025-08-01 01:28
政策背景与行业呼吁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吴松泉教授呼吁全面彻底取消汽车限购,认为该政策已不符合当前扩大内需和做强国内大循环的经济工作要求 [1] -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系统清理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合理限制,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 [1] - 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曾发布促进汽车消费措施,鼓励限购地区优化管理政策并增加指标投放 [2] 限购政策现状与调整建议 - 目前仍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6个城市实施汽车限购限行政策 [2] - 吴松泉建议国家层面统一要求各限购城市在2026年1月前全面取消限购,转向使用管理 [3] -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董扬对取消限购观点表示完全赞同 [3] 城市差异化条件分析 - 专家认为汽车保有量低于400万辆的城市如天津、广州、杭州、深圳可取消限购,但北京、上海全面取消不现实 [4] - 北京以37%拥堵指数位列全球拥堵城市第15位,彻底取消限购将给交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5] - 上海6月快速路工作日拥堵时长环比增加4.5小时,同比增加26.6小时,但高峰拥堵缓解明显 [5] 行业观点分歧 - 部分专家建议分步实施政策,如先实现电动汽车限购限行的油电平权 [5] - 吴松泉指出简单限购不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也不符合国际大城市治理惯例 [3] - 付于武认为北京等特大城市尚未做好彻底放开限购限行的准备 [4]
宏观周报: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20:41
国内宏观政策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城市工作7方面重点任务,包括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等[2][9][11]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16家央企与西藏签75个项目,投资额3175.37亿元[3][10][12] - 国家发改委27年来首次修订价格法,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平台企业规范促销[14][15] - 证监会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央行、外管局拟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框架[16][17] - 海南自贸港封关2025年12月18日启动,“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从21%提至74%,何立峰将与美方经贸磋商[18][19] 海外宏观政策 - 美欧关税谈判关键细节有分歧,美日达成协议,美方对日本“对等关税”从25%降至15%,日本承诺投资5500亿美元[5][20][21][22] - 7月欧央行维持三大利率不变,自2024年6月连续8次降息后首次暂停,未提供前瞻指引[5][21][22] 市场表现 - 7月第四周海外股指多数上涨,标普500、纳斯达克等指数有不同涨幅[23] - 7月第四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布伦特原油、WTI原油等有不同跌幅[24] 风险提示 - 国内外货币政策持续分化,国内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5][25]
日子好好过,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人民日报· 2025-07-27 13:46
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透过数据可以直观呈现其强大力量:今年上半年,内需对国内生产总 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内需特别是消费成为增长的主动力。但与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提振消费的空间依然较大。 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针对性解决 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各地纷纷推出消费券、以旧换新等具体举措,让大家有能力、有意愿、有条 件消费,引导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理念,提高消费品质。 消费的过程,既是人民群众不断满足美好生活所需的过程,更是不断把"蛋糕"做大做好的过程,为广大 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倡导节俭和鼓励消费不是一时一地之策,它们既是民生、国计,更关乎社会福祉、民族未 来。 勤俭节约是为了推动经济良性发展。近年来,我国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推 动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当前,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与此同时,大力提振消费的举措一条接一条。既倡 导节俭又鼓励消费,听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 倡导节俭和鼓励消费,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能相互促进 ...
工业利润降幅收窄,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突出
第一财经· 2025-07-27 12:00
工业利润总体表现 - 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4365亿元 同比下降1 8% [1] - 6月单月工业企业利润7155 8亿元 同比下降4 3% 降幅较5月收窄4 8个百分点 [1] - 6月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4 1%转为增长1 4% 改善显著 [1] - 工业企业营收连续两月保持1 0%同比增速 为盈利恢复创造条件 [1] 分企业类型表现 - 1-6月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1091 2亿元 同比下降7 6% [3] - 股份制企业利润25330 4亿元 下降3 1% 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利润8823 1亿元 增长2 5% [3] - 私营企业利润9389 7亿元 增长1 7% [3] - 采矿业利润4294 1亿元 下降30 3% 制造业利润25900 6亿元 增长4 5% [3] - 电力热力燃气行业利润4170 4亿元 增长3 3% [3] 装备制造业亮点 - 6月装备制造业营收增长7 0% 增速较5月加快0 3个百分点 [3] - 装备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2 9%转为增长9 6% 拉动工业利润增长3 8个百分点 [3] - 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大增96 8% 电气机械/仪器仪表/金属制品利润分别增长18 7%/12 3%/6 2% [3] 高端制造与新兴产业 - 电子专用材料/飞机制造/海工装备利润分别增长68 1%/19 0%/17 8% [4] - 智能消费设备/绘图测量仪器制造利润增长40 9%/12 5% [4] - 锂离子电池/生物质发电/环境监测仪器利润增长72 8%/24 5%/22 2% [5] 政策驱动行业 - 医疗设备/印刷制药专用设备/通用零部件制造利润增长12 1%/10 5%/9 5% [5] - 智能无人飞行器/计算机整机/家用空调制造利润增长160 0%/97 2%/21 0% [5] - 光电子器件/计算机零部件利润增长29 6%/16 9% [5] 未来产业布局 - 下半年将推出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 [6] - 重点培育生物制造/低空产业 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发展 [6] - PPI基数走低叠加内需发力 预计三季度工业利润拖累因素减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