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
搜索文档
一张蓝图何以绘到底——北京以规划引领超大城市治理的启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5 22:58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通过实施第七版城市总体规划,从规划权威性、减量发展、多规统筹和区域协同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条规划引领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径,实现了在人口和用地双控下的高质量发展 [1][4][5][7][9] 规划权威性与执行 - 通过将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列为党中央议事协调机构,明确首都规划权属党中央,从制度层面强化规划权威 [2] - 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常态化机制,使规划从静态文本变为动态诊疗,例如统筹多个部门绿道资源,规划至2035年市级绿道系统长度达到2000公里以上 [3] - 坚决维护规划严肃性,2018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拆除违法建设约2.38亿平方米 [3] 减量发展与质量提升 - 明确减量发展为新时代首都最鲜明特征,疏解非首都功能,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2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 [5] - 市级机关近3万人迁入城市副中心,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 [5] - 在减量背景下实现经济提质,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4.4万元/人,较2015年均实现翻番 [6] - 近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跨上5万亿元台阶 [6] 多规统筹与城市治理 - 第七版总规包含60项空间类约束性指标和42项和谐宜居之都评价指标,超越传统空间规划体系 [7] - 在城市总规框架下统筹制定54个空间专项规划,通过“多规合一”实现底图叠合、指标统合、政策整合 [7] - 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例如开通300余条通学公交线路,日均运送乘客2.6万人次,落实公交优先策略 [8] 区域协同与空间结构 - 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齐飞” [10] - 为顺义、大兴等5个平原新城“量身定制”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将其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 [10]
焦点访谈|守底线、保安全、促发展!“十四五”我国自然资源工作成果丰硕
央视网· 2025-10-23 21:41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 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 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1][5] - 浙江实施“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工程 将零散耕地改造为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例如剡北村新增300亩耕地统一流转给种粮大户 [3] - 通过土地整治和规模经营 水稻亩产可提高200斤 同时发展稻虾轮作等新型种养模式使农田效益倍增 [3][5] -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过1亿亩 耕地数量 质量 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5] 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 - 国家构建“五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实现“多规合一” 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蓝图” [7][9] - “十四五”期间累计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 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 [14] - 2021至2024年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5.97% 提前完成“十四五”下降15%的目标 [14] - 无锡市将3.5公顷工业锈带改造为6.2万平方米城市会客厅 促进区域城市功能优化 [12][14] 生态保护与修复 -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 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 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 [1] - “十四五”期间完成国土绿化面积5.49亿亩 其中造林面积1.85亿亩 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国家 [11] - 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 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 滨海湿地76万亩 [11] - 红树林面积恢复至46.5万亩 是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长国家之一 [11] 资源勘查与战略性产业发展 - “十四五”期间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油气 铜 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16] - 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 比“十三五”末增长34% 海洋药物 海水淡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16] - 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项目日产量达15万吨 可满足68万城镇居民单日用水 全年节约淡水资源超5000万吨 [16] - 海水淡化项目与相邻电厂协同 电厂发电用水100%使用淡化海水 电厂浓盐水回送实现废水零排放 [18]
第三届全国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教育年会召开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3 15:32
行业核心理念与方向 - 深刻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两个转向”重大判断,准确把握城市发展规律 [1] - 推动规划工作从技术操作向价值创造转型,发挥规划在促进资源资产提质增效中的引领作用 [1] - 规划改革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节约集约、特色发展、治理能力、统筹协调,推动规划理念与方式全面革新 [1] 行业协作与平台建设 - 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与规划教育机构加强协作,共建共享“一张图”数字化平台 [1] - 深化多方面合作,推动“多规合一”改革走深走实 [1] - 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培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高质量规划人才 [1] 行业发展与创新 - 坚定历史与文化自信,汲取中国传统规划智慧,融合生态文明理念与高质量发展要求 [1] - 通过数字化转型、教育创新与跨界协同,为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 [1] - 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1] 行业活动组织 - 年会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指导,全国城乡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承办 [2]
浙江首部省级海岸带空间规划获批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3 14:26
规划获批与战略意义 - 浙江省首部省级海岸带空间规划《浙江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批并印发 [1] - 该规划标志着浙江省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海洋强省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1] - 规划为未来海岸带及海洋空间保护、利用与管理提供了战略性、基础性的顶层设计 [1] - 规划实施对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发展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规划范围与总体格局 - 规划范围涵盖浙江省管辖海域、有居民海岛及沿海乡镇陆域 [1] - 规划整合原有海洋领域"一线四规",首次实现海洋资源要素规划全覆盖 [1] - 系统构建"一线串联、两域统筹、三带并举、六湾融汇、多岛联动、全域美丽"的海岸带保护利用总体格局 [1] - 依托湾区密集、岛群丰富的资源禀赋,推动海陆一体化治理 [1] 空间管控与机制创新 - 规划在海洋空间要素管控方面实现重要突破,提出五级生态保护管控机制 [1] - 依据生态保护重要性和资源利用现状,明确差异化准入规则和开发强度要求 [1] - 首创控制性兼容准入机制,对不同功能分区设定兼容利用比例,允许适度兼容其他用海活动 [2] - 该机制进一步提升海岸带空间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2] 三生空间发展格局 - 规划围绕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构建科学有序的海岸带发展新格局 [2] -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筑牢海岸带生态空间本底 [2] - 强化产业用海管控,优化海岸带生产空间布局 [2] - 拓展旅游功能,打造宜居宜游的特色海岸带,提升滨海生活空间品质 [2]
年轻人要关注和参与“十五五”规划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2:22
五年规划的历史与演进 - 中国已编制实施十四个五年规划,从“一五”至“五五”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3] - 改革开放后,“六五”和“七五”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八五”和“九五”使人均GDP比1980年翻两番,进入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3] - 从“十五”到“十一五”实现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GDP跃居世界第二,“十二五”和“十三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3] - 规划名称从“计划”变为“规划”,内容从经济扩展到社会、环保等领域,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4] - 规划目标一以贯之,即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同规划目标有机衔接,如“六五”与“七五”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4] 五年规划的作用机理 - 通过中长期工作的阶段性安排实现发展步骤循序渐进,通过规划理念更新实现发展路径优化[5] - 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实现目标导向指引,通过发展任务摆布实现对各领域战略指导[5] - 通过重大举措谋划引导资源配置,通过重大工程推进确保规划部署有效落地[5] - 通过建言献策实现集思广益,通过规划体系传导实现从上到下步调一致[5] 规划与青年发展的结合 - 规划需注重与青年交流,了解年轻群体关切,在就业部署中认真谋划,构建全链条就业支持体系[6][7] - 在民生领域公共服务中,针对年轻群体的教育、健康、体育、文化、娱乐等需求要有专门规划安排[7] - 产业发展规划应贴近市场实际情况,编制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相符的内容,消费规划需创造更多面向年轻群体的消费场景[7] - 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要勾画职业发展“机会图谱”,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要提升城市时尚品味[7] 规划形式的创新与传播 - 规划需打破次元壁,通过在传统规划中注入空间元素使其立体化,前瞻技术革新如人工智能、区块链推动产业变革[8] - 规划表现形式应图形化、视频化、音乐化、动态化,利用抖音、B站、微博、知乎、贴吧、头条、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进行传播[8] - 规划编制出台过程应拥抱新事物成长,鼓励创新,让规划活起来、动起来[8] 关注与参与“十五五”规划 - 需增强对“十四五”发展成就的认同,“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良好,成绩来之不易[9] - 应主动学习发展规划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宏观经济治理脉络、顶层设计思路和重大政策逻辑[10] - 需按照新趋势新部署补强新知识,“十五五”将涉及新技术路线、产业路径、治理方式等新方向新任务[11] - 青年可积极参与“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规划出台后学好内容并讲好故事,面向海外传递中国规划信息[12]
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更厚实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
经济日报· 2025-09-11 06:10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效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1亿亩 [2] - 全国林地 草地 湿地 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 39.12亿亩 8.34亿亩 25.09亿亩 森林覆盖率25.09% 较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 [2] - 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 提前实现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首批5个国家公园覆盖近30%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2] 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 -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全国及省市县三级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 [2]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 广东浙江等地建成宜居宜业乡村 [3]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实施125个矿种"三率"标准 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3] 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24年较"十三五"末增长34% 占GDP比重7.8% [4] - 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破2万亿元 深圳上海青岛海洋功能增强 福州厦门示范区发挥引领作用 [4]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海水淡化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4] 海洋产业与技术突破 - 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世界第一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品类占全球28% 海洋旅游增加值达1.6万亿元 [5] - 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时间与发电量居世界前列 海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5] - "梦想号"钻探船钻深11000米入列 "深海一号"10万吨级储油平台建成 海洋能技术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5] 矿产资源勘探突破 - 新一轮找矿行动累计投入4500亿元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 19个大型气田 [7] - 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新增探明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 接近过去10年总和 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7] - 辽宁大东沟金矿资源量近1500吨 有望成为世界级金矿 云南镇雄磷矿 青海茫崖钾盐矿等新资源基地崛起 [7] 战略矿产与技术创新 - 发现横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的"亚洲锂腰带" 长度2800公里 找到多个大型超大型锂矿 [8] - 山西孝义铝土矿 山东胶东金矿 辽宁鞍本铁矿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 西藏巨龙铜矿等老基地新增可观储量 [7]
我国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还有1500吨大金矿和延绵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自然资源部重磅公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0:09
自然资源总量与结构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1] - 水资源总量3.11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资源量8679.2亿立方米 [1] - 林地 草地 湿地 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为42.53亿亩 39.12亿亩 8.34亿亩 25.09亿亩 [1] -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5.09% 较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 [1] 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治理 -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实施 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格局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格局 "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格局 [3]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积超1000万亩 建成宜居宜业乡村 [4] - 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 修复海岸线820公里 滨海湿地76万亩 [4] - 珊瑚礁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 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 [4] - "三北"工程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实施27个"山水工程"保护修复面积8000多万亩 [4] 能源矿产勘查突破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 [5] -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 19个大型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方 [5] - 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年产量超2400亿方 [5] - 甘肃泾川 黑龙江嘉荫探获特大型铀矿 夯实5个大型铀矿基地资源基础 [5] 大宗矿产与新兴战略矿产 - 山西孝义铝土矿 山东胶东金矿 辽宁鞍本铁矿等老资源基地新增可观储量 [6] - 云南镇雄富磷矿 青海茫崖深层卤水钾盐矿等新资源基地崛起 [6] - 辽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 [6] - 发现横跨四川 青海 西藏 新疆的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 探获多个大型超大型锂矿 [7] - 突破钾盐卤水提锂 低品位锂云母提锂技术 实现氦气从天然气中提取的技术突破 [7]
多领域突破!自然资源部晒“十四五”成绩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1:47
自然资源家底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1亿亩 [1] - 全面摸清163种矿产数量 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油气 铜 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1]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编制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 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 [2] -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发展格局 "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格局 [2] - 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2] 土地利用效率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4] - 累计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 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 上海 江苏 浙江等省市存量土地供应占比过半 [4] - 推动工业用地从"出让为主"向"租让并重"转变 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4] 生态保护修复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积超1000万亩 [5] - 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 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 滨海湿地76万亩 [5] - "三北"工程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实施27个"山水工程"保护修复面积8000多万亩 [5] 矿产资源勘探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近4500亿元 [6] -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 19个大型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 [6] - 发现"亚洲锂腰带"横跨四川 青海 西藏 新疆四省区 长度2800公里 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6]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34% 占GDP比重7.8% [8]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8] -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290万吨/日 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1.6万亿元 [8] 国土绿化成效 - "十四五"期间完成国土绿化面积5.49亿亩 其中造林面积1.85亿亩 [10] - 森林覆盖率超25% 为全球贡献约25%新增绿化面积 [10] - 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10万亿元 带动6000多万人就业 森林食物年产量超2亿吨 [10] 国家公园建设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运行 整合120多个原有自然保护地 [11] - 建立中央直管和中央委托省级政府代管两种管理体制 形成央地 部门 园地协同联动机制 [11] - 国家公园法正在制定中 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条例同步修订 [12]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 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美丽中国“守护者”,他们这样干!
新华社· 2025-09-10 15:01
国土空间规划与资源管理 - 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 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蓝图" [3] - 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3] - 加快构建"一张图一套数一张表"管理体系 开展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行动 [11] 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积超过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 [5] - 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 滨海湿地76万亩 [5] - "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5] - 实施27个"山水工程"保护修复面积8000多万亩 [5]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8] - 发布实施125个矿种"三率"标准 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8] -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 崂山国家实验室获批成立 [11] 国际合作与科技发展 - 发起并牵头实施深时数字地球等12项国际大科学计划 [13] - 共建国际红树林中心等30多个合作平台 [13] - "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13] - 塞罕坝林场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土地生命奖" [13]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答21:统一国土规划“一张图”,力促数字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3:59
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建设核心观点 - 自然资源部宣布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有效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核心举措是构建“一张图一套数一张表”的管理体系[1] - “一张图”指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统一平台 建设在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并正加快数智化转型以支撑数字中国建设[1][4] 统一现状底图建设 - 以统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底座和分类标准为基础 统筹国土调查、林草湿荒普查、不动产权属调查等成果 将各类资源资产状态及空间关系落到具体地块[2] - 形成空间关系边界清晰、权属明晰、各方认可、共同使用的统一现状底图 解决以往因底图和标准不统一造成的管理矛盾[2] - 重庆、浙江等地通过统一底图工作 有效化解耕地林地认定标准不一的空间矛盾 统筹优化了耕地保护与国土绿化的空间布局[2] 统一规划“一张图”与“多规合一” - 规划“一张图”是实现“多规合一”的重要手段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含“五级三类”[3] - 在城市层面体现为“1+N+1”体系 即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 落实“多规合一”需强化总体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并衔接详细规划[3] - 通过规划数字化提升科学性、精准性、实施性与可监督性 北京、上海等城市依托“一张图”开展规划实施评估 优化详细规划 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和有机更新[3] 统一管理平台与行政效能提升 - 在统一底图、标准、规划基础上 建立统一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 建立覆盖全域、全类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治理模式[4] - 江苏以产权为基础设立不动产空间单元代码 实现从规划、建设、登记到资产运营的“一码通”闭合监管 做到“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4] - 自然资源部正加快“一张图”数智化转型 打造国家数字化生态基础设施 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服务 支撑数字中国与数字生态文明建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