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

搜索文档
把一粒种串成一条链,广东种业绘就鲜食玉米产业新图景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8:00
把一粒种串成一 条链,广东种业 绘就鲜食玉米产 业新图景_南方 +_南方plus 阳光洒落广东湛 江的鲜食玉米 地,工人们已开 始忙碌。湛江自 1998年起规模化 种植甜玉米,目 前全市鲜食玉米 年种植面积约70 万亩次,种植面 积和产量均位居 全省首位。 近年来,鲜食玉 米产业步入发 展"快车道",全 国种植面积突破 2500万亩,年消 费量达750亿 穗。然而,产业 仍面临种质资源 挖掘不足、生产 资源约束趋紧、 自然灾害与病虫 害加重等多重挑 战。 围绕鲜食玉米协 同攻关 鲜食玉米口感鲜 美、营养丰富, 兼具粮、果、蔬 三类特性,不仅 是富民兴村的重 要作物,也是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 的重要补充。 我国鲜食玉米育 种虽取得显著进 步,品种类型日 益丰富,但仍存 在种质资源挖掘 不足、品种创新 引领消费的潜力 尚未充分发挥等 问题。 境,促进产业健 康快速发展。 产量与品质兼顾 仍是育种方向 广东省农业科学 院作物研究所首 席科学家胡建广 中国种子协会会 长张延秋指出, 面对新形势,科 研单位和种子企 业应强化协同攻 关,深化科企合 作,加快突破性 种质创新。他建 议浙江持续在早 熟优质甜玉米、 耐热甜糯玉 ...
从田间到餐桌 央企打造食品“鲜”活样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06:37
● 本报记者 杨梓岩 刘丽靓 天津港(600717)畔,巨轮缓缓靠泊,传送带轰鸣运转。在中粮佳悦码头,金黄色的豆流如瀑布般倾泻 入仓,全封闭自动化输送链正将原料送入34万吨容量的立筒仓群。 "一颗大豆从船舱仅用8分钟即可入罐,8小时即可产出安全健康的食用油送到百姓餐桌。"中粮油脂北方 区总经理王钰表示。这条高效运转的产业链,正是"十四五"以来央企积极践行"大食物观"、重塑中国人 餐桌供应链的生动体现。 中粮的油、中交的鱼、国机的车厘子、华润的蛋奶蔬果……这些共同勾勒出"十四五"央企的新画像—— 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和产业升级的推动者,更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坚定践行者,正推动国民饮食 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迈进,彰显新时代央企的使命与担当。 构建食品健康新生态 在健康饮食日益备受关注的当前,从"一滴油"到"一枚蛋",央企正以技术创新和全链管控助力国民吃得 更好、更健康。 在食用油领域,过度精炼曾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中粮研究数据显示,过度精炼条件下,毛油中高达 30%的维生素E和20%的植物甾醇会流失。 直面行业痛点,中粮的研发团队主导技术攻关,构建了基于绿色柔性适度加工的食用油品质调控关键技 术 ...
答卷“十四五” 央企惠民生 | 从田间到餐桌 央企打造食品“鲜”活样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06:23
央企践行"大食物观"战略 - 央企积极践行"大食物观" 推动国民饮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迈进[1] - 中粮佳悦码头实现大豆8分钟入罐 8小时产出食用油的高效产业链[1] - 央企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定践行者 涵盖食用油、水产、蛋奶蔬果等多领域[1] 食用油营养保留技术突破 - 中粮攻克过度精炼难题 构建绿色柔性适度加工技术体系[2] - 将植物甾醇保留率提升至90%以上 维生素E保留率超95%[2] - 技术应用于福临门、福掌柜等产品 获多项国际领先认证[2] 禽蛋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 华润万家300万羽蛋鸡采用智能化养殖 温度湿度光照实时监控[2] - 建立全产业链管控体系 覆盖饲料生产到蛋品加工全过程[3] - "润家"鸡蛋销售额半年超去年全年 联合正大等品牌提供优质蛋白[3] 电力赋能内陆水产养殖 - 国网新疆电力保障3620亩养殖水域 蟹苗成活率稳定在92%[4][5] - 投资630余万元新建线路14.66公里 新增配电变压器13台总容量2800千伏安[5] - 采用智能设备远程调控 无人机精准投料[5] 深海养殖技术革新 - 中交集团打造全球首艘自航式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5] - 拥有12个养殖舱近8万立方米养殖空间 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5] - 配备全电推进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 年减碳量相当于种植5000棵树[5] - 计划年产量5000吨 11月交付使用[5] 全球化农产品供应链 - 国机海南预计进口500吨智利车厘子 满足2026年春节供应[7] - 累计完成智利车厘子销售量约380吨 进入北京上海成都等市场[7] - 中粮年经营农粮总量超过1.8亿吨 实现洪都拉斯白虾等新品首次进口[8][9] - 推动智利车厘子、泰国榴莲、澳洲牛肉以更短供应链直达消费者[8] 健康产品研发与国际化 - 中粮研发生产亚麻籽油等富含Omega-3的高端健康油脂[8] - 家乡味风味菜籽油、花生油获得东南亚、欧洲菜系餐厅喜爱[8] - 华润万家覆盖水果、肉禽蛋、蔬菜、水产、烘焙、熟食等多品类开发[3]
从田间到餐桌央企打造食品“鲜”活样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04:20
核心观点 - 央企通过技术创新和全链管控践行"大食物观",推动国民饮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升级,涵盖食用油营养保留、优质蛋白供应、水产养殖创新及全球化供应链整合 [1][2][3][6][7] 食用油领域技术创新 - 中粮研发绿色柔性适度加工技术,将植物甾醇保留率提升至90%以上,维生素E保留率超95%,解决过度精炼导致营养素流失问题(毛油中30%维生素E和20%植物甾醇会流失) [1][2] - 该技术应用于福临门、福掌柜等产品,并支持"营养家"系列新品开发,获国际领先认证 [2] 优质蛋白供应链建设 - 华润万家建立全产业链管控体系,覆盖饲料生产、蛋鸡养殖及蛋品加工,其智能化养殖基地监控300万羽蛋鸡,实现自动化喂料、饮水和集蛋 [2] - "润家"系列鸡蛋销售额在半年内超去年全年,公司联合正大鲜鸡蛋、圣迪乐等品牌,覆盖肉禽蛋、水产、烘焙等多品类 [3] 水产养殖创新与电力赋能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投资630余万元新建线路14.66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13台(总容量2800千伏安),支持蟹虾养殖,蟹苗成活率稳定在92% [4] - 中交集团打造全球首艘自航式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拥有8万立方米养殖空间(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年产量5000吨,配备全电推进和风力发电系统,年减碳量相当于种植5000棵树 [5][6] 全球化供应链整合 - 国机海南公司预计进口500吨智利车厘子,2023年起累计销售380吨,进入北京、上海等批发市场和商超 [6] - 中粮集团年经营农粮总量超1.8亿吨,实现洪都拉斯白虾等新品类首次进口,推动智利车厘子、泰国榴莲等以更短供应链直达消费者,同时将家乡味风味油销往东南亚和欧洲 [7]
“十四五”农业答卷:粮食产量创新高,多元化食物供给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1:01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在会上,韩俊这样形容"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原标题:"十四五"农业答卷:粮食产量创新高,多元化食物供给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9月16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 阶,去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较2020年增产740亿斤。当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500 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同时,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国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种类多 样,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分别达72公斤、25公斤,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切实守护好居民"舌尖 上的安全",农业农村部从法规健全、生产源头管控、监管强化等多维度发力,成效显著,"十四五"期 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改革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法宝。韩俊表示,"十四五"时期农 ...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老百姓的餐桌:供给越来越多样 品类越来越丰富
新华网· 2025-09-16 17:27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进展 - 农业农村部门协同各方践行大食物观 通过开发森林 草原 江河湖海及设施农业等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推动食品品类持续丰富 [1] 现代畜牧业生产数据 - 2023年底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加2778万吨 增幅18.8% [2] - 人均肉类年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 - 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升2.3公斤 [2] 渔业发展成就 - 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4] - 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保持全球首位 涵盖鱼虾蟹贝等多品类充足供应 [4] 设施农业产能 - 种植业设施面积达4000万亩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6] -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 占全球总产量85% [6] 生物科技应用 - 通过生物科技与生物产业发展新型食品 [8] - 藻类养殖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8]
农业农村部:我国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分别达72公斤、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期货日报· 2025-09-16 16:53
麦尔丹强调,在食物开发来源途径不断拓展的同时,我国居民食物营养健康水平更加均衡。据专家测 算,城乡居民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可以讲,现在老百姓不 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更好、更健康营养。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 杨美 见习记者 肖佳煊)9月1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 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在回答践行大食物 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时表示,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政策举措,突出 科技支撑,强化要素保障,努力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 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 麦尔丹指出主要通过四方面来表现,一是大力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畜 禽养殖规模化率持续提高,畜禽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去年年底,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已经 达到1.75亿吨,比2020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18.8%。我国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分别达到72公斤、 25公斤,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奶类年消费量已经达到40.5公斤 ...
“薯”光耀南粤!广东甘薯有种有力量
南方农村报· 2025-09-16 16:05
"薯"光耀南粤! 广东甘薯有种有 力量_南方+_南 方plus 薯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富民兴村的先锋作物。近年来,广东从保障粮食安 全、科技研发推广、品牌引领、精深加工延链补链强链、加强市场营销等方面一体谋划提升广东薯 业"硬实力",不断推动广东薯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广东薯类种植规模大。 做强芯片 培育优质多元品种 员、甘薯研究室 副主任杨义伶介 绍,目前,粤东 以夏秋薯为主, 粤西以秋冬薯为 主,与北方春夏 产区错峰上市, 有利于获得更高 的产值和效益。 在助推广东薯业 全产业链提档升 级上,薯类种业 发挥着底部支撑 作用。近年来, 广东聚焦实 施"百千万工 程",逐步构建 起育、繁、种、 加、销一体化的 薯业全产业链, 扎实推动薯业高 保障粮食安全, 必须实施"藏粮 于地""藏粮于 技"战略,确保 粮食任何时候都 能产得出、供得 上、供得优。国 家甘薯产业技术 体系首席科学家 李强指出,甘薯 产量高,适应性 广,用途广泛, 是保障我国粮食 安全的底线作 物,也是乡村振 兴的优势作物。 在广东,薯类种 植规模大,是水 稻之外种植面积 最大的粮食作 物。 数据显示,2023 ...
农业农村部: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3:55
推进农业发展绿色转型方面,水肥药减量增效是比较显著的。通过节水灌溉、改进种植方式等,全国农 业用水的总量是逐年下降的,平均每年农田用水总量减少36亿立方米。通过推行绿色防控、科学施肥等 措施,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连年下降,利用效率稳步提高。据估算,2024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4988.2 万吨,比2020年少用了262.5万吨,减少了5%,种植业农药使用量24.4万吨,比2020年少用了0.38万 吨,减少了1.5%,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韩俊指,"十四五"以来,农业 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24年全国的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了740亿斤。 现在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 保障。 他表示,在耕地保护上,各部门紧密配合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出台了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将耕地 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地上图,对耕地数量严格考核问责。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 亩,比2 ...
老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 四个方面表现“舌尖”上的幸福感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3:24
核心观点 -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 居民食物营养健康水平更加均衡 [1][2][3] 现代畜牧业发展 - 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持续提高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2778万吨(增幅18.8%) [1] - 人均肉类年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超世界平均水平 [1] - 人均奶类年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升2.3公斤 [1] 现代渔业发展 - 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 [2] - 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与深远海养殖 鱼虾蟹贝等品种供应充足 [2] 设施农业建设 - 设施农业面积达4000万亩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2] -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 占全球总产量85% [2] - 草莓樱桃西瓜等设施水果延长上市时间 满足多样化需求 [2] 生物资源拓展 - 从传统农牧向生物资源拓展 加快发展生物科技与生物产业 [2] -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藻类养殖技术世界前列 新型食品不断涌现 [2] 营养健康水平 - 居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3] - 食物营养结构更加均衡健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