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
搜索文档
 牢记嘱托答好民生“幸福卷”
 陕西日报· 2025-10-23 08:22
 就业保障与促进 -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密集举办多场综合类、专场、校园及网络直播招聘会,擦亮“乐业陕西 '就'在三秦”系列招聘品牌 [2] - 培育认定劳务品牌158个,累计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近400万人,例如“汉中藤编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3] - 从2022年至今年8月,陕西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63.26万人,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4]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因地制宜构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例如西安市新城区长乐社区的“饭大爷”老年餐厅为老年人提供优惠就餐服务 [5] - 不断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及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助浴、助医等多样化服务 [6] - 推行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让社区居民在楼底下、家门口享受方便实惠、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 [9]   托育服务与“一小”关怀 - 社区托育中心为上班族提供便利,解决孩子照料问题,例如西安市长缨东路社区的居民可将孩子送至社区托育中心 [9] - “一老一小”服务网进一步织牢织密,通过社区便民服务托住稳稳的幸福 [9]   医疗保障完善 - 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家庭共济,共济亲属范围扩大至参加基本医保的近亲属,提升政策便民实惠性 [10] - 落实全民医保参保计划,截至今年9月,全省基本医保参保3692.18万人,其中职工医保892.5万人、居民医保2799.68万人 [12]   住房与教育改善 -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使群众以低成本改善住房条件,例如安康市汉滨区搬迁群众仅出资1万元即可入住三室一厅新房 [10] -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落实“双减”政策等举措改善教育环境,例如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的教学设施得到提升 [11]   社会保障兜底 - 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12] -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民生底线 [11][12]
 强产业、抓培训、优服务,湖北多措并举促就业 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10-13 05:57
日前,本报记者到湖北多地采访。荆楚大地,处处可见奋斗的身影。 鄂北,丹江口市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区,一瓶瓶汽水打包发往全国多地,"一库好水"成为致 富活水。 鄂西南,松滋市文化创新产业园,桐馨乐器等11家乐器制造企业入驻,带动邻里乡亲成为"吉他工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发展大局。强产业、抓培训、优服务,湖北多措并 举促就业。 公司总经理李敏介绍:"近期,我们新招到四五名青年才俊。武汉大学生多,园区通过人才储备库定期 向我们推荐优秀毕业生。"2022年以来,该示范园累计孵化各类新兴企业254家,带动2500余名大学生就 业。 产业带着就业走 生产车间里,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 "2020年返乡创业,公司只有十几个人。现在管理团队150人,缝纫工2000人。"天门悦姿服饰有限公司 总经理刘建勇一边查看生产线,一边介绍。 数据显示,湖北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超过90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鄂来鄂就业创业,连续3年突 破40万人。 近年来,返乡创业的本地服装人助推天门服装产业成长为"百亿产业集群",带动16万人实现家门口就 业。天门市彭市镇胡咀村村民张明就是其中一个。3年前,他 ...
 花样拓岗、“真金白银”补贴 精细化“实招儿”服务劳动者更好就业
 央视网· 2025-09-25 13:39
 政府就业促进政策 - 2025年上半年失业保险降费率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超900亿元 [7] - 向81.5万户次企业发放稳岗资金62亿元,并支持培训等促就业支出113亿元 [7] -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者给予最高30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对小微企业给予最高400万元的贷款 [11]   青年就业与创业支持 - 人社部门组织见习计划,为毕业生提供科研助力等岗位并发放补贴 [3][6] - 各地对高校学生创业提供费用补贴,例如常熟市科技局为创业项目提供8万元筹备资金 [5][9] - 学校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技术、设备和导师等全方位支持 [9]   特色产业与农民工就业 - 通过发展蚕桑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12][15][16] - 驻村工作队争取政策补助、拉投资、签订单保底回收协议以扩大产业规模 [14] - 蚕桑产业预计未来将带动约800人就业,年收入达到260万元 [16]   岗位扩展与重点群体帮扶 - 通过政策激励促进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扩大招聘规模 [18] - 针对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困难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开展结对帮扶,制定个性化方案并优先推荐岗位 [18]
 加纳启动技能培训项目
 商务部网站· 2025-09-06 01:28
 就业现状 - 加纳近70%年轻人在非正规部门工作缺乏工作保障和晋升机会 [1] - 15至24岁年轻人官方失业率为5.4% 但包含非正规就业后失业率跃升至38.8% [1]   国家学徒计划 - 计划覆盖120万陷入失业或不稳定非正规部门工作的年轻人 [1] - 为10,000名15至25岁受益者提供符合现代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 [1] - 培训涵盖农业及农产品加工 信息技术 可再生能源 酒店业 时尚 美容 建筑 传统工艺和创意产业等重点经济领域 [1] - 重点领域与加纳认为具有增长潜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领域相契合 [1]
 喀麦隆总统批准为青年、卫生和农业领域新增1250亿中非法郎(约2.16亿美元)贷款
 商务部网站· 2025-08-10 01:36
 融资概况   - 喀麦隆总统批准新增1250亿中非法郎(约216亿美元)贷款 用于青年 卫生和农业领域 [1]   - 贷款债权方包括非洲开发银行 渣打银行和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发展基金(OPEC Fund) [1]   - 贷款金额占2025年财政法案预算赤字的约三分之一 [1]   - 截至2025年6月底 喀麦隆公共债务总额达141050亿中非法郎(约24319亿美元) 占GDP的43% [1]     农业领域   - OPEC基金提供2500万美元贷款 用于打造水稻全产业链 [2]   - 项目计划在Yagoua Ndop和Nanga-Eboko灌溉区新增12万吨稻谷产量 [2]   - 目标每年减少5000万美元的亚洲稻米进口成本 [2]     卫生领域   - 渣打银行提供2300万欧元贷款 由英国出口信贷担保局担保 [2]   - 资金用于建设雅温得Jamot地区200张床位的胃肺医院和Mfou150张床位的精神病医院 [2]   - 预计减少每年1000万美元国外就医支出 创造1000个直接就业岗位 [2]     青年就业领域   - 非洲开发银行提供136亿欧元贷款 用于提升极北大区青年技能与就业能力 [2]   - 该地区贫困率达74% 项目计划培训35万名青年 其中女性占一半 [2]   - 支持在8个县创办1万个微型企业 [2]     预期影响   - 项目实现后有望减少30%谷物贸易逆差 [3]   - 创造数万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3]
 湖北整合20万个岗位促就业 确保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0%
 长江商报· 2025-08-05 07:59
为切实解决青年就业问题,近日,湖北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消费新热点等行业企业用工需 求,整合适合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的岗位20万个,募集见习岗位不少于6万个。所有岗位信息将通过湖 北公共招聘网实时更新,为求职青年提供持续有效的岗位对接服务。 2025年以来,湖北以"才聚荆楚.共建支点"为引领,创新实施"百县进百校联万企"就业促进行动,以暖 心服务架起校地企协同育才引才的"连心桥",以多元举措为高校毕业生铺就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高速 路"。 在各类措施的积极推动下,湖北在2025年初定下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的目标,截至目前,年度 目标任务已完成超八成。 十大举措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 近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才聚荆楚.共建支点"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 坚行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2025年7月至12月,在全省集中开展专项服务行动,全力促进高校 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据了解,行动以"攻坚促就业奋进创未来"为主题,重点服务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至24岁登 记失业青年,通过政策落实、岗位对接、技能提升等十大举措,力争年底前实现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 ...
 哈尔滨上半年新增就业4.3万人 创业担保贷款增5倍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5 06:22
 就业工作 -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3172人,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36条政策措施,细化149项工作任务 [1] - 向上争取就业补助资金3.1亿元,稳岗返还、阶段性降费助企减负2.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同比增加501.4% [1] - 开发就业见习、"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岗位1.1万个,举办专项招聘42场 [1] - 带动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2156人,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到2.6万人,2125名失业人员纳入包保就业范围 [1] - 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59个、零工驿站5个 [1]   社保体系 - 188.83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13个村集体组织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 [2]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提高10元,117.7万参保居民受益 [2]   人才队伍 - 市级重点、市级领军人才梯队达到127个 [2] - 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3092人次,订单、定向、定岗培养高技能人才7182人 [2] - 52家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3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2]   劳动关系 - 建成16个社区(乡镇)劳动关系基层服务站,配备专职劳动关系协调员32名 [3] - 开展冬季攻坚、欠薪风险大排查等多轮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建设项目拖欠工资 [3] - 全面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新模式 [3]
 上半年内蒙古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 完成年度目标的68.4%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8:46
 就业数据与成果   - 内蒙古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8.4% [1]   - 调查失业率同比环比均下降,就业局势稳中向好 [1]   - 农牧民转移就业259万人 [1]   - 累计发布岗位68.9万个 [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释放援企稳岗政策红利20.9亿元 [1]   - 发放创业和助企贷款9.6亿元 [1]   - 出台降低工伤和失业保险费率、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 [1]     高校毕业生与青年就业   - 放宽应届高校毕业生认定条件,加快释放政策性岗位资源 [1]   - 征集政策性岗位计划6.1万个,已招收3.3万人 [1]   - 新增紧缺急需本科专业19个,撤销就业状况不佳专业20个 [1]   -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落实"1131"实名制帮扶措施 [2]     技能培训与岗位匹配   - 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30.3万人次 [1]   - 上线"就业内蒙古"求职招聘平台,推动人岗智能匹配 [1]   - 分行业、分领域开展招聘活动1827场 [1]   - 全面摸排重点产业用工需求和培训意愿,扩大订单、定向、定岗培训规模 [2]     未来计划与项目推进   - 出台配套举措落实国家就业增量政策,细化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提高稳岗返还比例等措施 [2]   - 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加大岗位挖潜扩容 [2]   - 推动第一批以工代赈项目全面开工并筹划第二批项目 [2]
 政企校同向发力 构建就业大格局
 北京青年报· 2025-06-06 02:14
 高校就业合作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例如在中铁建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以党建为引领 结合学校教育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 为学生实习实践 职业发展 前沿研究 实地考察提供高水平供需对接平台 [1][2] - 学校持续开展访企拓岗工作 加强学科领域的课堂外培养 定期开展就业双选会 邀请重点企事业单位来校开展人才招聘工作 建立"就业单位-学校-学生"三方反馈机制 不断优化就业措施和服务 [3] - 2022-2024届毕业生共计807人 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71% 毕业去向落实率逐年稳步提高 [3]   企业就业举措 - 美团2025年面向校园提供超1.5万个岗位 其中应届毕业生超6000人 有转正机会实习生4000人 日常实习生5000人以上 [4] - 美团创新应用数字化招聘手段 利用带岗直播 模拟面试 对话行业"大咖"等形式 2025年上半年总部接待老师 学生参访近千人次 参与全国100多所高校的宣讲会 双选会共100多场 [4] - 近两年美团平均每年入职超过6000名应届校招生 覆盖所有业务部门和岗位序列 技术 产品及商业分析序列中超过70%校招生入职第一年完成首次晋升 两年左右成为团队骨干员工 [4][5] - 美团建立骑手人才培养体系 包括新手帮扶 站长培养 学历提升等通道 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推出"骑手上大学"项目 已帮助385名骑手免费进修本科和大专学历 其中30多名学员已通过学习实现晋升 [5]   政府就业服务 - 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造多维服务体系 依托"朝阳就业服务云平台"整合企业用工需求与人才数据库 实现岗位智能匹配 针对困难毕业生群体实施"一生一策"兜底帮扶 [5] - 朝阳区举办"展翼未来 才子朝阳"招聘活动 线上搭建云招聘平台 线下开展招聘活动累计36场 覆盖1000余所高校 吸引超770万人次观看 收取简历90余万份 确保朝阳区户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达到95%以上 [6] - 朝阳区打造全国首个基于腾讯地图的线上零工平台 求职者可通过微信"附近的工作"功能实现零工岗位精准定位 上线以来累计服务25.5万人次 撮合15007人次实现就业 [6] - 朝阳区开通"宜业朝阳"抖音账号 开展直播带岗活动81场 发布岗位2113个 打造"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 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400余个 [7] - 朝阳区首创就业流动服务站"七进"活动服务模式 2024年累计举办2000余场线下流动服务站 为17.5万家企业发布岗位72万个 促进1.9万人实现就业 [8]
 省委全会部署激励江苏干部群众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好发展尖子生,蹚出共富新路子
 新华日报· 2025-06-04 06:54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 苏北泗洪县界集镇娥眉村通过打造文旅产业园(子湖文旅产业园)整合村居民宿、水上乐园、休闲农业,带动4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年收入从几万元起步,通过红薯粉条加工厂等项目提升村民就业[2]   - 昆山市锦溪镇朱浜村依托明清古砖窑资源开发"金砖水乡"文旅项目,计划复垦430万立方米土地打造1600亩高标准农田,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192万元,并配套窑文化体验产业[3]     民生保障与社会福利   - 江苏省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每人每月873元,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分别为1733元/月、1209元/月,全省保障低收入人口96万人,通过7部门联网实现182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5]   - 苏州市姑苏区创新"幸福助餐工程"覆盖老年人餐饮及文娱需求,全省建成8000多家老年助餐点,服务140万人,同时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6]     就业促进与产业联动   - 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因业务扩张招聘近500名技术研发及操作工,全省5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19亿元(进度35.5%),带动企业用工登记达2084.5万人(同比增5.9万人)[7]   - 南京市通过政府补贴开展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职业培训,计划优化30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归集600万个岗位,帮扶3万名困难群体就业[8]     文旅与特色产业开发   - 娥眉村通过直播带货单场销售3000斤红薯粉条,计划建加工厂激活100多名村民手艺[2]   - 朱浜村以"窑烧咖啡"吸引周边游客,结合砖窑文化打造体验区提升村民收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