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谷套利

搜索文档
探访上海首座大型“城市充电宝”丨新能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1:1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上海报道 首先,储能项目建在万人园区中心,安全至关重要。硬件上,该电站采用了电芯级、Pack级、舱级、电 站级四层防护+彩绘防火墙第五重防护。软件上,该电站的设备提供方,远景将其数字化系统进行实时 数据监测、异常预警及运维闭环管理应用于该电站的安全管理。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3.8MW/7.068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并网投运。这是上海 市中心最大的工商业储能电站。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探访该电站,了解其作为园区绿色用电的三大密码。 远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座电站的意义在于寻找一条能够在城市中建造储能电站的路径。 第三,"城市充电宝"的绿色价值作用体现其中。 该储能电站能够与园区内的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微网协同控制器及碳管理系统相结合,将产生更多价 值,包括增加绿电使用、更减碳;降低碳足迹、满足ESG需求;以及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其次,其经济性价值得到验证。 据悉,上海湾谷科技园年用电量约4300万度,夏季用电负荷高,每日工作时间内用电峰值高,用电需求 大。项目通过峰谷套利形式,每日两充两放,系统年运行时间不低于330天 ...
探访上海首座大型“城市充电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1:09
首先,储能项目建在万人园区中心,安全至关重要。硬件上,该电站采用了电芯级、Pack级、舱级、电 站级四层防护+彩绘防火墙第五重防护。软件上,该电站的设备提供方,远景将其数字化系统进行实时 数据监测、异常预警及运维闭环管理应用于该电站的安全管理。 其次,其经济性价值得到验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3.8MW/7.068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并网投运。这是上海 市中心最大的工商业储能电站。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探访该电站,了解其作为园区绿色用电的三大密码。 远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座电站的意义在于寻找一条能够在城市中建造储能电站的路径。 据悉,上海湾谷科技园年用电量约4300万度,夏季用电负荷高,每日工作时间内用电峰值高,用电需求 大。项目通过峰谷套利形式,每日两充两放,系统年运行时间不低于330天,从该项目实际运营数据 看,远景储能柜运行效率达90%以上,全生命周期内可创造节能收益约2100万元。 第三,"城市充电宝"的绿色价值作用体现其中。 该储能电站能够与园区内的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微网协同控制器及碳管理系统相结合,将产生更多价 值,包括 ...
探访上海首座大型“城市充电宝”丨21新能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1:00
(原标题:探访上海首座大型"城市充电宝"丨21新能说)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探访该电站,了解其作为园区绿色用电的三大密码。 第三,"城市充电宝"的绿色价值作用体现其中。 远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座电站的意义在于寻找一条能够在城市中建造储能电站的路径。 该储能电站能够与园区内的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微网协同控制器及碳管理系统相结合,将产生更多价 值,包括增加绿电使用、更减碳;降低碳足迹、满足ESG需求;以及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首先,储能项目建在万人园区中心,安全至关重要。硬件上,该电站采用了电芯级、Pack级、舱级、电 站级四层防护+彩绘防火墙第五重防护。软件上,该电站的设备提供方,远景将其数字化系统进行实时 数据监测、异常预警及运维闭环管理应用于该电站的安全管理。 (拍摄/卞显洋;剪辑/费心懿) 其次,其经济性价值得到验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据悉,上海湾谷科技园年用电量约4300万度,夏季用电负荷高,每日工作时间内用电峰值高,用电需求 大。项目通过峰谷套利形式,每日两充两放,系统年运行时间不低于330天,从该项目实际运营数据 看,远景储能柜运行效率达90%以上,全生命周期内可创 ...
解锁交易型混储电站收益密码:锂电+全钒,如何实现1+1>2?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2 19:35
项目布局与核心价值 - 公司在蒙西地区获得3个新型储能电站项目 总装机容量0.75GW/3GWh 计划2025年12月并网投运 [1] - 交易型储能电站通过电力市场交易实现收益 包括峰谷电价差套利和辅助服务市场响应 [1] - 采用锂电池与全钒液流电池混合技术路线 兼顾短时高功率响应和长时大容量储能优势 [1] 技术融合与协同效益 - 磷酸铁锂电池响应速度低于100毫秒 适用于一次调频和AGC调节等高价值辅助服务 [2] - 全钒液流电池支持4小时以上长时放电 循环寿命超过20000次 适配光伏发电昼夜峰谷特性 [2] - 混合架构较单一锂电池方案提升容量利用率15% 降低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20%以上 [2] 安全防护体系 - 建立电池本体-系统级-场站级三级安全架构 锂电池舱采用液冷散热和全氟己酮主动消防系统 [3] - 全钒液流电池采用惰性气体防护和电解液动态平衡技术 确保长期运行稳定性 [3] - 系统配备宽温域电解液和高强度耐候金属箱体 适应沙尘低温等极端环境条件 [3] 智能交易与运营策略 - 通过AI算法预测电价曲线和电网指令 动态优化充放电策略:锂电池处理秒级/分钟级交易 全钒电池处理小时级套利 [4] - 多时间尺度协调可延长套利窗口 同时参与调频、调峰、备用等多类市场交易实现收益叠加 [4] - 全自动交易工具实时响应电力现货市场变化 结合政策调整策略以应对新能源交易波动 [4]
天启鸿源中标中国能建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双标段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7 21:45
中标情况 - 天启鸿源子公司同启新能源中标中国能建2025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的标包2(0.5C/2小时系统,6GW/12GWh)及标包3(0.25C/4小时系统,2.5GW/10GWh)双标段 [1] - 同启新能源成为中标企业中仅有的15家入围双标段企业之一 [1] - 标包2要求近两年累计完成1000MWh以上单体项目业绩,标包3要求累计完成500MWh以上单体项目业绩 [1] 技术实力与项目经验 - 天启鸿源专注于储能与微电网行业核心技术研发,拥有数十项专利,储能产品获得TUV、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等多项权威认证 [2] - 公司参与承建多个标杆项目,包括甘肃国家级网侧储能720MWh、河北风光储氢500MWh多能互补、承德围场980MWh独立储能、宁夏中卫电网侧独立储能90MWh、世行肯尼亚微电网等 [2] - 针对数据中心99.99%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公司设计的"风光储"一体化方案通过智能微电网管理平台实现多能协同调度,确保绿电直供稳定性 [2] 市场影响与未来规划 - 此次中标被视为同启新能源技术实力与市场口碑的双重认证,也是公司迈向全球储能标杆企业的关键一步 [1] - 公司未来将持续深耕磷酸铁锂储能领域,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品质赢得信赖,携手合作伙伴共绘绿色能源新图景 [1] - "风光储"一体化方案相比传统UPS备用电源方案,既能减少柴油发电机组使用以降低碳排放,又能通过峰谷套利降低用电成本,具备较强的推广价值 [2]
深度|136号文半年考:工商业储能如何穿越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迷雾?
第一财经· 2025-06-26 23:57
政策调整与行业影响 - 136号文明确取消强制配储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的前置条件,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进入"不确定性"阶段 [1] - 仅内蒙古和新疆下发省级落地文件,山东、广东等地发布征求意见稿,其余省份细则滞后,部分地区如贵州、云南仍保留强制配储要求 [3] - 政策真空期导致储能项目投资收益模型难以搭建,企业面临决策不确定性 [4] 商业模式重构 - 工商业储能原有商业模式依赖"峰谷套利",现需向"现货交易"和虚拟电厂模式过渡 [3][5] - 远景提出"内循环"(需量优化、能量时移)和"外循环"(虚拟电厂交易策略)以应对峰谷价差缩小 [4] - 阳光电源认为工商业储能最终需通过聚合商参与电力交易实现负荷平衡和绿色用电 [5] 市场数据与趋势 - 2024年Q1全国电化学储能电站新增装机近三年来首次负增长,反映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过渡 [5] - 2024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为"十三五"末的20倍,同比增长超130% [6] - 2024年新增储能项目中电源侧配储占比38%,电网侧独立储能占比54%,配储需求占总装机74.6% [9] 行业竞争与洗牌 - 储能行业存在无序竞争,低价中标导致利润下滑,136号文加速低质产能出清 [7] - 未来存续企业需具备电芯或PCS技术及软件能力,预计20余万家企业中仅少数能存活 [7][8] - 远景自研电芯、BMS和PCS,全球交付30GWh储能系统,在手订单超50GWh [8][9] 技术发展方向 - 工商业储能系统核心为PCS(能量转换)和EMS(指令控制),硬件与软件能力缺一不可 [8] - 行业趋势向大容量电芯和高能量密度发展,差异化竞争力将依赖软件和服务 [8][9]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纵深度与商业模式创新扩大市场份额,产业链加速优胜劣汰 [9] 装机节奏预测 - 2024年受"531"抢装影响,储能配套装机呈现"前高后低"特征,上半年二季度同比增速达62% [10] - 2025年Q4装机量预计同比下降36%,但新能源消纳刚性需求支撑长期市场 [10]
弘正储能杨晓光:拥抱AI,智能化运维可降低度电成本 | 对话能源大咖
华夏时报· 2025-06-19 19:45
行业趋势 - AI技术正深刻改变新能源电力系统调节方式 储能行业在AI赋能下实现更高效运营[2] - 大容量电芯成为行业标配 智慧化运维技术突破推动光储充多场景应用落地[3] - 峰谷套利商业模式明确 动态电价策略将取代人工计划曲线成为新常态[4] 公司战略 - 定位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新能源服务商 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差异化优势[3][5] - 研发投入向软件倾斜 EMS团队计划从70人扩至100人 硬件集成团队保持30人规模[11] - 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 已实现EMS系统对外部非弘正项目的技术服务输出[8][9] 技术创新 - 智能化产品架构整合BMS2.0系统 实现预测算法在BCU/EMS/云端三级部署[4] - 构建知识库平台替代人工诊断 远程运营策略使运维成本降低30%以上[4][5] - 电芯工程师与算法团队协同开发 数据模型与机理模型融合提升系统安全性[7] 市场布局 - 海外市场重点推进280Ah-314Ah产品迭代 已完成全部认证体系搭建[13] - 国内聚焦工商业场景 细分领域包括峰谷套利/配电末端电能质量优化等[12] - 选择性布局大储市场 户储业务根据资源匹配度适度放缓发展节奏[12] 竞争策略 - 通过技术升级应对行业"内卷" 以产品迭代(如大容量电芯)倒逼技术进步[10] - 构建成本-安全-品质动态平衡 拒绝单纯价格战 强化服务能力建设[10] - 差异化路径包括: 智能化降本(目标降低度电成本20%)+平台化增值服务[3][11]
AI识别企业拟“0经验”跨界储能行业 泰禾智能为何选择接盘控股股东亏损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3:59
交易概述 - 泰禾智能将斥资不超过5000万元收购控股股东阳光新能源全资子公司阳光优储100%股权 [1] - 标的公司阳光优储主营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业务,主要产品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2] - 交易属于跨界收购,公司自身从未从事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业务,存在较大跨界经营风险 [1] 财务数据 - 阳光优储2024年营收1977.61万元,占泰禾智能营收比例3.51%,2025年一季度营收1570.29万元,占比15% [3] - 阳光优储2024年净亏损613.21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2265.66万元 [3] - 泰禾智能2024年净利润2146.96万元,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8.97万元 [1][3] - 阳光优储一季度资产负债率超过80% [1] 业务关系 - 阳光新能源主要做电站EPC业务,阳光电源主要销售逆变器等产品,阳光优储采购这些产品进行集成 [1] - 阳光优储是阳光新能源聚焦储能电站的投资运营平台,其投资运营的工商业储能电站规模位列安徽省前列 [5] - 阳光优储安徽友进冠华35MW、70MWh工商业储能电站采用阳光电源PowerTitan液冷储能系统 [5] 同业竞争问题 - 阳光新能源经营范围包括光伏新能源电站设备生产制造、新能源发电系统研发设计等 [5] - 阳光新能源对外投资近300家企业,均围绕新能源展开业务 [5] - 公司表示将根据要求签署相关协议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6] 交易影响 - 标的公司尚未产生利润,对公司当前业绩无法产生正影响 [3] - 公司称交易"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较小" [3] - 交易完成后资源会进行互补 [6]
工商业储能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远景推新评价标准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7:59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工商储市场变化 - 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确立了工商储作为关键灵活性调节资源的确定性地位与趋势 [1] - 136号文出台及多省电价政策调整导致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出现"不确定性" 行业面临商业模式重构 [1] - 江苏 广东 山东等省密集调整电价政策 大幅削弱储能峰谷套利空间 [1] 远景科技集团创新解决方案 - 推出行业首个系统化评价标准"远景公式" 电站收益=【能量价值×转化效率×SOH×可利用率×置信度×(1–利息)+Bonus】×安全系数 [1] - 不再单纯追求电芯衰减或能量密度 而是综合考量转换效率 电芯健康度(SOH) 可利用率与安全冗余等多维要素 [1] - 将设备产品性能 云端智能调度 金融方案 政策激励 品牌服务纳入同一闭环 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 [1] 工商储系统价值优化策略 - 同一度电应用于峰谷套利 需量管理或辅助服务等不同场景时 经济价值存在显著差异 [2] - 通过动态优化智能决策路径 基于实时电价与负荷需求 精准匹配最高价值应用模式 [2] - 远景工商储能柜搭载EGC微网协同控制器 与EnOS平台实现秒级交互 支持能量时移 需量优化等多策略 [2] 行业竞争维度升级 - 工商储市场从单一硬件参数评估转向系统级综合能力比拼 [2] - 收益来源从峰谷套利拓展至多维场景 要求设备硬件更可靠 软件更智能 调度更灵活 [3] - 传统依赖转换效率 循环次数等硬件参数的产品逻辑已不足以应对复杂市场环境 [3] 远景科技集团战略定位 - EnOS虚拟电厂可聚合多源资产 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 需求响应及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市场 [2] - 强调"软硬协同"智能化能力是未来工商业储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 - 公司通过系统能力与平台思维 为用户提供可量化 可预见的投资价值 护航项目长期稳盈 [3]
工商业储能市场走向“多元化价值重构”时代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14:24
新型电力系统与工商储行业趋势 - 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确立工商储作为关键灵活性调节资源的确定性地位与趋势 [1] - 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因136号文及多省电价政策调整出现"不确定性" 行业面临商业模式重构 [1] - 远景科技集团提出"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性"的工商储远景公式 旨在为行业提供确定性解决方案 [1] 远景科技集团的工商储解决方案 - 远景通过"远景公式"构建"产品确定、模式确定、收益确定"三大能力 包含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方案 [1] - 公司推出"内循环+外循环"场景化双循环解决方案 涵盖峰谷套利、容需管理优化等六大盈利增长引擎 [1] - 技术突破在于动态优化智能决策路径 基于实时电价与负荷需求精准匹配最高价值应用模式 实现每度电价值场景化倍增 [2] 工商储系统的技术实现与收益模式 - 远景工商储能柜搭载自研微网协同控制器 与云端EnOS平台秒级交互 实现峰谷差套利外还能执行能量时移、需量优化等策略 [2] - EnOS虚拟电厂可聚合多源资产 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及辅助服务市场 创造多重政策补贴与市场化收入 [2] - 公司强调需具备系统能力与平台思维 通过可量化、可预见的投资价值护航工商业储能项目长期稳盈 [2] 电价政策调整对行业的影响 - 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密集调整电价政策 大幅削弱储能峰谷套利空间 [1] - 行业需应对当前大变局 远景方案为市场锚定确定性方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