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价
icon
搜索文档
不可理喻!北上广等城市开始流行“洗房”,不少家庭都受影响
搜狐财经· 2025-10-04 06:55
咱普通老百姓,一个月挣那几千块、万把块,刨去房租、水电、吃饭、养孩子的钱,能攒下的也就那么 点。想在一线城市买套房,不吃不喝几十年都未必够首付,只能看着房价叹气,夜里躺在床上琢 磨:"我这辈子,啥时候才能有套自己的房啊?"本来这两年,咱看着不少小城市的楼市凉下来了,有的 地方房价 "打骨折" 都没人买,中介朋友圈天天发 "特价房",咱还偷偷乐,想着 "一线城市房价总该松 口气了吧?" 结果倒好,人家一线城市压根没受影响,房价该涨还涨!你说气人不气人?这一涨不要 紧,直接把多少年轻人逼得没了辙。想在一线城市扎根?难!租个十来平米的小单间,就得花掉一半工 资,剩下的钱刚够糊口,买房更是想都不敢想。也正是因为房价太高,这几年一线城市里,悄悄冒出来 个 "洗房" 的说法,听着挺新鲜,跟 "打扫房子" 似的,其实全是坑人的糟心事,比被骗钱还让人难受! 就说过去这二十年,房价涨得那叫一个 "离谱",尤其是北上广深那些大城市,简直跟坐火箭似的往上 蹿。我还记得二十年前,我一远房表哥在北京打工,那时候五环外的房子,几千块钱一平米,销售还得 追着你介绍,说 "哥,这地段以后准升值",可那会儿谁信啊?表哥犹豫了半天,觉得 "离市 ...
9月全国百城房价出炉!机构:新房价格上涨 二手房环比连跌41个月
天天基金网· 2025-10-02 15:55
文章核心观点 - 9月中国百城住宅市场呈现新房价格结构性微涨与二手房价格持续深度调整的分化格局 新房市场受核心城市优质项目入市支撑而温和上行 而二手房市场受高挂牌量影响连续41个月下跌 [3][4][10] 新房市场价格表现 - 9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为16926元/平方米 环比微涨0.09% 同比上涨2.68% [3][5] - 第三季度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0.47% 涨幅较二季度收窄0.1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累计上涨1.63% [5] -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表现突出 9月环比上涨0.48% 同比涨幅达6.87% 二线城市环比微涨0.01% 同比上涨1.72% [6] - 三四线代表城市9月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35% 同比下跌1.30% 前9个月累计跌幅达1.23% [8] 城市表现分化 - 上海 杭州 广州等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0.82% 0.51% 0.32% [3][6] - 三四线城市中汕头 柳州 马鞍山等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跌幅靠前 分别下跌1.23% 0.91% 0.87% [8] - 核心城市推盘积极性提升是带动新房价格结构性上涨的关键因素 上海 深圳等城市加大优质改善型项目推出力度 [8] 二手房市场价格表现 - 9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3381元/平方米 环比下跌0.74% 同比下跌7.38% [3][10] - 百城二手房价格已连续41个月环比下跌 三季度累计下跌2.26% 跌幅较二季度扩大0.1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累计下跌5.79% [3][10] - 各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均下跌 二线城市跌幅最大 9月环比下跌0.87% 一线城市环比下跌0.60% 三四线代表城市环比下跌0.68% [11] - 盐城 徐州 南通等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靠前 分别下跌1.87% 1.44% 1.30% [3][13] 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上海发布住宅品质提升政策 明确可局部提高建筑高度并放松阳台计容面积计算规则 成都 武汉 合肥等地也在完善住房项目计容规则 [10] - 深圳放宽非核心区限购政策 上海优化房产税政策 多地拓宽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 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税费 [16] - 重点城市二手房交易活跃度出现回升 北京 上海等核心城市带看量与咨询量环比增长 但高挂牌量背景下价格未企稳 [14]
央行二季度问卷调查最新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3:16
宏观经济感受 - 过半数企业家(50.8%)和银行家(61.9%)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表现平稳正常 [1][3][4] - 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6.0%,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3.2%,均较上季度有所下降 [3][4] - 银行家三季度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37.3%,高于二季度结果 [4] 企业经营状况 - 二季度企业家经营景气指数与盈利指数分别为49.3%、53.2%,均较上季度上升 [3] - 认为比上季度"增盈或减亏"的企业家占比为32.5%,较上季度提升6.5个百分点 [3] - 71.2%企业家认为产品销售价格与上季度持平,75.5%认为原材料购进价格持平 [3] 货币政策与银行业 - 二季度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74.6%,较上季度上升 [4] - 50%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表现宽松 [4] - 银行业景气指数和盈利景气指数较上季度有所下降 [4] 居民消费与就业 - 69.7%居民认为二季度收入情况基本不变 [5] - 51.5%居民认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5] - 60.1%居民预期下季度物价基本不变,56.8%预期房价基本不变 [6] 居民投资与支出 - 居民偏爱的前五位投资方式为银行非保本理财(34.8%)、基金信托产品(24.7%)、股票(16.3%)、债券(15.3%)和非消费型保险(9.8%) [6] - 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前五位项目为旅游(32.1%)、教育、医疗保健、社交文化和娱乐、大额商品 [2][6] - 倾向于"更多储蓄""更多消费""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占63.8%、23.3%、12.9% [6]
央行二季度问卷调查最新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30 13:05
宏观经济热度 - 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6%,较上季度下降,50.8%认为正常,48.6%认为偏冷 [5] - 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3.2%,较上季度下降,61.9%认为正常,35.8%认为偏冷 [11] - 银行家对三季度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37.3%,高于二季度 [11] 企业经营状况 - 二季度企业家经营景气指数与盈利指数分别为49.3%、53.2%,均较上季度上升 [9] - 认为比上季度"增盈或减亏"的企业家占比为32.5%,较上季度提升6.5个百分点 [9] - 71.2%企业家认为产品销售价格持平,75.5%认为原材料购进价格持平 [7] 货币政策与银行业 - 二季度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74.6%,较上季度上升,50%认为货币政策宽松 [14] - 银行业景气指数和盈利景气指数较上季度有所下降 [15] - 贷款总体需求指数较上季度整体下降 [15] 居民经济行为 - 69.7%居民认为二季度收入情况基本不变 [16] - 51.5%居民认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17] - 60.1%居民预期下季度物价基本不变,56.8%预期房价基本不变 [18] 居民消费与投资 - 二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更多消费""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占63.8%、23.3%、12.9% [18] - 居民偏爱投资方式前五位为银行非保本理财(34.8%)、基金信托产品(24.7%)、股票(16.3%)、债券(15.3%)、非消费型保险(9.8%) [18] - 未来三个月居民增支项目前五位为旅游(32.1%)、教育、医疗保健、社交文化和娱乐、大额商品 [19]
冠通期货早盘速递-20250716
冠通期货· 2025-07-16 14:31
热点资讯 - 我国上半年GDP为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指出政策“工具箱”丰富,会适时推出政策 [3] - 6月70城各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14个,上海、长沙环比涨0.4%领跑,二手房仅西宁环比上涨,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表示房地产筑底需过程,要加大力度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3] - 因马耳他和斯洛伐克反对,欧盟外长会未就第18轮对俄制裁方案达成一致,该轮制裁重点锁定俄罗斯能源收入 [3] - 我国调整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删除3项,新增1项,修改1项,新增限制出口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 [3] - 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2.7%,为2月以来最高,符合预期,核心CPI同比上涨2.9%,环比上涨0.2%,均低于预期,交易员预测美联储9月开始降息,年底前累计降息近两次 [4] 重点关注 - 重点关注尿素、原油、PVC、热卷、豆油 [5] 夜盘表现 - 非金属建材板块涨幅2.88%,贵金属涨幅28.77%,油脂油料涨幅12.23%,有色涨幅2.80%,软商品涨幅18.96%,煤焦钢矿涨幅14.40%,能源涨幅3.27%,化工涨幅12.70%,谷物涨幅1.23%,农副产品涨幅2.77% [5] 大类资产表现 - 权益类中,上证指数日涨跌幅 -0.42%,月内涨跌幅1.76%,年内涨跌幅4.57%;上证50日涨跌幅 -0.38%,月内涨跌幅1.30%,年内涨跌幅2.33%等 [8] - 固收类中,10年期国债期货日涨跌幅0.18%,月内涨跌幅 -0.00%,年内涨跌幅 -0.03%;5年期国债期货日涨跌幅0.13%,月内涨跌幅 -0.13%,年内涨跌幅 -0.48%等 [8] - 商品类中,CRB商品指数日涨跌幅 -0.23%,月内涨跌幅1.82%,年内涨跌幅2.02%;WTI原油日涨跌幅 -0.39%,月内涨跌幅2.65%,年内涨跌幅 -7.23%等 [8] - 其他类中,美元指数日涨跌幅0.53%,月内涨跌幅1.92%,年内涨跌幅 -9.08%;CBOE波动率日涨跌幅0.00%,月内涨跌幅2.81%,年内涨跌幅 -0.86% [8]
楼市危机四伏!穆迪首席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全面逆风”即将来临!
金十数据· 2025-07-15 19:21
房地产市场现状 - 房地产市场正在向美国经济发出严厉警告 [1] - 住房市场即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全面逆风,当前状况如同一枚"红色信号弹" [2] - 高房价和高利率压制了房屋销售,许多买家因成本过高而却步 [2] 房贷利率影响 - 房贷利率接近7%,除非显著下降,否则房屋销售、新建甚至房价都将大幅下滑 [2] - 30年期固定利率房贷平均已达6.83%,购买42.5万美元的房屋(首付10%),月供将高达2900美元 [2] - 房贷利率并非直接跟随美联储基准利率变动,而是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挂钩 [2] 房屋销售与建筑商动态 - 待售房源增加,但买家兴趣依然低迷 [2] - 建筑商开始放弃利率补贴等促销手段,因成本过高 [2] - 许多建筑商已推迟土地采购,预示新房销售、开工和竣工量将快速萎缩 [2] 房价预测 - 高盛预测今年美国房价涨幅将创14年新低,2025年全美房价仅增长0.5%,2026年为1.2% [3][5] - 价格停滞、供应增加和利率高企是三大主因 [5] - 在调研的381个城市中,约15%(包括迈阿密、奥兰多等)未来两年房价可能下跌超5% [5] 市场情绪与趋势 - 价格已停滞不前,即将下跌,7%的利率正在重创需求 [5] - 越来越多房主选择撤牌观望,因卖家被迫降价却仍难觅买家 [5] - 房贷利率引发的寒潮正从房地产市场向整体经济蔓延 [5]
美国5月成屋销售超预期 但仍为2009年以来最疲软的5月销售 房价再新高
华尔街见闻· 2025-06-24 00:06
美国5月成屋销售数据 - 美国5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403万户 高于预期的395万户 前值为400万户 [1] - 5月成屋销售环比上涨0.8% 预期为下跌1.3% 前值为下跌0.5% [1] - 未经季节调整的成屋销售同比下降4% [1] - 这是自2009年以来最疲软的5月销售表现 [1] - 成屋销售约占美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量的90% [4] 库存与房价动态 - 5月房屋库存增加6.2%至154万套 为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1] - 5月中位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3%至42.28万美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自疫情爆发以来五年间房价累计上涨51% [2] - 南部地区中位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7% [2] - 60%的房屋挂牌不到一个月即售出 28%的房屋售价高于挂牌价 [4] 地区销售表现 - 南部地区成屋销售增长1.7% 年化销售量达184万套 [4] - 东北和中西部地区销量上升 西部地区销售下降5.4%至70万套 [4] - 西部地区年化销售量为自2023年底以来最低水平 [4] 市场参与者分析 - 个人投资者或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买家占比17% 现金交易占总销售的27% [4] - 首次购房者占成交量30% [4] - 高端市场(售价至少100万美元的房屋)销售情况不再优于低价房屋 [4] 市场影响因素 - 按揭贷款利率接近7% 预计至少在明年之前维持在6%以上 [1] - 供应增加但可负担性差仍是主要问题 [3] - 5月销售数据主要反映4月和3月的购买决定 [4]
5月经济数据点评:如果Q2GDP增长超过5%
长江证券· 2025-06-17 07:30
经济增长 - 二季度GDP增速有望稳定在5%以上,前两个月或稳定在5.3%以上[7] 生产情况 -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5.8%,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至6.2%[7] - 5月产销率回落至95.9%,为2001年以来同期新低;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持续低于1%[7] 投资情况 - 5月固定资产同比增长2.9%,较上月明显回落[7] - 5月新口径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回落至5.1%、旧口径基建投资同比增速维持在9.9%[7] - 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回落至7.8%[7] - 5月地产投资同比增速降至 -12%,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降至 -3.3%[7] 消费情况 - 5月社零增速同比增速回升至6.4%,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回升至8%[7] - 汽车、家电、通讯器材对社零的贡献仍在35%左右[7] 风险提示 - 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政策相机抉择仍有不确定性[2][76]
韩国总统办公室将召开房价会议。
快讯· 2025-06-13 08:14
韩国房价会议 - 韩国总统办公室将召开会议讨论房价问题 [1]
怎么看新一线城市榜单?
虎嗅· 2025-05-28 13:10
2025年新一线城市排行榜核心分析 榜单排名结构 - 2025年一线城市仍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新一线城市前五名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 [1] - 佛山从去年第20名上升至新一线第15名,无锡跌至二线城市第21名 [4] - 成都连续十余年稳居新一线榜首,中心城区人口达1493万(2020年数据),仅次于四大一线城市 [8] 榜单方法论与争议 - 评价体系聚焦中心城区规模、商业消费活力、生活便利性及新移民吸引力,与GDP导向存在差异 [8][9][10][11] - 争议点包括:成都长期榜首被质疑"买榜"(注:第一财经为上海媒体),部分城市GDP排名与榜单不符(如西安、东莞、佛山GDP未进全国前19但入选新一线) [5][12] - 工业主导型城市(如苏州、青岛)及弱省会(如济南)在榜单中排名普遍低于GDP位次 [14][16] 经济数据对比(2015-2024) - **消费与GDP**:偏高城市社零总额增幅82.6%(偏低城市78.5%),GDP增幅100.8%(偏低城市94.7%) [19][20] - **人口与资金**:偏高城市常住人口增长25.1%(偏低城市6.8%),本外币存款余额增幅130.7%(偏低城市106.6%),2024年资金总量反超偏低城市 [21][23] - **房价表现**:偏高城市房价涨幅76.2%(偏低城市56.6%),反映更强的资产吸引力 [23] 榜单价值逻辑 - 第三产业发达城市(如成都、杭州)通过更高就业容量推动人口集聚,形成消费-人口-资金的正向循环 [25][26] - 榜单可作为城市发展先行指标,中心城区强、商业繁荣的城市在长期数据中表现更优 [24][29] - 弱省会及工业型城市需平衡GDP与城市功能建设以提升榜单竞争力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