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创新

搜索文档
数币App上新!消费者、商户两端发力,多地披露“成绩单”
北京商报· 2025-07-27 19:51
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推进,相关数字钱包手机应用程序功能也在优化中。7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日前数字人民币App版本再度更新,更新内容包 括优化银行卡绑卡流程及登录方式、收银台界面可展示和使用的营销优惠类别增多等。 从更新后的实际体验来看,相关操作方面的更新使得数字人民币支付更为便捷高效,消费红包使用体验的优化则体现了数字人民币在服务扩内需、惠民生方 面的持续发力。此外,试点地区陆续交出数字人民币最新"成绩单",应用场景方面也有新规划。 而通过数字人民币App持续更新迭代不难发现,除了简洁、便捷、易于支付,数字人民币App还是一个聚合各机构钱包的统一入口,方便消费者管理和查看 自己所有的数字人民币资产。数字人民币App由人民银行联合业务运营机构共建,具有公共基础设施的属性。其核心支付模块标准化设计、个性化服务空间 则可彰显各机构的独特创意。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数字人民币App持续更新与迭代相关功能,一方面表明数字人民币正积极拥抱市场化产品设计与运营方式,此类功能能够 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App使用便利,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为促进数字人民币在市场间的普及打下坚实根基。 新增商户侧活动 ...
数字人民币APP上新
金融时报· 2025-07-26 18:04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之首。 近期,围绕不断提升支付便利性,服务扩内需、惠民生需求,数字人民币App持续优化相关功能推出新 版本:其中,优化银行卡绑卡流程、优化登录方式支持一键登录APP、数字人民币小组件等功能让支付 更便捷高效。 如何添加桌面小组件?用户可通过苹果或安卓操作系统的小组件功能进行添加。以苹果手机为例,用户 长按手机桌面进入编辑状态(手机系统需要iOS14及以上),点击桌面左上角"编辑"按钮,在弹出的菜 单点击"添加小组件",搜索"数字人民币",点击"添加小组件"按钮即可完成添加。 同时,用户可自定义小组件皮肤,数字人民币App以IP吉祥物"圆圆"为主创元素推出"财源广进""热爱祖 国""美好生活""圆气盈年"等16款皮肤,在传递美好祝福寓意的同时也可让手机桌面"颜值"更出众。 "消费红包使用体验的优化则显示出数字人民币持续发力服务扩内需、惠民生:App收银台界面可展示 和使用的营销优惠类别增多且更为清晰明确。"业内专家如是评价。受访专家表示,后续可在提振消费 工作中扩大数字人民币运用,利用其数字化、智能化优势满足补贴资金精准、安全、 ...
数字人民币APP上新 支付更便捷高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7-26 12:35
数字人民币APP功能优化 - 新版本优化银行卡绑卡流程 支持81家银行绑卡 其中27家支持免输卡号功能 [1] - 引入运营商本机号验证服务 支持"一键登录" 无需输入密码和短信验证码 [1] - 上线桌面小组件功能 支持扫一扫 付款码等九项高频功能 用户可自定义添加最多四项 [1] 数字人民币APP产品特性 - 作为聚合各机构钱包的统一入口 具有公共基础设施属性 由人民银行联合运营机构共建 [2] - 收银台界面优化 营销优惠类别展示更清晰 支持商户优惠与钱包优惠叠加使用 [2] - 消费红包使用体验提升 付款侧优惠与商户侧优惠实现双向联动 [2] 数字人民币消费补贴成效 - 消费补贴活动促进社会消费回补 拉动居民消费和地方经济发展 [3] - 智能合约技术保障补贴资金直达个人或企业 提升资金流转效率和安全性 [3] - 未来可拓展更多消费场景应用 利用智能合约推出多样化消费激励措施 [3]
金融科技发展进入加速落地阶段,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上涨1.71%,振华新材涨超11%
新浪财经· 2025-06-24 13:20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4日11:30,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上涨1.69% [3] - 成分股振华新材(688707)上涨11.14%,神州细胞(688520)上涨9.30%,埃夫特(688165)上涨8.76% [3]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上涨1.71%,最新价报0.95元 [3] - 科创综指ETF华夏盘中换手3.76%,成交8573.41万元 [3] - 近1月日均成交1.30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科创综指ETF华夏规模与份额 - 近3月规模增长14.37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13 [4] - 近3月份额增长15.64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13 [4] - 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4]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海光信息(688041)、寒武纪(688256)、中芯国际(688981)等 [4]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2.3% [4] 金融科技创新机遇 - 中国香港稳定币法案落地,区块链、加密货币等金融科技发展加速 [3] - 央行推出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3]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 [3]
经济学家宋清辉:设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意义重大
搜狐财经· 2025-06-24 06:35
上海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 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上海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将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更高能级发展 [1][8] - 上海在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方面更具竞争力 优质营商及金融服务环境将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或扩大业务 [1][8] - 政策推动上海成为全球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中心 [1][8] 2025陆家嘴论坛 - 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3]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开放举措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汇集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 服务金融机构和市场监管 [4]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4]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 为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个人征信产品 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4]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创新业务规则支持离岸贸易发展 [4] - 发展自贸离岸债 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和国际规则 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企业融资渠道 [4] -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 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4]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跨境贸易再融资、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5] - 推动上海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5] -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 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5]
数字金融创新聚焦可信基础与风险管控 专家呼吁把握全球资产数字化机遇
经济观察报· 2025-06-20 09:15
数字金融创新与治理 - 数字金融创新需聚焦可信基础与风险管控,确保金融资产、交易、数据的安全可靠 [1] - 创新应注重算法与场景匹配,实现模型可信,让客户、市场、政府信得过 [1] - 金融机构部署AI模型需配置先进安全技术工具,抵抗恶意攻击并避免偶发性安全隐患 [2] - 需实现AI模型可解释性,展现推理路径与逻辑,转化为可理解规则与可视化过程 [2] - 需确立智能体法律地位,明确行为边界、机构决策责任及与客户的法理关系 [2] - 通过预训练行业级金融模型并调优,为中小机构提供定制化服务,降低创新成本 [2] - 建议构建安全高效的创新制度,弥合小型金融机构数字鸿沟 [2] - 需警惕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风险与机遇,跟踪国际趋势并制定监管预案 [2] 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新趋势 - 稳定币在虚拟资产市场交易中作为货币交易中介的比例已超90% [3] - 资产代币化市场虽规模较小,但未来五年将迎来大幅增长 [3] - 传统主流金融机构正逐步介入代币化领域,散户参与度也在提高 [3] - 虚拟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为投资者提供无需持有虚拟货币即可参与市场的途径 [3] - 全球数字资产在技术和功能上与央行数字货币存在一定替代性 [3] - 虚拟资产市场与传统资产市场的风险关联正在上升 [3] 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活动 - 人工智能技术从单点智能向多模态协同进化,加速融入金融业务各个环节 [4] - AI技术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落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4] - "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征集通道自6月19日开启,8月31日截止 [4] - 评选流程包括初选、复选与终选答辩,10月中旬前完成评审 [4] - 获奖机构将在第七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获得荣誉表彰 [4]
第十届融城杯金融科技案例评选启动 数字资产、AI-Agent引关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9 23:35
数字金融创新方向 - 中短期数字金融创新应聚焦可信基础而非依赖垂直模型解决复杂问题,需注重算法与场景匹配及模型可信度[1] - 金融机构需确保金融资产、交易、数据安全可靠,具体措施包括高可靠性技术工具配置、模型可解释性提升、合法性框架确立及经济性优化[2] - 建议通过预训练行业级金融模型降低中小机构创新成本,并构建安全高效创新制度以弥合小型机构数字鸿沟[2] 数字资产市场趋势 - 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焦点包括虚拟货币、数字资产、Web3及区块链,稳定币在虚拟资产交易中占比超90%[3] - 资产代币化市场虽规模较小但预计未来五年大幅增长,传统金融机构逐步介入且散户参与度提升[3] - 虚拟货币ETF发展提供非持有式参与途径,数字资产或与央行数字货币形成替代关系[3][4] 技术应用与案例突破 - AI-Agent将重构金融机构自营投资交易能力,并深度赋能实体企业金融风险管理[5] - 泰康保险安全监测平台实现敏感信息外发风险收敛超99%,数据泄露识别从T+1审计升级至秒级阻断[5] - 魔数智擎模型风险管理平台通过三层架构实现区域性银行业务需求覆盖,降低建模门槛并提升可解释性[6] 行业活动与评选机制 - "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累计遴选90个标杆案例,本届评选流程涵盖初选至终选答辩,结果将于10月公布[1][6] - 评委阵容包括杨凯生、李礼辉、黄益平等业界专家与学者,凸显评选权威性[6]
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金融新政
搜狐财经· 2025-06-19 04:11
金融政策与市场开放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金融政策,旨在提升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优化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和跨境贸易的服务[1] - 新政通过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并提升跨境资金融通效率[1]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加速数字金融创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1][2] - 优化跨境金融政策和服务,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短期内提振股市与债市信心[1] 实体经济支持措施 - 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小微企业、科创领域、绿色产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降低融资成本[1] - 政策协同发力,疏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毛细血管",同时织密金融风险"防护网"[1]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支持离岸贸易发展[2] - 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2] 科创板改革与科技企业支持 - 科创板将设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2][4]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4] - 改革有利于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试验空间"[4] - 加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明确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等具体要求[5] 金融基础设施与创新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系统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等市场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机构和市场监管[2]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个人征信产品,健全社会征信体系[2] - 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便利汇率风险管理[2]
重磅!央行宣布8项金融开放举措
证券时报· 2025-06-18 10:14
2025陆家嘴论坛金融开放举措 核心观点 - 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在上海实施八项金融开放政策 涵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离岸贸易创新等领域 [2][9] 具体政策内容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高频汇集银行间债券 货币 衍生品 黄金 票据等子市场交易数据 服务金融机构和监管 [3][10]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4][11] 征信体系建设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 提供多元化征信产品 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5][12][13] 离岸贸易创新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创新业务规则支持离岸贸易发展 [6][14] - 发展自贸离岸债 遵循"两头在外"原则 拓宽"一带一路"企业融资渠道 [6][15] 跨境金融便利化 - 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提升优质企业跨境资金融通效率 [7][16]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在上海试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 跨境贸易再融资 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 [7][18] - 推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7][18] 外汇市场发展 -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完善外汇产品序列 便利汇率风险管理 [7][19]
央行将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财联社· 2025-06-18 10:11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1] 上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包括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试点 以信用方式发放再贷款 支持在沪商业银行向外贸企业提供融资 [2] - 开展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试点 运用再贴现支持在沪商业银行向进出口企业提供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 [2] - 开展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试点 将支持范围扩大至部分转型金融领域和地方特色产业 [2] - 积极推动上海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