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废城市
icon
搜索文档
废旧物资变“废”为“宝”有新招 循环经济发展空间广阔
央视网· 2025-08-02 17:47
循环经济在青岛的实践 工业固废处理 - 青岛汽车制造工厂采用"污泥干化减量"设备处理湿污泥 [3] - 公司研发涂装废水性溶剂盐析技术 实现危废品减量90%以上 [5] - 汽车涂装工艺产生80%以上的工业三废 处理难度最高 [7] - 公司累计投资2.3亿元实施21项改造项目 今年工业固废减少17% 危废降低34% 节约处理成本2500万元 减排二氧化碳3.7万吨 [8] 废旧家电回收 - 家电循环工厂拆解旧冰箱等家电 回收利用率达95% 一台旧冰箱塑料可制造10个宠物箱 [8][10] - 工厂配备6条智能拆解线 年处理能力200万台废旧家电 年产3万吨再生材料 [10] - 计划将模式扩展至家电再制造 汽车拆解 贵金属提炼等领域 [12] 农业废弃物利用 - 青岛企业将废弃果木制成菌菇基质 年处理量超6万吨 [13] - 采用全自动智慧化生产线 涵盖原料处理到菌种培育全流程 [15] - 用苹果木替代传统柞木作为培养基质 取得显著效果 [16] 整体成效 - 通过资源化利用和市场化运作 构建完整回收循环链条 [1] - 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形成多领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16]
东鹏控股:2025新品发布 人本设计驱动空间革命
证券时报网· 2025-08-02 15:15
8月1日,东鹏控股(003012)"人文共续 焕境新生"2025新品发布会于广东佛山T2M二场举行。发布会 汇聚了政府代表、全球建筑与设计领域先锋力量、经销商伙伴及企业高层,围绕"人本设计"的核心理 念,共话人居创新趋势,共谋产业升级未来,致力于打造更具温度的人居解决方案。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曾令荣深入阐释了中央关于"好房子"建设的核心要义,同 时剖析了行业发展面临的痛点与机遇,指明了未来技术攻关方向。曾令荣表示,东鹏控股开创性地构建 了"环境可持续与文化可持续"双轮驱动范式,精准对接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刻践行了"满足人民美 好生活向往"的时代使命,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 东鹏新材设计总监、本土创造创始人许刚以《第二座矿山》为题发布可持续新品。许刚提出,将在地固 废视为宝贵的"第二座矿山",通过产业协作与工艺创新实现资源再生,为城市可持续建设提供解决方 案。作为该理念的首批成果,东鹏新材"在地生成"2.0、"艺术复兴"与"地质重塑"三大系列新品,融合了 在地关怀、艺术传承与前沿技术,旨在开拓资源循环新路径,积极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许刚强 调:"以物质循环的善意与在地情感为纽带 ...
深圳能源: 董事会八届三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20:21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八届三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7月23日在深圳市福田区能源大厦40楼会议室召开,采用现场与视频会议结合的形式,应出席董事九人,实际出席九人(其中两人以通讯表决方式出席)[2] 董事会审议通过的重要议案 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 - 公司拟投资建设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789,703万元,其中自有资金为人民币158,092万元,其余通过融资解决[3] - 公司拟向深能海洋能源(汕尾)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153,108万元,增资后其注册资本由人民币4,984万元增至人民币158,092万元[3] 深汕能源生态园项目 - 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深汕公司拟投资建设深汕能源生态园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50,531.06万元,其中自有资金为人民币10,112.02万元[4] - 环保公司拟为该项目向深汕公司增资人民币9,812.02万元,增资后深汕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00万元增至人民币10,112.02万元[4] - 该项目建设规模为500吨/日垃圾处理能力,配置1条焚烧线和1台18兆瓦发电机组,并协同处理餐厨、厨余垃圾50吨/日和大件垃圾20吨/日[8] 新疆新能源公司增资 - 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新疆新能源公司增资人民币42,517万元,用于向尉犁公司实缴出资及支付股权转让款[10] - 增资后新疆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4,763万元增至人民币47,280万元[16] - 新疆新能源公司将向尉犁公司实缴出资人民币31,516.03万元,并向库尔勒公司支付股权转让价款人民币11,001.21万元[16]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深汕能源生态园项目践行国家"无废城市"战略,创新打造多废协同处理示范项目,提升公司环保品牌影响力[9] - 新疆新能源公司2025年1-3月未审计数据显示资产总额726,097.15万元,负债总额490,745.20万元,所有者权益235,351.95万元[12] - 尉犁公司2025年1-3月未审计数据显示资产总额49,296.51万元,负债总额34,296.51万元,所有者权益15,000.00万元[15]
“油娃”深入加能站探秘智慧能源
环球网· 2025-07-21 09:59
公司活动 - 中国石化陕西石油分公司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15组员工家庭参观太元路加能站,深入了解智慧能源和公司业务 [1][7] - 活动设置智慧小课堂环节,科普油品真假辨别、环保知识,并开展互动游戏 [3] - 通过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宣传"无废城市"理念,"油娃"们参与环保实践 [4] - 活动最后观看公司品牌宣传片和环保成果展示,并签署"无废城市"倡议 [9] 环保举措 - 公司投入2500万元改造油库内浮顶油罐,开展环境检测和油气回收系统整治 [5] - 建成101座光伏发电项目,打造4座碳中和试点加能站,供应绿电55万千瓦时 [5] - 获得305个绿色电力证书,累计减排1.4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15万棵树 [5] - 推进污染治理和绿色企业建设,参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5] 业务发展 - 公司展示易捷速购"前置仓"服务,实现15分钟送货上门 [7] - 介绍加油站日常工作内容,包括油品加注、光伏发电应用、油气回收装置等 [7] - 通过活动增强员工家庭对企业业务的了解和认同感 [9] 企业理念 - 坚持"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理念,拉近企业与员工家庭距离 [9] - 通过活动凝聚"企业好家庭才会好"的共识,增强员工归属感 [9] - 展示公司在能源保供、绿色转型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9]
垃圾不够烧?变化如何发生的
观察者网· 2025-07-18 22:42
垃圾处理产业发展 - 中国垃圾焚烧产能快速提升 多地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并开展陈腐垃圾开挖二次处理工作[1] - 垃圾分类政策推动焚烧原料热值提升30%-50% 但可焚烧干垃圾量减少20-25%[8][9][10] - 2020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超50% 东部地区达60% 十四五目标提升至65%[13][14] 洋垃圾禁令与资源化转型 - 2017年起中国逐步禁止洋垃圾进口 2021年全面实施 此前中国曾处理全球45%垃圾(1992-2018年累计1.6亿吨)[5][6] - 洋垃圾时代通过进口固体废物获得大量再生资源 2015年再生纸2335万吨 再生塑料749万吨 再生钢铁482万吨[3][4] - 禁令后转向国内垃圾分类体系 2020年重点城市回收利用率目标35% 江苏2024年实际达36.54%[7][16] 垃圾焚烧市场动态 - 地方政府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云南2030年规划32座焚烧厂已提前建成30座 江苏64座厂日处理能力8.89万吨全国第二[15][16] - 产能扩张导致局部"垃圾缺口" 上海3.6万吨日处理能力对应2.67万吨日清运量 企业跨区域收运或开挖填埋场补缺口[19][20][22] - 光大环境2024年入厂垃圾量同比增7.1% 通过政府合作与市场拓展缩小垃圾量缺口[23] 行业技术升级与整合 - 飞灰处理成行业痛点 广州302万立方米填埋库容仅够用至2030年 需开挖腾退空间[22] - 上海环境开发FAST飞灰处理技术 光大环境5项设备获欧盟认证 推动技术出海[28] - 瀚蓝环境并购粤丰环保后日处理能力跃升至9.76万吨 行业集中度提升[27] 政策与市场挑战 - 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调整 生物质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补贴小时数限定82500小时 运营15年后取消补贴[25] - 地方财政支付延迟导致现金流紧张 民营焚烧厂运营困难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环保升级双重压力[26] - 二噁英等排放标准趋严 小规模焚烧厂被迫关停 倒逼企业向规模化、技术密集型转型[26][28]
重庆市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全域全面动态清零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18:18
美丽重庆建设进展 - 重庆市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全域全面动态清零 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动态排查建档的1314个 305万平方米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 惠及群众82 2万人 [1] - 重庆市印发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护和动态清零工作指南 压实区县 镇街 村社巡查管护责任 忠县完善长效运维 巡查管护机制 巩固治理成效 [1] - 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扎实推进"三江"干流和5条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 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 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1] 污染减排与产业升级 - 重庆市完成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23项 水泥等企业超低排放改造17家 淘汰治理老旧柴油车7万余辆 114家企业环保绩效达"良好"及以上水平 [1] - 合川区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体系 打造废旧铝材回收 再生铝生产到铝灰渣综合利用的完整闭环产业链 实现资源"变废为宝" [2] 无废城市建设 - 重庆市迭代"无废指数"指标体系 累计建成"无废学校" "无废社区"等"无废城市细胞"3800余个 [2] - 重庆市将完善精准治污 科学治污 依法治污制度机制 完善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2]
塑料之外:中国“无废城市”里的可重复未来
无废城市政策发展 - 中国自2018年启动"无废城市"试点,覆盖11个城市和5个特例区域,至"十四五"期间扩展至113个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目标2035年实现全国全覆盖 [3] - "无废"概念强调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而非绝对零废物,但政策更侧重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治理,对一次性塑料污染治理较薄弱 [3][7] - 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率先探索塑料污染治理,如深圳2020年发布《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提出可降解替代品和回收体系 [4][18] 行业治理差异 - 快递行业是减塑"优等生",2000年起八大部门联合推动绿色包装标准,菜鸟、顺丰、京东等头部企业已推出循环箱、可循环生鲜保温箱等产品,初步建立回收系统 [10] - 外卖行业减塑进展滞后,政策以"鼓励""倡导"为主,缺乏强制性规范,平台多采用免餐具勾选、绿色积分等形式化措施,循环容器系统探索不足 [13][14] 可重用模式实践 - 可重复使用模式是源头减量的高效路径,如循环使用50次的外卖餐盒可减少50个一次性塑料盒的全生命周期影响 [17] - 深圳、上海等城市已试点可重用系统:深圳推广循环餐箱,上海将自带杯优惠写入法规,天津生态城推出"租我计划"提供环保容器租赁服务 [18] - 全球案例显示德国、法国采用押金退还制度(DRS),北美建立重复杯共享网络,亚洲地区推动便利店统一容器体系 [19][21] 城市试点与行业潜力 - 一线城市凭借物流系统、平台协同能力成为可重用模式"种子选手",天津生态城、雄安新区等政策特区承担制度试验角色 [24] - 外卖行业"高频+短链"特征更利于可重用容器部署,同城配送可实现24小时内"借-用-还"闭环,CBD、社区等场景已验证归还便捷性 [24][25]
杭州“无废城市”建设再添新动能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52
公司技术成果 - 公司自主研发淤泥制无机生态石、盾构泥制回填材料、污泥制生物质燃料三大核心技术,有效解决城市固废污染和环境整治问题 [1] - 最新发布工业油泥离析分层、飞灰固废资源化再生两项技术成果,实现"三废"变"三宝"的固废处理从产业化迈向规模化 [1] - 淤泥制无机生态石技术灵感源自生物医药领域血浆分离重组技术,通过特殊工艺改变淤泥亲水性,生产过程无需烧制且实现零排放 [2] 生产基地与产能 - 杭州富阳生产基地拥有1条盾构泥制回填材料生产线和2条固废制无机生态石生产线,年综合处置建筑固废超50万吨,年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 [2] - 杭州、温州五大生产基地集中投产,未来5年计划在全国100个城市建成500条生产线 [3] 技术应用案例 - 建筑渣土、工程泥浆制成的生态石已在多个城市实际运用,包括杭州首个渣土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长睦单元规划20米支路道路工程 [2] - 盾构泥通过复合固化剂处理后可直接用于工程建设回填材料,实现资源化再利用 [1] 行业影响 - 公司技术推动城市固废循环资源化再利用,有效缓解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压力 [2] - 通过规模化发展为"无废城市"建设和绿色循环发展提供示范性解决方案 [3]
以“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美丽城市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7-10 09:44
美丽城市建设与"无废城市"的协同关系 - 美丽城市建设的"五美"目标与"无废城市"理念高度契合 包括绿色低碳 环境优美 生态宜居 安全健康 智慧高效 共同指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图景 [1] - "无废城市"建设是实现美丽城市的重要路径 需将"无废"理念融入城市规划 建设与管理全流程 [1] 源头减量与绿色转型 - 压实多部门职责 推动跨区域固体废物处理协同与减污降碳协同 [1] - 加快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硬性约束固体废物产生强度 推动制造业"无废"系统升级 锻造产业链与供应链 [1] - 推广生活垃圾阶梯式计费等政策工具 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全链条治理 [1] 资源循环与设施融合 - 构建城乡"多网融合"体系 整合生活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 园林垃圾等收运系统 [2] - 推进固体废物清洁全量焚烧 加快餐厨垃圾全资源化处理终端设施建设 [2] - 推广"互联网+回收"模式 构建"报废—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资源化"循环生态链 [2] - 落实国家"两新"政策 打造全品类 全地域 一体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2] 风险防控与智慧监管 - 提高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覆盖率 实现定位 追溯 信息共享与计量核算 [3] - 推动退役动力电池 废旧光伏组件及风电叶片等新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 [3] - 强化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治理 开展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3] - 运用卫星技术提升固体废物监管"智治"水平 实现绿色闭环管控 [3] "无废"实践与价值转化 - 实施"无废细胞"工程 打造"无废街区""无废商圈""无废校园"等示范主体 [4] - 培育"无废园区""无废集团"示范标杆 发挥头部企业引领作用 [4] - 构建绿色金融支持服务体系 扩大"无废"产业绿色保险 融资担保等产品供给 [4] - 聚焦再生产品碳减排效益 将固体废物再生利用转化为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 [4]
深读 | 丽水为每块废料找到最合适的重生方案
中国环境报· 2025-07-08 16:25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效 - 2024年丽水市建筑垃圾产生量达1090.3万余吨,综合利用量达1061.4万余吨,综合利用率高达97.35% [1] - 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材料用于水泥砖骨料和城市管道铺设垫层,混凝土和砖石转化为砂石骨料,废弃木材加工成再生板材 [1] - 天造环保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项目、年生产60万吨再生混凝土项目入选浙江省首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 [6] 数字化监管体系 - 丽水市通过"装修固废在线"场景应用实现"产出—运输—处理"全链条闭环管理,累计完成电子联单63168单,规范处置装修垃圾258048.58吨 [3] - 采用动态二维码、车辆卫星定位轨迹追踪、AI智能监控等技术实现运输过程透明化监管,违规倾倒案件同比下降超70% [3] - 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覆盖浙江金华、衢州、温州及福建南平等地,共同防范跨区域环境污染事件 [4] 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 - 天造环保研发中心建立建筑垃圾成分数据库,分析混凝土配比、石材产地等指标,为废料定制重生方案 [6] - 再生骨料可减轻结构重量且吸水性更好,按比例与级配混合后可替代天然砂石用于混凝土生产 [5] -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应用于城市公园地面铺装、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水泥砖骨料和管道铺设垫层 [8] 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 - 配套出台《丽水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及再生产品推广应用实施意见》,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再生骨料掺合比例 [8] - 通过"浙里办"平台搭建建筑垃圾产生量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源头减量精准管控 [8] - 民泰银行丽水分行推出"再生循环贷"专项产品,解决企业再生资源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问题 [8] 行业发展趋势 - 建筑垃圾资源化模式通过"减量化—再生化—价值化"实现生态与经济双向增益 [5] - 城市建筑垃圾中混凝土、沥青、砂石等资源可实现100%再利用 [5] -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担纲、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