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智驾神器”是伪创新,更是真危险
科技日报· 2025-11-04 08:42
【创新谈】 从号称能"净化水质"的"量子杯",到宣称可保健的"能量石",再到打着护眼旗号的"防蓝光贴"…… 面对层出不穷的伪科技产品,除了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更需要行业、平台与监管部门的 协同发力。 就"智驾神器"而言,汽车企业应持续优化系统的监测逻辑与交互提醒,提升系统的精准性与抗干扰 能力;电商平台需加强对此类伪科技产品的审核力度,内容平台则应及时清理并屏蔽相关的炫耀教程与 推广视频,从源头上阻断其传播。监管部门也需加大对使用"智驾神器"等行为的执法力度,同时推动完 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建立更可靠的身份验证与行为监测机制。 驾驶技术创新是为了让出行更安全、更便捷,而非制造新的风险。在迈向高阶自动驾驶的道路上, 最不可或缺的永远是驾驶者心中那盏为安全常亮的红灯。唯有坚持安全底线,智能驾驶技术才能真正行 稳致远。(陆成宽)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国内在售车辆所搭载的智能驾驶系统,本质上仍属于L2级辅助驾驶范 畴,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恶劣天气、突发障碍等场景下的应对能力仍 然有限,离不开驾驶员的实时监控与及时接管。而"智驾神器"恰恰切断了"人机共驾"中最关键 ...
金杯全球焕新战略发布:将从“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跨越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8:57
在制造层面,将以新商用4.0质慧工厂为载体,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与产 品一致性。 沈阳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悦表示,依托沈阳汽车集团的资源优势,沈汽集团将全力支持金杯品 牌在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市场开拓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将金杯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商用车品 牌。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金杯作为中国商用车领域的标杆品牌,三十余年来始终坚 持品质为本,见证并推动了中国轻客产业的发展与进步。面对新能源与智能化的产业变革,金杯以全新 姿态展现了传统品牌的前瞻布局与创新实力。 在金杯全球焕新战略发布环节,金杯(沈阳)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峻系统阐述了品牌发展的三大核心 方向。 日前,"金杯品牌日暨全系产品上市发布会"在沈阳举行。本次活动标志着金杯品牌战略全面焕新,现场 发布涵盖燃油与纯电的多款焕新车型。 在产品焕新层面,金杯坚持"燃油+纯电+甲醇+CNG+混动"多能源并行战略,将持续完善商用车、行业 特种装备及改装车等全域产品矩阵。同时,公司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现已在量产车型上实现 了L2级辅助驾驶的多场景应用,并在特定条件下开展L3+级技术验证,同时积极布局L4级 ...
沈阳金杯全链条激活发展新动能
辽宁日报· 2025-10-30 09:07
品牌战略与产品焕新 - 公司举行品牌日暨全系产品上市发布会 标志着品牌战略全面焕新 [1] - 公司发布金杯海狮王2026款及金杯海狮王EV等车型 涵盖燃油与纯电多款焕新车型 [1] - 公司坚持多能源并行战略 包括燃油、纯电、甲醇、CNG和混动 [1] - 公司集中上市五大车型 包括三款燃油车型和两款纯电战略车型 面向物流配送、商务通勤等高频场景 [2] 生产制造与技术升级 - 公司完成工厂技改升级 以新商用4.0质慧工厂为载体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 [1] - 公司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 已在量产车型实现L2级辅助驾驶 [1] - 公司开展L3+级技术验证并布局L4级自动驾驶技术 面向智慧物流等重点场景 [1] 市场拓展与行业地位 - 公司采用国内用户体验重塑加海外本地化运营双轮驱动的销售模式创新 [2] - 公司在海外通过KD组装与本地化运营 实现从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变 [2] - 公司曾连续19年稳坐商用车销售冠军宝座 其焕新上市引来业界极大关注 [2] - 行业专家表示公司展现了传统品牌的前瞻布局与创新实力 期待其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2]
金杯品牌发布焕新战略 加速智能化与海外布局
中证网· 2025-10-29 15:37
品牌战略焕新 - 公司举行品牌日并公布全球焕新战略,目标将金杯打造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商用车品牌 [1] - 品牌发展三大核心方向为制造升级、产品焕新与销售模式创新 [1] - 集团将全力支持公司在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及市场开拓等领域的创新 [1] 制造与生产升级 - 制造层面以新商用4.0智慧工厂为载体,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产品层面坚持"燃油+纯电+甲醇+CNG+混动"多能源并行战略 [1] - 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量产车已实现L2级辅助驾驶多场景应用,并开展L3+级技术验证与L4级技术布局 [1] - 集中上市五款新车型,包括三款燃油车和两款纯电车,价格区间覆盖7.69万元至18.58万元 [1] - 新车型旨在为物流、商务通勤等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1] 销售与市场拓展 - 销售层面采取"国内用户体验重塑+海外本地化运营"双轮驱动模式 [1] - 与丰田通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价值2亿元人民币订单,将在整车销售、渠道运营等方面深度协同 [2] - 沙特市场合作已落地,标志着双方从技术合作延伸至全球市场协同 [2] - 合作旨在推动公司从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跨越 [2]
打造多能源、智能化、全矩阵、内外双轮驱动体系,金杯全球战略焕新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10-29 10:37
品牌战略焕新 - 公司即将迎来制造 产品 销售模式的三重焕新 [1] - 公司阐述了品牌发展的三大核心方向 包括制造升级 产品焕新和销售模式创新 [10] - 公司以国内用户体验重塑和海外本地化运营双轮驱动销售模式创新 [10] 产品布局与发布 - 公司坚持燃油 纯电 甲醇 CNG 混动多能源并行战略 [10] - 公司现场一举发布涵盖燃油与纯电的多款焕新车型 [8] - 公司集中上市了覆盖多元场景的五大车型 包括三款燃油车型和两款纯电战略车型 价格区间覆盖7.69万—18.58万元 [11] - 全系产品面向物流配送 商务通勤 团体客运等高频场景 提供兼顾总拥有成本与可靠性的专业化解决方案 [11] 技术研发与制造 - 公司以新商用4.0质慧工厂为载体 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 [10] - 公司在量产车型上实现了L2级辅助驾驶的多场景应用 并在特定条件下开展L3+级技术验证 同时积极布局L4级自动驾驶技术 [10] - 现场展示了基于金杯海狮王EV打造的L3+级别自动驾驶车等特色车型 [11] 市场表现与行业背景 - 1-9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09.1万辆和311.7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9.4%和7.8% [5] - 公司的轻客市场1—9月销量达32.4万辆 同比增长14.2% [5] - 公司被评价为中国商用车领域的标杆品牌 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品质为本 [7] 合作伙伴与全球化 - 公司与丰田通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订价值2亿元订单 [13] - 双方就整车销售 渠道运营与拓展开展深度协同合作 其中沙特市场的渠道运营已成功落地 [13] - 合作标志着双方已由技术合作向全球市场的深度协同延伸 [13]
欧拉汽车质量怎么样?欧拉打造智能科技给出答案
全景网· 2025-10-28 10:44
公司产品与技术 - 欧拉汽车旗下欧拉好猫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可一键开启实现自动跟随车流 有效缓解驾驶压力 [1][3] - 公司产品具备小憩模式 K歌系统 成语接龙 知识问答 追剧观影等多种智能座舱功能 提升用户体验 [3] - 欧拉汽车依托长城汽车扎实的三电技术 高标准的制造工艺和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作为保障 [4]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中国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迅速 该技术成熟度成为判断汽车质量的重要环节 [1] - 公司通过智能化技术重新定义出行意义 旨在让日常通勤变得从容 将路途转化为被守护的陪伴体验 [4][5] - 欧拉汽车在智能体验和核心品质上奠定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 致力于成为用户出行的可靠伙伴 [5]
汽车行业新动向:透视后市场趋势、发展挑战与未来展望
搜狐财经· 2025-10-27 04:11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汽车后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行业数据显示,汽车维修、保养、改装及保险等后市场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市场规模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扩张。消费者对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推动后市场服务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转型。 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为安全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普及使事故率显著下降,车载传感器实时监测功能为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 支撑。行业专家指出,随着L4级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加快,后市场服务将延伸至系统软件升级、传感器校准等高科技领域。 共享出行模式的兴起正在重构消费习惯。分时租赁、社区拼车等新型服务日均使用量突破千万次,催生出车辆清洁消毒、智能锁具维护等特色后市场业务。 这种变化促使传统4S店转型为综合出行服务提供商,拓展业务边界以应对市场变革。 技术革新正在重塑行业格局。互联网平台与实体服务的深度融合,使预约维修、远程诊断等数字化服务成为现实。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让配件供应链管理 更趋精准,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则大幅提升了故障检测效率。这些创新不仅优化了用户体验,更推动行业运营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环保要求倒逼产业升级成为显著趋势。在"双碳 ...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引热议,不能“因噎废食”减慢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新京报· 2025-10-17 22:41
行业核心观点 -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的重要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需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有序推进技术落地 [1] - 技术进步需确保安全底线,同时不能因噎废食减慢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1][3] - 智能网联技术必须解决用户真实场景痛点,让用户切实感受到便利与安全,技术才有真正生命力 [1] 技术发展原则与路径 - 机器驾驶相比人类驾驶具有严格遵循交规、不受情绪影响、数据驱动持续进化等优势 [2] - 机器驾驶存在应对长尾场景能力不足、感知认知固有局限和黑箱效应等不可控风险 [2] - 需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证明机器驾驶比人驾驶更安全,没有百分百的绝对安全 [2] - 技术创新要持续,盲目的创新带来安全事故将失去智能驾驶应有意义,安全与创新需平衡 [3] 企业战略与行业协作 - 智能网联技术发展必须以保障用户安全利益为前提,不应停留在概念和参数上 [1] - 车企需在坚守安全底线前提下找到安全与发展的平衡点,推动智能与安全向更高水平迈进 [2] - 需坚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车企加大智能化研发投入,避免行业内卷 [2] - 应推动车企与科技企业深度协同,加强数据闭环体系建设,完善数据共享机制 [2] 安全规范与社会认知 - 针对辅助驾驶安全性,国家层面在强标制定上做了很多工作,有力规范行业发展 [2] - 需清晰传达智能网联汽车功能边界与正确使用方法,增强社会认知度 [1][2] - 减少因误解或误操作引发的安全风险是行业重要任务 [1]
都市车界|新势力造车不能以车主生命为代价试错
齐鲁晚报· 2025-10-15 16:01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追求性能跃进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存在被忽视的安全隐忧,行业必须将安全置于首位,技术创新应服务于生命保障 [1][10][11] 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安全风险 - 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后存在无法正常弹出的风险,导致救援受阻,电子门把手在侧面碰撞后弹出成功率仅为67%,远低于传统机械门把手的98% [2] - 电控门锁在极端碰撞下存在三重失效风险:碰撞信号传输失败、电源线路中断或电子模块受损 [2] - 小米SU7系列的半隐藏式门把手机械备份拉手设在车门下方储物格内前部,紧急情况下外部救援人员难以快速找到 [2] 加速性能与安全标准错配 - 小米SU7等新能源车型强调强劲加速性能(如Ultra版1.98秒破百),但对驾驶员技能要求更高,普通车主可能无法应对突发情况 [3] - 性能跃进需要更严苛的安全标准匹配,包括电池系统防护、车身结构强度和制动可靠性,若安全性滞后则可能构成风险 [3] - 小米35岁以下用户占比68%,其中女性车主达41%,而中国车市30岁及以下用户仅占20%,年轻用户可能低估加速性能的风险 [3] 智能驾驶技术滥用与认知误区 - 车主过度依赖智能驾驶系统,误将其等同于自动驾驶,小米SU7在安徽德上高速事故中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且处于NOA状态,但AEB功能不响应锥桶等障碍物 [6] - 电商平台公开售卖“智驾神器”,通过欺骗驾驶员监控系统使系统误判驾驶员在操控,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6] - 车企在宣传中模糊“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界限,用夸张营销误导消费者,导致车主对系统产生过度信任 [8] 驾驶素质与车辆特性错配 - 新能源车的智能驾驶、能量回收和单踏板模式等技术大幅改变驾驶习惯,但车主缺乏足够认知和适应能力 [5][7] - 小米仅通过“前300公里限制动力输出”的新手模式驯化性能,而保时捷要求购买GT2 RS的车主必须参加赛道培训,软限制对习惯手游操作的Z世代可能形同虚设 [4] - 单踏板模式需要驾驶员重新适应能量回收与制动配合,若操作不当易引发追尾事故,车企在销售中过度强调“简单易用”却忽视安全教育 [7] 行业政策与安全要求强化 - 工业和信息化部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全面强化车企智能化、网联化生产准入安全要求,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等能力 [8] - 新规旨在解决智能化、网联化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并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障 [8] - 为顺应电动化发展趋势,新规合并了新能源汽车准入审查要求,并针对性优化部分研发能力要求以减轻企业负担 [9]
地平线完成股份配售及认购,募资净额为63.39亿港元
巨潮资讯· 2025-10-10 18:11
融资完成与股权变动 - 公司股份配售及认购事项已于2025年10月9日成功完成,共涉及639,028,800股股份,每股价格为9.99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339.4百万港元 [2] - 配售及认购完成后,承配人共持有639,028,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36% [2] - 融资完成后,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发生变化:5Y Capital持股从4.36%调整为4.13%,Morningside China TMT Fund IV, L.P.持股从2.97%调整为2.81%,其他股东持股从93.09%调整为89.09% [2] 募集资金用途规划 - 计划将募集资金净额的10%(约633.94百万港元)用于扩大海外市场业务,包括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为欧洲的中国及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 [3] - 计划将募集资金净额的60%(约3,803.64百万港元)用于投资研发以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支持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应用 [4] - 计划将募集资金净额的10%(约633.94百万港元)用于投资新兴领域,例如与Robotaxi公司合作开发智能驾驶技术 [5] - 计划将募集资金净额的20%(约1,267.88百万港元)用于对上游及下游业务合作伙伴进行策略性投资,包括参与合作伙伴的私募股权投资及首次公开招股 [6] 海外市场拓展进展 - 公司已在德国IAA MOBILITY 2025展览上宣布设立欧洲总部,旨在建立欧盟市场当地运营能力 [3] - 通过与国际一级供应商合作,公司在中国以外市场获得两项日本OEM定点,并支持多家中国OEM在国际市场上推出超过25款车型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因云服务费用及其他技术服务采购增长而上升 [4] - 随着Horizon SuperDrive进入大规模生产及安装基数增加,公司预计明年将需要更庞大的云端资源,以升级模型及支持客户OTA软件更新 [4] 新兴领域与生态合作 - 公司于2025年9月11日宣布将与Robotaxi公司合作,结合技术优势开发具有成本效益、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智能驾驶技术,以促进Robotaxi业务商业化 [5] - 公司近期已以基石及锚定投资者身份参与奇瑞汽车在香港的上市,并参与一汽奔腾汽车有限公司的增资,未来将继续参与主要合作伙伴的资本运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