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搜索文档
为何要再造一个高技术产业
经济日报· 2025-10-31 06:14
文章核心观点 - 通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高技术产业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经济大盘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该目标是破解当前经济增长面临传统动能减弱、新动能补位慢等现实挑战的核心抓手,旨在构建传统产业升级和高技术产业扩容的双增长极 [1] - 此举是重塑产业优势、抢抓科技革命窗口期的关键战略,将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跃升 [2] 战略背景与必要性 - 当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2] - 经济增长面临传统动能减弱且新动能尚在培育中,与传统动能体量相比仍是小块头,不能完全弥补传统动能下降的缺口 [1] - 全球技术创新进入新技术密集涌现的活跃期,发达国家均将高技术产业作为战略博弈核心 [2] 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到242,908亿元,占GDP比重已超过18% [3] - 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新能源汽车、光伏、5G等产业领先全球 [3]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不断涌现突破性成果 [3] 重点发展方向 - 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有望催生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3]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瞄准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与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前沿赛道 [3] - 推动未来产业从技术储备转向市场应用,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协同发力,筑牢当下增长根基并开拓未来发展空间 [3] 预期影响与目标 - 产业变革将让中国制造摆脱大而不强的标签,以更具韧性、更富创新力的姿态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4] - 实现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为稳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最终掌握全球产业分工主动权 [1][2] -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产业动能,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4]
养老金如何解题“长钱长投”
北京商报· 2025-10-29 00:40
当银发浪潮与科技革命在时代轨道上交汇,养老金的角色定位正迎来历史性重构。当前,我国老龄化进 程加快,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5.6%,预计2050年将升至26%。在该背景下,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压力 增加。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企业往往面临高投入、长周期与高风险的特征,唯有具备耐心属性的长期资 金,才能在风险与收益间找到平衡,为创新企业提供持续支持。 10月28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以全球视野共筑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论坛上,与会嘉宾热议如何让 养老金成为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迎投资新空间 养老金是专门为养老需求设计的金融产品,注重长期稳健性,资金锁定周期长,以长期复利增长获取稳 定收益。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首席投资官,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军辉看来,养老金是市场上规模最大、期限最长的资金之一,养老金管理机构绝不能做资本市场的短 线投资客、短期投机客,而应成为跨越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 长期投资者。 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压力增加。同时,我国正处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 ...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1028
光大期货· 2025-10-28 11: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偏强 [1] - 国债:震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昨日A股高开高走,科计板块领涨,上游钢铁、有色、建材等表现不错,《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振市场信心,预计未来结构化行情延续,但科创指数估值处于历史极值位置,盘面上需谨慎追高,中美经贸磋商积极,本周三季报密集发布,建议关注三季报指数营收同比等数据 [1] - 周一国债期货收涨,央行开展逆回购和MLF操作实现净投放,风险偏好回升和中美经贸会谈积极信号压制债券市场,但央行行长表态重启国债买卖等强化资金面合理充裕预期,短期债市偏强运行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度价格变动 - 股指期货:IH涨0.60%、IF涨1.07%、IC涨1.32%、IM涨0.34% [3] - 股票指数:上证50涨0.78%、沪深300涨1.19%、中证500涨1.67%、中证1000涨1.03% [3] - 国债期货:TS涨0.05%、TF涨0.12%、T涨0.16%、TL涨0.34% [3] 市场消息 - 国家外汇局将出台9条贸易便利化政策措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等,还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政策 [4] - 央行行长表示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4] 图表分析 股指期货 - 展示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及当月基差走势图表 [6][7][9] 国债期货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各期限国债期货基差、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资金利率等图表 [13][15][17] 汇率 - 展示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远期美元兑人民币1M和3M、远期欧元兑人民币1M和3M、美元指数、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美元兑日元等图表 [20][21][22][24][25]
朱鹤新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10-28 05:21
全球经贸韧性表现 - 2019至2024年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5.4%,较上个五年提高4.6个百分点 [3] - 2025年全球贸易额有望超过3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3] - 全球经贸韧性的背后是科技驱动和开放合作两大关键力量 [3] 科技革命对全球贸易的驱动 - 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和半导体贸易快速增长,集成电路年贸易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4] - 全球绿色贸易迅速崛起,新能源年贸易额从十年前的百亿美元扩展到近三年的千亿美元以上 [4] - 全球数字服务出口规模在2024年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数字经济催生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4] 开放合作对全球贸易的支撑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中国与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实施 [4] - 各国和区域间多层次经贸合作更加紧密,有力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 [4] 中国对全球经贸的贡献 - 中国通过提供优质制造和稳定供给,有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5] - 近五年中国年均货物和服务进口高达3万亿美元,逐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5] -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超4000亿美元 [5] - 中国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5] 中国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成效 - 2024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涉外收支规模较2020年增长64% [6]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涉外收支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6] - 凭指令即可办理外汇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 [7] 中国未来外汇政策方向 - 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 [7] - 推出跨境投融资一揽子政策,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 [7] - 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智慧监管 [8] 北京贸易表现与政策支持 - 近三年来北京货物贸易总额连续超过3.6万亿元,服务贸易年均增速近10% [9] - 国家外汇局支持北京先行先试更多首创性外汇政策,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9]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 将出台9条政策措施 加大力度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证券时报· 2025-10-28 02:11
朱鹤新指出,近年来,面对疫情冲击、地缘摩擦、单边和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挑战,全球经贸活动展现 出较强韧性。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形势下,全球贸易依然较快增长。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今年全球 贸易总额有望超3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种韧性的背后,是科技驱动和开放合作两大关键力量。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作题为《全球经 贸韧性与中国贡献》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外汇局将着力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 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聚焦贸易便利化,近期外汇局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更大力度推 动贸易创新发展。 朱鹤新表示,外汇局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着力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 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在完善"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政策体系方面,聚焦贸易便利化,近期外汇局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主 要是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放宽 服务贸易代垫业务管理,更大力度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在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9月外汇局推出了跨境投融资一揽子政策,近期还将 ...
冲击4000点!上证指数再创10年新高
搜狐财经· 2025-10-27 18:11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上涨1.18%报3996.94点,盘中最高触及3999.07点,逼近4000点大关,创10年新高 [1][4] - 深证成指上涨1.51%,创业板指上涨1.98%,北证50指数下跌0.2% [4] - 市场交投活跃,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达23566亿元,超3300只个股上涨 [1] 板块与热点轮动 - 通信、电子、综合、有色金属、钢铁、农林牧渔等板块涨幅居前,而传媒、食品饮料、房地产、银行等板块小幅下跌 [4] - 科技股表现活跃,存储芯片板块延续强势,江波龙大涨17.88%,大为股份、中电港、兆易创新等多股涨停 [4] - AI PC、AI手机、光刻胶、CPO等科技题材板块表现活跃,生益科技、德明利、景旺电子等收盘涨停 [4] - 赛马板块、海南自贸区、游戏板块表现不佳,游族网络、巨人网络、恺英网络等跌幅居前 [4] 市场驱动因素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振市场信心 [5]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最新进展,对市场情绪产生积极影响 [5] - 宏观经济数据利好,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3732.0亿元,同比增长3.2%,9月单月利润同比增长21.6% [5] - 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带动作用明显 [5] 后市展望与机构观点 - 方正证券看好A股后市,支持逻辑包括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涌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上市公司盈利处于筑底尾声有望回升、国内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政策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6] - 中金公司认为A股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沪深300股息率约2.7%相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吸引力,与全球主要市场相比中国资产估值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6] - 太平洋证券预计本季度指数有望突破4000点,科技类吸筹率仍高于35%,但建议关注波动较低的“旧”势力板块,如上证50指数量价结构稳定 [7]
推动“十五五”高质量发展
西部证券· 2025-10-26 20:33
"十五五"规划与宏观政策 - 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七个主要目标和十二项战略任务,强调高质量发展[8] - "十五五"期间预计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维持5%左右,以支持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9]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财政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和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4季度可能降准降息[10] 中观产业表现 - 工业生产改善,高炉开工率达84.71%[25] - 地产销售假期后回弹,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20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超50%[25] - 蔬菜价格季节性回升,SCFI运价指数明显上升,柯桥纺织价格指数连续2周止跌[25] - 中观行业景气分化,石化煤炭景气上升,汽车、券商景气下行明显[35] 大类资产与市场动态 - 全球风险资产回升,A股慢牛趋势稳固,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3.17%,排名上升1位[37] - 美国9月CPI不及预期,巩固10月降息预期,带动美股上行[37] - LPR利率不变,MLF连续8个月加量续作,国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1893.5亿元[47] 风险与重点关注 -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政策不及预期、房地产市场下滑、地缘政治风险加剧[4] - 本周重点关注中国9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美联储FOMC会议、APEC峰会及中国10月PMI数据[50][51][52]
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举行 探讨生命科学合作新空间
中国新闻网· 2025-10-25 18:01
研讨会概况 - 第七届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于10月24日在比利时新鲁汶中比科技园举行,聚焦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融合创新[1] - 参会人员逾130人,包括来自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企业代表[1] - 研讨会由中比科技园和旅比华人专业人士协会联合主办[1] 核心议题与活动 - 主题报告环节围绕分子成像系统开发与成果转化、人工智能相关研发与欧洲发明专利申请等课题展开[2] - 分组讨论环节中比代表就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药物研发、医疗工程、公共健康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行深入交流[2] - 研讨会设置路演环节,以生命健康创新转化为主题,展示6个优质项目,部分项目拟落户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或在中国本地化[2] 合作前景与基础 - 中比在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领域已取得丰硕合作成果,在科技研发、技术转移等领域拥有巨大合作潜力[1] - 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指出中国已成全球创新引领者,比利时拥有优秀的高校与研究中心,双方应深化在学术交流、人才互访、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1] - 研讨会旨在为中比学界和企业界搭建交流分享平台,在互学互鉴中拓展合作空间[1]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一财经· 2025-10-23 17:36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 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 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据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诚通系基金超七成投资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华网· 2025-10-23 15:33
公司投资概况 - 公司旗下各类基金完成投资交割超过2300亿元 [1] - 90%以上投资布局国资央企相关领域 [1] - 70%以上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公司自筹资金超930亿元参与央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股权多元化改革 [2] 公司业务与基金规模 - 公司旗下拥有4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 [1] - 管理8只各类型基金,总规模超7100亿元 [1] - 公司业务布局包括基金投资、股权管理、资产管理、金融服务等 [2] - 公司于2016年成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2022年完成试点任务 [2] 投资领域与产业生态 - 基金投资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初步构建形成产业集群生态 [1] - 通过基金累计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超百亿元 [1] - 在锂电池原材料、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与多家央企开展协同合作 [1] 公司治理与股东角色 - 公司成为国家管网集团、鞍钢集团、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中国绿发等企业的重要股东 [2] - 积极参与所出资央企的股东会、董事会决策,探索有别于国有独资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