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力资本红利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纵览 | “投资于人”紧迫性凸显,官方详解发力点与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1-04 16:01
"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投资于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投资于人是"十五五"期间投资的重要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坚持惠民 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近日出版发行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一书中,对"怎样理解投资于物和投资 于人紧密结合"作出了详细回答。 文中认为,《建议》提出,坚持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这是对我国投资理念、方向、重点的提 升和优化,对于增强发展动能、扩大国内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长期以来,投资于物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投资于物是指对实物资产进行投资,比 如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机器设备等,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物质技术基础。我国经济长期依靠要素 驱动、投资拉动,投资于物回报率近年来已经有所下降。 投资于人则是指对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人的能力提升和潜力开发的投入,比如育幼、养老、健康、教 育、技能培训等。 日前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指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到50万亿 元,但惠民生、补短板、育动能等任务还很重,必须把"钱"特别是政府资 ...
划重点!官方详解“投资于人”
第一财经· 2025-11-04 11:36
"十五五"规划投资理念转变 - 投资理念从侧重"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是对投资方向的重点优化和提升 [3] - "投资于物"指对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的投资,其回报率近年来已有所下降 [3] - "投资于人"指对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人的能力提升和潜力开发的投入,包括育幼、养老、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 [3] 投资于人的战略重要性与紧迫性 - 全球产业竞争已从"资本密集"转向"人才密集",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构筑经济长期竞争力、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主动的关键 [4] - 相较于物质资本投入,民生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关领域投入不足,加大投资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之举 [4] - 投资于人是实现创新驱动、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形成"人力资本红利"的迫切需要 [4] 投资于人的重点方向与具体举措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初次分配机制,促进多劳者、技高者、创新者多得 [4] - 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缩小区域、城乡、群体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4] - 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加大对生育养育、教育医疗、职业培训、普惠养老等领域的公共投入 [4] -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的培养投入力度 [5] - 建立健全投资于人的长效机制,优化财政支出,完善地方政府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投资于人的积极性 [5] 投资规模与潜在机遇 -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到50万亿元,但惠民生、补短板等任务仍重 [5] - "十五五"期间,国家预计将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 [5] - 政策将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投资比重,加强投资全过程管理以更好发挥撬动作用 [6] 专家解读与政策内涵 - 投资于人是"十五五"规划的逻辑主线,是解决系统性挑战的"总钥匙",旨在实现民生福祉与发展质量的双向提升 [6] - 政策将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大民生脉络推进 [6] - 投资应聚焦发挥战略引导和弥补公共服务短板,同时完善市场环境以形成政府与民间投资的协同合力 [7]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学习辅导材料:将对人的投资纳入统计核算范围 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6:08
近日出版发行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对"怎样理解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 密结合?"作出回答。 同时要看到,我国人均资本存量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比较低,存量资本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一些重要产业领域投资不足、投资质量有待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少存量机器设备、基 础设施、老旧小区、城区等有待更新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推动大量新的投资需求快速涌 现,我国投资于物仍有很大空间潜力。 第二,"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投资于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投资于人是指对全人群、全生命周 期人的能力提升和潜力开发的投入,比如育幼、养老、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我国经济长期依靠要 素驱动、投资拉动,投资于物回报率近年来已经有所下降。在全球产业竞争已从"资本密集"转向"人才 密集"大趋势下,要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实现创新驱动、需求拉动,亟须加大对人的投 资,推动人力资本积累,形成"人力资本红利"。只有这样,才能构筑经济长期发展竞争力,才能在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战略主动。此外,相较于物质资本投入而言,我国一直以来对民生和人的 全面发展相关领域投入不足,加大对教育、医疗 ...
史上最猛的“抢人大战”,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09 15:34
文 | 付一夫 城市"抢人大战",风云再起。 进入2025年,全国各地忽然又掀起了新一轮人才争夺的浪潮。比如,广州南沙不仅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免 费住宿和面试路费补贴,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每月还可分别申领1000元、2000元、4000元 生活补贴,连续支持30个月;苏州提出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顶格支持,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和 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还有许多城市也都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试图吸引各路人才的加盟。力度之大与 诚意之深,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个中深意,耐人寻味。 01 "抢人大战"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8年前后就曾出现过。 犹记得那时,以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长沙等为代表的一众二线城市,先后放出"送户口""送房 补""免费租借办公区"等大招来吸引人才,希望以此来提升城市活力并推动经济发展。而那场"抢人大 战"的范围,足足涉及数十个城市之多。 与之相比,本轮"抢人大战"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参与城市范围与层级的显著拓展。 2018年前后的那场"抢人大战",主角其实是二线及以下城市,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因为受到人口规模 控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表现相对克制。不过在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