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息差
搜索文档
压降负债成本 有银行停售五年期定存产品
中国证券报· 2025-11-07 04:15
行业现象:五年期定存产品调整 -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蒙银村镇银行自2025年11月5日起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目前保留三个月至三年期产品,利率分别为1.10%、1.30%、1.45%、1.55%、1.85% [1] - 停售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在行业内较为少见,多家银行五年期定存产品仍在售 [1] - 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出现长短期"倒挂"现象,例如工商银行五年期定存利率为1.3%,低于三年期的1.55% [2] 银行负债成本管理策略 - 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利率、下架高成本存款产品来压降负债成本已成为行业共识 [1] - 个别银行停售五年期定存的原因包括预期利率走势不确定性,以及根据自身负债结构降低长期负债水平以控制成本 [2] - 近两年银行存款利率已经历多轮调整,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存款挂牌利率已降至2%以下,不少地方性中小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也降至2%以下 [2] 银行净息差现状与压力 - 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 [2] - 与一季度相比,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行二季度净息差均有所下降,城商行和农商行净息差与一季度持平 [2] - 市场预期后续银行息差表现有望趋稳,中金公司预计2026年息差同比降幅为5个基点,息差降幅收窄有利于净利息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4] 银行稳息差路径探索 - 银行需从资产与负债两端协同发力,综合施策探索稳定息差的有效路径 [1] - 建设银行通过持续优化资产端配置,压降低收益同业资产占比,提高收益较高的贷款和金融投资等核心资产占比,以提升净息差 [3] - 未来商业银行除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外,还应减少对存款的利息补贴以及利息之外的费用,进一步压降存款的隐性成本 [3]
冲刺!前三季长三角头部城商行营收、净利润双增,前三甲洗牌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19:44
资产规模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9月末,江苏银行以4.93万亿元总资产位居城商行首位,同比增长27.8% [2][13] - 宁波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3.5万亿元,达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规模仅次于江苏银行和北京银行 [2][13] - 上海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不足3%,显著低于其他四家实现双位数增长的银行 [2][13]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五家城商行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2][3] - 江苏银行营收671.83亿元和净利润318.95亿元均排名第一,净利润同比增长8.87% [3][4] - 杭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4.53%至158.85亿元,增速为五家银行中最高 [4][5] - 上海银行营收411.40亿元和净利润180.59亿元均被南京银行超越,净利润增速仅为2.66% [3][4] 利息净收入业务 - 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8.52%至252.07亿元,增速最为突出,占营收比重上升9.22个百分点至60.09% [6][7] - 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利息净收入分别为498.68亿元和394.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61%和11.83% [7][8] - 上海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仅为0.54%,在五家银行中最低 [7][8] 中间业务收入 - 宁波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9.31%至48.48亿元,规模超越江苏银行位列第一 [9] - 五家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呈现“四升一降”,仅上海银行同比下滑6.93% [9] - 杭州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收比例最高,达11.42% [7][9] 金融投资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债市波动导致五家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均出现浮亏,降幅均超100% [10] - 上海银行通过兑现配置盘收益,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8.49%至167.75亿元,占营收比例达40.77% [11] - 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均超20%,分别占营收的30.64%和25.30% [11][12]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除上海银行不良率为1.18%外,其余四家银行不良率保持在0.76%至0.84%之间 [14][15] -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达513.64%,上海银行拨备覆盖率最低,为254.92% [15] - 江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8.61%,为五家银行中最低,距监管要求不足1个百分点 [16] - 上海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高,为10.52%,杭州银行和南京银行因可转债转股,资本充足率有所提升 [16]
华夏银行瞿纲谈反内卷:坚持理性定价、风险定价 回归价值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3:16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55.22亿元同比下降5.9%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11.8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117.45亿元同比下降7.6% 较一季度降幅收窄6.3个百分点 [1] - 利息净收入305.74亿元同比下降3.6% 非利息净收入149.48亿元同比下降10.16% [2]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45,496.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6% 贷款总额24,170.95亿元增长2.15% [2] - 存款总额23,231.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9% [2] - 净息差1.54%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低于股份行平均值1.55%但高于商业银行平均值1.42%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60%与上年末持平 拨备覆盖率156.67%下降5.22个百分点 [2] - 公司贷款不良率1.36%下降0.23个百分点 个人贷款不良率2.27%上升0.47个百分点 [7] - 采矿业(2.70%)、批发零售业(2.61%)、房地产业(2.53%)、建筑业(2.37%)不良率居前但均较上年末下降 [7] 区域分布 - 京津冀(3.78%)、东北(2.19%)、粤港澳(1.51%)地区不良率较高 [8] - 长三角地区贷款余额7,582.89亿元居首 京津冀地区贷款余额下降7.54% [8][9] 经营策略 - 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强化综合服务、加强成本管控和风险防控四项措施稳定业绩 [5] - 坚持息差管控不放松 加强负债结构精细化管理 推动负债成本有序下降 [3][4][5] - 加大问题资产清收处置力度 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化解 [6] 资本与分红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6% 一级资本充足率11.44% 资本充足率13.07% 较2024年末小幅下滑 [11] - 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 合计派发15.91亿元 [10] - 保持分红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10][11]
华夏银行副行长杨伟答21记者:息差下降是行业共性 下半年将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3:52
行业息差趋势 - 银行业息差持续下降是行业共性现象 本轮降息后行业整体承压[1] - 股份制银行2025年二季度净息差平均值为1.55% 为行业提供基准参考[1] 公司财务表现 - 华夏银行上半年净息差1.54% 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1] - 公司净息差略低于股份制银行平均水平0.01个百分点[1] 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 公司将加快推进资产增长 优化资产结构并提升优质资产占比[1] - 加强负债结构精细化管理 在总量/结构/定价三方面实施管控[1] - 通过客户链式开发和综合定价深化 以结构优化推动收益增长和成本下降[1] 下半年经营重点 - 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作为核心工作方向[1] - 通过结构优化措施稳定息差水平[1]
华夏银行副行长杨伟:息差下降是行业共性 下半年将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新浪财经· 2025-08-29 13:29
行业息差状况 - 银行业息差持续下降 与同业趋势趋同 [1] -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2025年二季度股份制银行净息差平均值为1.55% [1]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净息差为1.54% 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1] 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 加快推进资产增长 优化资产结构 提升优质资产占比 [1] - 加强负债结构管理 在总量、结构及定价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 [1] - 加强客户链式开发 深化客户综合定价 [1] - 通过结构优化推动收益增长和成本下降 以稳定息差 [1]
大行“下沉”遇上利率双降: 解开银行区域业务吸金密码
新华网· 2025-08-12 14:07
国有大行区域信贷布局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国有大行信贷投放核心区域 交通银行贷款余额占比28.43%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贷款余额占比均超20% [2][7] - 农业银行西部地区贷款余额5.42万亿元占比21.7% 邮储银行中部地区贷款余额2.17万亿元占比24.32% [3] - 交通银行36.7%营业收入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 邮储银行中部地区营业收入贡献占比27.68% 中西部地区合计贡献47.97%营业收入 [3][4] 差异化信贷策略实施 - 银行采用"一地一策"精准投放策略 邮储银行在洛阳发放2.37亿元文旅银团贷款 农业银行在长三角探索新型担保方式支持民营企业 [5][6][7] - 国有大行通过存款利率降幅(15-25基点)大于LPR降幅(10基点)稳定息差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43%同比下降9基点 [2][9] - 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198.49万亿元同比增长7.3%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43.3%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万亿元同比多增5862亿元 [6][9] 服务实体经济举措 - 七部门推出科技金融政策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8] - 工商银行实施全口径负债成本管理 优化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 杜绝"内卷式"竞争 [8] - 监管部门重点降低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 进一步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9]
今年机构密集调研银行股超200次,哪些指标最受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9:36
银行股调研热度 - 年初至今42家上市银行被调研总次数263次 机构调研家数1667家 上市以来累计被调研2724次 [1] - 银行板块近一年申万银行指数涨幅33.66% 跑赢沪深300指数(15.70%) 加权平均股息率3.61% [1] - 城商行与农商行成调研主角 前十名中4家农商行6家城商行 常熟银行(34次)宁波银行(24次)杭州银行(22次)位列前三 [2] 重点银行表现 - 常熟银行净息差2.71% 2021-2023年营收增速16.31%/15.06%/12.05% 净利润增速20.09%/25.02%/19.83% [3] - 宁波银行获221家机构调研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4.17亿元(同比+5.76%) 营收184.95亿元(同比+5.63%) [4] - 十家被调研银行年内涨幅均超10% 五家超20% 青岛银行涨35% [4] 调研核心话题 - 稳息差策略:商业银行一季度净息差1.43%(同比-12BP) 常熟银行通过"做小做散做信用"策略保持2.61%净息差 上海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5] - 资产质量:前十银行中四家不良率超1%(上海/齐鲁/青农商/青岛银行) 杭州/苏州等六家低于1% [6] - 信贷投向:2025年1-5月企业新增贷款占比91.8% 其中短期对公贷款占32.0% [6] 外资机构动向 - 外资调研前五:宁波银行(11次)杭州银行(7次)上海银行(5次)苏州银行(4次)常熟银行(4次) [7][8] - 北向资金二季度持仓市值2.29万亿元(较2024年末+871亿元) 银行股为增持重点 股份制银行持仓市值居前五 [9] - 外资配置逻辑:银行股高股息特性匹配险资长期负债 摩根士丹利指出其作为底仓获取稳健收益 [10]
LPR公布,维持不变
新华网财经· 2025-06-20 10:47
LPR利率情况 - 2025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为3 0% 5年期以上为3 5% 均与上月持平 [1] - 5月两期限LPR曾下降10个基点 本月持稳符合市场预期 [3] 利率变动影响 - 5月政策利率下调带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4] - 5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 2% 同比低50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 1% 同比低55个基点 [4] 未来利率走势展望 - LPR可能仍有下降空间 但市场不应对降息节奏和幅度期待过高 [4] - 下半年央行可能继续降息 两个期限LPR或还有下行空间 需在稳增长、稳息差等多目标中平衡 [4]
大行“下沉”遇上利率双降:解开银行区域业务吸金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05-23 05:02
信贷投放区域差异 - 202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国有大行信贷投放主战场,交通银行在该区域贷款余额占比28.43%,居五家国有大行首位 [2] - 农业银行西部地区贷款余额5.42万亿元占比21.7%,邮储银行中部地区贷款余额2.17万亿元占比24.32% [3] - 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在中西部地区贷款余额合计占比分别达38.1%和42.05%,高于其他国有大行 [3] 营业收入区域分布 - 202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交通银行贡献超30%营业收入,该区域对其他国有大行营收贡献也普遍较高 [3] - 环渤海地区为工商银行贡献20%营业收入,长江三角洲和西部地区为农业银行分别贡献24.80%和23.40%营业收入 [4] - 邮储银行中部地区营收占比27.68%,中西部合计贡献47.97%营业收入 [4] 差异化信贷策略 - 邮储银行洛阳市分行2024年1月发放全省首笔文旅类银团贷款2.37亿元,支持龙门石窟片区建设 [5][6] - 农业银行支持杭温高速铁路建设并探索新型担保方式,交通银行运用长三角征信链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6] - 中国银行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布"G60科技成长贷"服务方案 [6] 信贷市场动态 - 2025年LPR首降,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国有大行定期存款利率降幅15-25个基点 [1] - 2025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198.49万亿元同比增长7.30%,占银行业比例43.3% [5] - 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增加9.7万亿元,同比多增5862亿元 [5] 行业竞争格局 - 国有大行业务下沉对中小银行优质客户获取产生挤出效应,但中小银行在区域下沉市场仍具网点优势 [7] - 工商银行2025年将对接增量政策需求,做深"五篇大文章",实施全口径负债成本管理 [8]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43%,较2024年下降9个基点 [8]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522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21 22:00
煤炭行业信用风险回溯及展望 - 2024年煤炭企业营业收入回落,经营性净现金流下降,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出规模较大 [4] - 筹资性现金流保持净流出态势,杠杆水平较高,债务规模增长,但整体偿债能力较强 [4] - 预计2025年煤炭企业盈利受制约但仍有支撑,经营性净现金流相对宽裕,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出相对刚性 [4] - 筹资性净现金流保持净流出,整体信用风险相对可控 [4] 银行LPR报价利率下降与存款挂牌利率下调 - 5月以来宽货币政策落地导致利率频谱系统性下移 [5] - 本轮降准降息对行业息差改善幅度5bp以上,负债端成本管控对息差压力缓释效果明显 [5] - 后续需关注存款"脱媒"压力,政策将进一步加强银行负债成本管理 [5] - 政策对银行经营稳定与金融体系风险防范关注度提升,银行股表现乐观 [5] 新消费下的包装升级 - 2025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 [6]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6] 贸易冲突缓和与集运景气度 - 中美贸易紧张态势阶段性缓和,中美航线运输需求激增 [7][8] - 本周SCFI美西、美东航线平均运价分别为3091、4069美元/FEU,较上周分别上涨31.7%、22.0% [8] 维谛800 VDC电源产品系列 - 维谛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出800 VDC电源产品系列,支撑英伟达整机柜计算平台 [9] - 该计划验证HVDC产业趋势,与英伟达技术路线匹配 [9] 餐饮行业复苏 - 25Q1餐饮市场热度缓慢复苏,门店数量增加 [10] - 一线城市餐饮热度环比提升,政策刺激有望带动需求改善 [10] - 刚需且客单价不高品类保持高开店率,平价餐饮趋势明显 [10] 华发股份分红派息 - 公司2024年度每股现金红利0.104元 [11] - 实际参与利润分配股数2,744,667,116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85,445,380.06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