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电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2025 WAIC丨加速规模化应用,与施耐德电气共赢“AI+产业”时代机遇
观察者网· 2025-08-01 19:56
公司战略与AI布局 - 公司以"智联协同 共炫影响力"为主题参与WAIC 2025 [1] - 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中国各行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 [2] - 中国是公司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 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和本土生态协作 [4] - 公司深耕机器学习 AI算法领域20余年 专注于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场景的AI应用 [4] AI技术应用成果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AI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 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 [7] - 无锡工厂通过AI驱动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减碳90% 获"可持续灯塔工厂"认证 [7] - 发布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 实现工业场景下的智能实时决策链 [8] - 展示智能翻牌机 通过4台控制器精准调度144台电机 提升工业产线效率和质量 [11] - 发布EcoStruxure™ Building GPT楼宇智能运维专家 赋能暖通运维及建筑节能减排 [13] - 推出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 覆盖中低压配电等场景 [16] - 展示SmartCool 2.0末端空调节能解决方案 实现数据中心制冷能效智能化突破 [19] 行业研究与洞察 - 发布《算电协同》报告 指出数据中心面临供电稳定性 成本控制与碳排放管理三重压力 [22] - 与CNBC联合推出《AI:驱动可持续未来的核心力量》研究报告 展示AI在关键领域的变革作用 [25] 生态合作与创新 - 联合六家合作伙伴展示AI生态创新成果 包括盟拓 数钉科技 奇安信等 [28][31][34] - 发起"创赢计划"聚焦"AI+产业"赛道 邀请UnitX 强思数科 上海孪数科技展示成果 [37][40][43] - 与工信部专家展开对谈 探讨AI产业化落地应用问题 [46]
数据中心加速绿色低碳建设,助力中国产业新质转型 | WAIC 2025
华夏时报· 2025-07-30 00:01
WAIC 2025展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 [1] - 展会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包含100余款"全球首发"和"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 [1] - 多款AI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发布,推动AI技术规模化产业应用,助力我国产业新质转型 [1] AI技术应用与落地 - 多家参展商聚焦AI技术在行业领域和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与生产力转化 [2] - 施耐德电气发布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EcoStruxure Building GPT楼宇智能运维专家等产品,为消费品、油气化工、数据中心等关键行业提供AI应用 [2] - EcoStruxure Building GPT基于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赋能高效暖通运维及建筑节能减排 [2] - 边缘智能、大模型、Agentic AI加速向细分行业渗透,工业专有知识与AI技术深度融合将迸发更大价值 [3] - 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与AI算法深度融合的智能翻牌机,通过4台控制器精准调度144台电机,展现AI在复杂工业产线中的潜力 [3] - AI技术大规模应用可推动新能源接入,提升工业制造、楼宇建筑、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的效率和能效 [3]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AI布局 - 中国是施耐德电气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公司在中国成立AI创新实验室 [4] - 已在中国建成20家"零碳工厂",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两家世界级"灯塔工厂" [4] - 无锡工厂利用AI等数字化技术驱动绿色生态设计,两年内减少90%的范围1和范围2碳排放,65%的范围三碳排放 [4] 数据中心面临的能源挑战 - 智算中心快速扩张使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困局凸显:电力需求指数级攀升,高密度散热成为技术瓶颈,碳排放压力加剧 [5] - 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在高情景下或突破700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5.3% [6] - 近七成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三年用电量年均增速将超过15%,61%计划新建或扩充智算中心 [6] -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面临供电稳定性、成本控制和碳排放管理三重挑战 [6] - 93%受访企业将供电稳定性列为首要痛点,85%坦言具有成本压力,电费占运营成本近六成 [6] 算电协同解决方案 - 施耐德电气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电力供给基础设施、算力负荷、算电协同机制 [6][7] - 底层电力供给基础设施针对智算负载突增突减进行电能质量治理和多种能源接入管理 [7] - 中层算力负荷挖掘IT负载灵活性调节空间,匹配用电信号 [7] - 上层算电协同机制建立算电双向调节决策框架,构建电力-算力联合优化模型 [7]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面临致密化、韧性、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挑战 [7] - 供配电系统需要在硬件、软件和架构上进行全方位适配,构建算电波动缓冲体系 [7] - 算电协同机制建设需要横跨能源和算力领域,各方协同达到全局最优目标 [7] - 施耐德电气通过低碳智能化硬件、数字化软件和定制化服务,助力数据中心从能源消耗者转型为稳定、高效、低碳的基础设施 [7]
东兴证券晨报-20250728
东兴证券· 2025-07-28 17:27
核心观点 - 6月规上企业利润降幅收窄,制造业改善明显;农业农村部发布方案扩大农产品消费;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国家发改委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部公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武汉发起设立百亿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多行业有新动态和政策发布 [1] - 推荐中广核技、国轩高科等多只金股 [3] - 全球白银市场进入供需缺口结构性放大阶段,工业需求是增长核心动力,推荐兴业银锡、盛达资源 [7][14][16] - 雅江水电站开工释放政策信号,拉动内需,相关央国企建筑公司和建材企业受益 [16][17][20] - 莲花控股调味品与算力双轮驱动,预计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24][29] - 6月快递业务量增长,通达系增速分化,关注反内卷政策长期影响 [30][31] - 青岛银行扎根经济大省,预计盈利高增,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2][35] 各行业公司研报要点 金属行业 - 2024年全球白银需求36207吨,工业需求占比58.5%,是主要构成部分 [7] - 2019 - 2024年全球白银需求增长4966吨,工业用银增长4884吨,占总增长量98% [8] - 电子电气白银需求是工业用银主体,2024年占工业白银需求67.7%,光伏行业需求量居首 [9] - 电子电气领域发展是工业用银增长主要动力,光伏行业白银需求CAGR高达21.4% [10] - N型电池替换叠加光伏装机,光伏用银需求上行,预计2025 - 2027年消耗量分别达6552/7128/7500吨 [12]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动白银需求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汽车行业白银消耗量分别达2566/2799/2926吨 [13] - 预计2024 - 2027年全球白银需求CAGR达2.9%,供需缺口持续放大 [14][15] 建筑建材行业 - 雅江水电站开工释放中央财政加大发力信号,拉动内需,推动经济转型 [16][1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政策在消费补贴、设备更新改造和基建投资等方向发力 [16] - 雅江水电站投资1.2万亿,带动相关需求提升,藏区水泥企业受益大 [19][20] - 推荐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央国企建筑公司和西藏天路、华新水泥等建材企业 [20] 电子行业 - 莲花控股是调味品龙头,跨界发展算力业务,开启双轮驱动增长新纪元 [24] - 中国调味品市场潜力大,莲花控股多平台销售,拓展市场 [25] - 算力是AI产业发展基石,2024上半年中国智算服务市场同比增长79.6% [26] - 全球算力规模增长,中国智能算力规模有望提升,莲花控股深耕智算租赁业务 [27] - 公司在多领域有解决方案,随着AI渗透业务有望放量,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28][29] 交运行业 - 6月全国快递业务量168.73亿件,同比增长15.8%,通达系增速分化 [30] - 申通、韵达与圆通6月单票收入同比有降幅,圆通对份额诉求高 [30] - 7月国家加强反内卷力度,关注政策对行业格局的长期影响 [31] 银行业 - 青岛银行扎根山东,大股东增持释放积极信号,信贷增速有望领先 [32][33] - 负债成本有下降空间,净息差降幅有望收窄,资产质量改善,信用成本下降推动盈利增长 [34][3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2%、15.9%、15.1% [35] 公司资讯 - 施耐德电气发布《算电协同》报告,提出解决方案赋能AI产业 [5] - 同洲电子上半年营收约5.4亿元,同比增长606.52%,净利润约2.03亿元 [5] - 德赛电池量产全球首款主动安全AI电芯,推出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5] - 中国电建总承包的孟松风电项目首批300兆瓦装机商业运行 [5] - 宇树机器人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R1智能伙伴” [6]
WAIC观察|施耐德电气:以AI赋能产业转型,以算电协同破解能源挑战
环球网资讯· 2025-07-28 09:47
AI技术应用与产业变革 - AI技术正快速迭代,其规模化应用将全面推进能源、工业等关键领域的结构性变革,充分释放科技创新的巨大影响力 [1] - 中国是全球AI产业发展高地,也是施耐德电气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公司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拓展本土生态协作 [1] - 施耐德电气展示了AI技术在工业、能源、楼宇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成果,发布《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能源挑战与应对》洞察报告 [1] AI规模化落地与生产力提升 - 2025年,推动AI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成为全球焦点,AI规模化应用需要前沿技术优势和对产业需求的深度理解 [2]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部署AI技术解决方案,人均生产效率提高82%,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 [2] - 无锡工厂以AI驱动生态设计、开发闭环碳跟踪平台,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减碳90%,获评"可持续灯塔工厂" [2] - 施耐德电气将AI技术融入数字化和绿色解决方案,展示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等创新成果,为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管理带来全维价值 [2] 边缘智能与工业AI融合 - 边缘智能、大模型、AgenticAI加速向细分行业渗透,工业专有知识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迸发更大价值 [3] - 智能翻牌机利用EAE平台实现分布式控制,内嵌先进AI算法,以4台控制器精准调度144台电机,展现AI在复杂工业产线中的潜力 [3] AI能源挑战与数据中心压力 - AI的蓬勃发展带来能源消耗问题,数据中心首当其冲,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或突破700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5.3% [4] - 近七成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三年用电量年均增速超15%,61%计划新建或扩充智算中心 [4] - 智算中心快速扩张使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困局凸显,电力需求指数级攀升,高密度散热成为技术瓶颈,碳排放压力加剧 [4] - 调研显示93%的企业将供电稳定性列为首要痛点,85%面临成本压力(电费占运营成本近六成),77%存在碳排放管理难题 [4] 算电协同架构与解决方案 - 施耐德电气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底层聚焦电力供给基础设施,中层挖掘IT负载灵活性调节空间,上层建立算电双向调节决策框架 [6] - 公司从硬件、软件、服务三方面提供支撑,硬件包括高低压配电柜、不间断电源等,软件覆盖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端提供定制化方案 [6] - SmartCool数据中心空调末端AI节能方案通过泰尔场地节能认证,成为能效提升典型案例 [6] 生态协同与产业转型 - 算电协同机制建设需要横跨能源和算力领域,施耐德电气将发挥技术专长,帮助企业构建高效可持续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7] - AI发展需要数据、算法、算力、场景等关键要素,跨越多个行业领域,其研发创新和落地应用需要各界深度协同 [7]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积极构建AI生态,通过与开发者、系统集成商、产业合作伙伴及科研院所合作,拓展"AI+产业"生态 [7] - 中国有望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AI布局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基地 [7] 技术创新与未来展望 - AI技术是驱动产业新质转型的核心引擎,施耐德电气将发挥技术创新、生态创新、人才创新优势,持续构建AI生态 [8]
【2025WAIC】施耐德电气首发“算电协同”三层架构,破解AI数据中心能源困局
环球网资讯· 2025-07-27 14:15
行业挑战 - 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导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持续攀升,能源挑战日益凸显[3] - 智算中心快速扩张带来能源管理困局:电力需求指数级攀升,高密度散热成技术瓶颈,碳排放压力加剧[4] - 数据中心面临供电稳定性、成本控制和碳排放管理三重挑战:93%受访企业将供电稳定性列为首要痛点,85%坦言成本压力(电费占运营成本近六成),77%面临碳排放管理挑战[4] 解决方案 - 传统能源使用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数据中心需求,需贯通供电、配电、计算、制冷全链路实现全要素灵活调配[5] - 创新性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自下而上打通电力供给、算力负荷与协同机制[7] - 能源侧重构电力供给侧:56%数据中心已使用新能源(光伏、风电、储能、核能),以保障稳定性、降低成本并减少碳排放[7] - 算力侧挖掘负载灵活性:预测算力需求及功耗,优化IT/非IT负载使资源高效利用并参与电力供需平衡[7]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成为电力供给侧大势所趋,可再生能源接入对数据中心灵活用能提出更高要求[4][7] - 算电协同机制需横跨能源与算力领域,需各方协同实现全局最优目标[7] - 施耐德电气将发挥能源管理与数据中心技术专长,推动算电协同实践规模化落地[7]
直击WAIC | 施耐德电气发布“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及系统化解决方案
新浪科技· 2025-07-27 10:25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表示:"在AI产业高 速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重背景下,以算电协同重塑能源范式,才能为AI浪潮提供坚实可靠的 基础底座。本报告系统性提出算电协同的实施框架,并梳理出可落地的实践路径,希望能够为企业提供 切实可行的行动参考,并激发行业创新升级。" 报告指出,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将面临供电稳定性、成本控制和碳排放管理三重挑战。第一,93%的受访 企业将供电稳定性列为首要痛点,主要受智算中心负载波动、可再生能源接入不稳定、柴发备电环评限 制等叠加因素影响;第二,85%的受访企业坦言具有成本压力,其中电费占据运营成本近六成,降本增 效为重要议题;第三,77%的受访企业面临碳排放管理挑战。这些挑战已形成从"生存"到"经营"再 到"发展"的递进式压力体系。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席院长古月表示:"算电协同 机制建设过程需要横跨能源领域和算力领域,为达到全局最优目标需要各方协同。施耐德电气将充分发 挥在能源管理与数据中心领域的技术专长,帮助企业构建高效可持续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一同 推动算电协同实践规模化 ...
施耐德电气发布“算电协同”洞察报告:以三层架构破局数据中心能源挑战
快讯· 2025-07-26 19:07
数据中心能源挑战与应对 - 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在用电量高情景下可能突破700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5 3% [1] - 近七成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三年用电量年均增速将超过15% [1] - 61%的受访企业计划未来三年新建或扩充智算中心 [1]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挑战 -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面临供电稳定性、成本控制和碳排放管理三重挑战 [1] 算电协同解决方案 - 施耐德电气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打通电力供给、算力负荷与协同机制 [1] - 该架构旨在推进算力资源与电力资源深度融合 [1]
1.2万亿雅江工程开工,看好电力设备
银河证券· 2025-07-21 16: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光伏行业评级为推荐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同日中国雅江集团成立大会举行保障工程建设运营 [3] - 雅江工程利用水能带动周边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建设水风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装机规模近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3000亿千瓦时可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电力直送大湾区和长三角提升“西电东送”利用率并助力西藏打造“东数西算”节点有望强化算电协同使AIDC算力产业链受益 [3] - 总投资1.2万亿元或上调输变电投资额可达1890 - 3150亿元参考三峡工程和藏木水电站预计项目工期约10年2035年后投产考虑工程难度和不确定性因素实际投资增幅或达5%输变电工程占比15% - 25%电力设备产业链将受益于中长期投资拉动 [3] - 电力设备产业链长期受益水电设备供应商有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特高压设备供应商有国电南瑞、中国西电等水电出线GIL细分赛道步入景气周期中国西电、平高电气等供应商有望受益 [3] - 投资建议关注水电设备及特高压设备产业链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和AIDC产业链麦格米特、金盘科技等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19日李强总理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工程位于西藏林芝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同日中国雅江集团成立大会举行保障工程建设运营 [3] 助力双碳目标,强化算电协同 - 雅江工程利用水能带动周边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建设水风光互补清洁能源基地装机规模近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亿人1年用电量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电力直送大湾区和长三角提升“西电东送”利用率助力西藏打造“东数西算”节点2025年6月西藏首个大规模智算中心“雅江1号”开服一期规划2000P算力规模已上线32节点算力集群工程有望强化算电协同使AIDC算力产业链受益 [3] 总投资1.2万亿元有望上调,输变电投资额或可达1890 - 3150亿元 - 参考三峡工程原计划静态投资900.9亿元动态投资2039亿元实际投资2072.76亿元参照藏木水电站预计雅江工程项目工期约10年2035年后投产考虑工程难度和不确定性因素实际投资增幅或达5%输变电工程占比15% - 25%输变电投资额可达1890 - 3150亿元电力设备产业链将受益于中长期投资拉动 [3] 电力设备产业链长期受益 - 水电设备供应商包括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其中东方电气是全球最大水电设备供应商之一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中市占率50%单机容量100千瓦发电机组国产化率100%2023年其西藏林芝产研基地开工建设为国首个高原水电机组产研基地国电南瑞在水电智能化控制系统及调度自动化系统覆盖有较高市占率 [3] - 水电配套特高压外送需求确定特高压设备格局稳定龙头优势明显特高压直流核心设备包括换流阀和换流变压器等交流包括组合电器GIS和交流变压器等主要供应商有国电南瑞、中国西电等 [3] - 水电出线GIL细分赛道步入中长期景气周期GIL用于大型水电站、核电站和特高压大容量输电通道建设雅江工程打开GIL成长空间中国西电、平高电气等主要供应商有望受益 [3] 投资建议 - 关注水电设备及特高压设备产业链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国电南瑞、中国西电、许继电气、平高电气、特变电工、四方股份、思源电气、长高电新 [3] - 关注AIDC产业链麦格米特、金盘科技、伊戈尔、科泰电源、中恒电气、禾望电气 [3]
从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展望我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财经· 2025-07-14 17:53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 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算力网是促进全国范围内算力调度运营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推动构建算力互联互通体系,满足产业高效便捷的"找、调、用"算力需求 [2] -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系列技术要求》,提出7项关键技术规范,构建算力资源全链条技术体系 [2] - 芜湖、长三角、韶关、贵安、庆阳、和林格尔六大"东数西算"集群算力平台已实现互联互通,呼和浩特全面建成与全国其他算力枢纽节点间400G高速光传输网络 [2] 绿色算力发展 - 算电协同是算力与电力两大领域政策的交汇点,以"高算效、低能耗、可再生"为核心,算力与能源高效协同已成为未来趋势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协同联动,把绿色电力转换成绿色算力 [4] - 呼和浩特依托"风—光—储"一体化模式,破解数据中心高能耗难题,为新能源产业找到规模化应用场景 [5]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发布《中国资环全国首个"算力资产资源绿色循环"解决方案》,构建算力设备全生命周期资管体系 [5] 算力需求与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普及驱动算力需求大幅增长,截至2024年9月我国算力应用项目已超过1.3万个 [6] - 截至2024年底我国算力规模达到280EFLOPS,近5年平均增速近30% [6] - 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份推出地方"算力券"政策,每年发放总额达15.3亿元 [7] - 呼和浩特构建了"绿电+算力设备"双轮驱动、"算力供给-输出调度-基建支撑"产业生态,为人工智能全生态创新突破赋能 [7] 算力产业融合 - 算力需与数据、算法等新型生产要素深度融合,加速向交通、金融、教育、医疗、科技、能源等行业渗透 [7] - 呼和浩特通过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实验室、规划算力设备制造产业园、组建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等丰富产业业态 [7] - "算力+产业"模式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算力产业价值加快释放 [7]
河北强算力产业育创新场景
人民日报· 2025-07-06 06:02
京津冀算力协同发展 - 京津冀协同发展10余年来,算力规模已占全国总量逾1/3,河北的"超级机房"与首都的"最强大脑"协同运转 [1] - 环京周边算力集群蓬勃崛起,包括张北云计算基地、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等 [1] - 2023年5月,河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升算力供给,推动算电协同,培育人工智能创新场景 [1] 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河北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风口,持续推进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2] - 2024年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运,2025年2月邢台太行智算中心投运,3月润泽(廊坊)国际信息港B区新型智算中心项目开工 [2] - 企业使用智算中心算力可大幅降低成本,如亿尔德科技集团一次能训练3款大模型 [2] 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发展 - 张家口智算中心项目利用张北风电绿电直供,每度电可降低成本约20% [3] - 张家口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4000万千瓦,2025年一季度算力企业绿电使用比例超过30% [3] - 计划逐步推动全市算力项目绿电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 [3] 算力应用创新场景 - 钢铁行业应用AI调度后,铁水运输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年节省7000万元,减排4万吨碳 [3] - 雄安伏羲农场采用智能播种技术,实现每亩省种10%、节肥20% [3] - 张家口主城区142个路口应用AI红绿灯,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30% [4] 产业发展数据 - 2024年河北电子信息产业营收4177.8亿元,同比增长19.2% [4] - 大数据产业收入305.6亿元,同比增长65.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