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

搜索文档
2023年跨境电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38
行业定义与特征 - 跨境电商是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商平台达成交易、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的国际商业活动,具有全球性、即时性等特征 [1][14] - 主要分为B2B、B2C、C2C三类模式,其中B2B是主流模式,占跨境电商贸易总额的77% [1][39] 发展历程 - 萌芽期(2010-2013年):以个人代购为主,行业规模较小但市场潜力巨大 [1][17] - 启动期(2014-2017年):政策支持下平台涌现,行业快速增长 [1][18] - 高速发展期(2018-2023年):业务模式完善,行业整合洗牌,市场格局趋于稳定 [1][19] 政策支持 - 2023年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出口退运商品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1][20][23] - 国家增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行业提供便利运营环境 [1][24] - 2021年以来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包括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鼓励使用人民币结算、加大海外仓金融支持等 [23] 产业链结构 上游 - 主要包括生产商、经销商、品牌商,其中商品供应商占比58%,品牌商占比26%,代理商占比16% [1][30] - 广东、浙江、江苏是主要供应区域,跨境电商出口额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4.1%、25.7%和12.3% [1][31] 中游 - 跨境电商平台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13,858.75亿元,代表平台包括天猫国际、阿里巴巴国际站、京东全球购等 [1][33] - 物流与仓储服务商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746亿元,同比增长24.5%,代表企业有顺丰、菜鸟网络等 [1][33] 下游 - 消费者以18-35岁年轻人和中产阶级为主,2021年进口跨境电商平台用户规模1.55亿人,同比增长10.71% [1][36] - 进口商品以化妆品与个人护理产品(35%)、母婴用品与儿童玩具(30%)和电子产品与数码配件(25%)为主 [1][34] - 出口商品以电子产品与数码配件(40%)、家居用品与日用消费品(30%)以及服装与服饰配件(20%)为主 [1][35] 行业现状 - 2017-2020年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2021年受物流成本、国际经贸摩擦等影响略有下滑,2022年上半年趋于平稳 [2] - 出口占比超过75%,B2C模式增速迅猛 [2] - 竞争格局呈现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凭品牌效应和供应链优势占据主导 [2][10] - 2023年上半年行业特征包括多平台布局、全托管模式崛起、DTC模式成出海潮流 [2] 代表企业分析 Temu - 以极致性价比拓展市场,注重选品与库存管理 [2] - 通过促销和社媒营销获客,逐步完善物流体系 [2] SHEIN - 深耕快时尚领域,拥有柔性供应链优势 [2] - 借社媒广告与内容营销积累用户,优化物流网络 [2] Shopee - 聚焦东南亚市场,通过本地化运营提升营销效率 [2] - 自建SLS物流体系降低运营成本 [2] 行业趋势展望 - 行业拐点已至,将逐步回暖 [2] - 品牌化、多元化、精细化是必然发展趋势 [2] - 格局向头部集中,或形成"一超多强"态势 [2] - 跨境支付、SaaS服务等相关服务商发展潜力巨大 [2] - 海外仓因能提升物流时效、降低成本,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2] 技术发展 - 电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搜索、推荐等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36] - 物流服务商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菜鸟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采用自动化分拣、无人搬运等技术 [37]
全国海岛代码行业标准出版发行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6 10:29
行业标准化进展 -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牵头编制的《全国海岛代码》行业标准正式出版发行 标志着海岛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迈出关键一步 [1] - 标准基于我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成果 对已公布海岛身份标识代码进行全面修订 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原则 [1] - 代码结构设计科学合理 能够反映海岛所属地理位置和类型 赋予每个具名海岛终身不变的唯一代码 实现"一岛一码"并预留扩展空间 [1] 管理效率提升 - 解决长期因编码规则不一导致的信息难以关联共享问题 为海岛调查、确权登记、规划保护利用等管理工作提供统一身份标识 [1][2] - 实现海岛信息精准关联与整合 夯实管理基础 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信息交换共享与业务协同提供基础纽带 [2] - 支撑构建自然资源"一张图"和基于统一代码的海岛综合数据库 提升海岛保护利用、政策制定和空间规划等决策水平 [2] 社会应用价值 - 为海洋科普、海岛旅游、海上航行等领域提供清晰权威的海岛身份信息 服务社会公众 [2] - 标准实施将为生态修复、灾害防御等专项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2]
阴极铜产量大增 云南铜业上半年净利润突破13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21: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9.13亿元 同比增长4.27% [1] - 利润总额18.95亿元 同比增长2.9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7亿元 同比增长24.32% [1] - 生产阴极铜77.94万吨 同比增长53.22% [1] - 矿山精矿含铜和冶炼阴极铜单位完全成本优于年度降本目标 [1] 生产经营优化 - 主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 完全成本优于目标 主要技经指标提升 [1] - 优化资源配置 发挥协同优势 统筹生产组织与成本管控 [1] - 采矿损失率 矿石贫化率 选矿回收率 铜冶炼总回收率和综合能耗等技术指标均实现提升 [3] 行业环境与战略 - 铜价高位震荡运行 一季度价格突破8万元/吨关口 二季度下游加工企业新增订单爆发式增长 [2] - 铜矿加工费下降 但副产品利润弥补和再生系原料使用成为盈利关键因素 [2] - 公司加大副产品硫酸 钼 硒 碲 铂 钯 铼等利润贡献度 [2] - 工信部等十一部门推动铜冶炼发展由产能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2] 数智化与资源战略 - 投入超过8000万元加快建设智能选矿系统 实现浮选全流程联动与智能决策 [4] - 普朗铜矿日处理能力达4万多吨 产出铜精矿和钼精矿 [4] - 战略布局数智转型 做大资源 做精矿山 做优冶炼 做实再生铜 做细稀散金属 [4] - 通过外抓资源 内降成本 全要素市场化对标等措施强化差异化竞争力 [4]
2025年广州消费帮扶展览会盛大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8-24 08:12
展会概况 - 2025年广州消费帮扶展览会于8月22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 主题为"消费帮扶 携穗共赢" [1] - 展会汇聚对口帮扶协作地区 革命老区 全国消费帮扶重点产区超320家优质企业参展 吸引粤港澳大湾区近1000家采购商参与 [1] - 通过现场推介 产销对接 线上直播等方式搭建"线上+线下"融合产销平台 [1] 政策支持 - 农业农村部帮扶司指出广州去年销售帮扶产品超253亿元 形成"消费带产业 产业促就业 就业稳增收"良性循环 [3] - 广东省发改委表示将持续完善政策支持 畅通产销链路 引导更多资源投向帮扶领域 [5] - 广州市协作办提出利用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 树立全国消费帮扶"一盘棋"思想 抢抓区域市场一体化政策机遇 [8] 产业合作 - 湖南省湘西州代表希望借助大湾区市场实现消费帮扶重点产区农文旅产品销量与品牌双提升 [6] - 展会推动帮扶产品品牌化 发布《广东省2025年消费帮扶农副产品进湾区选品结果》和《2025年广州消费帮扶名优产品目录》 [10] - 来自贵州 广西 新疆 西藏 湖南等多地参展企业展示茶叶 菌菇 刺梨制品 民族手工艺品等千余种特色产品 [18] 创新举措 - 广州大学发布消费帮扶产销精准匹配人工智能大模型 抖音集团推出助力"百千万工程"典型经验案例 [10] - 远方好物介绍品牌营销模式 探索消费帮扶数字化 市场化和精细化实现路径 [10][12] - 聘请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和伦敦奥运会跳水冠军张雁全为"广州消费帮扶形象大使" 体现老青传承组合 [13] 活动安排 - 展会期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产销对接 湘西州文旅推介会 安顺市名优产品推介会等多场特色活动 [18] - 举行"山湾直通车好物推荐官"聘请仪式和项目签约仪式 [15][16] - 广州将发挥"国际商贸中心"与"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功能 深化消费帮扶重点城市建设 [18]
上半年食品冷链物流业务总需求量同比增4.35%
证券日报· 2025-08-19 00:10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食品冷链物流业务总需求量达1.92亿吨 同比增长4.35% [1] - 食品冷链物流服务企业总收入2799.4亿元 同比增长3.84% [1] - 行业呈现稳需求、扩规模、调结构的运行态势 生鲜农产品消费旺季推动逆势增长 [1] 需求驱动因素 - 高温天气下冷藏品周转加速 生鲜农产品消费保持旺盛态势 [1] - 促消费政策提振生鲜消费 带动即时零售与社区电商发展 [1] - 生鲜电商和连锁餐饮快速发展推动城市配送需求旺盛 [2] 冷藏车市场变化 - 整体冷藏车销量29474辆 同比增长18.19% [2] - 新能源冷藏车销量10548辆 同比激增119.61% [2] -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达35.8% 同比提升16.5个百分点 [2] 新能源冷藏车发展动因 - 国家及地方资金补贴支持与路权开放政策驱动 [2] - 平均成本较传统燃油车低5%至10% [2] - 契合绿色物流理念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3] 技术与发展趋势 - 冷链物流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3] - 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将融入运输全过程 实现车辆位置与温度实时监控 [3] - 续航里程与制冷技术短板预计逐步改善 [3] 未来拓展方向 - 从生鲜主导向医药冷链、预制菜及跨境冷链等多元场景拓展 [2] - 生鲜电商与跨境冷链业务扩张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3] - 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冷链服务 [3]
乌鲁木齐航空“客舱宠物陪伴团队”保障任务圆满成功
中国民航网· 2025-07-11 13:22
公司服务创新 - 乌鲁木齐航空成功完成"客舱宠物陪伴团队"保障任务,首批运输7只宠物(4只银狐犬和3只不占座宠物)[1][2] - 公司为宠物家庭提供全流程服务,包括文件核查、座位预留、优先登机及专属区域划分,确保人宠共安[2][3] - 乘务员在飞行中定时检查宠物状态及宠物箱通风情况,优化同行旅客体验[3] 行业趋势与需求 - 宠物成为家庭重要成员,携宠出行需求日益迫切,推动航司服务创新[3][4] - 公司计划扩大"客舱宠物陪伴服务"覆盖航线和宠物种类,响应市场需求[4] 品牌与战略 - 此次服务标志着公司在精细化、人性化服务领域取得突破[3][4] - 公司持续践行"安全、快捷、贴心"理念,强化"家庭陪伴"品牌形象[4]
工业化预制自带饰面纤维水泥板的优势与未来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07
建筑幕墙材料革新 - 工业化预制的自带饰面纤维水泥板成为幕墙材料的革新代表,颠覆传统施工模式 [1] - 工厂自动化喷涂确保颜色、光泽和纹理均匀一致,可实现金属色、仿石材或纯色等多种效果 [1] - 采用高性能涂料如氟碳漆,具备优异附着力和耐候性,耐紫外线、抗擦洗、长久不褪色 [1] 施工效率与质量提升 - 出厂即完工的板材无需二次喷涂和现场施工,避免色差、皱纹、气泡等质量问题 [1] - 施工流程简化至裁切和直接安装,施工速度比传统方式提升至少50% [1] - 减少施工现场灰尘和噪音,改善施工环境,现场管理更便捷 [1] 成本与环保优势 - 工业化预制板材节省工时和管理成本,降低maintenance费用,整体项目预算更可控 [1] - 仿石材代替真石材、氟碳水泥板漆代替铝板,成本减少 [7] - 符合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推动幕墙材料向"工业化、精细化、标准化"发展 [2] 未来发展趋势 - 预制装饰面纤维水泥板将成为高端幕墙工程标配 [2] - 推动幕墙材料产业变革,提升质量和效率,注入绿色环保和高品质创新力量 [2] 产品结构与应用 - 外墙装配式纤维水泥板可替代石材幕墙和铝单板幕墙 [4][6] - 产品结构包括防水层、龙骨系统、保温层及其保护层等 [9]
深圳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工作大会解读:深圳加快推进综改试点
国信证券· 2025-06-23 16:15
会议动态 - 6月10日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深圳积极响应,6月20日召开贯彻落实工作大会[2][3] 教育科技人才改革 -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20年的4.93%增长到2024年的6.46%[4] -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4] - 2025年前5个月深圳新引进人才入户近4.4万人,高技能人才累计达159万,占技能人才比重39.2%[4] 实体经济赋能 -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20年的37.1%增长到2024年的42.3%[10] - 深圳已集聚19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累计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293条,2025年第一季度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48.2%[10] 开放型经济建设 -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新设外资企业9738家、占全国的16.5%[20] 治理模式健全 - 深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从2020年的68%提升至2024年的近七成[24] - 深圳三甲医院数量从2020年末的22家提升到2024年末的33家[24] - 深圳企业商事主体数从2020年末的359万户增长到2024年末的440.4万户[24]
余姚梁周线SG-1标段项目:把好现场“安全关”,护航施工稳步推进
中国能源网· 2025-06-17 10:56
项目建设进展 - 余姚经济开发区西南园区配套道路(一期)工程是余姚市首条城区高架快速路,SG-1标段路面道路长约4.356公里,高架长约3.293公里 [3] - 截至目前矮T梁预制343榀、小箱梁预制878榀,各类预制梁板架设进度已达92% [6] - T梁架设已完成292榀,为后续桥面系施工及整体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4][6] 安全管理措施 - 公司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配备安全网格员全程监督高空作业和架梁作业 [3][4] - 安装智能AI监控设备"移动哨兵",在危险作业区域部署"视频+喇叭+一键喊话"应用实现可视化管控 [3][4] - 严格执行特种设备"一机一档"管理,每月进行专项检查维修保养 [3] 技术保障体系 - 推行平安守护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明确不同地点高清视频设置标准实现智能化管理 [4] - 落实班前十分钟安全教育,每周由工程、技术、安全部门联合开展培训 [3] - 架梁过程中安全技术人员实时控制运提架等关键工序,严格落实施工作业标准 [5] 制度建设 - 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全面检查设备备案手续 [3] - 构建穿透式网格化责任体系,安排专职安全员全程监督作业 [4] - 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和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操作规范 [5]
丹徒“城市管家”让烟火与文明并行
镇江日报· 2025-06-10 07:1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346国道城市化改造工程同步修建2130米健康步道 种植12万平方米绿化景观 并配备路灯 垃圾箱 座椅等设施[1] - 计划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172座垃圾分类房 含45套智能分类房 推进"保洁 清运 分类"一体化运营模式[2] - 第一批集中补植提升绿化带9200平方米涉及11条道路79处点位 第二批补植绿地4200平方米及行道树226棵[4] 城市管理精细化措施 - 延长巡查管控时段至双休日节假日 实现值守常态化 重点整治龙山路 瑞山路等路段市容秩序[2] - 建立湿式机械化保洁模式 每周制定联合洗扫计划 采用洒水车 洗扫车联合作业形成环线降尘屏障[3] - 维修城区人行道凸起部分 修复华山街路面病害 改造人行道停车位以规范车辆停放[4] 环境治理与民生服务 - 开展118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通过倡议书 指引卡等形式强化源头引导[2] - 加强背街小巷卫生死角清理 每日督导路面冲洗质量 实施定时洒水降尘制度[3] - 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园绿地覆盖 建设口袋公园挖掘片区文化特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