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集采
icon
搜索文档
药品集采,新规则带来新变化
人民日报· 2025-11-05 11:24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即将正式公布。本次集采,规则调整成为亮点。新规则聚 焦"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医疗机构可按厂牌报量,设置"锚点价"与复活机制,引导市场 良性竞争,为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0月3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结束公示。该结果即将正式公 布,预计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10月27日在上海举行的药品集采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上,272家企业的55种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 格。这意味着,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纳入的药品品种增加到了490种。 此次集采开标前,"规则全面优化"的信息已让业界有所期待。"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 标"等系列原则,从医疗机构报量、企业投标门槛、竞价入围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调整。这些原则以及相 应的新规则是否发挥作用、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记者在药品集采申报信息公开大会现场,采访了相关 人士。 七成以上厂牌报量获得成功,供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的主流企业多数中选 10月27日,对不少参与集采的厂家代表来说,都是漫长的一天。 "同事早晨6点多就去排队,幸运地排到比较靠前的位置,我们已 ...
新一批药品集采规则优化,“反内卷”发挥作用
人民日报· 2025-11-05 11:07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即将正式公布。本次集采,规则调整成为亮点。新规则聚焦"稳临 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医疗机构可按厂牌报量,设置"锚点价"与复活机制,引导市场良性竞 争,为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0月3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结束公示。该结果即将正式公布,预 计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10月27日在上海举行的药品集采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上,272家企业的55种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这 意味着,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纳入的药品品种增加到了490种。 此次集采开标前,"规则全面优化"的信息已让业界有所期待。"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等系 列原则,从医疗机构报量、企业投标门槛、竞价入围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调整。这些原则以及相应的新规 则是否发挥作用、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记者在药品集采申报信息公开大会现场,采访了相关人士。 七成以上厂牌报量获得成功,供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的主流企业多数中选 "同事早晨6点多就去排队,幸运地排到比较靠前的位置,我们已经把材料交上去了。"10月27日一大 早,会场外,浙江一家医药企 ...
人民日报关注:新一批药品集采规则优化 “反内卷”发挥作用
人民日报· 2025-11-05 08:28
从中选结果看,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供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的主流企业多数 中选,每个地区均有多家中选企业供应,中选品种更加丰富多元。 相比于价格,药品质量同样备受关注。此次集采新规则更加关注企业质量控制水平,提高了企业投标的 质量门槛,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验提出要求,并明确投标药品2年内不得存在抽检不合格、所在生产线2 年内不得存在违反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况。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即将正式公布。本次集采,规则调整成为亮点。新规则聚焦"稳临 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医疗机构可按厂牌报量,设置"锚点价"与复活机制,引导市场良性竞 争,为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0月3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结束公示。该结果即将正式公布,预 计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10月27日在上海举行的药品集采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上,272家企业的55种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这 意味着,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纳入的药品品种增加到了490种。 此次集采开标前,"规则全面优化"的信息已让业界有所期待。"稳临床、保 ...
药品集采,新规则带来新变化(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12
此次集采药品的种类,覆盖慢性病与重大疾病的常用药、救命药,涉及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哮喘、 糖尿病、心血管病用药等。以往集采,中选药落地进院,可能出现医院优先使用的药品厂牌与患者原来 所用厂牌不同的情况,虽为患者减轻负担,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此次集采优化报量方式,医疗机构既可以按通用名报量,也可以具体到厂牌。根据开标前的统计,4.6 万家医疗机构中,有77%的量报到了厂牌。这有利于让更多医疗机构和患者在不更换厂牌的情况下用上 价格更低的药品。 核心阅读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即将正式公布。本次集采,规则调整成为亮点。新规则聚焦"稳临 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医疗机构可按厂牌报量,设置"锚点价"与复活机制,引导市场良性竞 争,为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0月3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结束公示。该结果即将正式公布,预 计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10月27日在上海举行的药品集采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上,272家企业的55种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这 意味着,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纳入的药品品种增加到了490种。 此次集采开 ...
消费医药降级?内需行业风险可能要注意了
搜狐财经· 2025-11-04 00:39
白酒行业现状 - 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通过向经销商压库存的方式美化财务报表,使净利润保持增长[1] - 2025年经销商现金流无法承受超负荷库存压力,飞天茅台酒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白酒股业绩大面积爆雷[1] 医药行业面临的压力 - 医药行业面临巨大的降价压力,压力来源包括药品集采降价和病人消费降级[1] - 医院收入下降导致医生降薪,某三甲医院口腔科医生绩效工资与业务量或产值挂钩,病人花费减少直接影响医生收入[2] - 地市医院近两年看病患者数量减少,患者治疗选择趋于保守,例如根管治疗(费用3000-4000元/颗)的患者很多选择放弃治疗仅开药[4] 医疗相关公司表现 - 通策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仅增长3%,爱尔眼科净利润同比下降10%,增长陷入停滞[4] - 通策医疗市盈率估值为37倍,爱尔眼科市盈率估值为35倍,股息率均低于1.5%,估值水平较高[4] - 通策医疗、爱尔眼科股价走势与白酒指数高度相似[4] 医药行业投资逻辑转变 - 人口老龄化加深并未带来行业高景气度,居民收入下降、药品集采降价、医保控费等因素使医院和药企面临通缩降价压力[6] - 市场投资转向创新药,主要因国内创新药企业可将药物的生产和销售权益转让给海外药企,获得收入或销售分成,本质是"出海"[6] 表现较好的行业特征 - 今年以来股价大幅上涨的行业多数依赖海外收入,例如光模块赚取海外AI公司收入,黄金股受益于全球央行购金,新能源风电和电池大订单来自海外,部分军工股收入增长来自海外军贸或民用业务[6] 基金交易活动 - 卖出海外科技LOF单日收益率约3%,累计收益率达15%,卖出标普信息科技LOF收益率4%,累计收益率约11%[7] - 基金网格交易策略涉及国防军工ETF、科技ETF、券商ETF、新能车ETF、黄金股ETF、电池ETF、A50ETF、创业板成长ETF等多个品种[10] - 药师趋势量化监控模型今年以来收益为26.59%[14]
行业周报:集采+医保谈判稳步推进,关注相关投资机会-20251102
开源证券· 2025-11-02 20:06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 - 核心观点为集采与医保政策持续推进,继续推荐制药板块性机会 [5] 集采政策分析 - 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5][16] - 集采政策优化,首次允许医疗机构按厂牌报价,并优化价差控制等规则 [5][16] - 本次集采共涉及55个品种,445家企业、794个产品投标,最终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拟中选,中选率为57% [5][16] - 集采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消炎镇痛等领域常用药品 [5][16] - 2025年国家层面政策明确优化药品带量采购,包括《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和《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5][16] 医保谈判动态 -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于10月30日启动,预计为期4~5天,先进行基本医保目录谈判,再进行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 [6][18] - 2025年基本药品目录调整有535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其中目录外311个、目录内224个 [6][18] - 商保创新药目录有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其中79个同时申报了基本医保目录 [6][18] - 纳入医保商保的创新药多处于放量初期,其收入有望快速提升,相关创新药企将迎来弹性增长 [6][19] 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第5周,医药生物行业上涨1.31%,跑赢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9位 [7][22] - 当周大部分医药子板块上涨,疫苗板块涨幅最大,上涨3.3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3.33%,化学制剂板块上涨3.31% [7][28] - 当周医疗耗材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98%;线下药店板块下跌1.84%,医疗设备板块下跌1.45% [7][28] 投资组合推荐 - 月度金股组合推荐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百利天恒、前沿生物、昊帆生物、奥浦迈、上海谊众、药明生物、泽璟制药、方盛制药 [8] - 周度组合推荐科伦博泰、华东医药、热景生物、药康生物、毕得医药、皓元医药、阳光诺和、悦康药业、联邦制药、阿拉丁 [8]
平均每个品种15家药企竞争,药品集采开启“反内卷”
贝壳财经· 2025-11-01 09:55
10月31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公示期结束。此前两天,已公布的拟中选结果中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 糖、降血压、降血脂等领域常用药品。 此次集采,全国共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旗下产品拟入选消息。10月29日,福元医药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普伐他汀钠片、西洛他唑片等6个产品拟中标 本次集中采购。其中,阿仑膦酸钠片2025年1-9月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金额约为1644.09万元,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0.6520%。 图/IC 10月31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落下帷幕。 此前,随着集采于10月28日初步公布中选结果,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告旗下产品拟中选,其中不乏年内销售破千万品种。 根据药品联采办统计,本次集采吸引了480家企业参与申报,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参与竞争,集采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不过,随着集采中选规 则调整,本次集采完成" 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预期目标。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共开展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成功采购4 ...
海正药业董事长:仿制药集采下难有高利润,要靠规模和技术壁垒突破
第一财经· 2025-10-31 19:54
公司业务战略 - 海正药业在药品集采背景下仍逆势加码高端仿制药业务 [1] - 公司将复杂注射剂作为实施差异化发展的重点领域 [2] - 公司通过投资合作快速构建在复杂注射剂领域的研发、生产和全球商业化能力 [2] 第十一批集采中标情况 - 公司有三款仿制药中标普伐他汀钠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艾曲泊帕乙醇胺片 [1] - 三款产品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分别为5420万元、8896万元、74万元占公司同期营收比例分别为1 03%、1 69%、0 01% [1] - 产品中标价分别为4 95元/盒、5 50元/支、42 85元/盒整体拟中选价格与原中标价格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 [1] 管理层对集采与仿制药的看法 - 公司管理层认为药品集采是国际惯例中标是硬道理但不要幻想有高利润 [1] - 仿制药业务发展要靠规模和技术壁垒突破集采倒逼企业提升工艺或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1] 重大投资与合作 - 海正药业与新三板企业圣兆药物签约合作总投资金额不超过7亿元 [2] - 合作内容包括参与圣兆药物股票定向发行及共同投资设立复杂注射剂合资公司 [2] 复杂注射剂行业前景与挑战 - 复杂注射剂市场前景广阔全球市场正向千亿美元规模迈进中国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79亿元 [3] - 中国能做复杂注射剂的企业不超过10家在批量生产方面仍有挑战 [3] - 复杂注射剂发展伴随高门槛需要高精准的工艺控制和长期稳定性验证审批注册要求高于普通注射剂 [3] - 复杂制剂因成本较高价格仍在百元级别为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控制成本留有一定空间 [2]
【行业观察】 集采七年 降药价更促创新
证券时报· 2025-10-31 03:09
质量,是药品的生命线。不仅要够便宜,更要能治病。此次集采更加关注企业质量控制水平,提高企业 投标的质量门槛,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验提出要求,并要求投标药品2年内不存在抽检不合格、所在生 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GMP的情况。集采中选后,药监部门还将把中选药品纳入重点监督检查范围,开 展中选企业检查和中选产品抽检"两个全覆盖"。质量门槛的抬高,为行业设置了良性竞争的准入证。 集采是价格战,更是创新赛。降价之外,药品集采的深层价值,亦在于以政策力量倒逼行业告别仿制 药"躺赚"的路径依赖。"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集采品种都是已经过了专利期,且市场竞争充分的 成熟品种。当仿制药利润空间被压缩,光靠仿制药挣钱这条路走不通,企业唯有通过创新才能生存发 展。在集采推动下,药品价格虚高的部分被挤压掉了,躺平赚钱的空间越来越小,倒逼更多企业去做那 些更加创新也更加具有高价值的业务。 集采既是医疗惠民之路,亦是产业升级之道。数据显示,中国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中 国创新药的申报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最新出炉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健全支持创新药 和医疗器械发展政策,并将生物医药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培育。这就需要包 ...
*ST双成第三季度收入增长164%至8478万元 净利润扭亏为盈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2:35
10月29日晚间,*ST双成(002693)发布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1.69亿元,同比增长33.04%;归母净 亏损252.35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3783.77万元,亏损大幅收窄约93.33%。就单季而言,第三季度营收 8478.18万元,同比增长164.39%;归母净利润1594.31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089.15万元,实现扭亏为 盈。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8.19万元,同比增长263%,主要系报告 期内新增出口品种销售收入以及支付市场开发费用等减少所致。 公告披露,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增长33.04%,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增上市品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销售所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93.33%,主要系报告期内新增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产品销售 利润所致。此外,公司合同负债期末余额较年初增长31.64%,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美国市场产品销售 权利的里程碑款所致。 *ST双成主营业务涵盖药品注射剂、固体制剂、原料药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公司拥有丰富的化学合 成多肽药物研发、注册申报、生产和市场营销经验,已成功开发了多个化学合成多肽药物和20个其他各 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