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金融创新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丨向新而行!进博会上的跨境金融创新趋势观察
新华网· 2025-11-08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八届进博会展示了金融机构通过跨境金融创新解决方案,赋能全球贸易的新图景 [1] - 金融机构正从“超级连接器”的价值深耕和“数字新基建”的智慧赋能两个维度,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 [2][7][10] 金融机构创新实践 - **渣打银行**:从首届进博会“头回客”变为连年赴约的“回头客”,带来焕新升级的“渣打中小企业‘出海通’”和一站式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渣打环球链” [2] - **渣打银行**:借助全球网络为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例如支持光明食品集团发行5年期8亿欧元可持续发展债券 [2]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与富兰克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其海外业务拓展 [4]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指出跨境并购财务尽职调查风险点远多于境内并购,需关注由跨境特性带来的特殊风险 [4]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旨在利用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经验,满足企业“出海”过程中的跨境综合服务需求 [6] - **浦发银行**:以“数智化”战略为引领,迭代升级进博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至8.0版本,核心为“数智驱动、生态融合、全链覆盖” [7] - **交通银行**:在汽车与智慧出行展区展示“金融+科技+场景”融合理念,发布面向外贸企业的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交银航贸通” [9] - **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连续7年参展,认为整合行业数据及资源的数字化平台将成为重要的航贸保险金融服务新基建 [9] - **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未来保险服务将更多融入航运贸易产业链,链接贸易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关键节点,提供全方位定制化服务 [9] 行业趋势与焦点 - 跨境金融作为连接世界经济的关键纽带,面临变革与机遇 [2] - 数字人民币应用、跨境金融服务升级、数字新基建等成为本届进博会金融机构的展示焦点 [7] - 进博会平台正不断激发跨境金融创新活力,推动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更高效配置 [10]
新华财经|向新而行!进博会上的跨境金融创新趋势观察
新华社· 2025-11-08 13:59
金融机构参与进博会概况 - 第八届进博会成为金融机构展示跨境金融创新解决方案的平台,勾勒金融赋能全球贸易的新图景[1] - 金融机构身影活跃于各大展区,展示重点包括数字人民币应用、跨境金融服务升级和数字新基建等[6] - 进博会激发跨境金融创新活力,推动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更高效配置[9] 渣打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 - 渣打银行从进博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成为连年赴约的“全勤生”[1] - 在第八届进博会带来焕新升级的渣打中小企业“出海通”和一站式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渣打环球链”[1] - 借助全球网络为企业提供创新、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例如支持光明食品集团发行5年期8亿欧元可持续发展债券[1]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跨境服务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第二年参加进博会,与富兰克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推动其海外业务拓展[3] - 指出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跨境并购财务尽职调查是一项复杂关键的工作,风险点远多于境内并购[3] - 旨在利用深耕中国市场的经验,满足企业“出海”过程中的跨境综合服务需求,助力企业在海外多元市场发展[3][6] 浦发银行的数字化金融方案 - 浦发银行以“数智化”战略为引领,迭代升级进博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至8.0版本[6] - 8.0版本以“数智驱动、生态融合、全链覆盖”为核心,实现了三大维度的深度升级[6] 交通银行的智慧出行与航贸金融 - 交通银行在汽车与智慧出行展区以“智慧出行,金融赋能”为主题,展示“金融+科技+场景”融合理念[8] - 发布面向外贸企业的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交银航贸通”,聚焦企业结算、融资、避险等关键节点[8] 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的数字化探索 - 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自2019年起已连续7年参展进博会[8] - 认为整合行业数据及资源的数字化平台将成为重要的航贸保险金融服务新基建[8] - 未来保险服务将更多融入航运贸易产业链,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服务[8]
直通进博会|向新而行!进博会上的跨境金融创新趋势观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7 18:21
进博会作为金融开放与创新的平台 - 进博会是展示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和金融创新的重要窗口,金融作为全球经贸发展的推动力在此集中展示 [1][2] - 平台激发跨境金融创新活力,推动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更高效配置,折射出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与世界深度融合的坚定步伐 [12] 金融机构的跨境金融创新解决方案 - 渣打银行作为连年参展的“全勤生”,带来焕新升级的中小企业“出海通”和一站式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渣打环球链” [3] - 渣打集团支持光明食品集团发行5年期8亿欧元可持续发展债券,此为亚洲食品行业企业首笔欧元可持续发展债券 [3] - 浦发银行以“数智化”战略为引领,迭代升级进博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至8.0版本,核心为“数智驱动、生态融合、全链覆盖” [8][9] - 交通银行发布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交银航贸通”,聚焦企业结算、融资、避险等关键节点,助力打通“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 [11] 专业服务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与富兰克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其海外业务拓展 [5] -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跨境并购财务尽职调查因其复杂性及跨境特性带来的特殊风险而成为关键工作 [5]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通过积累的海外服务能力和跨境协作能力,满足企业“出海”过程中的跨境综合服务需求 [7] 数字化转型与智慧赋能 - 数字人民币应用、跨境金融服务升级、数字新基建成为进博会金融机构展示焦点,以技术创新为跨境贸易装上“智慧引擎” [8] - 交通银行以“金融+科技+场景”的融合理念展示成果,为全球贸易与民生发展搭建“金融桥” [11] - 三井住友海上保险认为整合行业数据及资源的数字化平台将成为航贸保险金融服务的新基建,未来将提供融入产业链的全方位定制化保险服务 [11]
一湾汇五港,开放向世界!带你感受南沙进口示范区五年蝶变
搜狐财经· 2025-11-06 01:36
港口基础设施与运营能力 - 广州港南沙港区已建成集集装箱、汽车滚装、粮食通用、石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化码头集群,整体规模与作业能力稳居全球集装箱码头前列 [1] - 拥有20个5-20万吨级深水集装箱泊位,可可靠泊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其中四期工程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 [3] - 南沙汽车码头年通过能力超300万辆,为华南汽车枢纽港与国家首批整车进口口岸,可接卸全球最大滚装船舶 [3] - 粮食通用码头与国际物流中心(含大型冷链仓库)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粮食中转储备基地与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承载区 [3] 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 - 持续打造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智慧口岸建设纵深推进,"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等模式全面推广,口岸整体通关时效显著压缩 [5][6] - 监管模式迭代升级,"保税+燃油加注""保税+飞机租赁"等创新政策落地见效,综保区连续四年获评全国A类 [6] - "跨境快通集拼"系统与虚拟卡口项目打通非保税与保税货物流转堵点,助力跨境电商发展 [6] - 跨境金融创新提速,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全面铺开,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8% [7] - 广州期货交易所交易额突破30万亿元,跨境贸易投资试点额超500亿美元,全国首个期货金融业全要素产业园区落地 [7] 多元化进口平台矩阵 - 冷链物流分拨中心打造"榴莲快线""车厘子快线"等专线,让全球生鲜直供 [9] - 汽车贸易综合枢纽跻身全国第二大平行进口汽车口岸,布局新能源汽车进出口、保税存储、展示交易全产业链 [9] - 寰球美酒美食全产业链服务平台集聚进口供应商与增值加工厂,拓宽红酒、零食等消费品类进出口渠道 [9] - 粮食分拨中心凭借华南最大单体中转码头优势,吸引中粮贸易、路易达孚等龙头企业入驻 [9] - 全球优品分拨中心数字服务贸易平台汇聚欧莱雅、美赞臣等知名品牌,入选全国优秀服务贸易案例 [9] - 飞机融资租赁中心落地全国首单跨境资产包转让业务,成为华南地区行业标杆 [9] 消费市场与民生影响 - 来自百余个国家的数万种商品直抵中国,消费选择空前丰富,包括智利车厘子、澳洲牛扒、法国红酒、德国母婴用品等 [9] - 通关效率提升与跨境电商发展双重赋能,使进口商品价格更趋亲民,实现"优质优价" [9] 未来发展战略 - 将聚焦大宗商品资源配置,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1] - 提升高附加值与新经济领域进口,持续拓展进口服务边界 [11] - 升级华南重要冷链分拨中心,确保全球高品质生鲜"鲜达全国" [11] - 探索数字贸易规则创新,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助力跨境电商、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发展 [11] 总体成效与经验 - 实现了区域贸易能级与效率的双重跃升,搭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高效通道 [13] - 在规则对接、制度创新、业态培育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沙经验" [13]
2025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46.89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1-03 20:09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46.89亿元 [1]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72.96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91.27% [1] 信贷与存款 - 9月末西藏自治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785.3亿元,较年初增加773亿元 [2]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32%,增速高出全国约9个百分点 [2] - 各项存款余额6783.2亿元,同比增长5.51% [2] 跨境金融 - 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涉外收支总额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38% [1] - 前三季度西藏自治区银行结售汇总额为4.36亿美元,同比增长41.01% [1] - 前三季度对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同比增长55.26% [2] 金融创新与试点 - 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银行机构增至3家、试点企业增至15家 [1] - 1月至9月便利化试点业务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73倍和9.09倍 [1] - 跨境支付通业务自6月22日上线以来已办理业务441笔,金额706.26万元 [2] - 办理印度官方香客外币现钞结汇业务的银行网点已拓展至10个,今年共办理相关业务113笔,金额达1146.48万美元 [2]
共探跨境金融创新路径 这场大会在临港新片区召开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5:29
大会概况与核心目标 - 10月28日中资企业走出去跨境金融超链大会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召开超50家核心金融机构及百余家出海企业参与共探跨境金融创新路径[1] - 大会旨在解决企业出海面临的资金需求难满足跨境结算效率低汇率波动风险高等金融难题致力于让跨境服务不再难不再贵不再慢[1] - 大会目标是以金融赋能实体产业聚合全球优质金融资源为中资企业出海保驾护航[1] 临港新片区出海业务成果 - 临港新片区自揭牌以来已备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项目超450个中方投资总额近70亿美元[1] - 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于2024年6月设立8月正式运营已与近520家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其中跨境金融和涉外保险服务商近60家[3] - 平台还联合近70家海外投资促进机构及国际组织并在全国设立40余家分中心及联络处[3] 大会特色活动与金融产品 - 大会创新设置闪电路演与金融集市多家头部金融机构限时发布跨境融资涉外保险跨境租赁支付结算等出海金融爆款服务产品[1] - 金融集市集结银行保险租赁证券支付等不同领域金融机构全方位覆盖出海全周期金融服务场景[1] - 针对企业海外本地化需求大会精选阿联酋阿根廷两大出海热门目的地搭建专属国别馆提供区域介绍备案咨询法律仲裁人力资源等一站式解决方案[2] 企业案例与具体需求 - 觅亿汽车科技公司已在亚洲非洲多国设置海外合作网点其总经理表示最关注出口信用保险供应链金融新能源汽车出口专项融资三类金融服务[2] - 企业希望金融支持更贴合场景并期待平台更多组织对接会让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牵手[2] 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定位 -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表示将持续推进跨境金融制度创新与服务优化通过深化创新试点构建金融生态圈等措施将片区打造为中资企业出海的金融枢纽和战略跳板[1] - 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未来将以生态化精准化国际化为方向深化平台加金融生态共建推进数字金融与跨境服务融合强化国际化金融能力建设[3] - 随着走出去金融生态持续完善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发挥战略跳板作用推动更多中资企业在全球市场行稳致远[3]
2024年深圳跨境收支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1:32
跨境投资与融资创新 - 构建“本外币合一、高低版搭配”跨境资金池政策体系以开拓境内外融资资源 [3] - 首创“前海港企贷”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资小微企业从境外银行获取人民币贷款 [3] - 首创“跨境征信通”通过深港征信机构市场化合作为商业银行提供港企跨境征信报告 [3] - 探索“科汇通”允许境外科研开办资金直接汇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外资非企业科研机构 [3] - 持续优化“跨境理财通”投资模式,2024年2月改革后业务总量达到改革前的6倍 [3] - 持续深化QFLP、QDIE投资试点并落地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予登记试点 [3] 跨境结算与支付便利化 - 2024年深圳跨境收支规模位居全国第三,人民币连续五年成为深港间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1] - 2024年境外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1.46亿笔、198.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78% [1] - 首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办跨境电商收结汇业务模式,实现资金“T+0”到账和便捷退税 [4] - 全国首批支持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跨境电商外汇业务,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 [4] - 首创境内进口商“境外不落地购汇”,允许前海企业将人民币在境外直接购汇后支付 [4] - 鼓励银行与重大交易平台对接为大宗商品等进出口贸易提供便捷跨境结算服务 [5] - 落地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发布实施细则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 [5] 支付环境与服务优化 - 首批开展港人代理见证开户业务,累计开户及交易金额占大湾区九成 [5] - 创新商圈“应急兜底”支付机制,打造10个“便利支付商圈”和5个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 [5] - 推动支付机构上线“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来华零钱包”,构建便捷扫码支付体系覆盖各类消费场景 [5] - 打造多层次现钞服务网络,全市共36家兑换特许机构、超9成银行网点可受理外币兑换 [5] - 构建“数币硬钱包”一卡通行模式,实现与主流外卡、香港“八达通”互联互通及APP“碰一碰”收款 [5]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亮相Sibos 2025国际金融盛会
搜狐财经· 2025-09-30 00:0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以“无界跨境”为主题亮相Sibos 2025大会,展示其在跨境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 [1] - 公司确立了“服务一带一路的特色银行”和“服务贸易新业态的先行银行”的战略定位 [3] - 公司展示其金融服务品牌从传统银行业务向跨境金融创新转型的坚实步伐 [5] 业务能力与网络 - 公司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73家银行建立了密押关系 [3] - 公司实现20个币种的直接清算能力 [3] - 公司以其“无界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展现服务贸易新业态方面的深厚积累 [3] 行业活动与交流 - Sibos 2025大会以“全球金融的下一个前沿”为主题,汇聚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万名代表 [3] - 公司代表团与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多家国际金融机构高层围绕跨境结算、贸易金融创新等议题进行多轮会谈 [3] - 公司借助Sibos国际平台深化与全球伙伴的合作,共同构建跨境金融生态 [5] 行业趋势与影响 - 公司从全球贸易枢纽走向国际金融舞台的历程,是中国金融业扩大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的缩影 [5] - 随着中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金融机构正以特色化、专业化服务贡献中国力量 [5] - 公司致力于助力中国与世界经济在更高水平、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的互联互通 [5]
中国银行连续五年牵头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 赴香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6:55
债券发行概况 - 中国银行作为牵头全球协调人及独家绿色、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结构顾问 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40亿元人民币离岸地方政府债券 [2] - 债券包含三个期限品种:2年期15亿元票息1.61% 5年期10亿元票息1.80% 10年期15亿元票息2.08% [2] - 发行获得市场热烈响应 订单簿峰值达186.7亿元 最终认购倍数4.7倍 [2] 创新亮点与资金用途 - 首次引入大湾区主题可持续发展债券品种 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清洁交通和水治理领域 [2] - 发行体现金融创新与社会责任结合 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联动及债券市场融合具有战略意义 [2] 机构参与与战略定位 - 中国银行连续五年深度参与该债券发行 除全球协调人外还担任绿色顾问角色 专业能力获发行人高度认可 [3] - 公司将持续发挥全球化与综合化优势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协同发展 [3]
“三维破局”看“民生”:书写跨境金融的特区“进化论”
金融时报· 2025-08-26 09:32
核心业务数据与资质 - 服务近5000家进出口企业 跨境汇款线上化率跃至85% [1] - 跨境贸易融资客户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5% [1] - 小币种结算覆盖130种货币 清算网络通达全球80%地区 [1][5] - 连续4年获《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A级评级 [1] - 全国首家获批外汇局外汇展业试点资质的商业银行 [1] - 2024年获深圳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优秀服务奖" [1] - 外汇展业改革优质企业达117家 便利化结算量41亿美元 [7] - 汇率避险规模年增52倍 客户套保比率飙升至41% [7] 跨境融资创新 - 创新自动化授信产品 对接外管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通过出口数据增信实现"报关即融通" [2] - 融资流程从数周压缩至数天 解决深圳70%中小企业"有订单缺资金"困境 [2] - 提供纯信用授信支持"先放行后缴税" 直连海关数据自动生成担保额度 显著缩短通关时效 [3] - 每年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占用成本 实现轻资产运营 [3] 外汇展业改革 - 2023年率先开展外汇展业改革试点 破除传统单据审核依赖 [3] - 通过客户分级实现跨境收付高效化 科技赋能重塑全流程管理 [3] - 截至2025年6月中小微企业在优质客户中占比达62% [3] 小币种结算服务 - 创新"一户百币"服务 企业通过美元主账户可覆盖40+收款币种和130+付汇币种 [4][5] - 提供实时汇率锁定 T+0到账速度 解决汇率不透明和手续费高等问题 [4] - 特别支持"一带一路"贸易 深圳对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突破25% [4] 汇率风险管理 - 推出分层避险体系:针对小微企业提供门槛不足10元的专属期权产品 [6] - 为有经验企业定制期权组合策略 实现风险对冲和汇兑成本优化 [6] - 2025年构建"全链路避险"服务体系 客户数同比增长7倍 [7] - 通过应急交易机制和风险逆转期权方案 帮助企业应对紧急汇率波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