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经济
搜索文档
“长寿密码・巴马臻品”产销活动在广州启幕
南方农村报· 2025-11-21 18:36
"长寿密码・巴 马臻品"产销活 动在广州启幕_ 南方+_南方plus 11月21日,"长 寿密码・巴马臻 品"2025年广西 巴马瑶族自治县 特色农产品产销 对接暨农文旅融 合促消费活动, 在广东区域协作 消费帮扶产品交 易中心开幕。粤 桂两地政府部 门、专家学者、 采购企业、电商 平台等百余位代 表齐聚现场,通 过产销精准对 接、农文旅资源 联动,活动达成 农产品采购及农 文旅合作意向金 额超4000万元, 推动巴马特色产 业进一步融入大 湾区市场。 两地联动共话协 作发展 活动上,巴马瑶 族自治县党委常 委、副县长王锐 广东省老区建设 促进会会长陈开 枝表示,巴马作 表示,借助粤桂 协作平台,各界 共同将巴马优质 产品推向大湾区 市场,既是对消 费帮扶机制的深 化,更是巴马产 业对接全国大市 场的重要尝 试,"希望通过 活动,让更多人 了解巴马、认可 巴马产品,同时 欢迎广东企业家 到巴马考察投 资,共同挖掘长 寿经济潜力,助 力乡村振兴" 。 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常委、副县长王锐致辞 解锁产销文旅双 重价值 招商推介环节重 点发布了巴马农 产品精深加工、 康养旅游开发等 招商项目,详细 介绍寿源田园综 合 ...
新西兰细胞健康品牌MitoQ发布首个大型中国消费者临床试验成果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4:23
公司核心事件 -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发布其MitoQ® Mitoquinol中国消费者临床试验中期数据成果 [1] - 新西兰驻华大使及驻上海总领事莅临展台 与公司管理层及浙江大学科研团队共同见证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评价该研究是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重要里程碑 为全球抗衰科技提供来自中国的权威数据 [4] 临床试验关键数据 - 研究为期3个月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 共招募140名受试者 [3] - 在改善丙氨酸转氨酶(ALT)指数方面 ALT和AST降幅分别为对照组的1.5倍和1.6倍 [3] - 在提升精力、缓解疲劳方面 65%使用者有明显改善 改善幅度为对照组1.5倍 [3] - 在减轻感知压力方面 61%使用者反馈压力减轻 效果为对照组1.8倍 [3] - 在提升整体生活质量方面 71%使用者在睡眠、情绪或社交上有提升 比例为对照组2.3倍 [3] - 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 临床试验期间无相关不良反应 85.7%参与者完成随访 [3] 公司战略与市场进展 - 公司致力细胞抗衰科技三十余年 坚持以"线粒体健康"战略深耕中国市场 [8] - 2023年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正式启动首次以中国消费者为样本的大型临床试验 [3] - 2024年5月发布《细胞抗衰白皮书》 6月携手京东健康签署三年联合发展协议 7月推出两款新品完善产品矩阵 [8] - 2024年10月联合创始人Mike Murphy教授访华 参加抗衰创新论坛并与国内专家交流 进一步推动合作研究 [10]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临床试验结果为靶向线粒体抗氧化机制提供了中国人群的临床数据支持 [6] - 为中国在细胞健康领域积累本土科研经验、推动国际科研合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6] - 公司未来将以创新科技为核心驱动力 围绕科研合作、产业拓展与公众健康认知在中国市场稳步推进 [12] - 致力于助力构建以细胞健康为基础的"长寿经济"新格局 为中国健康老龄化社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12]
看好中国投资机遇!专访东方汇理资管投资研究院院长
券商中国· 2025-11-06 16:21
文章核心观点 -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对中国资本市场抱有长期战略性信心,并聚焦三大维度的投资机遇 [1] - 公司以建设性态度看好中国资产,关注债券、外汇、股票及科技创新领域 [1] - 在全球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并灵活把握时机是关键策略 [3][10][12]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看法与机遇 - 中国资本市场呈现与增长相关且估值具有吸引力的故事 [3] - 关注中国电动汽车、电池领域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生物技术及制药领域 [4] - 未来发展的重要投资主题包括追求高质量发展、持续关注气候和科技领域 [6] - 中国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增长的转型路径具备可信度 [6] 具体资产配置思路 - 以结构性方式布局亚洲资产类别,根据估值和收益机会对投资组合进行轮动 [5] - 股票可能展现更强上涨动能,持仓周期通常为中期(3个月或更长时间) [5] - 在固定收益配置中,采取相对价值策略而非单一方向性操作,例如建立美国与德国国债的跨市场头寸 [8] - 建议欧洲投资者将部分资产配置到大宗商品(特别是黄金)、气候转型相关资产及新兴市场 [15] 对全球市场及主要资产的展望 - 预计美联储今年有两次降息(其中一次已于10月29日落地),明年再降息两次,预测利率为3.5% [7] - 美国国债在资产配置中的核心地位有所减弱,但市场基础深厚且流动性良好 [8] - 美元面临渐进式贬值压力,黄金长期上涨趋势将持续,三年内目标价达到5000美元每盎司 [11] - 供应链重新配置为亚洲新兴市场等原本非主流投资目的地的国家带来投资机会 [9]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投资者聚焦具备中长期确定性的机遇,如气候转型、人工智能,并建立结构性仓位 [10] - 构建投资组合需设计风险预算,明确风险配置方向,并加入主题投资(如人工智能、长寿经济、气候变化) [12][13] - 资产配置需结合核心策略与卫星策略,并保持灵活性和策略性 [10][12]
东方汇理资管投资研究院院长莫妮卡·德芬谈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我们看到的是与增长相关且估值具有吸引力的故事”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07:29
公司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观点 - 东方汇理资管以建设性态度看好中国资产 包括债券 外汇和股票 [1] - 公司认为中国资产是与增长相关且估值具有吸引力的故事 [2] - 公司对中国资本市场抱有长期的 战略性的信心 [2] 公司看好的中国具体投资领域 - 公司持续关注电动汽车 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 [1] - 从估值角度看 电动汽车 电池等领域的吸引力更强 [2] - 公司看好中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生物技术及制药领域 [2] - 公司聚焦中国市场三大维度的投资机遇 持续的制度性开放与香港的桥梁作用 绿色金融与中国"双碳"目标带来新机遇 养老金市场的巨大潜力 [2] 公司的资产配置策略 - 公司以结构性方式布局亚洲资产类别 主要根据估值和收益机会对投资组合进行轮动布局 [2] - 持仓周期通常为中期 即3个月或更长时间 [2] - 公司构建核心资产配置框架 根据客户需求确定权益类资产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6] - 在固定收益类资产中需确定政府债券和其他债券的配置比例以及交易策略 [6] - 资产配置中可加入人工智能 "长寿经济" 气候变化等相关主题 [6] - 既需要有核心策略 也需要有卫星策略 同时牢记整体风险预算及分配方案 [6] 公司对黄金的观点 - 黄金是公司重点配置的资产类别之一 因其具有抵御通胀 低通胀时可获利 还能抵御地缘政治风险等独特优势 [5] - 在当前制裁措施频出 各国央行急需将储备资产转向安全领域的背景下 配置黄金成为有效的多元化策略 [5] - 公司认为黄金长期上涨趋势将会持续 预计三年内目标价会达到5000美元/盎司 [5] 公司对全球宏观环境的观点 - 公司预测美联储在2025年有两次降息 2026年仍会有两次降息 [3] - 公司对美联储利率的预测是下调至3.5% 立场略显鹰派 [3] - 美元和美国资产在投资者配置中的核心地位有所下降 特别是对于欧洲投资者 [3] - 全球关税政策变化为一些原本不被看作投资目的地的国家带来了投资机会 因其提供的风险收益比更具吸引力 [3] 公司对投资者的建议 - 建议投资者牢记结构性趋势 聚焦具备中长期确定性的机遇 例如气候转型 人工智能 [4] - 建议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建立相应的结构性仓位 考虑风险 决定哪些资产需要积极配置 哪些需要对冲 [5] - 建议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方面变得更加灵活 快速和更具策略性 [5] - 建议投资者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黄金策略 可选择适度增持 或阶段性适时获利了结 [5] - 建议投资者精心设计风险预算 明确风险的配置方向 以适当方式构建投资组合以便对冲特定风险 [5] - 建议中国投资者关键在于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投资机构需引导投资者保持开放思维 勇于跳出投资舒适区 [6]
东方汇理资管投资研究院院长莫妮卡·德芬谈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遇:“我们看到的是与增长相关且估值具有吸引力的故事”
证券时报· 2025-11-04 01:55
对中国资产的看法 - 公司以建设性态度看好中国资产 包括债券 外汇和股票 [1] - 公司对中国资本市场抱有长期战略性信心 管理规模超过2万亿欧元 [2] - 公司聚焦中国市场三大投资机遇 持续的制度性开放与香港桥梁作用 绿色金融与中国双碳目标 养老金市场巨大潜力 [2] 对科技领域的投资观点 - 从估值角度看 电动汽车 电池等领域吸引力更强 [2] - 看好中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生物技术及制药领域 认为是AI可长期布局的方向 [2] - 公司以结构性方式布局亚洲资产类别 根据估值和收益机会进行投资组合轮动 持仓周期通常为3个月或更长时间 [2] 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测 - 预测2025年美联储有两次降息 2026年仍会有两次降息 [3] - 公司预测联邦基金利率将下调至3.5% 立场比市场普遍预期略显鹰派 [3] - 降息主因与劳动力市场疲软有关 美国就业指标出现温和走弱趋势 [3]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当前国际关税政策形势仍在变化 供应链重新配置为一些原本非主流投资目的地的国家带来机会 [3] - 美元和美国资产在投资者配置中的核心地位有所下降 特别是对欧洲投资者而言 [3] - 各国央行持续推动储备多元化策略 对黄金的需求显著增长 反映新地缘政治秩序 [3] 投资组合构建策略 - 建议投资者聚焦具备中长期确定性的机遇 如气候转型和人工智能 并建立相应结构性仓位 [4] - 黄金是公司重点配置资产类别之一 因其能抵御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 是有效的多元化策略 [4] - 公司预计黄金长期上涨趋势将持续 三年内目标价达到5000美元/盎司 [5] 风险管理与资产配置框架 - 建议投资者为投资组合精心设计风险预算 明确风险配置方向 以适当方式构建组合对冲特定风险 [5] - 公司通常构建核心资产配置框架 根据客户需求确定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 再确定政府债与其他债券比例及交易策略 [5] - 建议在资产配置中加入相关主题 如人工智能 长寿经济 气候变化 需兼顾核心策略与卫星策略 并牢记整体风险预算 [5]
“我们看到的是与增长相关且估值具有吸引力的故事”
搜狐财经· 2025-11-04 01:53
公司对中国资产的看法 - 公司对中国资本市场抱有长期的、战略性的信心,并以建设性的态度看好中国资产,包括债券、外汇和股票[1][2] - 公司是欧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模超过2万亿欧元,位列全球前十大资产管理机构[2] - 公司聚焦中国市场三大维度的投资机遇:持续的制度性开放与香港的桥梁作用、绿色金融与中国“双碳”目标带来的新机遇、养老金市场的巨大潜力[2] 公司在科技领域的投资观点 - 公司持续关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从估值角度看,电动汽车、电池等领域的吸引力更强[1][2] - 公司看好中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生物技术及制药领域,认为这是人工智能可以长期布局的方向之一[2] - 公司以结构性方式布局亚洲资产类别,主要根据估值和收益机会对投资组合进行轮动布局,持仓周期通常为中期,即3个月或更长时间[2] 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测 - 公司预测美联储在2025年将有两次降息,2026年仍会有两次降息,预测利率下调至3.5%,立场比市场普遍预期略显鹰派[3] - 降息的主要原因与劳动力市场疲软有关,美国就业指标出现温和走弱趋势[3] - 美联储近期作出两大重要调整:杰克逊霍尔会议上宣布的平均通胀率政策目标;在收益率曲线短端实施的一些操作[3]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当前国际关税政策形势仍在变化,供应链的重新配置为一些原本不被看作投资目的地的国家带来了投资机会,因其风险收益比更具吸引力[3] - 美元和美国资产在投资者配置中的核心地位有所下降,特别是对于欧洲投资者,各国央行持续推动储备多元化策略,对黄金的需求显著增长[3] 对黄金的投资观点 - 黄金是公司重点配置的资产类别之一,因其具有抵御通胀、低通胀时可获利、抵御地缘政治风险等独特优势,是有效的多元化策略[5] - 尽管零售投资者购买黄金可能加剧金价短期波动,但公司认为黄金长期上涨趋势将持续,预计三年内目标价达到5000美元/盎司[5] - 建议投资者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可选择适度增持或阶段性适时获利了结[5] 投资组合构建策略 - 公司通常构建核心资产配置框架,根据客户需求确定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并确定政府债券和其他债券的配置比例以及交易策略[6] - 建议在资产配置中加入一些相关主题,例如人工智能、“长寿经济”、气候变化等,既需要核心策略,也需要卫星策略,并牢记整体风险预算及分配方案[6] - 建议投资者聚焦具备中长期确定性的机遇,例如气候转型、人工智能,在投资组合中建立相应的结构性仓位,并决定哪些资产需要积极配置、哪些需要对冲[4]
全球炽热行情下的财富之道,科技浪潮还能走多远?
搜狐财经· 2025-10-30 11:42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股票市场牛市尚未终结 全球股票评级被上调至“具吸引力” [2][3] - 人工智能被视为重要的变革性机遇 是未来全球股市表现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2] - 投资者应聚焦长期财务目标并保持投资组合多元化 持续看好优质债券与黄金 [4] 人工智能投资前景 - AI领域资本支出趋势未见放缓 云服务商与AI芯片制造商达成数十亿美元合作协议 [2] - AI需求最终能消化当前产能扩张 到2030年新算力需求将达到当前已安装芯片基数的5倍 [2] - AI投资变现进程仍处早期但采纳率快速提升 率先应用AI的企业已开始显现经济效益 [2] 全球市场投资机会 - 除AI外 美国宏观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以及美联储降息等政策将为周期性行业带来利好 [3] - 中国科技股评级被上调至“最具吸引力” 中国科技板块及整体中国股市前景向好 [4] - 同时看好日本股市 整体新兴市场以及欧洲市场的部分行业 [4] 长期投资主题与资产配置 - 长期投资维度重点看好三大主题:人工智能 电力资源 长寿经济 [4] - 优质债券若因市场对经济或AI前景担忧升温 将因避险需求获得青睐 [4] - 黄金是有效的组合多元化工具 在对冲市场波动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方面作用有效 [4]
淡马锡CEO狄澜访谈:在中国总敞口仍在上升,全球投资聚焦四大结构性趋势
36氪· 2025-09-30 15:26
公司定位与架构 - 公司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约3000亿至3500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投资组合净值达4340亿新元,创历史新高 [2][5][8] - 公司投资组合分为三大板块:总部在新加坡的长期控股公司(持股比例不低于20%)、全球少数股权直接投资、以及通过基金和资管平台进行的合作投资 [5][10] - 公司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存在关键差异,公司定位为股权持有者,投资组合中约98%为权益类资产,信用资产仅占2%左右,核心是通过“退出-再投资”的资本循环实现长期回报 [11] 投资策略与哲学 - 公司投资哲学聚焦长期可持续回报,不做宏观择时,而是基于“退出-再投资”的资本循环和四大结构性趋势(数字化进程、可持续生活、未来新消费、更长的寿命)进行配置 [5][14][19] - 金融危机后公司显著调整地域配置,其在美欧的总敞口从2011年的约11%增长至2020年末的33%,同期投资组合价值翻倍 [17] - 公司当前投资按四大趋势划分:数字化进程占11%、可持续生活占11%、未来新消费占11%、更长的寿命占5% [30] 地域配置与地缘观点 - 公司投资组合地域配置为:新加坡27%、中国18%、美洲24%、欧洲中东和非洲12%、印度8%、亚太其他地区11% [21]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总体敞口仍在增长,但会兑现部分alpha收益,将资金再平衡到美国和欧洲 [20] - 公司认为世界是多极化的,需应对关税和“去全球化”影响,并通过在华盛顿设立办公室等方式提升地缘政治分析能力 [23][24] 资产类别与市场观点 - 公司资产类别配置发生显著变化,其非公开市场投资占比从2011年的约20%提升至约40%多,公开市场占比相应从80%降至50%多 [31] - 在低利率时代结束后,公司对私募股权投资转为更审慎,强调需精选管理人,并关注能带来低双位数回报的核心增值型基础设施资产 [31] - 公司认为公开市场与私募市场各有风险,私募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大且流动性低,公开市场则面临按年考核的波动性影响 [33] 组织运营与人才 - 公司在全球13个办事处拥有约950名员工,其中新加坡约650人,海外300多人,投资人员占比约80% [39] - 公司招聘传统上偏好投行背景人才,近年也吸收私募及公募基金背景人才,并强调MERITT价值观(唯才是用、追求卓越、互相尊重、讲求诚信、团队协作、互信互助) [40][41] - 公司正将AI深度融入工作流,目标是通过AI赋能内部生产力、投资分析及组合管理,提升长期回报的可预测性 [51] 新加坡治理环境 - 公司高度独立于政府运作,董事会无政府委派董事,其与GIC均在政府的净投资回报贡献框架内,为政府社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11][12] - 新加坡政府的超前基础设施规划(如提前建设樟宜机场T5航站楼)为企业提供了明确方向和稳定环境,公司能借此同步调整业务布局 [44] - 公司所持有的企业对其新加坡GDP的贡献约占5%,这些企业在金融、公用事业等生态中扮演重要角色 [6][45]
从养老到享老 银发经济如何兑现巨大发展潜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13:44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19.1万亿元,占消费比重27.8%,占GDP比重9.6% [1] - 2050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49.9万亿元,占消费比重35.1%,占GDP比重12.5% [1] - 银发经济被定义为"最确定、最稳定的大产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1] 政策支持与行业机遇 - 2024年国务院出台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包含26项具体举措 [2] - 国家和地方连续出台养老服务体系和激励政策,形成多层次支持体系 [2] - 60年代出生群体进入老年阶段,其规模大、经济实力强、消费理念新,创造多元需求 [2] 行业现状与供需矛盾 - 养老服务存在供需矛盾,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市场细分不够精准 [3] - 上海养老机构单双人间入住率达80%-90%,但三人间以上占多数且入住率偏低 [3] - 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3] 企业实践与创新模式 - 泰康保险集团已在全国36城布局44个养老社区项目,入住居民超17000位 [3] - 险企成为养老社区布局主力军,医养融合等创新模式满足高品质医疗需求 [3] - 行业理念从"养老"转向"享老",发展"未老经济"和"备老经济"以激发新消费 [3] 长寿时代带来的变革 - 长寿时代将重塑社会经济结构,60岁被视为中年,80岁才进入老年 [4] - 长寿经济催生长寿生活,为养老产业创造巨大发展机遇 [4] - 医养结合、人工智能应用、保险产品开发等成为重点研究课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