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算
搜索文档
东华软件(002065.SZ):拟与全资子公司共同出资5000万元设立东华闽都
格隆汇APP· 2025-11-03 22:48
公司投资动态 - 东华软件与全资子公司合创科技共同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设立控股子公司东华闽都 [1] - 公司出资人民币4950万元,占注册资本99%;合创科技出资人民币50万元,占注册资本1% [1] - 投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1]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设立控股子公司旨在紧扣"数字福州"发展契机,锚定福州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导向 [1] - 投资目的为完善公司数字化与AI智算业务布局,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1] - 此次投资旨在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
摩尔线程,IPO获批文
半导体芯闻· 2025-10-30 18:34
IPO进展与财务表现 - 证监会于10月30日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公司IPO申请从受理到过会仅耗时88天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0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营收4.38亿元,营收大幅增长得益于市场对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GPU云服务等需求大幅提升以及新一代GPU芯片实现商业化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2.7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6.02%,环比减少69.07%,净亏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1] - 公司预计最早于2027年可实现合并报表盈利,扣除政府补助收益后预计将收获微利,2025年至2027年预估因政府补助带来的收益分别约为2000万元、2亿元和3亿元 [1] 产品定位与技术发展 - 公司定位于全功能GPU研发,产品线划分为AI智算、图形加速以及面向边缘计算领域的智能SoC三类 [2] - 自2020年10月成立至今,公司已推出以“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命名的四代芯片,研发重心已从早期的图形加速转向AI智算产品 [2] - 2024年末推出的最新“平湖”架构芯片S5000新增支持FP8精度,片间互联带宽提升3倍至800 GB/s,最大显存容量为80 GB,其性能参数与英伟达H20芯片(互联带宽900 GB/s,最大显存96 GB)接近 [2] 产品结构与收入构成 - AI智算产品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其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77.63%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4.85% [3] - 公司主要以集群和板卡的形式销售AI智算产品,2024年和2025年分别销售3套和5套AI智算集群,集群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1.26%和65.59% [3] - 2025年销售的5套集群中,1套为“平湖”集群产品、4套为“曲院”集群产品,平均单价超过1亿元,其中单套“平湖”集群在2025年上半年带来近4亿元营收,约占上半年总营收的57% [4] - 图形加速产品收入占比显著下滑,从2024年的22.0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68%,公司已着手推进新一代图形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布局 [5] 市场前景与竞争态势 - 公司在AI智算领域正在洽谈的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项目主要为以平湖系列板卡为核心的集群,部分已完成交付或测试 [4] - 图形加速产品面临挑战,第一代产品已进入生命周期末端,第二代产品面临英伟达中低端产品的竞争,且公司出于资源分配考虑未再迭代新架构图形加速产品 [4][5] - 尽管在售的两款消费级显卡毛利率持续为负,但公司认为其作为为数不多公开售卖的国产显卡具有战略意义 [5]
协创数据:服务器再制造业务已实现营收8.3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29 21:03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于2023年率先开展服务器及周边再制造业务,并建立了覆盖回收、拆解、检测到再制造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服务器及周边再制造业务已实现营收8.3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6.9% [1] 业务模式与协同效应 - 业务通过对退役服务器及周边产品进行标准化翻新和严格测试,满足客户对高性价比硬件的需求 [1] - 该业务提升了GPU服务器集群的运维能力,与AI智算中心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1] 合作伙伴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与宝德计算机合资成立深圳市协创宝德智能计算系统有限公司,布局服务器再制造业务 [1] - 宝德计算机是中国信创整机市场领导者,ARM服务器市场份额国内第一,AI服务器领域排名前三 [1]
5年估值百亿,英伟达AMD大佬,抢夺“国产GPU第一股”
36氪· 2025-10-28 18:22
公司投资与市场表现 - 和而泰于2020年参与投资初创公司摩尔线程,但仅参与了早期两轮融资后未再跟投 [1][2] - 该笔投资在5年后显著提振和而泰股价,推动其股价在4天内出现3个涨停板,一年内上涨接近两倍 [3] - 摩尔线程已完成上市辅导,有望成为“国产GPU第一股”,沐曦股份同样完成过会,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也在推进IPO,形成国产GPU热潮 [3] 核心团队背景 - 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14年,在其任内英伟达中国市占率从2008年不到50%提升至2020年80% [4][6][7] - 沐曦股份创始人陈维良曾任AMD上海公司高级总监十余年,主导完成15款高性能GPU产品流片与量产 [7] - 摩尔线程核心高管团队均来自英伟达,包括市场生态、GPU架构、销售等关键职位 [12][13][14][15][16][17] - 沐曦股份创始人陈维良创业时带走AMD两位核心高管彭莉和杨建,彭莉是AMD全球首位华人女科学家,杨建是AMD大中华区第一位科学家 [18][19][20] 公司发展历程与资本运作 - 摩尔线程2020年6月成立,12月获天使轮融资,百天内成长为独角兽,Pre-A轮融资额达数十亿元,不到300天推出首款GPU芯片 [8] - 摩尔线程IPO申请受理后88天完成过会,沐曦股份成立2个月即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两年半内经历七次增资八次股权转让 [9][10] - 2025年1-2月摩尔线程发生9笔股权转让,其中海松资本等机构股权转让价格达74元,显示上市前机构抢筹 [23] - IPO前摩尔线程融资估值达298.45亿元股东82家,沐曦股份估值210.71亿元股东124个 [25] - 天使轮股东沛县乾曜投资190万元,上市前持股市值达12.68亿元,投资回报667倍 [26]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沐曦股份产品矩阵覆盖AI训练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包括曦思N系列、曦云C系列和曦彩G系列GPU产品 [28] - 摩尔线程走全功能GPU路线,拥有消费级显卡、企业级专业图形加速卡、服务器智算卡及SoC产品,致力于成为“中国版英伟达” [28] - 摩尔线程已推出四代GPU架构芯片,夸娥千卡智算集群可支撑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MTT S80为首款支持DirectX 12的国产显卡 [28][29][30] - 摩尔线程推出自有MUSA架构,集成AI计算、图形渲染、科学计算、视频编解码四大引擎,并与英伟达CUDA生态兼容 [32] 财务表现与运营指标 - 沐曦股份营收从2022年42.64万元增长至2024年7.43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3.2亿元接近去年一半 [32] - 摩尔线程营收从2022年0.46亿元增长至2024年4.3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208.44%,2025年上半年营收7.02亿元超过去三年总和 [32] - 摩尔线程AI智算产品毛利率达90.7%,公司总毛利率从2023年26%上升至2024年71%,净亏损从2022年18.40亿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2.71亿元 [32] - 沐曦股份预计2025年1-9月营收同比增长437.36%至464.23%,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摩尔线程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 [35] 市场地位与竞争态势 - 摩尔线程在国内GPU市场份额低于1%,MTT S80显卡对标英伟达2021年产品3060系列,在画面表现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36] - 摩尔线程营收高度依赖AI智算业务,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占比94.85%,凸显产品结构单一问题 [36] - 客户集中度极高,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98.29%,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56.63%,沐曦股份前五大客户占比88% [37] - 2024年摩尔线程研发费用率高达310%,沐曦股份为121%,随着营收增长,研发费用率分别降至79%和68%,但仍处于高投入期 [39] 行业机遇与挑战 - AI产业处于发展早期,GPU芯片供不应求,沐曦股份2025年1-3月产销率达132% [39] - 国产GPU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未来发展需依赖中国产业链技术突破 [39] - 现阶段公司主要目标是抢占“国产自主可替代”市场机遇,与客户需求及同行赛跑是关键 [39][40]
我国光刻胶领域取得新突破,科创100指数ETF(588030)涨超1%,国盾量子领涨
新浪财经· 2025-10-27 11:22
科创100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10:06,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强势上涨1.42% [3] - 科创100指数ETF上涨1.34%,最新价报1.36元,近1周累计上涨4.92%,涨幅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2 [3] - 科创100指数ETF最新规模达59.88亿元,位居可比基金第2 [4] - 指数成分股国盾量子上涨11.49%,东芯股份上涨6.59%,智翔金泰上涨6.09%,富创精密、荣昌生物等个股跟涨 [3] 市场流动性 - 科创100指数ETF盘中换手率为1.59%,成交9723.03万元 [3]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日均成交额为3.96亿元,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 [3] 指数构成与权重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选取科创板中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华虹公司、百济神州、东芯股份等,合计占比为24.32% [4] 光刻胶技术突破 - 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团队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原位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 [3] - 该研究指导开发出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 [3] 国产算力产业链景气度 - 寒武纪、海光信息等龙头企业三季报业绩大增且存货储备充足,预计全年维持高增长趋势 [4] - 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获审议通过,叠加摩尔线程过会,显示国产GPU厂商迎来集中催化,产业进入放量阶段 [4] - AI智算领域需求旺盛,体现在厂商的在手订单和洽谈项目上 [4] 政策与产业前景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巩固实体经济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4] -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为智能制造、量子计算、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提供长期政策支撑 [4]
国产GPU第一股来了
财联社· 2025-09-26 21:23
IPO进展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于2025年9月26日通过上市委审议 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4] - 公司从IPO申报获受理(2025年6月30日)到成功过会仅用时88天 为2025年科创板IPO新过会企业中用时最短[4] - 公司拟募资80亿元 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研发项目[13] 高管团队背景 - 创始人、实际控制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长达14年(2006年4月至2020年9月)[5] - 多位核心高管拥有英伟达工作经历:联合创始人周苑曾任英伟达市场生态高级总监16年 联合创始人张钰勃曾任英伟达GPU架构师4年 副总经理杨上山有8年英伟达GPU架构师经历 副总经理王东曾任英伟达销售总监12年[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1亿元 超过过去三年营收总和[7]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17亿元 2023年和2024年亏损均超过15亿元[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累计未弥补亏损14.78亿元[7] - 主营业务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70.45% 2023年27.84% 2024年72.32% 2025年上半年69.17%[7] 业务转型与产品结构 - 产品重心从桌面级图形加速转向AI智算及专业图形加速产品[8] - AI智算产品(集群、板卡、一体机)收入占比大幅提升:2024年77.63% 2025年上半年94.85%[8] - 产品战略转型导致客户集中度提高 2025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户R贡献56.63%收入(采购金额近4亿元)[8] - 2024年第一大客户C收入占比38.07% 但2025年未出现在前五大客户名单中[8]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已推出四代GPU架构 形成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等多元计算加速产品矩阵[11] - 基于自主研发MUSA架构实现单芯片架构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等技术突破[13] -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具备全功能GPU研发能力的企业 但在市场认知度、生态完善性方面与国际头部公司仍有差距[12] 行业前景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9年中国AI智算GPU市场规模将达到10333.4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56.7%[10] - 国内算力基础设施需求蓬勃发展 集群类收入预计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9] - GPU行业对资金及资源投入要求较高 市场竞争激烈 海光、寒武纪等公司AI计算产品2025年取得突破[12] 股权结构与投资方 - 员工持股平台南京神傲发行前持股14.5455% 张建中直接持股11.0598%并合计控制36.36%股份[14] - 完成8轮融资 股东包括中国移动、深创投、上海国盛、红杉资本等国资和风投机构 以及字节跳动、腾讯、联想等产业投资方[14] 同业比较 - 沐曦股份科创板IPO于同日受理 2025年9月21日完成第二轮问询回复 进展稍慢于摩尔线程[13] - 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瀚博半导体正在接受A股IPO辅导 天数智芯与壁仞科技多次传出赴港股IPO计划[13]
“A股GPU第一股”渐近,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今日过会
凤凰网· 2025-09-26 21:10
上市审核进展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于9月26日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审议 符合发行及上市条件 [1][2] - 从6月30日申报获受理至过会仅用88天 成为2025年科创板过会速度最快企业 [1][2] - 公司拟募资80亿元 计划用于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研发项目 [1][10] 公司背景与技术团队 -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 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14年 [3] - 核心高管团队多人具备英伟达背景 包括GPU架构师、市场生态总监及销售总监等关键职位 [4] - 基于自研MUSA架构实现单芯片支持AI计算、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及视频编解码技术突破 [10]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7.01亿元 超过2022-2024三年营收总和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3.17亿元 较2023-2024年超15亿元年亏损额显著收窄 [5]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70.4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69.17% 呈现持续优化趋势 [5] - 累计未弥补亏损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为14.78亿元 [5] 产品战略与市场转型 - 产品重心从桌面级图形加速转向AI智算及专业图形加速 AI智算收入占比从2024年77.63%升至2025年上半年94.85% [6] - 2025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户R贡献收入占比56.63% 采购AI智算集群设备金额近4亿元 [6] - 公司坦言集群客户采购存在周期性 但看好国内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持续增长 [6] 行业竞争与市场前景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AI智算GPU市场规模至2029年达10333.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56.7% [7] - 公司为国内极少数具备全功能GPU研发能力企业 但生态完善度较英伟达存在差距 [9] - 同业竞争对手沐曦股份、壁仞科技等IPO进度相对滞后 [10] 股东结构与融资历程 - 员工持股平台南京神傲持股14.5455% 创始人张建中直接持股11.0598%并合计控制36.36%股份 [10] - 完成8轮融资 股东涵盖中国移动、深创投、红杉资本等机构及字节跳动、腾讯等产业资本 [1][11]
恒为科技订单减少中期净利降75% 坚定智算升级战略拟购AI新贵突围
长江商报· 2025-09-18 08:01
收购交易概述 - 恒为科技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数珩科技75%股份 同时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完成后数珩科技将成为控股子公司[1][5] - 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公司股票自9月17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5] - 交易对手方初步确定为张继生等7方 张继生通过持股61.40%的上海译振信息科技合伙企业控制数珩科技[6] 标的公司数珩科技背景 - 数珩科技是专注于企业级场景化AI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核心是将GPT技术应用于企业业务场景[1] - 公司核心技术为S-GPT AI超算引擎 产品包括数智人 AI陪练等八大应用 服务于快消 汽车 金融 教育等行业[7] - 曾于2024年10月获得容亿投资数千万元融资 资金用于技术研发 大模型训练及商业化[2][6] - 2022年率先训练可本地化部署的S-GPT大模型 2023年3月成功上线并完成部署[7] 恒为科技经营状况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684.91万元 同比下降65.92%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81.56万元 同比下降75.16%[3][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8亿元 同比下降23.19% 智能系统平台业务因智算订单减少收入下滑 网络可视化业务收入增长但毛利率下降[9] - 公司主营网络可视化(53.67%)和智能系统平台(46.24%)两大业务 是国内网络可视化领域技术领先厂商[8] 战略动机与行业背景 - 收购是公司应对经营压力实施的外延式并购 旨在加码AI智算布局[1][5][10] - 公司坚持智算升级战略 深化网络可视化AI技术应用 加大国产化算力一体机研发投入[9] - 在AI技术和算网协同趋势下 公司最早提出从网络可视化延伸到智算可视化 提供国产算力集群解决方案[8]
特发信息:模块化数据中心破局 锚定AI智算时代新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7:49
行业背景 -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吸引超3800家企业参展 覆盖光通信 智能传感 AR/VR等前沿领域[1] - AI大模型训练 高频交易 边缘计算等场景推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 行业对灵活高效 绿色节能的算力基础设施需求迫切[1] - 传统数据中心存在重建设 慢部署 高能耗等痛点[1] 公司参展亮点 - 公司以"光聚AI 信息纪元"为主题参展 聚焦数据中心全栈解决方案与创新光缆技术两大核心板块[1] - 展示数据中心微机柜及预制方舱 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部署与绿色节能[1] - 空芯光纤技术已完成实验室验证与小规模场景测试 并将继续推进研发[2] 边缘侧解决方案 - 机柜式数据中心采用All In One设计 集成密闭式机柜 UPS供电 配电系统 电池包 制冷设备 监控服务器与布线系统[2] - 单机柜即可满足接入侧边缘数据中心需求(10kV/0.4kv) 大幅提升边缘算力部署效率[2] 汇聚侧解决方案 - 多联柜数据中心可扩展至8个IT柜 支持弹性扩容与高可靠性[2] - 搭配制冷冗余与智慧管理系统 保障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2] - 助力企业节地超80% 能耗降低30% 契合双碳目标与绿色化需求[2] 云化转型突破 - 云机柜打破传统数据中心烟囱式建设模式 整合所有软硬件和环境配套资源[2] - 大幅降低CAPEX成本 加速AI技术在各行业落地应用[2] 未来发展机遇 - 东数西算 全光运力网络等国家战略持续深化[3] - 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3] - 公司凭借研发积累 全产业链布局与市场洞察 有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3]
摩尔线程及中介机构回复首轮审核问询函-股票-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5 19:44
核心业务表现 - 图形加速产品复购率表现较高 S3000和S50等产品已形成良好复购表现 [1] - AI智算产品复购率处于提升阶段 集群客户普遍表达对新一代产品测试意愿 [1] 订单与收入预期 - 公司预计订单金额约20亿元 [1] - AI智算业务收入预计于2025年及2026年实现 订单金额占比较大 [1] - 智能SOC 专业图形加速及桌面图形加速业务收入预计于2025年实现 [1] 项目进展与实施 - AI智算领域洽谈项目均系较大规模集群项目 [1] - 项目以平湖系列板卡为核心集群 已取得采购意向 [1] - 2025年上半年完成部分产品交付 已完成产品测试或阶段性评测 [1] - 订单可实现性较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