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市场

搜索文档
Klarna set for stock debut: 2025 IPO market in focus
Youtube· 2025-09-10 19:24
Buy now pay later company Clara pricing its IPO at $40 a share above its expected range values the Swedish company at about $15 billion. This comes as recent IPOs like Figma and Bullish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but well off their highs despite the initial demand. Joining us now Matthew Kennedy, senior strategist at Renaissance Capital 40.Um let's just cut to the chase. What what what would surprise you. Would would 60 surprise you or or are you expecting a more muted uh debut.Yeah, I mean you can never real ...
恒指收升62点,科网股走弱
国都香港· 2025-08-13 09:50
市场表现 - 恒指收升62点至24969点,涨幅0.25%,但受制于两万五关口,全日成交额2154.21亿元,北水净流入94.5亿元 [3][4] - 蓝筹股表现分化:85只蓝筹中55只上涨,中芯国际(00981)涨5%至51.15元领涨,快手(01024)跌9.3%至71.6元拖累科指 [4] - 海外市场普涨:道指涨1.10%至44458.61点,纳指涨1.39%至21681.90点,日经225指数涨2.15%至42718.17点 [2] 宏观与行业动态 - 香港IPO市场领跑全球:2025年前7个月集资1270亿元,同比增超6倍,处理中上市申请超210宗 [7] - 香港出口承压:九仓主席吴天海预计下半年出口形势恶化,上半年物流业务盈利仅增11%至1.37亿元,香港码头吞吐量降3% [8] - 内地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出台:对8类消费领域提供1%年贴息,单户最高贴息贷款100万元,中央财政承担90% [10] 上市公司动态 - 康基医疗(09997)获创始人及TPG、卡塔尔主权基金QIA等财团私有化,每股注销价9.25元较停牌前溢价9.9% [12] - 毛戈平(01318)预计中期净利润增35%-37%至6.65亿-6.75亿元人民币,高端品牌认可度提升驱动增长 [13] - 朗廷(01270)中期可分派收入跌17.65%至2800万元,香港酒店可出租客房收入平均降1.5%,下半年展望持平 [14] - 康健国际医疗(03886)预计中期扭亏为盈,净利润910万-1430万元,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减少 [15]
香港财库局许正宇:今年前7个月港股IPO集资总额约1270亿港元 同比升幅逾六倍
智通财经· 2025-08-12 14:21
香港IPO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资额位居全球首位 超越其他主要国际市场 [1] - 前七个月共53宗新股上市 集资总额1270亿港元 同比升幅超过六倍 超越过去三年全年集资总额 [1] - 正在处理中的上市申请超过210宗 [1] - 全球IPO市场上半年集资额同比仅增约10% 交易宗数下降5% [1] 市场结构与行业分布 - 四宗新股集资额超过50亿港元 七宗为"A+H"股 合共筹资770亿港元 [2] - H股相较于A股折让幅度较小 甚至出现溢价 反映国际资金强劲需求 [2] - 上市企业产业分布高度多元 涵盖工业 金融 消费 医疗健康 TMT及新能源等领域 [2] - 医疗健康领域10家企业上市 总融资额163亿港元 其中6家通过18A章上市 [2]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升幅近90% [2] 国际参与及投资者结构 - 泰国饮料食品公司 新加坡疾病筛查公司及东南亚氧化铝制造商等国际企业登陆港股 [3] - 2025年上半年新股基石投资与机构配售吸引北美 欧洲 中东长线基金 私募股权 对冲基金及主权财富基金 [3] - 散户市场表现踊跃 部分新股录得多倍超额认购 [3] 政策与制度创新 - 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十周年 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后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和未有收益生物科技公司纳入港股通 [4] - 2023年3月扩大港股通证券范围至香港主要上市的合资格国际企业 [4] - 2023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服务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企业 [4] - 实施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改革 规定至少40%发售股份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 引入公开认购机制选项及新初始自由流通量要求 [4] 经济影响与展望 - 第二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同比实质增长3.1% 金融及相关商业服务展现强劲动力 [7] - 资本市场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增长 [7] - 香港财库局将持续优化制度设计 推动监管创新 提升市场效率 结合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 [7]
“投资家网·2025中国价值企业榜单”盛大开启
搜狐财经· 2025-07-27 20:29
中国创新企业经济贡献 - 中国创新企业总数突破4500万家 贡献GDP增量的38.7% [2] - 过去一年创造1.2亿个就业岗位 头部企业带动2000万灵活就业 [2] - 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连续多年全球前列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2万亿美元 [2] 行业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 - 人工智能提升各行业准确率 物流机器人使仓储效率提升300% [2] - 科技赋能农业使农产品上行成本下降40% 直接带动2000万农户增收 [2] 投资家研究院榜单评选 - 评选对象为中国地区创业公司及IPO/拟IPO企业 基于融资、技术、产品、团队、影响力五大维度 [5] - 融资维度权重30% 含融资金额、轮次、投资方数量及实力 [6] - 技术维度权重30% 含专利数量、研发投入、人员履历及占比 [6] 榜单类别设置 - 覆盖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高端制造、芯片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新消费九大领域 [7] - 设置年度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最受关注IPO/拟IPO企业、卓越管理者等专项榜单 [7] 评选流程与方法 - 前期通过征集表展开 中期进行数据筛选与电话核实 核对WFin数据库 [6] - IPO企业评选参考分析师建议及区域贡献度 拟IPO企业参考近一年深度观察 [6]
IPO排队企业止跌回升,北交所成最大“蓄水池”
梧桐树下V· 2025-07-01 18:39
A股IPO在审企业数量回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IPO在审企业数量达321家,扭转阶段性下滑趋势,反映企业上市信心恢复和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增强 [1] - 分板块看,创业板34家、科创板37家、主板59家(深主板28家+沪主板31家)、北交所191家,北交所占比高达59.5% [1][2] 北交所成为IPO首选板块 - 北交所在审企业数量达191家,其中"已受理"状态96家,占比超50%,显示其吸引力显著增强 [2] - 2025年6月30日单日新增受理41家IPO创年内新高,其中北交所集中受理32家,数量为2025年以来峰值 [2] - 企业转向北交所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差异化上市门槛更契合中小企业特性、审核速度更快、政策支持力度大 [3] 各板块IPO审核进度分布 - 已受理:创业板18家、科创板17家、深主板11家、沪主板9家、北交所96家,合计151家 [2] - 已问询:创业板5家、科创板5家、深主板2家、沪主板8家、北交所28家,合计47家 [2] - 提交注册:创业板2家、科创板2家、深主板1家、沪主板2家、北交所10家,合计17家 [2] 企业上市策略转变趋势 - 部分新三板企业将创业板上市计划转向北交所,同时创业板/科创板/主板IPO未果企业也转战北交所 [3] - 北交所定位精准服务于"专精特新"及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盈利与成长标准更包容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 [3] - 监管层提高市场准入包容度的政策信号进一步强化北交所吸引力 [3] 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展望 - IPO排队数据反弹(尤其北交所)表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有效发挥 [3] - 预计下半年A股IPO市场将保持活跃,为实体经济持续注入资金 [3]
德勤:A股新股市场将稳步增长 高科技企业成市场亮点
新华财经· 2025-06-19 19:54
A股市场表现 - 2025年首季A股市场放缓,第二季度呈现更多复苏迹象,预计下半年表现与上半年相若,全年新股发行与2024年看齐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市场将有50只新股上市融资37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44只新股融资325亿元人民币分别上升14%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19只新股融资202亿元人民币,深圳证券交易所26只新股融资150亿元人民币,北京证券交易所5只新股融资19亿元人民币 [1] - 创业板以新股数量成为最活跃板块,上海主板以融资金额领先其他板块 [1]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中国证监会推出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及创业板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预计将推动A股市场逐步活跃,尤其是高科技企业 [1] - 国家对科技及创新行业的支持将推动科技、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到资本市场募资,成为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亮点 [2] H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H股以40只新股融资1021亿港元收官,较去年同期30只新股融资132亿港元分别增加33%和673% [2] - 接近四分之三的融资额来自4只超大型A+H新股及1只H股上市 [2] - 目前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包括超过5家公司每家或融资至少10亿美元 [2] 香港IPO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全年香港新股市场可从80只新股融资2000亿港元,其中25只或为A+H新股 [2] - 大部分上市项目将来自科技、传媒和电信以及消费行业 [2] - 推动香港新股市场的因素包括鼓励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简化A股上市公司申请程序、更理想的估值和市场流动性 [2]
关税阴霾下,企业并购按下暂停键,交易员却迎来春天
华尔街见闻· 2025-06-17 20:33
交易业务表现分化 - 股票交易业务受益于市场波动性 表现强劲 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Ted Pick指出标普500指数攀升带动市场业务坚挺 以股票业务为首[1] - 美国银行预计市场业务交易收入将实现中高个位数百分比增长 摩根大通也预测市场业务保持稳定增长[1] - 固收 外汇和大宗商品交易收入增长放缓 高盛透露已调整风险头寸 固收交易表现略显疲软 德意志银行称4月开局艰难[2] 投资银行业务下滑 - 并购交易价值同比增长21% 但交易数量下降22% IPO市场交易价值和数量均下降超过10%[1][3] - 美国银行预计投资银行收入同比下降约25% 摩根大通预测投资银行费用将出现中等十位数百分比下降[1][3] - 科技和数字资产领域IPO表现良好 但为受关税影响公司定价更具挑战性 大量交易延迟导致收入比预期更疲弱[3] 市场环境与前景 - 交易业务与投行业务呈现两极分化 大型交易仍在推进但整体活跃度下降 从交易宣布到费用落袋存在时滞[3] - 高盛对夏季前景保持谨慎乐观 前提是不再遭遇外生性冲击或更具破坏性的政策[3]
A股受理加快、港股募资额翻六倍 业内:IPO市场步入新阶段
快讯· 2025-06-16 11:56
A股IPO市场 - 截至6月13日已有17单IPO获受理,去年同期仅有1家获受理 [1] - 今年A股上市的48家企业由26家券商负责承销,承销与保荐费收入合计24.44亿元,同比增长21.90% [1] 港股IPO市场 - 年内已有31家新股上市,募资总额779.88亿港元,同比增长615.95% [1] - 中资券商担任保荐代表人的项目数量明显多于外资券商,且中资券商持续加大港股IPO市场投入 [1] 行业观点 -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IPO市场回暖是因去年基数过低,用"回归正常"形容更为准确 [1]
国泰海通 · 晨报0610|新股、交运、机械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09 22:26
IPO市场 - 监管推动IPO高质量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2025年至今已有4项规则修订落地,新增理财机构作为网下投资者并纳入A类配售范围,未盈利企业限售方式明确 [1] - 新股首日涨幅保持高位,2025年至今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证分别发行新股13家、5家、16家和3家,合计募资247.45亿元,A类账户数量增速快于B类 [1] - 2025年沪深板块受理4家IPO企业,包括1家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和1家募资百亿企业,过会12家,审核节奏稳步推进 [2] - 中性预测2025年新股发行80~140家,募资940亿元,5亿规模A类账户打新增厚收益率约2.23%,B类约1.80% [2] 交运行业 - 集运行业过去五年经历两轮高景气,2025年上半年受关税摩擦影响,美线出现出口积压与出货潮,未来需关注集运联盟重组与贸易格局重塑 [3] - 油运行业2024年下半年经历压力测试后,2025年运价中枢显著回升,受益油价回落与伊朗制裁升级,全球原油增产周期利好需求,油轮供给刚性持续 [4][5] - 干散行业2025年上半年运价中枢同比回落,但全球铁矿增产周期开启,西芒杜项目投产在即,未来景气有望逐步复苏 [6] - 油运行业维持增持评级,盈利弹性充足,市场预期回落低位,股息率支撑估值下限 [7] 机械行业 - 人形机器人产业兴起带动轴承需求,特斯拉Optimus若出货100万台将新增轴承需求超30亿元,谐波减速器、丝杠、电机等环节需多种轴承类型 [9] - 全球轴承市场规模2021年达1213亿美元,预计2030年超2430.3亿美元,中国2023年轴承行业营收2180亿元,产量202亿套,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10] - 轴承加工工艺复杂,磨床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0%,高端磨床依赖进口,技术难点包括套圈沟道精度控制与材料加工 [11] 其他行业动态 - 创新药持续推荐,加大对Pharma的推荐力度 [17] - 家电行业618大促回归本质,国补政策助力转化 [17] - 计算机行业稳定币发展迎来利好,政务数据与AI受关注 [17] - 建材行业6月起进入低基数期 [17]
纳斯达克CEO:(当谈及IPO市场)受到关税影响的公司正采取观望态度,等待时机进行上市。过去几年一直存在大量积压的需求和供应。
快讯· 2025-06-06 02:37
IPO市场动态 - 受关税影响的公司对IPO持观望态度 等待更合适上市时机 [1] - 近年IPO市场存在大量积压的供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