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

搜索文档
深市公司出海成效显著 2024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1.62%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20:13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上市公司正以创新为桨、实力为帆,积 极拓展海外市场,谱写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2024年,深市公司实现海外收入4.18万亿元,同比增长 11.62%。 行业龙头企业海外销售持续增长。立讯精密(002475)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比亚 迪(002594)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美的集团(000333)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集 团")、潍柴动力(000338)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动力")、宁德时代(300750)新能源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5家公司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分别为2354.67亿元、2218.85亿 元、1690.34亿元、1197.74亿元、1103.36亿元。出口导向型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2024年相关公司营业 收入合计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合计1229.96亿元,同比增长26.36%。 业内人士认为,从智能制造到数字经济,从绿色能源到消费升级,深市企业正将"中国智造"的品牌魅力 辐射世界,为全球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出海步伐加快 实现全球产业链协 ...
为世界消费者提供更多“中国选择”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5:14
中国品牌全球化趋势 - "中国购"现象标志着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新起点,未来将在营商环境优化、市场开放和产品升级的推动下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1] - 外国游客在华消费结构变化显著,本土商超、潮流文创和特色美食占比提升,支付平台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 [1] 消费驱动因素 - 退税政策升级推动外国游客消费热情,消费1万元人民币商品可节省900元(11%退税率扣除2%手续费) [1] - 便利服务提升消费体验,包括免签政策放宽、退税商店数量增加和外卡POS机覆盖率提高 [1] - 社交平台现象级传播(如"对账"热潮和海外博主"中国行")增强了中国市场的国际吸引力 [1] 制造业竞争力跃迁 - 中国制造业从"仰视跟随"转向"定义标准",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设计水平显著提升 [2] - 国产卫浴产品(如智能马桶、多功能花洒)已具备健康监测和娱乐功能,形成全球竞争力 [2] - 国货潮品、非遗文创等供给端升级构建了不可替代的质量优势,吸引全球消费者 [2] 市场开放与国际化 - 跨境电商、进口博览会、离岛免税试点和多式联运等举措推动中国开放水平持续提高 [2] - 入境消费占GDP比重0.5%,较世界主要国家1%-3%仍有差距,显示增长潜力 [3] - 免税店需调整商品结构,增加本土产品比重以匹配外国游客需求 [3] 行业升级方向 - 经营主体需聚焦外国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品质、种类和设计以扩大"常来常买"效应 [3] - 中国制造向"智造"转型将持续强化全球价值吸引力,推动品牌国际化进程 [2][3]
秀水街秀出国潮新活力
北京青年报· 2025-05-21 02:19
秀水街转型与定位 - 秀水街从传统商业体转型为"时尚设计孵化器+文旅消费综合体",2025年3月与中国国际时装周签约打造CBD商圈首个国际时尚秀场[12] -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245%,销售额达16亿元,外籍消费者占比70%[12] - 2005年"撤市入楼"开启品牌化转型,历经20年12次改造,服务于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12] 博人定制发展历程 - 创始人周国平与秀水街结缘30多年,顶峰时在北京拥有20多家实体店铺[13] - 2003年秀水市场拆迁改造后,周国平成为首批入驻商户,带动服装定制业在秀水扎根[13] - 创新推出"极速定制服务",24小时成衣并支持试衣后修改,通过流水线分工和专车配送提升效率[13] 第二代经营创新 - 85后主理人周苗苗引入服装设计环节,自主研发3D裁剪系统,融合传统手工与数字科技[13] - 通过短视频、直播推广品牌故事,增加改衣服务提升客户黏性,孵化成衣品牌"千丝绣"[13] - 借助秀水街平台,"致敬1982"系列登陆中国国际时装周,强调中式设计理念[13] 秀水街战略升级 - 2020年确立"国货之光"新定位,2023年获评"中国首批城市更新示范项目"[14] - 联合北京服装学院打造"国际高定联盟",孵化本土设计师品牌,提供免租和联营支持[14] - 引入30多个定制品牌包括"雷蒙1940&宫溢""熙上""燕慕旗袍"等,优先分配黄金铺位[14] 政策与国际化成果 - 朝阳区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民营企业交流平台,助力秀水街转型[14] - 2024年成为"北京礼物"授权商,落地北京时装周项目,2025年举办23场国潮品牌国际发布[14] - 2025年"五一"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提升53%,销售额增67%,欧美游客占比显著上升[14] 文化商业融合 - 引入敦煌研究院授权品牌"敦煌故事",推出龙腾腾手办、熊猫文创等中国元素商品[14] - 提供三小时购物体验、国际邮寄、外语沟通和外币结算服务,吸引欧洲央行行长等高端客户[14] - 定位为"中国非遗文化博物馆",融合景泰蓝、云锦缂丝等传统与现代工艺[14]
行进中国|6297项发明专利背后的“智造”突围
人民网· 2025-05-20 10:31
技术创新 - 马赫电混PHREV具备自动识别路况并选择最优挡位模式的功能 [2] - 行业首创双电机两挡电驱动总成iD3-400 [6] - 东风氢舟动力平台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长寿命、强环境适应性四大竞争力 [8] 新能源与电池技术 - 新一代高比能固态电池亮相 [4] - 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展示氢能领域领先布局 [11] - 东风-ID3-200油冷扁线电机高效且散热快,提升系统效率 [10] 研发实力与专利成果 - 2024年东风汽车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297件,达成率近200%,创历史新高 [10]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906件,连续三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专利创新指数稳居国内自主整车集团榜首 [10] 智能驾驶与电子架构 - 天元智驾提供T100—T1000的4个级别解决方案 [11] - 天元智舱构建视觉+语音+生物感知三位一体的智慧中枢 [11] - 国内首个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天元架构构建智能汽车的数字神经 [11] 动力系统突破 - 行业首款热效率达45.18%的混动专用发动机马赫动力刷新行业纪录 [11] - 全国产高性能车规MCU芯片DF30填补国内空白 [11] 行业地位与战略布局 - 东风汽车以硬核科技实力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引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新格局 [11] - 中国首个豪华电动越野技术解决方案猛士智能越野架构亮相 [8]
“争气机”为何再次牵动世界的目光
环球时报· 2025-05-19 08:14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 - 歼-10CE外销型战机首次取得实战战果 凸显其机动性能好、隐身能力强、雷达探测距离远、搭载导弹先进等优势 实现先敌发现、跟踪和射击 [1] - 歼-10系列战斗机新技术率超过60% 远超国际惯例30%的水平 试飞史上创造"零伤亡"纪录 [2] - 歼-10项目突破工业基础薄弱和经费不足等困难 坚持自主创新路线 2006年成建制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 [1][2] 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成果 - "天眸芯"视觉算法性能超越传统 "神威·太湖之光"超算曾领跑全球 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开启量子算力新纪元 [3] - 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发射12颗卫星 "奋斗者"号探万米深海 天和核心舱建设空间站 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 [3] - C919大型客机投入运营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刷新速度纪录 体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3] 国际合作与产业影响 - 珠海航展成为国际航空航天技术交流平台 C919进军东南亚市场 低空经济企业布局海湾国家推动可持续发展 [3] - 中国在5G、新能源等领域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项目快速增长 展现科技惠及世界的担当 [3] 行业发展历程与展望 - 航空工业从一穷二白到世界前列 依靠自主创新和持续奋斗 实现战斗机技术从"望尘莫及"到"并驾齐驱"的跨越 [2][4] - 未来将把握科技发展主导权 同时保持开放合作 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4]
九号公司第700万台智能两轮电动车下线 展现“中国智造”新高度
搜狐财经· 2025-05-17 22:21
公司里程碑 - 第700万台智能两轮电动车在江苏常州全球研发制造基地下线 [1] - 展现出新一代"中国智造"企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1.12亿元,同比增长99.52%,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大增236.22% [3] - 2024年营业收入141.96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10.84亿元,增长81% [3] 业务发展 - 智能短交通和服务机器人两大业务板块表现突出 [6] - 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稳居全球第一,2023年自有品牌电动滑板车销售额全球首位 [6] - 智能两轮电动车2021年至2024年销售量从不足45万台跃升至近260万台,营业收入从13.3亿元提升至72.1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智能两轮电动车单季度销量突破100万台 [6] - 赛格威全地形车2024年全球累计出货量达10万台 [6] - 割草机器人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从2.24亿元攀升至8.61亿元 [6] 研发与产品创新 - 2020年至2024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30亿元 [7] - 自研"Ridey LONG"长续航系统,将电池续航提升20% [7] - 今年下半年将发布技术品牌凌波OS,沉淀短交通领域超10年技术积累 [7] - 工厂拥有智能化生产管理技术,实现关键零部件编码溯源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8] 未来战略 - 两轮电动车领域将落地真智能3.0,有望打造多款爆品 [9] - 电动滑板车和E-bike瞄准欧美市场,通过优化产品组合提升份额 [9] - 割草机器人领域不断提高竞争力,扩宽应用场景 [9] - 凌波OS发布和各业务战略推进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思路 [9]
采购签约金额超130亿元,2025工程机械主机配套件全球采购签约大会举行
长沙晚报· 2025-05-17 21:49
行业动态 -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主机配套全球采购签约大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主题为"智链全球·共创新质",汇聚100余家工程机械产业链企业参会 [2] - 现场主机企业与配套件企业签订年度采购协议超130亿元 [2] -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等6家工程机械主机企业通过数字化电子签约达成战略合作 [2] - 合作涵盖智能装备采购、技术研发协同、海外市场拓展等深层次领域 [2] 产业集群规模 - 长沙作为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产业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2] - 产品销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 [2] -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拥有链上企业516家,其中规上企业417家、上市企业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制造商5家 [2] - 拥有20个大类、100多个小类、近10000个型号规格的整机产品,涵盖全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种的85% [2] 技术创新 -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10家企业集中展示前沿技术成果 [3] - 千江集团发布《粉末涂料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新进展》,环保工艺可降低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30% [3] - 润天智科推出"全场景智能施工解决方案",通过5G与无人驾驶技术实现作业效率提升50% [3] - 铁建重工首次公开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研发计划 [3] 行业影响 - 大会促进工程机械产业链上下游深度绑定与协同发展 [3] - 实现技术创新持续突破与政策赋能的精准发力 [3] - 为产业集群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3] - 推动"中国智造"技术标准与服务模式走向世界 [2]
工程机械头部企业长沙聚首 签订年度采购协议超13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21:12
行业动态 -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主机配套全球采购签约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现场签订年度采购协议130多亿元 [1] - 大会以"智链全球·共创新质"为主题,旨在推动"中国智造"技术标准与服务模式走向世界 [1] - 长沙工程机械集群是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产业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 [1] - 湖南省工程机械出口首破300亿元,达316.3亿元,产品占全国工程机械种类的70%左右 [1] 企业合作与技术发布 - 千江集团发布《粉末涂料在工程机械领域应用的新进展》,环保工艺可降低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30% [2] - 润天智科推出"全场景智能施工解决方案",通过5G与无人驾驶技术实现作业效率提升50% [2] - 铁建重工首次公开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研发计划 [2] -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6家工程机械主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覆盖智能装备采购、技术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 [2] 产业发展 - 湖南实施产业培塑行动,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13条重点产业链倍增计划 [1] - 湖南工程机械已形成千亿级重要产业集群,涵盖12大类、100多个小类、近500个型号 [1]
从青岛到世界,一条轮胎背后的品牌强国之路
齐鲁晚报· 2025-05-17 06:11
品牌价值排名 - 2025年全球轮胎品牌价值排名前三位分别是法国的米其林($87.633亿,同比增长11%)、日本的普利司通($82.53亿,同比增长85%)和德国的马牌($39.043亿,同比下降165%) [2] - 中国品牌赛轮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品牌价值增长13%,蝉联中国最具价值轮胎品牌榜首 [3][10] - 其他中国品牌表现:玲珑轮胎($7.853亿,下降25%)、三角轮胎($2.259亿,下降15%),新上榜的贵州轮胎价值$2.603亿 [2]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02亿元,同比增长22.42%;归母净利润40.63亿元,同比增长31.42% [4] - 轮胎产销量分别达到7481.11万条和7215.58万条,同比增长27.59%和29.34% [4] - 海外市场贡献75%营收(238.11亿元),毛利率达29.88%,高于国内市场的21.5% [4] 全球化布局 - 海外产能布局包括越南(营收86.44亿元,增长20%)、柬埔寨(营收40.39亿元,增长73%),正在建设墨西哥及印尼生产基地 [5] - 全球规划年产能突破1.3亿条,包括2765万条全钢胎、1.06亿条半钢胎和44.7万吨非公路轮胎 [5] - 2024年新增产能:全钢胎95万条、半钢胎800万条、非公路轮胎4.2万吨 [6] 技术创新 - 液体黄金轮胎突破橡胶材料纳米级分散技术,解决轮胎"魔鬼三角"难题 [7] - 2024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20.82%,2023年研发投入8.38亿元 [7] - 成为首个进入国际汽联供应商名单的中国轮胎品牌,Atrezzo ZSR2轮胎在《Auto Bild》测试中创中国品牌最佳成绩 [8] 品牌建设 - 通过"赛事+技术+文化"策略提升品牌形象,合作F4方程式、CTCC等赛事,登陆欧洲杯、巴黎奥运会央视黄金时段 [9] - 2024年品牌价值突破千亿元,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108位 [10] - 为小米SU7 Ultra定制PodiumTrack PT01轮胎,成为新能源车配套领域标杆 [8]
迦南智能子公司迦辰新能源双展发力 彰显全球充电领域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15:46
公司动态 - 迦南智能旗下子公司迦辰新能源连续亮相第四届上海国际充换电与光储充展览会和欧洲智慧能源展两大行业盛会 [1][3] - 上海展会规模超3.5万平方米,汇聚8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聚焦超充、换电、光储融合及车网互动等前沿领域 [1] - 欧洲智慧能源展吸引3000余家参展商,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以"创造新的能源世界"为主题 [3] 产品技术 - 迦辰新能源展出全功率段智能超快充设备,功率覆盖80kW至720kW,适配乘用车、商用车及特种车辆的多场景应用 [1] - 充电设备采用IP65防护等级与独立风道散热系统,整机寿命超10年,核心模块质保5年,降低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 [2] - 集成式超充桩功率覆盖120kW—1080kW,支持单枪最大电流600A,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高效充电体验 [3] - 产品兼容美标(CCS1)、欧标(CCS2)、日标(CHAdeMO)标准,通过CE、CB国际认证,适配特斯拉、宝马、丰田等全球主流车型 [3] 产能布局 - 迦辰新能源年产5万台产业基地已于4月奠基开工,预计2026年投产,聚焦超快充设备、核心器件及能源管理软件的规模化生产 [2] - 新基地将大幅增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与供货能力,为迦南智能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2]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加大在车网互动、自动充电及储能技术研发投入,致力于从"单一补能点"向"智慧能源节点"转型升级 [2] - 迦辰新能源的发展规划与迦南智能在新能源领域的长期战略不谋而合,将助力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 [2] - 通过技术创新与标准兼容,迦辰新能源不断提升"中国智造"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