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泡沫
搜索文档
宏观视角下的AI前景之辩
华泰证券· 2025-11-05 10:49
AI投资现状与市场担忧 - 2025年全球超大规模运营商资本开支总规模预计超过3000亿美元[1] - 2025年上半年AI投资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达1个百分点左右[1] - 2025年10月全球基金经理认为AI股票处于泡沫中的占比升至54%[7] - AI精选前20公司市值从2022年11月的7.1万亿美元升至2025年10月的23.2万亿美元[23] - 10家AI创业公司估值在过去一年增加1万亿美元[24] 历史经验与技术周期 - 1825-2000年间73%的重大技术创新在商业化后引发股市泡沫[49] - 1920年代道琼斯指数较1923年底最大上涨288%[49] - 互联网泡沫时期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3月高点回撤78%[51] - 当前科技股估值远低于互联网泡沫时期[29] - 新技术从发明到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存在滞后性[42] 宏观影响与未来展望 - 2026-2027年美国科技巨头资本开支预计达4700亿和5100亿美元[35] - AI投资占美国GDP比重从2022年的0.1%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32] - AI对中低技能劳动者生产效率提升幅度达34%-43%[71] - 2026年美国通胀预计仍高于联储2%的目标[39] - 美股科技板块权重达35%,集中度创历史新高[41]
“大空头”斥资10亿美元做空英伟达和Palantir,Palantir回怼:简直疯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5 10:23
这也并非伯里首次做空英伟达。他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几乎清空了所有上市股票持仓,同时在美国总统 特朗普挑起关税战搅动全球市场前,就建立了对英伟达和中概股的看跌头寸。 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已累计上涨55%,市值增加逾1.6万亿美元。上周更是创造历史,成为全球首家 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英伟达股价在2023年和2024年业分别录得240%和170%的涨幅。Palantir股 价年内更是飙升超过157%。周一,Palantir还上调了全年营收预期。 在华尔街近期越来越频繁警示人工智能(AI)投资泡沫之际,美国传奇空头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 旗下的赛恩资产管理公司(Scion Asset Management)最新披露的持仓显示,他已开始大举做空AI概念股龙 头股英伟达和Palantir。 受此影响,英伟达、Palantir和其他一众大型科技股、AI概念股均录得下跌。今日亚太交易时段,受隔 夜美股影响,日韩等亚太股市同样低开低走,软银集团已跌去10%。 近几个月来,投资者担忧情绪升温,原因是围绕OpenAI、英伟达及其他以人工智能为焦点的公司出现 了一波"循环交易",引发外界担心AI繁荣被人为支撑 ...
泡沫隐现,电力为王:AI狂欢的终局与开端
36氪· 2025-11-05 07:53
文章核心观点 - AI领域存在明显的泡沫迹象,正处于泡沫的早期到中期阶段 [6][11] - 未来投资机会可能从AI技术本身转向能源基础设施,电力正成为AI发展的硬约束 [15][16] 行业现状与市场分化 - 美股"科技七巨头"走势严重分化:英伟达今年涨幅超过150%,微软涨近40%,而苹果股价低位徘徊,特斯拉今年下跌15% [4] - 标普500指数中AI相关公司自ChatGPT发布以来回报率达165%,非AI企业回报率仅为24% [5] - 风险投资集中度惊人,前10家公司拿走52%的所有风投资金,而2015年该数字为16% [10] 公司财务与估值表现 - OpenAI估值达3400亿美元,但2025年亏损可能达到14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才能盈利,此前累计亏损总额预计达440亿美元 [5] - 只有5%的公共软件公司能保持超过25%的增长,可获得13倍的收入乘数 [9] - 英伟达曾在2025年1月27日经历单日17%的暴跌,市值一晚上蒸发6000亿美元 [4] 基础设施与能源需求 - 训练一次GPT-4级别模型耗电量相当于5万人小镇一年的用电量 [13] - 大型AI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相当于30万个家庭的用电规模 [13] - 全球AI领域支出到2025年可能达到1.5万亿美元 [11] 行业风险与挑战 - 企业级AI应用成本高昂,效率提升与成本核算结果不理想 [4] - 基础设施过热现象明显,"卖铲子的"硬件商比"淘金的"应用公司过得更滋润 [11] - 资本过度集中导致市场畸形,顶流公司资本无限可长期私有化,其他公司资源匮乏 [10]
今夜!做空!
中国基金报· 2025-11-05 00:20
【导读】美股下跌,大空头做空英伟达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今晚不平静!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美股下跌 黄金跳水 11月4日晚间,美股开盘暴跌,但随后跌幅明显收窄。截至发稿,道指跌约150点,纳指跌约1%,标普500指数跌约0.6%。 有分析指出。投资者对领涨牛市的人工智能相关个股(如Palantir)估值愈发担忧,这些板块走弱拖累大盘。 尽管 Palantir 第三季度业绩超出华尔街预期并给出强劲指引,但股价仍下跌约7%,其增长动力来自人工智能业务。根据伦敦证券交易 所数据,Palantir预计本期营收为13.3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9亿美元;上一季度营收跃升63%。 今年已上涨150%的Palantir 远期市盈率 超过200倍。因此,持有该股及其他AI股的投资者,期待这些公司持续 大幅 上调利润和营收指 引,才能支撑继续买入。Palantir在周二开盘前的 当前市盈率 已接近700倍。 科技股纷纷走低。英特尔跌约5%, 英伟达、 甲骨文跌近3%。 | 最高: 195.70 | 今开:192.07 | 成交量: 5802.87万股 | 换手:2.45% | | | | --- | --- ...
“大空头”出手:做空英伟达
财联社· 2025-11-04 19:31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联社AI daily ,作者潇湘 财联社AI daily . 财联社及科创板日报旗下产品——未来已来,AI前沿,独家、深度、专业! 在上周时隔两年"复出"并发出泡沫警告后,电影《大空头》的原型人物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周一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并不只是在用 文字吓唬市场,而是真的在用巨资进行空头布局…… 财联社上周曾介绍过,伯里上周五在社交媒体X上分享了一张电影《大空头》的剧照,片中饰演他的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正神情错愕地盯着 电脑屏幕。他在配文中写道:"有时,我们能看到泡沫。有时,我们能有所作为。有时,唯一的胜利方法就是不参与。" 虽然伯里当时没有明确说明他所谓的泡沫具体是什么,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他指的就是当前的AI热潮。而周一,伯里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 点…… 伯里在最新发布的推文图表中,对比了Alphabet、亚马逊和微软在2018至2022年间云业务板块的增长情况与当前时期的差异,暗示本轮AI 热潮的回报率实在太低。这呼应了目前市场上愈发盛行的一种担忧——即就像互联网泡沫初期对光纤资本支出的大规模过度投资那样,当前 人工智能泡沫中的众多龙头企业最终也可能将轰然倒塌。 随后 ...
OpenAI与亚马逊达成380亿美元算力合作协议,首次携手云服务领域领导者!从使用英伟达芯片起步,亚马逊股价收盘上涨 4%
搜狐财经· 2025-11-04 09:23
合作核心内容 - OpenAI与亚马逊云服务签署价值380亿美元的算力资源采购协议[2] - 协议标志着OpenAI首次与云基础设施领导者合作,表明其不再依赖微软[2] - 合作初期将在美国地区使用数十万台英伟达图形处理器,并计划未来几年扩大规模[2] 合作执行细节 - OpenAI将立即开始在AWS基础设施上运行工作负载[2] - 第一阶段利用AWS现有数据中心,后续亚马逊将为OpenAI搭建专属基础设施[2] - AWS计算与机器学习服务副总裁确认部分独立算力资源现已可用且OpenAI已开始使用[2] - 未来七年内OpenAI可根据需求通过AWS进一步扩大算力规模,但2026年后具体计划未定[5]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 此前OpenAI与微软保持独家云服务合作,微软累计投资达130亿美元[3] - 微软对OpenAI新算力需求的“优先认购权”已于上周到期,使OpenAI能更广泛地与其他云服务商合作[3] - OpenAI首席执行官表示与AWS合作将强化算力生态系统,为下一个人工智能时代提供动力[3] - 作为估值最高的私有人工智能公司,此次合作是OpenAI为最终上市做准备的步骤之一[8] 技术实施与模型应用 - 协议初期明确规定使用英伟达芯片,包括两款热门的Blackwell系列型号,未来可能纳入更多类型芯片[5] - 基础设施将同时支持推理(如为ChatGPT实时响应提供算力)和下一代前沿模型训练两大场景[5] - OpenAI的基础模型已可通过AWS的Bedrock服务获取,Peloton、汤森路透等公司已在AWS平台上使用OpenAI模型[7] 市场与财务影响 - 宣布协议当天,亚马逊股价收盘上涨4%[2] - 亚马逊上周财报显示AWS部门营收同比增长超20%,但微软和谷歌云业务增速更快,分别达到40%和34%[4] - OpenAI近期已宣布与英伟达、博通、甲骨文、谷歌等公司达成总价值约1.4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协议[2] 其他相关合作与投资 - OpenAI上周重申承诺,将额外采购25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4] - 亚马逊已向OpenAI竞争对手Anthropic投资数十亿美元,并正在建设价值11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园区专为承载Anthropic工作负载[4]
OpenAI与亚马逊签署380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减少对微软依赖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28
合作协议核心内容 - OpenAI与亚马逊云科技达成价值38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按当前汇率约合2707.3亿元人民币 [1] - 协议标志着估值5000亿美元的OpenAI首次与全球云基础设施领导者AWS建立合作关系,表明其不再完全依赖微软 [1] - 该协议是一项直接的商业交易,OpenAI承诺向AWS采购算力资源,AWS据此收费 [6] 合作执行细节 - OpenAI将立即开始在AWS基础设施上运行工作负载,初期使用部署于美国境内的数十万块英伟达GPU [3] - 协议第一阶段利用AWS现有数据中心设施,未来亚马逊还将为OpenAI专门新建额外基础设施 [3] - 部署的算力是完全独立的,其中一部分已经可用并正被OpenAI使用 [3] - 基础设施将同时支持推理(如为ChatGPT提供实时响应)和下一代前沿模型的训练任务 [6] - OpenAI可在未来七年根据需求灵活扩展与AWS的合作,但2026年之后的具体规划尚未敲定 [6] 对亚马逊AWS的影响 - 受此消息提振,亚马逊股价当日上涨约5% [3] - 对亚马逊而言,该协议无论在规模还是战略意义上都至关重要 [5] - AWS首席执行官表示,其优化算力的广度与即时可用性具备独特优势,能支撑OpenAI庞大的AI工作负载 [5] - 在上周公布的财报中,AWS营收同比增长逾20%,超出分析师预期,但增速低于微软云的40%和谷歌云的34% [5] OpenAI的战略转变 - 此前OpenAI与微软保持独家云服务合作关系,微软自2019年起累计投资支持OpenAI达130亿美元(约926.18亿元人民币) [4] - 随着双方重新协商后的商业条款生效,微软的优先地位正式终止,OpenAI获得更大自由可广泛与其他云服务商合作 [4] - 尽管拓展新合作伙伴,OpenAI仍将继续大量采购微软Azure服务,并重申承诺将额外采购价值2500亿美元(约1.78万亿元人民币)的Azure云服务 [4] - OpenAI首席执行官表示,前沿AI的规模化发展需要海量可靠算力支持,与AWS合作将强化支撑下一时代发展的整体算力生态 [4]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近期OpenAI掀起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热潮,已宣布与英伟达、博通、甲骨文和谷歌等公司达成总额约1.4万亿美元(约9.97万亿元人民币)的建设协议 [3] - 此举引发部分市场人士担忧,认为可能存在人工智能泡沫,并质疑美国是否具备足够电力与资源兑现这些承诺 [3] - 亚马逊AWS与OpenAI的竞争对手Anthropic关系密切,已向Anthropic投资数十亿美元,并正建设总投资达11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园区 [5] - 目前协议明确限定使用英伟达芯片,包括两款热门的Blackwell架构GPU型号,但未来不排除引入亚马逊自研的Trainium芯片等其他芯片 [5] 商业化与上市前景 - 对于估值最高的非上市AI公司OpenAI,与AWS的合作是其迈向公开上市的又一关键步骤 [6] - 通过多元化云服务合作伙伴并锁定跨平台的长期算力资源,OpenAI向市场传递其独立运营能力和成熟商业架构的信号 [6] - OpenAI首席执行官在最近一次直播中承认,考虑到公司资本需求,"IPO是最可能的路径" [7] - 首席财务官也呼应这一观点,指出近期公司架构重组正是为上市所作的必要准备 [7] 现有合作基础 - 在本次协议前,OpenAI已分别与甲骨文和谷歌达成云服务协议 [4] - OpenAI的基础模型(包括"开放权重"版本)目前已通过AWS的托管AI服务Bedrock向客户开放 [6] - Peloton、汤森路透、康姆斯科和Triomics等公司已在AWS上使用OpenAI模型,执行从代码编写到科学分析等多样化任务 [6]
人工智能将如何崩盘?
虎嗅APP· 2025-11-03 17:53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基于《连线》和《大西洋月刊》的两篇深度调查,提出人工智能行业正形成一个史无前例的“终极泡沫”[4][5] 该泡沫完美符合科技泡沫的四因子框架,并揭示了其通过复杂金融工程维系,最终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崩盘机制[7][16][25] 无论AI技术最终成功或失败,都可能给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带来深远且混乱的负面影响[35][40][41] 第一部分:终极泡沫的解剖学 - **不确定性**:AI行业面临史无前例的全方位不确定性,主要参与者仍未展示出长期可行的商业模式[9] OpenAI的CEO曾表示计划先构建通用人工智能,再询问其如何盈利,商业模式极不清晰[9] 成本与产出严重不成比例,AI巨头正在烧掉数十亿美元,且几乎在用户的每一次查询上都在亏钱[9] 一项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指出,95%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公司根本没有从该技术中盈利[9] - **纯粹标的**:风险资本高度集中于AI领域,2024年截至目前,所有风险投资中有58%流向了人工智能公司[11] 投资者疯狂追捧纯粹标的公司,如OpenAI被猜测可能成为首个万亿美元级别的IPO[11] 行业内部形成自我循环、互相捆绑的生态系统,例如英伟达、OpenAI和微软之间复杂的投资与依赖关系,构成了一个技术资本超实体[11] - **新手投资者**:海量新手散户通过交易平台向AI领域注入资金,2024年英伟达是散户交易者购买量最大的单只股票,当年投入近300亿美元[13] 由于技术过于新颖,在该领域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新手投资者,专家与散户同样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市场行为趋于赌博化[13] - **宏大叙事**:AI行业拥有一个极其强大且近乎宗教式的宏大叙事,即AGI将能完成几乎所有人类工作,并解决癌症、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14] 这个无法证伪的叙事吸引了不同背景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使其在吹大泡沫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14] 综合四因子评估,AI狂热在0到8分的泡沫评估尺度上获得满分8分,完全符合超级泡沫的所有特征[8][15] 第二部分:崩盘的物理学 - **泡沫的物理形态**:AI泡沫已具象化为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例如印第安纳州新卡莱尔镇在不到一年内涌现大量数据中心,其建成后所需电力将超过两个亚特兰大市的总和[16][17] 英伟达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将福特当前市值乘以94倍仍无法企及,而20年前福特的市值几乎是英伟达的三倍,显示出极端的估值膨胀[17] - **经济脱钩与“英伟达国家”**:美国经济正被AI“绑架”,AI相关支出对国家GDP增长的贡献已超过所有消费者支出的总和,在2025年上半年甚至占了GDP增长的92%[19]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科技股暴涨,但美国有22个州处于或接近经济衰退,制造业也在下滑,虚拟狂欢与实体经济衰退出现巨大鸿沟[19] - **崩盘机制与金融工程**:科技巨头为避免资产负债表上显示债务,与私募股权公司合作进行复杂的金融工程[23][24] 具体流程为:私募股权出资建造数据中心,科技公司向其租赁并支付租金,私募股权再将这份长期稳定的租金收益权包装成债券或证券化产品出售给其他投资者[25] 这种操作与2008年次贷危机前打包次级抵押贷款的模式高度相似,复杂性掩盖了底层风险[26] - **触发因素与连锁反应**:数据中心的核心价值——芯片,贬值速度极快,可能在2-3年内过时,而AI模型改进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28] 一旦市场意识到AI公司无法实现盈利,科技股股价将暴跌,可能导致科技公司撕毁数据中心租约[30][31][32] 这将使基于这些租约的金融衍生品从AAA级资产变为垃圾,引发持有这些产品的对冲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贱卖资产,最终导致金融市场全面崩溃[33][34] 第三部分:终局 - **失败的结局**:如果AI叙事破灭,盈利遥遥无期,由数据中心和金融衍生品构筑的体系将轰然倒塌,带来前所未有的金融动荡,留给世界的将是一堆快速过时的电子垃圾和一个受重创的金融体系[38][40] - **成功的结局**:如果AI技术最终成功,生产出能力强大的革命性技术,其结果可能是消灭无数工作岗位,并在人类来不及适应之前给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样会导致真实而痛苦的混乱[40][41] - **无解困局**:AI泡沫的独特之处在于,无论技术最终成功或失败,其结局似乎都对大众不利,这场赌注史无前例地押上了全球金融稳定和人类未来[35][42] 巨头们为追求规模而追求规模的行为,在所有情景中,留给社会的都将是混乱[42]
中概股下挫,小马智行跌近7%,阿里跌超3%,加密货币超24万人爆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07:09
美股市场整体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道琼斯指数跌0.23%,标普500指数跌0.9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57%,终结连创新高势头 [1] 大型科技股表现 - Meta股价收跌11.33%,微软跌2.9% [2] -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1.53%,30只成分股中22家下跌,AMD跌3.59%,博通跌2.46% [2] - 英伟达股价跌2%,市值失守5万亿美元关口 [2] - 电商平台eBay因Q4盈利指引不及预期,股价暴跌近16%,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 [2]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88% [4] - 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小马智行跌6.79%,百度跌4.54%,阿里跌3.36%,腾讯音乐跌3.23%,京东跌2.88%,理想汽车跌2.34%,蔚来跌1.82%,拼多多跌1.5% [4] - 多只中概股出现显著跌幅,包括智能未来跌10.97%,NEXT TECHNOLOGIES跌9.79%等 [5] 加密货币市场表现 - 美股数字货币概念股集体下挫,嘉楠科技大跌超7%,MARA Holdings跌近4%,Coinbase Global跌超3% [6] - 加密货币全线重挫,多只重要品种跌超6%,截至北京时间10月31日6:24,全市场共24.4万人被爆仓,爆仓金额近11亿美元 [6] - 主要加密货币价格下跌,BTC跌3.26%,ETH跌4.39%,SOL跌6.85%,XRP跌6.54% [7] - 不同时间区间爆仓金额巨大,24小时爆仓达10.96亿美元 [8] 避险资产表现 - 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现货黄金收盘大涨2.44%,重回4000美元 [8] - 世界银行预计金价2025年将上涨42%,2026年进一步攀升5%,达到2015—2019年均值的近两倍 [8] - 白银价格预计在2025年创下年度均价纪录,涨幅达34%,2026年则再涨8% [8] AI行业前景与市场担忧 - 自2022年10月低点以来,美股大部分涨幅由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推动 [10] - 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是滞后的,反映到市场上会有泡沫风险,投资者过早计入积极影响可能导致非理性市场狂欢 [10] - 如果科技股有任何令人失望迹象,或对人工智能支出未见回报产生疑问,投资者会迅速施以惩罚 [10] - 以历史标准衡量,标普500指数估值高于上世纪90年代科技繁荣时期,存在高市盈率等熊市迹象 [10] - 人工智能的繁荣与消费者的适应力不一致,可能迫使企业裁掉更多白领员工 [11]
Fed Chair Powell wants to give the Fed control of the outcome, not the markets: Roger Ferguson
Youtube· 2025-10-30 19:11
As expected, the Fed cut rates by 25 basis points yesterday, but Treasury yields jumping after this comment from Fed Chair Jay Powell. Listen. In the committee's discussions at this meeting, there were strongly differing views about how to proceed in December.A further reduction in the policy rate at the December meeting is not a foregone conclusion. Far from it. Policy is not on a preset course.Joining us right now with his insights is Roger Ferguson, former Fed vice chair as well as a CNBC contributor. 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