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搜索文档
连跨两个“千亿”台阶 上海徐汇是如何做到的?
国际金融报· 2025-10-17 01:21
宏观经济表现 - 徐汇区生产总值在“十四五”期间连跨两个千亿台阶,预计突破4000亿元,总量居上海中心城区第一 [1] - 人均GDP翻了一番,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300亿元,增量超百亿元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徐汇区已集聚1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755家大模型企业和62个备案大模型,占全市61%,总产出达千亿规模 [3] - 自2018年起将人工智能列为四大战略产业之一,进行全栈布局,重点包括科创策源、应用导向和生态支撑三方面 [4] - 科创策源方面,服务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创新国家队,集聚清华、复旦等高校创新中心及新型研发机构,上海五大基础模型均诞生于徐汇 [5] - 应用导向方面,聚焦制造、文旅、教育、治理等15个领域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高价值应用场景,开设上海首家智能产品体验中心 [6] - 生态支撑方面,推出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等载体,做强算力、算法等要素保障,已落地国家人工智能子基金等基金,规模超千亿元 [7] - 高质量孵化器奇绩创坛已落地超60家企业,未来将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打造科创核爆点 [7] 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 - 徐汇区重点布局徐家汇、衡复风貌区、徐汇滨江、漕河泾元宇宙街区四大组团,以商旅文体展融合提振消费 [10] - 徐家汇组团强化商圈与体育公园联动,主打赛娱经济和票根经济,成立赛娱经济联盟,以票根为纽带延伸消费链条 [10] - 衡复风貌区通过商业规划顶层设计,集聚与区域调性相符的消费品牌,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已成长为亿元商街 [11] - 徐汇滨江拥有高度集聚的艺术场馆和商业业态,通过深化节展赛会运作,西岸梦中心启动延时经营,日均客流量较年初翻番,月均销售额较年初增长67% [13] - 漕河泾元宇宙街区主打二次元经济,推动数字文娱IP与商业链接互动,暑期举办的元界夏日嘉年华带动新开业商业体客流量和销售额每周创新高 [14][15]
连跨两个“千亿”台阶,上海徐汇是如何做到的?
国际金融报· 2025-10-16 21:39
宏观经济表现 - 徐汇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4000亿元 连跨两个千亿台阶 总量居上海中心城区第一 [1] - 人均GDP翻了一番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300亿元 增量超百亿元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已集聚1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 755家大模型企业和62个备案大模型 占全市61% 总产出达千亿规模 [3] - 自2018年起将人工智能列为四大战略产业之一 全栈布局创新链产业链 [4] - 重点推进科创策源 服务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创新国家队 集聚清华复旦交大港科大等高校创新中心 上海五大基础模型均诞生于徐汇 [5] - 聚焦制造文旅教育治理等15个领域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打造高价值应用场景 开设上海首家智能产品体验中心 [6] - 提供生态支撑 推出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等载体 落地国家人工智能子基金等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 [7] - 高质量孵化器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 已落地超60家企业 [7] 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 - 商旅文体展融合是提振消费推动商贸业转型的重要抓手 重点布局四大组团 [11] - 徐家汇组团强化商圈与体育公园联动 主打赛娱经济票根经济 成立赛娱经济联盟 以票根为纽带推出全链条消费优惠 [11] - 衡复风貌区通过商业规划顶层设计推动业态升级 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已成长为亿元商街 将City Walk转化为City Shop [12] - 徐汇滨江联动商业综合体艺术场馆与开放空间 深化节展赛会运作 西岸梦中心启动延时经营 日均客流量较年初翻番 月均销售额较年初增长67% [14] - 漕河泾元宇宙街区主打二次元经济 集聚数字文娱企业及爆款游戏IP 通过IP活动打造元宇宙街区 元界夏日嘉年华带动新开业商业体客流量销售额每周创新高 [15][16]
华凯易佰跌1.58%,成交额4900.85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347.73万
新浪财经· 2025-10-16 15:40
公司业务与经营模式 - 公司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执行多平台、多区域、多品类经营模式,销售目的地以欧洲、北美等地区为主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专注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为大型展馆提供综合布展服务,以及跨境出口电商 [7]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跨境出口电商业务92.16%,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业务7.71%,其他业务收入0.18% [7]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高达99.83%,显著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3]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公司自研系统中部分业务功能涉及AIGC技术,例如运用AI技术智能化生成商品文案,以减少人工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2] - 公司的VR/AR技术主要应用于布展领域,经过多年项目实践已相对成熟,并积极探索VR数字内容制作及互动平台 [2][2] - 公司在布展方面推广环保、绿色的设计理念,并创新应用3Dmapping与建筑投影技术、纱幕投影 [2] 财务表现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38亿元,同比增长28.97% [7] - 2025年1月-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674.05万元,同比减少72.69%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6亿元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93万,较上期减少1.21%,人均流通股18214股,较上期增加2.50% [7] - 截至同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8]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6日,公司股价下跌1.58%,成交额为4900.85万元,换手率为1.31%,总市值为42.9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69.56万元,近20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5480.72万元 [4][5] - 主力持仓方面,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2331.41万元,占总成交额的5.98% [5]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跨境电商,概念板块包括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小盘、AIGC概念、元宇宙概念等 [7]
华凯易佰涨2.28%,成交额6756.34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976.44万
新浪财经· 2025-10-15 15:43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2.28%,成交额为6756.34万元,换手率为1.80%,总市值为43.5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7.12万元,占总成交额的0.01%,主力持仓成交额2782.15万元,占总成交额的6.62%,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4][5] - 近3日、5日、10日、2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574.92万元、-1976.44万元、-3484.10万元、-5442.74万元 [5] 业务模式与市场分布 - 公司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执行多平台、多区域、多品类经营模式,销售目的地以欧洲、北美等地区为主 [2]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高达99.83%,显著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3]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38亿元,其中跨境出口电商业务贡献92.16%,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业务贡献7.71% [7]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公司自研系统中部分业务功能涉及AIGC技术,例如运用AI技术智能化生成商品文案,以减少人工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2] - 公司的VR/AR技术主要应用于布展领域,经过多年项目实践已相对成熟,并探索VR数字内容制作及互动平台 [2][2] 财务状况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97%,但归母净利润为3674.05万元,同比减少72.69% [7]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6亿元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93万,较上期减少1.21%,人均流通股为18214股,较上期增加2.50% [7] 技术面分析 -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1.41元,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目前股价靠近支撑位10.63元 [6]
游戏大厂重点项目为什么会暴死
虎嗅· 2025-10-14 16:19
行业现象概述 - 游戏行业出现多起大型项目失败案例,部分项目在挣扎后被终止,部分项目则悄然退场 [1][2][3] 项目失败的核心原因 - 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可归结为草率的立项决策,行业观点认为游戏行业99%的资金浪费在立项阶段 [8] - 决策过程常始于公司管理层基于不成熟的想法,并交由战略分析师进行带有倾向性的研究 [10][11] - 研究过程存在选择性提供佐证数据的问题,以迎合管理层的意图,导致决策基础不实 [11][35] - 项目推进过程中,内部质疑声音可能因公司政治因素而受到压制,导致问题无法被及时纠正 [12][25] 决策机制中的问题 - 公司内部存在一种高级的奉承文化,表现为员工将管理层的想法包装成“必胜战略”以获得赏识和资源 [18][19][23] - 这种机制导致有缺陷的项目得以推进,提出异议者反而可能面临被排挤或清除的风险 [25][27] - 项目汇报中若呈现“全是优点”或“进展非常顺利”的状态,极可能是问题被刻意隐瞒或未被发现 [29][30][34] - 许多表面光鲜的项目,其案例和数据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未反映全貌,例如“开放世界”和“二次元”题材的立项报告常忽略失败案例 [35][36][37] 战略与执行的脱节 - 部分战略方案在理论上可行但无法落地执行,例如试图与签有排他协议的主播合作,或在不具备相应能力的情况下挑战市场主导产品 [39] - “元宇宙”等概念是战略与执行严重脱节的典型,其定义在学术界尚不清晰,但已有公司盲目投入,导致结果不佳 [40][42][43] - 战略决策者若对游戏行业缺乏深入了解,更容易批准无法落地的方案,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41] 项目评估的可行方法 - 评估新项目可行性的首要步骤是研究过去类似项目的经验与教训,例如通过分析《Second Life》来审视当前的“元宇宙”项目 [45][46] - 对于缺乏先例的创新方向,需审慎评估该方向是否是因不可行而被前人放弃,而非单纯未被想到 [47] - 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执行团队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源和经验,缺乏相关经验的团队挑战复杂项目风险极高 [47]
华凯易佰跌1.77%
新浪财经· 2025-10-14 15:34
公司业务与经营模式 - 公司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执行多平台、多区域、多品类经营模式 销售目的地以欧洲、北美等地区为主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专注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领域 为大型展馆提供综合布展服务 以及跨境出口电商 [7]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跨境出口电商业务92.16% 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业务7.71% 其他业务收入0.18% [7]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99.83% [3]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公司自研系统中部分业务功能涉及AIGC技术 例如运用AI技术智能化生成商品文案 以减少人工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2] - 公司VR技术主要应用于布展 探索VR数字内容制作 研究VR互动平台、设备与内容的融合 创新3Dmapping与建筑投影技术等 [2] - 公司的虚拟现实VR/AR技术广泛应用在各展馆展项中 经过多年项目实践已相对成熟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6月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38亿元 同比增长28.97% [7] - 2025年1月-6月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674.05万元 同比减少72.69%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6亿元 [8]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4日 公司股价跌1.77% 成交额7640.98万元 换手率2.04% 总市值42.62亿元 [1] - 截至6月30日 公司股东户数1.93万 较上期减少1.21% 人均流通股18214股 较上期增加2.50% [7] - 当日主力净流入-924.44万元 近5日主力净流入-1754.36万元 近20日主力净流入-6065.03万元 [4][5] - 主力持仓方面 主力没有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成交额3168.71万元 占总成交额的7.26% [5] 技术面分析 - 公司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1.42元 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 [6] - 目前股价靠近支撑位10.46元 [6] 行业与概念归属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跨境电商 [7]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小盘、AIGC概念、人脸识别等 [7]
2025数字人|数字人优质公司推荐,像衍科技数字人怎么样
搜狐财经· 2025-10-14 09:49
文章核心观点 - 数字人作为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构建的"数字分身",正在重塑人机交互的边界,实现从概念到产业落地的技术革命 [3] - 像衍科技凭借其全栈技术能力和产业落地实力,在数字人赛道中成为行业变革的"隐形冠军" [3] - 数字人未来将向"人性化"与"产业化"双轨进化,竞争焦点在于算力效率、交互真实度和行业适配性 [6] 数字人技术价值与行业应用 - 数字人的核心价值在于"拟人化"与"智能化"的双重突破,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实时理解人类信号并生成自然反馈 [3] - 数字人应用场景广泛,涵盖虚拟主播、智能客服、教育陪伴和医疗问诊等领域 [3] - 在医疗问诊场景中,数字人系统能通过微表情分析患者情绪,并动态调整沟通策略 [5] 像衍科技的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云边协同计算底座,首创跨CPU/GPU/NPU架构的算力池化技术,支持万级节点并发调度,使单一服务器可同时处理数百个数字人实时渲染任务,算力利用率提升至传统方案的3倍以上 [3] - 基于神经辐射场的建模技术将传统3D建模周期从数周压缩至数小时,模型精度达影视级标准,制作成本降低80% [4] - 通过唇形同步误差<5ms的精准控制和边缘端轻量化推理引擎(模型压缩率超80%),实现与人类无异的表情管理 [5] - 核心团队学术背景深厚,来自浙江大学重点实验室,在顶会发表近百篇论文,并拥有40余项发明专利,构建起技术壁垒 [5] 像衍科技的产品生态与落地案例 - 公司构建了覆盖数字人"创作-运营-算力"的全链路产品矩阵,包括神绘数字人内容生成平台、实时交互平台和衍生智算系统 [5] - 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杭州文广集团"小雨"数字人主播项目,实现4K画质下50ms以内的端到端延迟,并创造了连续直播120小时零失误的行业纪录 [4] - 产品生态能快速响应金融、传媒、教育等行业的定制化需求 [5] 行业竞争格局 - 当前数字人市场呈现"技术派"与"场景派"分野,主要玩家包括追一科技、商汤科技、科大讯飞和百度智能云等 [5] - 像衍科技凭借"全栈技术+垂直场景深度适配"的策略,在传媒、医疗等高要求领域建立起显著优势 [5] 数字人未来发展趋势 - 随着AIGC技术成熟,数字人正从"功能替代"向"情感陪伴"升级 [6] - 未来竞争将聚焦于三大维度:算力效率以降低运行成本、交互真实度以突破"恐怖谷效应"、行业适配性以深入垂直场景 [6] - 像衍科技通过"技术底座+应用生态"的双轮驱动,为数字人大规模商业化铺平道路 [6]
四维传媒罗险峰:以“破局”思维谋定未来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2:20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以“破局”思维推动从ODM模式向自有IP开发、大文旅融合及NFT数字领域延伸的战略转型 [3] - 公司发展观为“居安思危,创新求变”,2021年成立创新事业部,开启从“代工”到“创牌”的转型 [4][5] - 公司通过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故事会》合作开发NFT数字产品,并与新华出版社签订协议,拓展“国潮IP孵化+潮玩谷子产品开发+C端服务”的新业务链条 [6] 原创IP开发 - 公司首款原创IP“柿崽”面向全球年轻群体,融合熊猫形象与“柿柿如意”文化符号,弥补了出版业缺少有影响力的原创熊猫IP的空白 [3][5] - “柿崽”IP已形成文创、生活、联名合作三大方向超过20个细分品类的产品矩阵,深度融入不同生活场景 [6] - IP开发基于海外市场调研,因欧美市场对大熊猫产品有偏好,并聚焦“出版+文创”赛道 [5] 市场与渠道拓展 - 公司采取“海外深耕+国内突破”双轨策略,海外拥有密集线下网络,国内聚焦“B端激活+C端渗透” [7] - 为“柿崽”构建全域销售网络,重点布局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平台,线下入驻百联逸刻便利店并布局核心商场与主题市集 [7] - 公司联合国内知名出版机构以激活传统发行渠道 [7] 产能与生产基地 - 公司拥有三大生产基地:滁州全椒基地因海外订单激增已新增高级高速生产线,金山基地为旗舰基地,马来西亚基地聚焦本地化生产以缓解关税与物流压力 [7] - 马来西亚基地采用创新模式,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建,借助对方原有工厂实现快速投产,形成“1+1>2”效应 [8] 财务与资本运作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3亿元,同比增长11.29% [9] - 公司正在筹备北交所上市,已于7月15日提交上市辅导备案申请材料 [8] - 今年3月引入国资股东国盛资本旗下盛正基金作为战略投资,旨在与滁州基地形成协同,助力文化产业布局 [8] 人才与创新机制 - 公司启动“90后计划”,一级部门中90后负责人占比达50%,中层干部90%以上为85后 [9] - 对创新风险持包容态度,公司为试错做好成本准备,强调宁可牺牲部分利润也要投入产品和创新 [9] - 公司与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的人才与技术体系,为上海市产教融合中心基地 [9]
拒绝进化的人,别再幻想山寨季了
36氪· 2025-10-13 20:02
市场周期与投资者表现 - 距离比特币上一个周期底部(约1.5万至2万美元区间)已近三年,对加密市场而言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1] - 死守上一轮投资组合的投资者依然深陷亏损,多数代币未能恢复,叙事和流动性均已干涸 [2] - 仅有少数代币如Solana和BNB表现亮眼,以太坊上涨但不足以拯救高位入场者,而DOT、MATIC等“信仰之币”持续亏损,游戏类代币已进入“临床死亡”状态 [2] 投资者类型分化 - 旧时代持币者被时间冻住,毫无依据地相信市场反弹,不轮换资产、不研究新叙事、不学习链上技能,策略只有“希望” [4] - 新时代投资者近两三年入场,目标明确为从市场中赚钱,通过撸空投和Meme币交易进入,早期转向链上活动,勇于尝试并学习抢先、轮动和出货策略 [4] - 懒惰者抱怨市场被操控,而聪明人灵活轮换生存下来,市场属于生存者而非“信仰者” [5] 市场叙事与流动性碎片化 - 过去三年出现多波短暂叙事,如Meme热潮、AI热潮、DeFi热潮、隐私币热潮等,每种热潮往往仅持续两周便消逝 [5] - 市场高度碎片化,分裂成Solana、BNB、Base、Meme、AI、DeFi等“战壕”,每个战壕有自身节奏、流动性循环和信息流 [6] - 流动性已被分裂在不同叙事、链和文化中,单一的全民山寨季已不复存在,错过战壕则错过机会 [6] 投资机会与策略 - 山寨季以碎片化形式出现,如Base的Meme币热潮、Solana的轮动、空投机制、AI叙事上涨等,机会转瞬即逝 [7] - Zcash是本周期清晰交易机会之一,Naval在约80美元时公开谈论,结合强大叙事和意见领袖推广,形成明确势头玩法 [8] - 市场总会喊出夸张目标作为“贪婪诱饵”,缺乏纪律和退出计划的投资者终将利润回吐 [11] 成功关键与行业趋势 - 成功者并非天选或幸运,而是每天坚持学习、建立系统、早早行动、干净退出,适应每个周期 [12] - 加密市场不难,但投资者追逐多巴胺而非纪律,渴望捷径而非技能,导致多数人一穷二白 [12] - 市场唯一规则是学习或被抛下,等待“山寨币季”或牛市修复坏习惯已不现实,必须进化才能避免淘汰 [13]
八年技术突围,波场TRON闪耀全球,数字金融领航风采尽显
搜狐财经· 2025-10-11 21:53
品牌焕新与战略愿景 - 公司在成立八周年之际发布全新品牌形象,以旋转8度的钻石象征其八年发展历程,体现“突破边界、融合共生”的理念[1] - 公司致力于让区块链技术服务于金融本质,其愿景是成为元宇宙时代的全球金融自由港,打造一个开放、易于触达的金融世界[1][4] - 全新的品牌形象标志着公司过去八年的蜕变,并预示着新征程的开启[1][6] 安全记录与技术基础 - 公司在八年发展历程中保持了零重大安全事故的记录,安全被视为不可妥协的选项[1] - 公司构建了严密的安全体系,包括底层协议的形式化验证和节点运维的多重签名技术[1] - 公司近期启动“T3+全球协作计划”,与Chainstack、TRM Labs等机构组成安全共同体,以加强安全协作[1] 稳定币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链上USDT稳定币发行量已达7860亿美元,成为全球USDT的核心流通网络[2] - 公司与SWIFT合作的跨境支付系统实现秒级结算,年处理交易额超过5万亿美元[2] - 稳定币业务满足了大量真实的跨境贸易和个人汇款需求,是公司出圈的关键利器[2] 生态拓展与合作伙伴 - 公司近期与MetaMask、MoonPay等超过50家机构达成合作,覆盖从基础设施到支付服务的全链条[4] - 公司原生代币TRX被World Liberty Financial纳入宏观战略储备,并被纳斯达克上市公司TRON Inc 宣布为战略资产[2] - TRX代币的应用已超越普通代币范畴,渗透在跨链支付、DeFi、Web3等多个场景中,成为连接用户、资产与应用的纽带[2] 行业地位与发展历程 - 在瞬息万变的区块链行业,八年被视为一个不短的时间周期,公司在此期间书写了自身的发展故事[1][6] - 公司从最初的技术探索阶段,发展到如今拥有成为全球金融自由港的雄心,体现了整个区块链生态的成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