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投资

搜索文档
资管市场规模增长 竞争格局优化
金融时报· 2025-06-09 09:44
具体来看,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规模达43.43万亿元,较2023年末同比增长16.56%。其中,除公募基 金公司管理的私募资管计划和养老金外,公募基金规模达32.83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8.93%,存量创 下历史新高,增量和增速均为3年内最高。在投资收益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总计1.93万只基金中约 有1.59万只公募基金实现正回报,占比达82.4%,平均收益为5.06%。 再从银行理财来看,根据报告,2024年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净值 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50万亿元,占比为98.50%;从投资者收益来看,2024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 投资者数量达1.25亿,较年初增长9.88%,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约7099亿元。 从资金端来看,银行理财与保险资产规模增速较快,2024年资金贡献幅度分别同比增长34%、20%。 在渠道端,银行理财代销渠道开放化、多元化趋势明显,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继续稳步增长。报 告显示,2024年,理财公司积极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已开业的31家理财公司中,只有两家理财产 品由母行代销,其余29家均实现跨行多渠道代销。 6月6日 ...
三分认怂、三分计划、三分坚持
雪球· 2025-06-07 11:48
核心观点 - 投资理财需正视认知差距、人性弱点和长期坚持,通过分散资产、市场和时间的策略构建稳健组合 [4][12][21] - 合理收益预期应基于大类资产长期回报:股票8%-10%、债券3%-5%、大宗商品5%-6%,综合配置目标6%-15% [8] - 控制回撤是关键,股票类最大回撤70%-80%,债券5%-15%,黄金30%+,需匹配个人风险承受能力 [10] - 指数化投资是重要工具,如中证A500、沪深300、标普500等基准指数,配合动态再平衡可获1%-2%超额收益 [15][19] 认知差距 - 投资是专业领域但缺乏系统教育,新手易因操作简便和情绪波动导致亏损 [5] - 建议降低初始预期,戒除暴富心态,核心目标是跑赢通胀并实现现实增长率 [7] - 收益基准应参考:股票8%-10%、债券3%-5%、大宗商品5%-6%,多资产配置可实现6%-15%长期回报 [8][9] - 需重点理解波动特性,股票回撤达70%-80%,债券5%-15%,需建立严格风控框架 [10] 资产配置策略 - **分散资产**:股票/债券/黄金/大宗商品/现金组合,推荐使用中证A500、沪深300、标普500等基准指数 [15] - **分散市场**:建议跨市场配置如中证A500+恒生指数+纳斯达克100,或沪港深500+日经225+DAX30组合 [16] - **分散时间**:采用定投策略规避择时风险,通过估值判断实施定期不定额投资提升效率 [17][18] - 工具推荐:雪球三分法工具可评估波动承受能力并自动生成配置方案 [20][28] 长期执行要点 - **安全边际**:坚持历史估值区间判断,避免高估区域入场,不受市场情绪干扰决策 [22] - **持续关注**:在市场冷淡期积累份额,热度期适时止盈,强调本金积累的重要性 [23] - **止盈纪律**:克服"保本出"心理,严格执行既定止盈目标,避免浪费底部持仓 [25] - 核心框架总结为"三分认怂+三分计划+三分坚持+一分运气"的体系 [26][27]
推出新指数上证580背后的深意
证券时报· 2025-06-07 01:37
上证指数编制变革 - 上交所新编制上证580指数并对上证380指数编制方式进行修改 这些举措体现了监管部门在市场发展方面的新思路 [1] - 上证580指数弥补了缺乏小盘股指数的缺陷 上证380指数优化后能更好刻画中盘股票走势 提升了系列指数的综合覆盖度 [4] 指数化投资发展历程 - 上证30指数是上交所首个宽基分类指数 旨在选取代表性蓝筹股构建投资组合 但受限于当时市场条件未能持续发展 [1] - 上证50指数集中了上交所优质蓝筹股 以其为基础开发的上证50ETF是最早的公募指数基金产品 对市场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2] - 上交所陆续开发上证180 上证380等宽基指数 深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推出深证100 沪深300等指数 形成A股指数化投资初步框架 [2] 中小市值股票指数需求 - 现有宽基指数主要倾向蓝筹股 对中小市值股票关注不足 导致这些公司在指数中缺乏充分表征 被认为存在指数失真问题 [3] - 创业板 科创板推出后成长型中小市值公司增多 它们需要资本市场认可 但难以进入重要宽基指数 不利于资金通过指数基金配置 [3] - 中证指数公司推出中证500 中证1000 中证2000等指数 优化中小市值股票指数构成已成为投资者共识 [4] 指数化投资市场影响 - 宽基指数为汇金等国家级大资金入市提供通道 其市场作用远超初创设想 [2] - 中小市值股票在机构投资者加持下的理性运行 将对大盘产生积极影响 促进市场协调发展 [4]
信用债ETF,正当时
华西证券· 2025-06-06 14: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信用债ETF投资优势凸显,政策助力其扩容和创新发展,可实现场内“T+0”申赎和交易,收益率与中短债基金相当,具备成本优势,持仓透明对银行自营友好 [2][3] - 沪深做市信用债ETF收益可观、风险可控,是未来投资的可靠选择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用债指数基金正在起步阶段 - 2024年以来指数债基发展迅猛,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指数型债基管理规模达1.2万亿元,相较2023年末增长54.7%,信用债指数基金处于低存量高增速的“蓝海”状态,2025年以来债券ETF逆势增长,增量主要来自信用债ETF [13][19] - 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落地,填补拼图,利率债各品种各期限产品完备,信用债ETF数量少、跟踪指数品种待完善,新上市的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提供偏中长久期投资方案 [22][23] 信用债ETF投资优势凸显 - 政策助力信用债ETF扩容和创新发展,2025年多项政策出台,首批可作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的信用债ETF落地,增强了产品吸引力 [24][25] - 信用债ETF可实现场内“T+0”申赎和交易,资金利用效率高,提高了基金份额的流动性 [27] - 信用债ETF收益率与中短债基金相当,过去4年多数时候收益高于短债和中短债基金,波动率更小,未来主动型和信用债ETF收益表现可能拉平 [30] - 信用债ETF具备成本优势,截至2025年3月末,信用债ETF两费合计约0.22%,主动型信用债基两费比其高15bp [34] - 信用债ETF持仓透明,对银行自营友好,债券ETF持仓信息透明度高,资本新规下有助于银行减少不必要的资本消耗 [35] 沪深做市信用债ETF,收益可观、风险可控 - 复盘近两年债券ETF表现,信用债ETF展现稳健偏长期回报能力,2024年收益在2.23%-4.27%之间,回撤在0.04%-1.14%之间,2025年以来收益率在0.34%-0.83%之间,夏普和卡玛比率优于利率债ETF [4][5] - 从指数层面看,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性价比高,2022年7月至今深做市信用指数和沪做市公司债指数收益可观、风险可控,滚动3个月收益上限偏高 [5][6]
多只指数迎来成分股调整
金融时报· 2025-06-06 09:40
富时中国A50指数调整 - 富时中国A50指数纳入江苏银行 剔除长城汽车 变更将于2025年6月23日生效 [1][2] - 备选名单新增百济神州 伊利股份 上汽集团 赛力斯 汇川技术 [2] - 成分股每年调整4次 按总市值排名前40的股票会被纳入 [2] - 江苏银行2024年营收808 15亿元 归母净利润318 4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8 78% 10 76% [3] - 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末0 89%降至2024年一季度末0 86% [3] 沪深两市宽基指数调整 - 沪深300 中证500 中证1000 中证A50等指数样本于6月13日调整 [4] - 上证50 上证180 上证380 科创50等指数样本同步调整 [4] -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深证100等指数实施样本股定期调整 [4] 指数调整的市场影响 - 指数基金规模扩大使成分股调整对个股影响增强 [5] - 调入成分股可能因被动资金买入而短期上涨 调出成分股可能面临下跌压力 [6] - 信息技术 通信服务 工业等行业样本数量上升 市场代表性增强 [1]
ETF规模份额双高增,新品扎堆上线!你的投资工具箱更新了吗?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05 19:03
ETF(Exchange-Traded Fund),是一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投资基金。它结合 了基金的多样化投资与股票的灵活交易特性,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不仅吸引着基 金投资者通过ETF进行更加灵活的配置,同时也广泛受到股票投资者的关注,逐渐成为金 融产品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 随着ETF市场的不断发展,ETF产品结构的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丰富产 品框架, 从权益到债券,从宽基到策略,能满足投资者多方面的需求。 资料来源:Wind,iFinD,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与此同时,REITs一级市场的发行热度居高不下。2025年开年发行的国泰君安济南能源供热 REIT,公众投资者认购倍数达到813倍,直接为REITs板块创下"开门红";而随后提前结束 募集的汇添富九州通医药REIT,公众投资者有效认购倍数达到1192倍,再度刷新历史高 度。 01 ETF 具备多重专业投资优势 其一,采用交易所实时交易机制,支持 T+0 跨境交易,相比 QDII 场外基金显著提 升交易灵活性,可实时捕捉市场机会。 其二,以被动跟踪基准指数为核心,通过完全复制等策略控制偏离度与跟踪误差, 净值走势与标的指 ...
63只基金定档本月发行 指数产品占比46%
证券日报网· 2025-06-05 10:15
基金发行概况 - 截至6月4日全市场有63只基金产品定档本月发行涵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FOF、REITs及QDII基金 [1] - 指数基金产品达29只占比46%包括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产品如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ETF、A500增强ETF工银等以及跟踪其他宽基指数的产品如汇添富沪深300ETF发起式联接等 [1] - 人工智能、汽车制造等主题ETF产品密集亮相进一步丰富指数投资工具箱 [1] 宽基指数产品发展 - 宽基指数产品密集发行体现指数化投资趋势持续深化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 - 基金公司以"精品化+差异化"策略抢滩宽基赛道6月新发产品包括对中证A500等主流指数的增强策略迭代和针对科创板综合指数的Smart Beta创新 [2] - 宽基产品已成为中长期资金配置核心工具其低费率、高透明度、风格稳定的特性满足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需求 [2] 债券型基金发行亮点 - 6月定档发行的13只债基中有7只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2] - 两只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同步发行分别为中信保诚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和人保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 [2] - 这些产品以持有期设计的创新性和风险收益定位的差异化成为公募机构在短债市场的关注重点 [2] 指数产品未来展望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市场需求推动下产品创新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 [3] - 投资者结构多元化和配置需求细化将推动宽基指数产品向更加精细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3]
创业板指15周年引入ESG筛选与权重上限机制 调整将于6月16日生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9:57
创业板指发展历程 - 创业板指总市值从不到4000亿元增长至5.6万亿元,实现15年15倍增长 [1] - 营业收入增长超40倍,归母净利润增长超25倍 [1] - 近五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3%,海外营收复合增长率39% [2] 创业板指市场表现 - 2019年初至2021年7月底累计涨幅175%,表现优于纳斯达克100(138%)和标普500(77%) [2] - 跟踪创业板指的产品共计48只,境外市场发行7只 [2] - 2024年创业板指相关产品规模超1500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134% [2] 创业板指行业覆盖 - 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比92%,贡献73%营业收入和85%净利润 [1] - 样本公司覆盖半导体、人工智能、创新药、锂电池等高景气赛道 [2] - 2024年样本公司研发费用880亿元,同比增长10%,三成以上公司研发强度超10% [2] 创业板指编制规则调整 - 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剔除国证ESG评级B级以下股票 [4] - 引入个股权重上限机制,单只样本股权重不超过20% [4] - 新样本中六成达到国证ESG评级A及以上 [5] 创业板指投资价值 -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具备较高性价比 [3] - 指数化投资工具提供一键布局中国新经济的高效路径 [3] - 创业板指ETF期权上市交易增强配置吸引力 [2] 创业板指未来展望 - 编制方案优化将吸引更多ESG偏好资金增配 [5] - 有望进一步扩容优质标的,优化权重结构,提升风险收益比 [5] - 成为布局中国新经济的重要抓手 [5]
A股多指数样本“更新” 指数化投资再掀热潮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27
本报记者 田鹏 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 市场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整体来看,深市方面,深证成指将更换20只样本,调入主板、创业板公司各10家;创业板指将更换8只样本,创业板50将 更换5只样本,深证100将更换3只样本,调入主板公司1家,创业板公司2家。沪市方面,上证50将更换4只样本,上证180将更 换18只样本,上证380将更换38只样本,科创50将更换1只样本。 从调整结果来看,相关指数样本愈加契合资本市场结构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对市场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以沪市为例,调整后,相关指数样本质量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市场表征、投资引领的作用。具体来看,上证50、上证 180指数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提升0.6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提升1.4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股息率分 别达到3.5%、3.2%。同时,信息技术等"新经济"行业权重有所提升,体现上市公司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加速的趋势。 在董忠云看来,本轮沪深两市多维度指数样本调整,本质上是政策引导与市场演进的协同映射,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的重要实践。从政策导向层面看,此次调整与《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发展新质生产 ...
哪些股票受指数定期调整冲击较大?【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6-04 00:27
指数化投资发展 - 股票型ETF规模持续上升,2025Q1达到2.99万亿元,普通股票型指数基金(不含ETF)受分级基金退出影响增速较低,2021Q3后规模波动下行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票型被动指数基金共1305只,合计规模3.26万亿元 [2] - 跟踪规模超100亿元的A股股票指数共38只,沪深300、中证A500、科创50跟踪规模居前,分别为10569.93亿元、2076.83亿元、1707.37亿元 [2][4] 指数成分股调整机制 - 中证指数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每年6月和12月对指数成分股进行定期调整,调整依据编制规则被动执行 [3] - 2025年6月13日收市后生效的调整涉及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指数 [3] 成分股调整冲击测算方法 - 测算基于跟踪规模超100亿元且实际发生成分股调整的指数,剔除未调整指数 [5] - 调入个股权重按自由流通市值测算,调出个股权重采用指数公司公布的实际权重,考虑股息率加权和权重上限等特殊规则 [5] - 冲击系数=净调整规模/过去两周日均成交额,衡量资金冲击程度 [5] 重点调入个股及冲击 - 国泰海通、恒玄科技、沪农商行预计净调入规模最大,分别为39.14亿元、29.47亿元、28.02亿元 [6][7] - 沪农商行、国泰海通、渝农商行冲击系数最高,达12.55、7.58、5.30 [7][8] - 电子行业调入个股数量最多,包括恒玄科技、澜起科技、领益智造等,净调入规模均超10亿元 [7] 重点调出个股及冲击 - 海天味业、闻泰科技、江淮汽车预计净调出规模最大,分别为-15.98亿元、-15.43亿元、-13.84亿元 [9] - 东方雨虹、华兰生物、中国中铁冲击系数最低,达-7.12、-6.79、-5.53 [10] - 医药、电子、基础化工行业调出个股较多,如华兰生物、闻泰科技、恩捷股份等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