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营销
icon
搜索文档
贵州茅台王莉:i茅台注册用户突破7600万 上线至今累计不含税销售超600亿元
快讯· 2025-05-12 19:53
公司数字化营销进展 - i茅台注册用户突破7600万 [1] - 平台上线至今累计实现不含税销售收入超600亿元 [1] - i茅台是公司数字化营销重要阵地和"4+6"渠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渠道建设情况 - i茅台作为公平、保真、便捷的官方正品真渠道持续运营 [1] - 平台已成为公司渠道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1]
在小红书“种草”:银行定义零售业务圈粉“新逻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2 00:42
本报记者 李冰 熊悦 "用利息生活"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下年轻人在跟钱相关的事情上不光是嘴上说说、笔 记晒晒,在行动上也做到了该赚赚、该省省、该花花。 遇事不决小红书。小红书作为兼具"种草"与"强搜索"属性的社交媒体App,已成为很多用户消费决策前 做攻略的重要参考之一。泼天流量之下,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循此商机而来。 2025年以来,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始规模化入驻小红书。截至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已 开设超200个官方账号,各银行总行、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开设的官方账号也超过60个。越来越多不同 类型的金融机构在小红书开设账号,这俨然成为其争夺流量入口的一个缩影。 记者观察到,当前明显的趋势是,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以及部分农商银行等银行的 官方账号相继入驻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覆盖了小红书、抖音、B站、快手等。银行对社交媒体平台流量 分配机制的摸索也由浅入深,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的"数字化博弈"与"生态重构"已然开启。 由此可见,品牌年轻化已不只是流行词,而是银行零售业态为适应市场环境、在新时代命题下的升级越 阶。这一场以年轻人为焦点的品牌营销进化,不仅是金融行业的自我进击,更是 ...
百邦科技(300736) - 300736百邦科技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547.76万元,同比亏损减少45.83% [2] - 亏损主要原因包括研发费用689.98万元和关闭13家门店产生的一次性损失超过468.72万元 [2] - 关闭盈利不佳门店虽短期影响财务数据,但长期有助于改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 业务战略 - 未来增长点聚焦手机维修业务与联盟业务两大核心板块 [4] - 将通过产品服务创新、联盟业务数字化转型、大数据自动化体系建设等举措强化竞争力 [4] - 业务重心集中于打造优质产品服务、发展连锁门店网络和拓展抖音新渠道 [6] 行业分析 - 2021年全国手机保有量18.56亿部,按15%-20%维修率和300元客单价估算,年维修市场规模835-1,113亿元 [5] - 预计2025-2029年手机维修行业年增速保持在5%-8%区间 [5] - 消费者换机周期变长将带动维修业务和二手机业务增长 [6] - 规模化连锁模式相比传统夫妻店更受消费者信任 [6] 竞争优势 - 已建立专业化售后服务体系,具备成熟渠道网络和品牌认知度 [4] - 在手机售后服务领域具备一定市场占有率 [4] - 新型平台和AI技术发展为行业带来营销、服务、供应链等方面新可能性 [6]
粤海饲料(001313) - 粤海饲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7日)
2025-05-07 19:00
一季度经营业绩 - 一季度饲料产品销量 11.74 万吨,同比增长 12.2% [1] - 一季度营收 9.33 亿元,同比增长 9.58% [1] - 一季度末合同负债 2.95 亿,同比 2024 年一季度末 2.11 亿增幅 39.81%,对比 2024 年末的 1.66 亿增幅 77.71% [3] - 一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 12.21 亿元,2024 年一季度 12.74 亿元,同比下降 4.14%,相对 2023 年一季度 13.44 亿元下降幅度达 9.15%,且自 2023 年四季度至 2025 年一季度末连续 6 个季度同比下滑 [3] - 2025 年一季度销售期间费用率从 2024 年一季度的 11.49%降至 10.22%,过去两年销售费用收入占比、管理费用收入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 [5] 收入增长动力 - 2025 年一季度初启动战春行动,激发业务人员积极性,管理干部和业务人员走访市场频率提高,开发优秀客户数量倍增 [1] - 2025 年一季度持续举办多场“粤海创富行”交流会、订货会,建立“粤海村”,投放惠农福利政策,带动养殖户成为示范户,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2] - 多年打磨出的“三高三低”技术战略、“四重保障”体系,提高饲料转化与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产品质量稳定领先,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措施 - 精准营养设计,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合理搭配原料、补充外源氨基酸,解决“蛋白虚高”问题,降低养殖成本,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2] - 原料替代与工艺升级,推行精准生产管理,生产指标标准化,推进原材料技术替代进程,精进产品配方技术,结合先进膨化工艺提升饲料营养消化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 - 2025 年深化措施,力争实现生长速度提高 10%、饲料系数降低 10%、损耗降低 50%的产品质量目标 [2] 新产品市场反馈 - 2024 年推出东星斑饲料、甲鱼饲料、鳜鱼饲料、鲟鱼饲料等新产品,获得较好市场口碑,为 2025 年“大增倍增”目标奠定基础 [3] 水产品价格上涨影响 - 2025 年一季度启动战春行动,经营业绩增长,饲料产品销量增加 [3] 应收账款管理 - 2024 年强化销售过程管控,推进金融服务平台(授信体系)建设,对客户进行“四有”评估,实行财务、业务双线评估客户信用额度,合理授信,严控赊销额度,加强资金回收管理 [3] - 2025 年一季度下游客户回款情况向好 [3] - 未来优化授信体系,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行无担保贷款,提升产品质量,协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加强应收账款回收管理 [4] 研发合作进展 - 拥有多个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养殖示范基地、水产动物病害检测中心,为技术开发提供强大支撑 [4] - 2024 年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多项省部级殊荣,入选科技成果转化优秀实践案例 [4] 预制菜业务情况 - 2024 年食品板块销售额逾 1.1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月均销售超 2000 万元 [5] - 通过网络平台和知名网络 IP 引流销售,已在五大热门电商平台开设粤海悦官方网店,与知名网络 IP 合作推广产品,推出“线上水产年货节” [5][6] - 2025 年完善电商产品种类,加大电商品牌与销售推进,加强与知名 IP 合作,打造“湛品”名片,如条件合适可考虑与知名明星合作 [5][6] 战略合作意义 - 湛江粤海水产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技术积累,构建金鲳鱼完整产业链,“粤海悦”品牌产品受消费者喜爱 [5] - 通过“助力湛品出圈”战略,推动“粤海悦”成为标杆品牌,实现从饲料生产商向全产业链服务商转型,提升综合竞争力 [5] 费用率下降原因 - 近年持续深化经营管理变革,减少管理层级,优化组织结构及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人效,强化绩效考核与全面预算管理,降低期间费用 [6]
粤万年青(301111)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5 17:1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863.88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375.83 万元,同比下降 4.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16.27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933.90 万元,同比下降 87.57%,利润减少主要受拓展新业务板块因素影响,新业务投入影响利润金额为 1,987.41 万元 [5] - 2024 年度公司药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27,128.81 万元,同比下降 6.31%;实现毛利 19,238.66 万元,同比下降 3.87%,业绩与行业整体情况趋势基本一致 [7] 行业整体情况 - 2024 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9,762.7 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 4,050.9 亿元,同比下降 0.9%,其中中成药子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 2.3%和 0.2% [7]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数字化营销布局 - 一方面聚焦制药主业创新升级与智能制造,结合募投项目全面提升,打造数字化新零售平台;另一方面在医疗服务新业务板块搭建互联网医院平台,融合数字化服务,打通线上线下医疗闭环 [2] 新业务发展情况 - 创办万年青国际医疗港,与一线医疗品牌合作,构建营销体系,线上整合服务功能,线下开展特色活动引流,尚处培育期未盈利 [4] 中药饮片业务 - 布局目的是保证上游中药材质量和新增业务增长点,销售渠道采用线下直供药店、诊所、医院及门店专柜销售,线上通过微信小程序销售 [5] 子公司业务 - 2024 年 12 月 20 日收购海南万秘堂医药有限公司 51%股权,依托其电商平台推广归脾液,线上线下结合销售 [7] 健康食品业务 - 凭借多年中药发展经验、成熟采购网络、人才优势及供应链整合能力,依托下属企业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利用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14] 华怀堂国医馆 - 核心竞争力包括医生资源丰富,汇聚专家并与医院合作;药品质量由子公司直供把控;就医环境舒适,位于汕头核心地带;价格亲民,诊金和药材成本较低 [15][16] 月子中心业务 - 与“圣贝拉”合作设立汕头贝康恩泽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粤东首家“小贝拉母婴护理中心”,推出定制化服务套餐,打造服务闭环,实现共赢和业态赋能 [18][19] 公司业绩下滑原因与改善措施 下滑原因 - 推进“一核多翼”健康生态圈建设,受新业务前期战略性投入拖累,短期业绩阶段性承压 [3] 改善措施 - 开源方面,药品销售结合子公司经验,线上线下结合强化 OTC 药品销售;医疗服务及大健康消费品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拓宽销售渠道;节流方面,加强采购、生产、运营管理监管降低成本 [3][6] 公司产品相关情况 集采产品 - 参芪降糖片已中选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价格下降约 30%,有利于扩大公立医院销售规模 [9] 中药保护品种 - 拥有 101 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其中妇炎平胶囊、胆石通胶囊、苦木注射液曾入选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11] 含牛黄产品 - 益心丸及珠贝定喘丸成分中含有人工牛黄,益心丸原研首创,全国仅有两家批文,珠贝定喘丸为独家品种 [13] 老年人用药 - 拥有 101 个药品批文,参芪降糖片、脑力宝丸、归脾液、西洋参胶囊等属于老年人用药范畴,脑力宝丸获过国家银质奖 [17] 特色产品 - 固精补肾丸为公司独家品种,制作技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线下直供药店和门店销售,线上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18] 行业发展前景与公司应对 行业前景 -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呈现从单一医疗服务向“防治养”一体化拓展、产业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市场格局向品牌化集群化演进三大趋势 [10] 公司应对 - 依托核心药品业务延伸大健康产业链,培育新业务,打造全生命周期医疗综合体,顺应行业发展前景 [10]
逆境突围!解密汾酒 2024 年报背后的增长密码
经济观察网· 2025-05-02 20:41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面临结构性变革,消费疲软、价格倒挂、库存高压等问题突出,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个性化 [1]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5.22亿元,同比增长7.72%,净利润66.48亿元,同比增长6.15% [1] - 公司业绩延续"汾酒速度",巩固行业前三地位 [1] 产品策略 - 采用"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策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2] - 玻汾连续多年稳居光瓶酒市场销量前列,年消费量超2亿瓶,90后消费占比超50% [2] - 老白汾作为腰部产品,具备清香品类大单品潜质,是第二阶段重要增长点 [3] - 青花汾系列2024年营收占比超50%,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3] - 推出青花汾酒26复兴新品,填补产品线空白,强化高端市场竞争力 [3] - 实施4个百亿单品策略,竹叶青酒瞄准银发市场和泛预调酒市场,杏花村系列计划2025-2026年全国化布局 [4] 市场布局 - 2024年经销商数量达4553家,亿元以上经销商增至51家,平均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 [5] - 山西市场销售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72%,省外市场销售额223.74亿元,同比增长13.81%,占比提升至62.1% [6] - 对16个国家级都市圈及重点市场统筹规划,实施"上山下乡"战略加速渗透 [6] - 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5% [7] - 在"一带一路"市场设立文化体验中心,活动曝光超3000万次 [7] - 2015年颁布食品安全企业内控国际标准,国际化布局先行 [7] 品牌建设 - 举办"走进汾酒第一车间"、封藏大典等活动,强化品牌传播 [9] - 牵头成立中国酒业活态文化研究院,传承汾酒文化 [9] - 青花26延续"伏曲冬酿"传统工艺,增强产品竞争力 [9] - 2025年品牌价值增幅24.4%,位居白酒前列 [9] - 数字化赋能营销,推出"五码合一"和"汾享礼遇"等创新举措 [10] - 清香型白酒2023年销售收入900亿元,同比增长10%,市场份额15%,汾酒引领清香复兴浪潮 [10] 可持续发展 - 推进绿色酿造,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 [12] - 参与乡村振兴,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创造就业岗位 [12]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 [12] 未来战略 - 实施"全国化2.0、年轻化1.0、国际化1.0"三大营销重点 [13] - 全国化2.0以"上山下乡战略、商业共同体战略"为主体思路 [13] - 年轻化1.0围绕多个年轻化维度贴近年轻消费者 [13] - 国际化1.0通过七大国际化举措推动全球市场拓展 [13]
双汇发展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双汇发展[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一季度业绩表现**:肉类外销量766,000吨,同比降2%;营业总收入14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利润15.3亿元,同比降12.7%。生鲜品业务收入70亿元,同比增6.1%,经营利润1.2亿元,同比增24.7%;肉制品业务营收55.8亿元,同比降17.8%,利润14.8亿元,同比降21.7%,下滑因终端消费不足、新渠道未补传统渠道下降及客户去库存[2][4] - **业务措施** - **生鲜品业务**:扩大客户群体、增加网络和网点、扩充销售渠道,加强业务对接,动态调整产品结构,聚焦特约店和驻地市场开发,升级终端服务[2][5] - **肉制品业务**:开拓新渠道,提高市场运作质量,丰富品牌矩阵,加快直播电商和O2O业务发展;采取销售机构改革等八项措施应对销量下滑[2][6][8] - **养殖业**: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提高生产指标,降低完全成本[6] - **业绩预期** - **二季度**:生猪屠宰量、国产肉销量及禽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肉制品产销量止跌回升,整体产销规模、收入和盈利同比正增长[2][7] - **全年**:量利稳中有增,下半年弥补一季度下降量;养鸡和养猪业务有望盈利,养鸡预计全年增利5亿以上[2][7][15] - **新渠道表现与规划** - **一季度表现**:新渠道终端出货量同比增21.8%,线上业务GMV同比增8.9%,但无法完全弥补传统渠道下降[2][10] - **规划**:针对潜力新渠道设专门团队专业化运作,两到三年将新渠道占比从12%提高到20%-30%[13][14] - **养殖业务情况**:一季度养鸡和养猪同比明显减亏,因成本控制指标改善;预计全年出栏60万头猪,净增利近2亿,出栏2.5亿只鸡,同比增利3亿多,两者合计增利超5亿[14][15][16] - **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进口猪肉关税增加,进口量基本停滞,但对公司整体利润及肉制品成本影响有限,因进口产品毛利率、净利率低且多为副产品[3][16] - **肉制品领域改革成效**:总部销售部门完成调整,一季度增629个新客户,实施网点倍增计划,全国销售跑赢3.1个百分点;高性价比产品4月底上市,预计5、6月贡献销量;重点渠道运作良好,新渠道整体增长约18%,但无法弥补传统渠道下降[1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将传统渠道定义为线下KA商超、BC类超市终端、农贸市场及自建网点,新渠道包括会员超市、连锁便利店、休闲零食、电商及特通渠道,目前传统渠道占比80 - 90%,新渠道占比十几%[12] - 公司推行引进飞书等数字化工具、一物一码系统、BCC一体化销售模式及精准激励业务人员等措施提升客户经营管理水平,部分一季度显效,部分二季度及之后显效[10] - 公司将肉制品分为高温、低温、速冻和零食四个板块,速冻和零食板块目前占比约5%,预计年底达8%[16][17]
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今年预计增至6.9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9 12:27
行业规模与品类分布 - 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预计增长至6 9万亿元[3] - 2023年工具和设备是最大出口品类 占比27 6% 纺织品17 2% 家居用品13 2% 电子产品10 8% 户外用品8 9%[3] - 欧洲传统市场保持出口前三 东南亚和中东因政策红利与物流升级成为新增长引擎[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 推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 提升出口效率[4] - 海外企业采购需求变化 66%的B2B决策者认为数字化营销比传统营销更重要 线上采购意愿达1000万美元的决策者增加83%[4] - 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系列支持政策 外贸企业数字化工具使用率超30% 部分产业带超60%[4] 未来趋势 - B2B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密集型品类占比加速提升[4] - 行业竞争从价格转向品牌 传统制造企业通过跨境电商重构"工厂→消费者"链路[4][5] - 工厂企业加快入局跨境电商 推动运营模式转型[5]
江中药业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江中药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1.84亿元,同比下降7%;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5.91%;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1.14%;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近160% [3]。 - **分业务表现** - **非处方药业务**:实现营收8.85亿元,同比下降约12%,主要因业务节奏调整和感冒类产品需求下降,但OTC毛利率提升2.09个百分点 [2][3]。 - **处方药业务**:实现营收1.87亿元,同比增长超20%,毛利率同比增加9.2个百分点,增长动力源于影片业务以集采为契机进行市场开发和节奏变化 [2][3][12]。 - **健康消费品业务**: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增长超两位数 [2][3][4]。 - **各业务策略与发展目标** - **非处方药领域**:围绕高频场景推动感冒药品牌换新,打造咽喉产品用药组合,加强与重点连锁渠道合作,拓展新客群 [2][5]。 - **大健康板块**:健康消费品事业部组织重塑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围绕重点核心产业构建产业集群,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6]。 - **健康消费品业务**:加速构建品类集群、打造产品梯队,推进线上线下渠道建设,预计2025年呈现复苏性增长 [2][8]。 - **外延并购**:坚持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双轮驱动,2025年坚定外延并购方向,完善投资管理体系,关注产业投资并购机会 [2][9]。 - **OTC业务**:监控渠道库存和终端动销,调整供应链节奏;坚持大单品强品类路径,拓展新零售渠道,打造产品梯队 [3][10]。 - **处方药业务**:保持增长势头,规划仿制药业务;融入行业新格局,加强院内业务合规和市场准入,借助集采开发市场,布局院外慢病特色品种 [12][13]。 - **产品动销与库存**:核心产品动销整体良好,部分咽喉咳喘和补益品类终端动销下滑;OTC核心大单品渠道库存整体健康可控 [7][10]。 - **财务指标趋势**:2025年一季度医药工业业务毛利率为68.24%,同比增长1.1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33.8%,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毛利率平稳,销售费用率相对稳定 [15]。 - **协同合作规划**:与华润集团及兄弟公司在产业链建设、外延并购、研发创新等方面加强资源协同,提升核心竞争力 [16]。 - **产业链任务与新品**:承接集团产业链任务,涵盖上游种植标准化等多方面;2025年将推出大健康领域新品,如体重管理益生菌产品 [18][19][20]。 - **贝菲达情况**:保障院内供应,探索零售渠道;推进精益管理和工艺优化提升产能,金田医药产业园区2026年投产后年设计产能达12亿粒 [21][22]。 - **中药饮片业务**:借助饮片集采开发市场,围绕智慧煎药中心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中药制剂业务发展 [23]。 - **过去五年业绩与未来策略**:过去五年营收复合增长16%,净利润复合增长13.6%;未来品牌和创新双轮驱动,实现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 [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分红政策**:十四五期间每年分红两次,未来综合考虑资本性支出保持稳定持续分红政策 [14]。 - **OTC二线潜力产品**:围绕江中品牌构建传播矩阵,推进乳酸菌素片与贝菲达单品,草珊瑚含片与复方鲜竹沥液优化价值链,打造红芪生脉饮与肾宝胶囊等二线产品 [11]。
葵花药业:“研发筑基+品牌赋能”双轮驱动 内生外延构筑周期护城河
国际金融报· 2025-04-28 11:19
公司业绩与分红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7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2亿元 [1]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 总股本基数5.84亿股 [1]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标准管理体系 [3]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目标形成创新并重、质量安全可靠的产业格局 [3]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中药新药审批加速、集采常态化等政策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3] 公司内生增长策略 - 拥有药品批准文号千余个 其中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文号超500个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文号近300个 独家品种/剂型28个(含5个独家医保) [5] - 在研化药品种近40个 开展经典名方项目及同名同方药开发 [7] - 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联合实验室 参股公司凝胶贴膏产品获批上市 [7] 数字化布局 - 完成全链路数字化布局 营销模式成为OTC行业标杆 [8] - 推动自营B2B事业部"药直达"组建 上线营销供应链"葵之云" 筹备自营B2C平台 [8] - "四龙治水"数字化营销项目将刺乌养心口服液打造为网红单品 获创新营销案例奖 [8] 产品与品牌战略 - 儿童药领域覆盖七大治疗领域 拥有超60个上市产品 其中7个品种销售额破亿元 30个品种超千万元 [9] - 成人药市场聚焦心脑血管、风湿骨病等领域 护肝品类为龙头 覆盖六大治疗领域 [10] - "葵花"品牌价值184.32亿元 "小葵花"品牌价值144.84亿元 企业总价值达329.16亿元 [10] 行业市场前景 - 2025年中药市场预计规模达一万亿元 其中中成药超五千亿元 中药饮片3000亿元 中药材2000亿元 [11] - 头部企业有望通过品牌壁垒、渠道优势、外延并购等保持稳健增长 带动行业效率提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