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自贸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机场发起23.39亿元关联收购,抢占自贸港封关红利
IPO日报· 2025-05-09 16:08
海南机场收购美兰空港交易 - 海南机场拟以自有及/或自筹资金收购美兰空港50.19%股份(2.38亿股),交易对价23.39亿元,折合每股9.85元 [1][7] - 交易完成后将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剩余股份,价格为10.62港元/股,同时维持美兰空港港股上市地位 [8] - 通过两步走战略实现全面控股,形成"A+H"双融资平台 [5][6] 海南自贸港航空资源整合 - 收购后海南机场将统一控制海南岛内三大机场(美兰、凤凰、博鳌),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机场运营集团 [4] - 解决原"兄弟公司"架构下的同业竞争和资源分散问题,提升协同效应 [3][4] - 为2025年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航空基础设施支撑 [1] 公司战略转型进展 - 加速"去地产化":地产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62.76%降至2021年24.82%,2024年进一步降至20.98% [12][13] - 机场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21.21%提升至2024年41.68%,推动行业分类调整为"航空运输业" [12][13][14] - 2021年通过战略转型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4.63亿元) [12][13] 财务表现分析 - 海南机场2024年营收43.68亿元(同比降35.4%),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降51.8%) [10] - 美兰空港2024年营收21.71亿元(同比增4.07%),但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降180%),主要因二期扩建折旧及仲裁支出 [15] - 历史业绩显示海南机场2019-2020年累计亏损89.5亿元,2021年扭亏后业绩仍波动较大 [10][12]
海南机场发起23.39亿元关联收购,抢占自贸港封关红利
国际金融报· 2025-05-09 16:03
近期,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600515.SH,下称"海南机场")发布公告,拟以自有及/或自筹资金,收购海南美兰国际空港股份有限公司 (00357.HK,下称"美兰空港"、"标的公司")2.38亿股,约占总股份的50.19%。 随着二者身份由"兄弟公司"转变为"母子公司",海南自贸港航空资源整合迈出关键一步,在2025年自贸港封关运作的背景下,通过进一步优化 机场资本配置和提升运营效率,为海南自贸港的对外开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具体来看,海南岛内共有三大民航机场,分别为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琼海博鳌机场。其中,海口美兰机场的主体上市公司为美兰空 港,而后两者背后的上市公司为海南机场,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同业竞争和资源分散问题。 而此次收购后,海南机场将实现对于海南岛内三大机场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大型机场运营集团,提升协同效 应,为海南自贸港打造面向两洋航空区域门户枢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制图:佘诗婕 "A+H" 回溯历史,海南机场与美兰空港原属海航集团旗下资产。 2021年海航破产重整后,海南省国资委通过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发控")接手机场板块,成为海 ...
增持海南发展:控股股东彰显信心,看好自贸港政策红利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5-08 20:49
海南控股增持计划 - 海南控股将在未来6个月内以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的金额增持海南发展股份,增持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2% [1] - 增持资金全部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体现国有资本对海南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深度认可 [2] - 增持行动是对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坚定信心,为市场注入长期价值预期 [1] 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 - 2025年4月8日国家明确要求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海南控股积极响应政策号召 [2]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临近,政策红利加速落地,离岛免税市场蓬勃发展 [2] - 预计2027年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销售额将超600亿元,成为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 海南发展战略转型 - 海南发展作为海南控股承诺注入免税资产的上市平台,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2] - 免税资产整合注入是海南发展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环节,控股股东对业务优化后的免税资产注入充满期待 [3] - 控股股东增持为后续免税资产注入及全球精品业务整合奠定坚实基础 [2] 市场信心与长期价值 - 控股股东增持向市场释放强烈信号,体现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坚定坚守 [3] - 增持行动是对中小股东的信心提振,表明控股股东正积极推进资产整合工作 [3] - 海南发展有望在国有资本支持下实现业务转型和价值提升,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重要资本市场标杆 [4]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先行免税政策成效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5-08 19:47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 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核心税收政策,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3] - 政策自2021年7月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落地,截至2025年3月已惠及43家企业,免关税内销货值75.5亿元,减免税款6.5亿元[7] - 2023年一季度开展加工增值内销企业21家,免关税内销货值7.9亿元同比增长11.5倍,减免税款6418万元同比增长24.6倍[7] 政策实施效果 - 海南红焱食品公司进口关税减免12%,以一货柜27吨生牛肉为例成本比内地加工低十几万元[4] - 尚岛供应链公司生产的西班牙火腿制品减免25%关税,最终成本比内地低7%到8%[5] - 京润珍珠公司首批货值8.36万元产品减免关税1.76万元,预计一年进口3万粒海水珍珠可节省关税255万元[7] 企业受益情况 - 海南红焱2022年两次赴琼考察后注册成立,在海关和地方政府指导下获得政策资质[4] - 京润珍珠计划将内地实体专卖店从100多家增至300家[7] - 政策已惠及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珠宝等多个行业领域[7] 政策执行挑战 - "增值超过30%"的红线让企业感到迷茫,缺乏明确标准导致执行困难[8] - 京润珍珠初期面临产品样式不确定问题,每粒进口珍珠需对应备案唯一最终产品[8] - 肉类加工行业面临加工增值界定不清晰问题,本地采购料件需纳入总成本计算[9] 企业应对措施 - 企业呼吁调整国内采购原料的增值计算方式,避免人为抬高增值率[10] - 海口海关优化企业应用体验,指派业务骨干"面对面"解答问题[11] - 海关将加大对优质企业支持力度,让更多企业惠享政策红利[11]
供销大集(000564) - 000564供销大集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09:1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为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7日,地点在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D座14层,形式为现场交流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办公室、资产运营部、计划财务部工作人员 [2] 收购公司业务展望 - 收购的商业发展公司主营商业网点建设与运营、商贸物流、大宗商品贸易三大业务,是国内单建式平急两用、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开发建设与运营的领军企业 [2] - “星悦茂”智慧商业项目能与上市公司形成业务协同,完善网点布局;集采集配中心项目与上市公司原有业务区域互补,利于物流渠道建设;专业商品贸易团队可整合资源,拓展业务,提升效益 [2] - 商业发展公司践行国家战略,聚焦商业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畅通双向流通渠道,参与多项建设,运营新型空间,构筑商贸流通平台 [2] 股东持股情况 中合农信及其一致行动人 - 截至2024年年报审议日,合计持有公司42.4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3.51% [2] - 股份来源包括2016年新合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认购发行股份14.96亿股;2022年1月因重整债权债转股取得4,769万股;2024年4月产业投资人取得转增股份26亿股;2024年12月新合作集团认购取得3,292万股转增股票;2024年11月因业绩承诺补偿股份注销及分配 [2][3] 海航商控及其一致行动人 - 截至2025年3月末,合计持股数量为16.07亿股,合计持股比例为8.90% [4] 公司经营情况 2024年 - 实现营业总收入142,372.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9%,净利润 - 138,361.0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5.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32,367.6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7.48% [5] - 通过拓展业务、转让股权、催收应收款、减债化债等措施实现业绩同比减亏 [5] 2025年第一季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293,846.43元,较上年同期减亏95.18%,经营情况有所改善 [5] 促进国内大循环计划措施 提升商业运营质效 - 依托股东和自身资源,线下参与城市更新等建设,推进业务协同,拓展轻资产运营项目;线上数字化赋能升级,完成业态调改,建立新型供销城市流通业务模式 [6] 推进商贸物流网点建设 - 推动重点区域存量住宅土地开发,湘中物流园深化布局,整合构建物流平台;建设运营集采集配中心项目,服务双向流通渠道,健全三级流通服务网络;创新收益模式,培育可持续利润增长极 [6] 驱动商品贸易创新升级 - 加快电商、批发代理、供应链贸易业务融合,深化与其他业务协同,构建下游销售网络,开展规模化集采 [7] - 发挥属地优势,嫁接拓展业务,推进贸易品种结构转型,驱动转型升级 [8]
三亚海棠区:国家海岸起宏图
海南日报· 2025-05-07 09:29
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 三亚海棠区:国家海岸起宏图 海棠湾旧貌。(资料图,摄于2009年) 如今的三亚海棠湾旅游产业发达,汇聚了亚特兰蒂斯等知名旅游项目。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艳玫 海南解放75年来,沧桑巨变。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一幅波澜壮阔的开放画卷伴着椰风海韵 徐徐展开。伴随海南改革发展,三亚市海棠区也迎来巨变。从经济腾飞的"速度",到城乡融合的"力度",再 到民生幸福的"温度",海棠区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书写了从渔火稀疏的边陲海湾到举世瞩目的国家海岸 的华丽蜕变。 近日,海棠区再添文旅重磅项目。三亚万象城项目在该区开工。这一占地约408亩、总计容面积达54.4万 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将通过"商业+生态+文旅"创新模式,打造成为集零售、娱乐、餐食等于一体的度假目 的地,为三亚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注入新动能。 看到三亚万象城在"家门口"开工建设的新闻,海棠区居民罗先生再次发出感慨:"家乡发展得一天比一天 好。"在他的成长记忆中,父母那辈辛苦务农,每天早出晚归,种田捕鱼,皮肤晒得黢黑,身体压得佝偻。 现在,家乡发展好了,他在酒店里找到一份工作,不用过 ...
海南发展:控股股东优化免税资产注入承诺,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前夕谋划弯道超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07: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牧 广州报道 为助力全球精品突破盈利瓶颈,海南控股已打出一套"组合拳"。在市场拓展维度,三亚市场成为战略突 破口。全球精品与海南机场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并与海狸环球贸易有限公司(阿里巴巴-Avvolta合资公 司)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布局三亚凤凰国际机场T3航站楼旅游零售项目。凤凰机场三期项目2023年开工 建设,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预计提升至3000万人次。机场的流量优势将为全球精品带来可观商业价值, 助力提升业绩,加速资产注入承诺的兑现。同时,当前全球精品还在积极拓展自营会员购、电商零售等 业务,与免税主业协同发展,实现差异化经营。 此外,随着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日益临近,一大批核心政策落地见效。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总体方案》的部署安排,2025年前全岛封关运作的同时,将依法简并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 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费,并启动在货物和服务零售环节征收销售税相关工作,届时海 南自贸港不再征收增值税,独具特色的税制安排将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在企业所 得税方面,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 ...
海南机场(600515):自筹资金控股美兰空港,打造海南自贸港空中门户
东吴证券· 2025-05-06 21: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南机场拟自筹资金收购美兰空港2.375亿内资股成控股股东,实现海南三机场收入并表,打造海南自贸港空中门户 [8] - 三亚凤凰和海口美兰机场处于扩产/爬坡周期,随自贸港客流成长及债务减负,有望实现营收和利润可持续增长 [8] - 基于房地产和免税商业业务承压及并表美兰空港,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8]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762|4,368|7,234|8,044|8,799| |同比(%)|43.84|(35.40)|65.61|11.19|9.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52.78|458.50|681.20|1,016.73|1,372.90| |同比(%)|(48.57)|(51.88)|48.57|49.26|35.03|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08|0.04|0.06|0.09|0.12| |P/E(现价&最新摊薄)|42.09|87.47|58.87|39.44|29.21|[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51元,一年最低/最高价2.96/4.37元,市净率1.69倍,流通A股市值32,207.80百万元,总市值40,102.84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08元,资产负债率51.19%,总股本11,425.31百万股,流通A股9,176.01百万股 [6] 事件 - 2025年4月30日,海南机场公告拟收购美兰空港2.375亿内资股,占总股本50.2%,内资股交易价9.85元,后续将对H股全面要约收购,要约价折合每股10.62元港币,议案需提请股东大会审议 [8] 财务预测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21,001|26,290|26,276|29,141| |非流动资产|32,690|35,834|36,135|36,240| |资产总计|53,691|62,124|62,410|65,381| |流动负债|10,704|13,396|13,016|14,845| |非流动负债|17,310|22,260|21,710|21,160| |负债合计|28,013|35,656|34,726|36,00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3,519|24,200|25,217|26,590| |少数股东权益|2,159|2,267|2,467|2,786| |所有者权益合计|25,678|26,468|27,685|29,376| |负债和股东权益|53,691|62,124|62,410|65,381|[9]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4,368|7,234|8,044|8,799|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2,565|4,779|5,037|5,316| |税金及附加|324|359|401|437| |销售费用|178|198|221|241| |管理费用|744|854|854|854| |财务费用|418|447|491|412| |加:其他收益|137|86|146|206| |投资净收益|258|248|248|248| |公允价值变动|(90)|0|0|0| |减值损失|(54)|(15)|(15)|(15)| |资产处置收益|25|2|2|2| |营业利润|415|919|1,422|1,980| |营业外净收支|10|10|10|10| |利润总额|425|929|1,432|1,990| |减:所得税|(13)|139|215|299| |净利润|438|790|1,217|1,692| |减:少数股东损益|(21)|109|200|31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9|681|1,017|1,373|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0.04|0.06|0.09|0.12| |EBIT|650|1,136|1,682|2,162| |EBITDA|1,348|1,680|2,199|2,675| |毛利率(%)|41.27|33.94|37.38|39.59| |归母净利率(%)|10.50|9.42|12.64|15.60| |收入增长率(%)|(35.40)|65.61|11.19|9.38|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51.88)|48.57|49.26|35.03|[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782)|1,414|3,189|1,188| |投资活动现金流|(909)|(3,427)|(558)|(358)| |筹资活动现金流|(334)|4,328|(1,248)|(1,229)| |现金净增加额|(2,025)|2,315|1,383|(399)| |折旧和摊销|698|544|517|513| |资本开支|(581)|(1,338)|(838)|(638)| |营运资本变动|(2,409)|(297)|1,002|(1,450)|[9]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2.06|2.12|2.21|2.33|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1,425|11,425|11,425|11,425| |ROIC(%)|1.51|2.07|2.87|3.62| |ROE - 摊薄(%)|1.95|2.81|4.03|5.16| |资产负债率(%)|52.17|57.40|55.64|55.07|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87.47|58.87|39.44|29.21| |P/B(现价)|1.71|1.66|1.59|1.51|[9]
海南机场拟23亿收购美兰空港 加码主业打造自贸港航空枢纽
长江商报· 2025-05-06 08:53
行业整合与战略布局 - 海南机场拟出资23 39亿元收购美兰空港约2 38亿股内资股股份 取得50 19%股权 折合每股9 85元 交易完成后将发起全面收购要约并维持美兰空港上市地位 [2] - 收购旨在整合海南岛内海口美兰 三亚凤凰 琼海博鳌三大机场资源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大型机场运营集团 [3][4][5] - 美兰空港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2689 04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0 48% 货邮吞吐量20 93万吨 同比增19 69% [5] 交易结构与财务影响 - 交易分两步进行 内资股要约价9 85元/股 H股要约价10 62港元/股(折合人民币9 85元) 完成后美兰空港将成为海南机场控股子公司 [4][5] - 美兰空港连续两年亏损 2023-2024年合计亏损5 17亿元 其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 81亿元 主要因仲裁案支出及机场二期改扩建成本增加 [2][7] - 海南机场自身业绩承压 2024年营收43 68亿元(同比降35 40%) 归母净利润4 59亿元(同比降51 88%)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再降54 09% [7] 自贸港发展机遇 - 收购是海南机场加速"去地产化"的关键举措 2024年已处置海口海航大厦等地产项目 聚焦机场主业 [6] - 海南自贸港计划2025年底前封关运作 将实施免税政策 促进贸易自由化 公司计划通过整合机场资源把握航空业务增长机遇 [7][8] - 美兰空港经营改善预期包括 仲裁案解决 自贸港封关后时刻放量 航线优化 以及协同管理带来的降本增效 [8] 历史背景与股权关系 - 当前格局源于2021年海航集团破产重整 机场板块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接手 美兰空港与海南机场同属海南省国资委但无股权关系 [3] - 美兰空港为港股上市公司(00357 HK) 2002年上市 运营海口美兰机场航空及非航空业务 海南机场为A股上市公司(原海航基础) [3][5]
海南机场(600515):拟收购美兰空港控股权,加速聚焦主业提升竞争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1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南机场拟收购美兰空港 50.19%内资股,交易价款 23.39 亿元,折合每股 9.85 元,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收购完成后将成控股股东,实现海南自贸港内核心航空枢纽整合,聚焦机场主业,提升竞争力 [5] - 考虑公司推进“去地产化”,小幅调整 2025 - 2026E 盈利预测为 7.87/9.36 亿元(原值:8.24/10.95 亿元),新增 2027E 盈利预测为 9.87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4 月 30 日收盘价 3.51 元,一年内最高/最低 4.37/2.96 元,市净率 1.7,股息率 -,流通 A 股市值 32,208 百万元,上证指数 3,279.03,深证成指 9,899.82 [1] 基础数据 - 2025 年 03 月 31 日每股净资产 2.08 元,资产负债率 51.19%,总股本 11,425 百万,流通 A 股 9,176 百万,流通 B 股/H 股 -/-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指标|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368|1,090|5,492|6,020|6,705| |同比增长率(%)|-35.4|-8.6|25.7|9.6|11.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9|100|787|936|987| |同比增长率(%)|-51.9|-54.1|71.6|18.9|5.5| |每股收益(元/股)|0.04|0.01|0.07|0.08|0.09| |毛利率(%)|41.3|41.2|43.3|43.9|42.5| |ROE(%)|1.9|0.4|3.2|3.7|3.8| |市盈率|87|/|51|43|41| [4] 交易概述 - 海南机场拟协议收购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持有的美兰空港 50.19%股份,完成后成控股股东,将对美兰空港全部已发行内资股(除公司拥有或同意收购的)及 H 股全面要约收购,维持其上市地位,内资股要约价每股 9.85 元,H 股要约价每股 10.62 港元 [5] 标的公司概况 - 2024 年度美兰空港飞机起降 18.61 万架次,旅客吞吐量 2,689.04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20.93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7.92%、10.48%、19.69% [5] - 2024 年美兰空港总营业收入 21.71 亿元,同比增长 4.09%;净利润 -3.81 亿元,同比减少 180.46%,受仲裁裁决影响支付税前金额 2.25 亿港元,剔除仲裁影响 24 年净亏损较 23 年减亏 0.09 亿元 [5] 交易影响 - 收购完成后海南机场将统筹管理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家机场,扩大机场端业务及资产规模,聚焦主业,加速“去地产化”,提升竞争力 [5] - 整合旗下机场资源、优化航线布局、差异化定位,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构建航空网络,扩张免税业务版图,受益政策红利 [5] 财务摘要 |指标(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6,762|4,368|5,492|6,020|6,705| |营业成本|3,454|2,565|3,114|3,378|3,855| |税金及附加|544|324|408|447|498| |主营业务利润|2,764|1,479|1,970|2,195|2,352| |销售费用|204|178|220|241|268| |管理费用|783|744|824|903|1,006| |财务费用|497|418|464|483|519| |经营性利润|1,280|139|462|568|559| |营业利润|1,521|415|905|1,062|1,111| |利润总额|1,487|425|905|1,062|1,111| |净利润|995|438|802|940|987| |少数股东损益|42|-21|15|4|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53|459|787|936|98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