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催买房”口号后,国家又出行动,2026年房地产或有三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18 17:58
市场现状 - 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跌至7.5亿平方米,较2021年峰值水平腰斩 [1] - 全国广义库存面积超120亿平方米,按当前销售速度需7年消化 [1] - 2024年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3%,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缩水31.8% [1] 税费政策调整 - 首套房契税标准调整:140平方米以下按1%征收,140平方米以上降至1.5%;二套房统一按2%征收,一线城市同步执行 [3] - 个人销售住房满2年免征增值税,非普通住宅增值税全面取消,北京500万二手房可省税费25万元 [4] - 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调:东部省份从2%降至1.5%,中西部最低0.5% [4] 金融政策支持 - 房贷利率允许协商调整加点幅度,重定价周期可灵活调整 [5] - 首套及二套房首付比例统一降至15%,100万房产首付仅需15万 [6] - 央行对保障房贷款提供100%贴息支持 [7] - 开发贷及信托贷款展期政策延长至2026年底 [8] 地方政策创新 - 北上广深取消普通住宅标准,上海200平方米住房享受普通住宅待遇 [9] - 2024年12月杭州新房去化周期降至5.4个月,成都降至5.2个月,显著低于全国平均的21.3个月 [9] 保障房建设进展 - "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筹建保障性住房650万套 [12] - 2026年深圳、杭州等城市保障房供应占比或超40% [12] - 长租房试点推行10年期合同,年租金涨幅限制在3%以内 [12] 房地产税试点动态 - 上海房产税收入占税收总额1.45%,针对新购二套房及非户籍首套房 [13] - 重庆对"三无人员"第二套房征收0.5%-1.2%税率 [13] - 2026年预计新增10个试点城市,实施分级税率制度,超标房产税率或提至1.5% [13] 行业格局演变 - 2025年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90%销售额集中于一、二线城市 [14] - 部分房企实施业务转型:衢州发展收购先导电子科技进军半导体材料,冠城大通剥离地产业务专注电磁线与新能源 [14] - 品质成为竞争核心:成都某楼盘绿化率达45%且配套社区医疗与健身设施,开盘去化率超90%;头部房企推广绿色建筑技术降低30%物业费 [15] 市场趋势展望 - 2026年一线城市房价预计筑底,深圳、杭州等地出现首付15%+利率3.5%的购房窗口期 [17] - 2024年四季度成都、长沙等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同比下降20%,市场呈现回暖迹象 [17] - 三四线城市租金收益率或跌破2%,多套房持有者需考虑以租代售或改造民宿策略 [17]
中国建筑兴业联手中南建筑设计院 共拓绿色建筑市场新机遇
财富在线· 2025-08-15 15:07
战略合作框架 - 中国建筑兴业集团与中南建筑设计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把握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市场机遇[1] - 合作聚焦三大核心领域:海内外BIPV及光伏建材项目开发、BIPV技术与建筑美学融合创新、信息共享与信用互认机制深化市场协作[2]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性 - 公司自主研发远东光伏外墙LIGHT系列产品 采用玻璃表面微米级彩釉工艺模拟石材等材质纹理 最高功率达190W/m²[3] - 每100平米产品应用可覆盖4户家庭全年用电 转换效率行业领先 背板结构可抵御17级飓风[3] - BIPV项目已覆盖商业建筑、产业园区及公共建筑等领域 包括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等标杆案例[3] 合作协同效应 - 公司BIPV技术实践与中南建筑设计院绿色建筑技术形成高度互补 强化全产业链生态构建[5] - 中南建筑设计院掌握绿色建筑、智慧建造及双碳建筑核心技术 在绿色建筑星级评价与规范制定方面具显著优势[4] 行业发展趋势 - 双碳目标推进与全球绿色建筑关注度提升使BIPV技术应用市场潜力巨大[5] - 合作将加速BIPV技术在新建与既有建筑改造中的规模化应用 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实践参考[5]
模块化建筑革命:MiC建筑如何重塑现代建造业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传统建筑模式面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挑战 [1] - 城市化进程加速推动对更快速度、更高品质和更可持续建筑方式的需求 [1] MiC技术定义与特点 - 模块化集成建筑(MiC)将建筑拆分为独立模块 在工厂完成全部工序后现场吊装拼接 [1] - 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建造方式 从工地施工转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工厂生产 [1] - 施工精度可达毫米级 大幅提升建造效率和质量可控性 [1] MiC技术核心优势 - 高度工业化与标准化 模块可并行生产且不受天气影响 [1] - 工厂化生产减少现场湿作业 显著降低噪音、粉尘和建筑垃圾 [1] - 有效避免传统施工中常见的误差和返工问题 [1] 全球应用现状 - MiC技术在保障性住房、应急医院和学生公寓等项目中展现巨大潜力 [2] - 新加坡、英国和美国已广泛采用MiC建造公共住房 [2] - 中国在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进程 [2] 中建海龙项目案例 - 启德世运道简约公屋项目为香港迄今规模最大的简约公屋工程 [2] - 项目采用中建海龙MiC技术 仅用19个月完成3栋17层住宅主体结构建设 [2] - 约70%建造工序在珠海、江门智能工厂完成 通过标准化生产保障品质 [2]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项目地处前启德机场旧址 地质复杂且文物保护要求高 [2] - 采用"非撞击式打桩"与"撞击式打桩"结合方案 [2] - 创新应用"铁模加铝模混搭"工艺优化施工流程 [2] 可持续发展价值 - MiC模块支持100%拆卸与重复利用 极大减少建筑废弃物 [3] - 为香港探索循环建筑体系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可复制样板 [3] - 为全球高密度城市住房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3] 技术发展趋势 -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MiC深度融合 推动建筑全过程全面数字化 [3] - 工厂端采用BIM设计和机器人焊接等技术 [3] - 工地端应用智慧管理平台 提升建造效率、灵活性和环保性 [3]
解码中国金茂:产品力驱动逆周期增长 以“好房子”释放城市未来生命力
经济观察网· 2025-08-07 16:41
核心观点 - 公司实现逆周期高质量增长 聚焦地产开发 精品持有 品质服务和建筑科技四类业务 以绿色健康和智慧科技驱动城市进化 [1] - 公司2024年扭亏为盈 收入590.53亿元 归母净利润10.65亿元同比增长115% 签约销售额983亿元行业排名第12位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额533.47亿元同比增长19.77% 金玉满堂系列产品在15个城市21个项目表现亮眼 [7]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590.53亿元 归母净利润10.65亿元同比增长115% 签约销售额983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额533.47亿元同比增长19.77% [7] - 三项费用全面下降 管理费用降25% 销售费用降23% 财务费用降16% [2] - 金茂服务2024年营收29.66亿元同比增长9.7% 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12% 净利率12.9% [3] - 华夏金茂商业REIT 2024年收入8422万元 可供分配金额4959万元 累计分红3576万元 [4] 业务战略 - 聚焦一二线城市战略 90%销售额来自一二线城市 住宅公寓平均单价2.2万元/平方米 [2] - 打造三懂六境科技好房体系 三懂即懂客户懂生活懂艺术 六境涵盖热湿风水声光安全绿色智慧环境 [5][6] - 金玉满堂四大产品系列覆盖多元客群 深度融合绿色基因与前沿科技 [6] - 持有业务运营收入34.6亿元 位列内资房企运营收入排行榜第14位 [8] 产品表现 - 上海江湾金茂府首开销售额14亿元 上海润雲金茂府叠墅开盘半小时售罄 [7] - 长沙金茂璞印梅溪和西安金茂璞逸东方刷新当地高端住宅销售纪录 [7] - 北京金茂满曜首开销售额18.75亿元 天津金茂泮湖满庭首开去化率100% [7] - 成都东城金茂晓棠首开200余套房源售罄 上海金茂棠前5月首开售罄 [7] ESG成就 - MSCI ESG评级连续两年获A级 GRESB绿色四星级 信息披露达A级 [9] - 入选2024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 从722个案例中脱颖而出 [9] - 累计获得绿色建筑类认证315个 涵盖国内外9大绿色认证类别 [9] - 以ESG为锚点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0] 运营数据 - 金茂服务合约面积1.343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6.2% 在管面积1.009亿平方米 [3]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0.586亿元同比增长30.7% 新增合约面积866万平方米 [3] - 合约面积第三方占比53.6% 已入驻71个城市中高能级城市占比91% [3]
汗水浇筑“零碳地标”,武汉图书馆新馆项目冲刺年底“亮装”
长江日报· 2025-08-04 10:34
8月2日上午10时,武汉图书馆新馆项目楼顶,巨大的银色金属底网紧密覆盖在檩条上,在烈日的 直射下反射出刺眼的白光,温度直逼50℃。 项目管理者夏露、武建辉、熊双桥三人,正在这片滚烫的"网格"上巡检。安全帽下,汗珠顺着晒 得发红的脸颊滚落,他们的T恤早已被汗水彻底浸透,紧紧贴在工装上。 夏露和武建辉蹲下身,徒手触摸着滚烫的连接件,检查其紧固程度,同时仔细排查金属底网的密 实度和平整度。熊双桥则在一旁用卷尺测量关键节点的间距。 武汉图书馆新馆,位于江汉区王家墩中央商务区东北角,其标志性的波浪形屋顶自西南向东侧优 雅跌落,从空中俯瞰,犹如一座未来感十足的"会呼吸的知识峡谷"。 项目用地面积4.3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23万平方米,是一座文化综合体建筑,涵盖武汉图 书馆、武汉方志馆、文化传播交流功能区及地下车库等相关配套设施,其中武汉图书馆为7.2万平方 米。项目设计为地上10层、地下2层的单体建筑,由武汉城建集团建设管理公司负责项目管理、武汉建 工集团施工。 今年4月,项目主体钢结构封顶后,幕墙、屋面工程成为目前的攻坚重点。特别是面积广阔的铝镁 锰金属屋面施工,是当前的核心任务。 上午9时,记者跟随三名项目 ...
重庆建工:7月23日接受机构调研,天风证券、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7-28 19:36
未来订单展望 - 公司年初制定的年度总体经营指标计划是结合战略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分析制定的目标,将立足重庆,积极承接政府及重点区域重大项目订单,对未来订单规模的稳定增长保持乐观态度 [2] - 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支持下,公司将通过研判宏观环境和行业情况调整业务布局和市场拓展计划 [2] 投标毛利率变化 - 截至上半年投标毛利率基本持平,但新修订的《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将调整最低投标价法机制,预计对公司投标毛利率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3] - 公司将把握政策环境和市场秩序变化,加大高品质重大项目订单承接力度 [3] 新质生产力布局 - 公司积极支持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BIM建筑信息模型、节能降碳、大数据智能化等项目科研攻关 [4] - 正在推进"5G+智慧建工"数字化工程,推广桥梁智慧建造体系,建设数字钢筋加工厂、数字梁场,推动施工智能化管理 [4] - 未来将跟踪行业动向,促进业务向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 [4] 可转债情况 - 2025年6月27日公司已下调建工转债转股价格至4.07元/股 [5] - 7月16日再次触发向下修正条款但决定未来五个月内不提出修正方案 [5] - 将通过存量资产盘活、参股公司股权变现及融资工具运用等方式做好到期偿付资金安排 [5] 收并购计划 - 除传统建筑施工主业外,公司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6] - 积极关注产业机会,未来如有相关事项将及时披露 [6]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69.53亿元同比下降6.27%,归母净利润-4297.09万元同比下降196.27% [7] - 扣非净利润-5132.64万元同比下降330.39%,负债率90.52%,毛利率5.55% [7]
临港新片区首发绿色建筑地图,15家单位结盟“走出去”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18:35
绿色建筑发展成就 - 临港新片区绿色建筑总面积达3500万平方米 其中绿建二星级及以上占比98% [3] - 超低能耗建筑总面积570万平方米 包含近零能耗建筑1个 零能耗建筑1个 零碳建筑1个 [3] - 拥有3个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 包括绿色生态先行示范区 顶科社区和滴水湖金融湾 [3] 行业合作与联盟成立 - 15家单位共同成立临港新片区"走出去"工程建设联盟 涵盖设计院所 建筑企业 国际机构及保险公司 [3][4] - 联盟成员包括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中铁上海设计院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龙头企业 [3][4] - 国际机构参与包括英国建筑研究院(BRE)和美国建筑师协会(AIA) [4]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论坛以"绿建出海·临港启航"为主题 聚焦政策背景 制度标准和专业服务等关键议题 [3] - 临港新片区定位为"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 助力国内建筑企业提升国际化竞争力 [3] - 推动绿色标准国际互认 深化全球协作共同开拓"一带一路"绿色基建市场 [4] 行业竞争力与平台建设 - 上海在绿色建筑领域具备技术 标准和管理方面的较强竞争力 [4] -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临港新片区工作委员会将继续发挥交流合作平台作用 [4] - 通过政企协同筑牢发展根基 凝聚行业力量探索出海创新路径 [4]
住建部副部长秦海翔在京会见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常任秘书罗家良
快讯· 2025-07-21 15:36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在京会见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常任秘书罗家良。双方围绕海绵 城市建设、绿色建筑的政策实践以及合作意向进行深入交流。(中国建设报) ...
中建方程华东区域公司:科技赋能 筑就高品质人居新标杆
央广网· 2025-07-16 18:26
行业转型方向 - 房地产行业加速向"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转型,国家持续推进"好房子"建设[1] - 行业品质升级新标尺《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于2025年5月正式实施[5] -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科技与民生双轮驱动成为关键[6] 公司战略布局 - 中建方程华东区域公司深耕长三角,将新发展理念融入项目全周期,聚焦"好房子"技术体系落地[1] - 公司结合地域特点攻坚核心技术,形成技术创新矩阵推动住房供给升级[4] - 立足华东经济活跃特点,公司持续深化绿色低碳、智慧宜居技术落地实践[5] 绿色建筑实践 - 上海青浦中建·颐璟台项目获EDGE高级认证,较传统建筑节能65%、节水29%、节材40%[2] - 项目采用硅墨烯保温一体化等新技术,预计年节电35.83万kWh、节约天然气3.4万m³[2] - 项目获精瑞科学技术奖、绿色项目管理卓越实践奖,并亮相COP29展示中国绿色建筑成果[2] 智慧住宅创新 - 苏州中建·熙辰上院项目配备智能门锁、人脸识别等系统,构建智慧生态[3] - 项目门窗采用三玻两腔中置百叶设计,3.1米层高提升舒适度[3] - 项目获2024年精瑞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成为区域高品质住宅标杆[3] 技术应用案例 - 南京中建·东山樾府研发低碳科技住宅体系,售楼处获碳中和金级认证[4] - 上海浦江镇安置房探索"光储直柔"技术,提升建筑能源自给能力[4] - 上海奉贤新城项目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4]
各地防暑度夏有“凉”方 新科技新技术助力城市迎战高温“烤”验
央视网· 2025-07-13 18:17
高温应对措施 - 湖北7月上旬平均气温达30.9℃,较常年同期偏高3.7℃,为1961年以来最热[1] - 武汉汉口火车站出租车上客区安装遮阳棚和喷雾装置,地表温度从50℃降至不到40℃,降温效果达10℃以上[3][5] - 喷雾装置每日运行时间为早7时至晚7时,根据气温和客流情况可延长[5] - 志愿者岗亭免费提供防暑药品和冰镇饮料[7] - 武汉市使用雾炮车在城区道路进行洒水抑尘和喷雾降温[9] 动物防暑降温 - 武汉市动物园为动物开启"清凉模式",打造舒适环境[11] 生态城市规划 - 中新天津生态城通过水、绿地与建筑一体化设计降低区域温度[11] - 生态城热成像显示最高温度52℃,最低17.4℃,低于天津中心城区最高55.3℃和最低27.3℃[13] - 生态城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为天津首个零碳建筑,配备2200平米太阳能光伏板和节能系统[15] - 生态城绿色建筑比例达100%,植被拦截太阳辐射热量最高达90%[17] - 生态城建成40座城市公园,居民步行5分钟可达[17] - 生态城水系总长43公里,蓝绿空间比达50%,水循环系统带走大量热量[17] - 生态城利用地下储热技术,冬季可提取热量用于采暖[18] - 生态城建成65.5公里通风廊道,结合水系和绿地形成降温系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