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辅助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3年投入200亿,华为北汽达成享界品牌深化合作,余承东:明天享界S9T发布,一定不负期待
新浪科技· 2025-09-15 16:40
品牌战略合作 - 华为与北汽共同打造享界品牌战略共同体 在技术、制造、服务等领域深度协同推动品牌全面升级 [1] - 享界将组建专属事业部团队 实现从产品定义、研发制造到终端销售服务的全链路协同 [1] - 建立专属制造与供应链体系并引入双质检机制 确保新车在科技与豪华维度达到高标准品质 [1] 资金与技术投入 - 享界品牌未来三年内投入200亿元资金 重点围绕设计、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及品质安全四大核心领域推进技术迭代 [1]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公开表示对享界未来规划充满信心 强调享界S9T发布将不负期待 [1]
享界品牌计划3年投入200亿资金,推进智驾、座舱等技术迭代
巨潮资讯· 2025-09-15 16:30
品牌战略合作 - 华为与北汽共同打造享界品牌战略共同体 [2] 技术投入与体系建设 - 计划3年投入200亿资金推进设计、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品质安全四大领域技术迭代 [4] - 组建专属事业部团队并以战略共同体模式实现产品设计到终端销售服务的全链路协同 [4] - 建立专属制造与供应链体系及双质检体系保障科技与豪华品质 [4] - 构建专属销售服务渠道覆盖用户购车、用车、养车全周期高端体验 [4] 新产品上市与配置 - 享界S9T将于9月16日上市 预售价32.8万元起 [5] - 车身尺寸5160毫米/2005毫米/1492毫米 轴距3050毫米 较享界S9高度增加6毫米 [5] - 标配空气悬架与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 搭载华为途灵平台及六合一全域融合架构 [5] - 提供纯电版与增程版:纯电版续航701/765/801公里 电池容量97.6千瓦时;增程版纯电续航195/201/274公里 电池容量36/51.9千瓦时 [5]
前路充满挑战,意欲“换笼上市”,港股能否拯救岚图汽车?
搜狐财经· 2025-09-14 19:48
东风集团私有化及岚图汽车上市计划 - 东风集团计划私有化退市并分拆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1][3] 岚图汽车产品结构问题 - 岚图汽车产品结构严重失衡 2025年1-7月主力车型MPV梦想家销量2.8万辆占总销量50.9% [6][7] - 其他车型表现不佳 SUV车型FREE累计销量1.5万辆占比27.3% 轿车追光累计销量0.7万辆占比12.7% 跨界车型知音累计销量0.5万辆占比9.1% [7] - MPV市场容量有限 2025年上半年高端MPV市场销量增速仅5.6%远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18.2%的增速 [8][9] - 用户高度集中于MPV商务领域 群体单一制约用户生态构建 [9] 岚图梦想家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岚图梦想家以6510辆销量位居全国新能源MPV榜首 连续三个月蝉联销量冠军 [12] - 2024年岚图梦想家乾崑版搭载华为ADS3.0与鸿蒙座舱后订单占比突破40% [18]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 同比增长12.5%和11.4% [4] - 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552.4万辆同比增长34.3% 首次超过燃油车销量542.6万辆 [4] -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91.3万辆同比增长32.3% [4] - 行业淘汰赛加速 2024年上半年品牌淘汰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40% 市场集中度CR10从2021年65%升至2024年82% [13] - 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被蔚来和理想占据超60%份额 20-30万元价格带问界M7单月交付突破2.5万辆 特斯拉ModelY年销超60万辆 [16] 华为合作与同质化风险 - 华为智能驾驶技术提升岚图产品智能化水平和品牌价值 [18] - 华为系品牌增多导致内部竞争 岚图知音与问界M5、智界R7等车型配置高度同质化 陷入价格战 [19] - 岚图可能陷入华为依赖症 失去自主发展主动权 [25] 岚图汽车财务与成本状况 - 2024年岚图汽车销量8.57万辆同比增长70% 但近三年累计亏损突破80亿元 [20][25] - 采购成本高 动力电池采购单价较特斯拉等头部企业溢价超10% [22] - 产能利用率不足 武汉工厂设计年产能15万辆但实际利用率低 [22] - 高成本结构导致量增利减的恶性循环 [23] 品牌与战略挑战 - 品牌定位模糊 缺乏如小鹏智能驾驶、极氪性能等清晰标签 [25] - 需通过扩大销量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能利用率 [25] - 需在智能化或服务模式上构建差异化优势 [25]
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加速进入国际赛道
新华网· 2025-09-14 00:27
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国际化进展 - 中国企业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集中展示智能辅助驾驶从概念到落地、从本土到全球的加速演进图景[1] 技术突破与合作案例 - 卓驭科技与一汽-大众合作推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将通过大众体系A-SPICE CL2认证并在速腾L、探岳L等车型上市[2] - 轻舟智航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在中国大规模应用 自动紧急刹车系统误触发率低于行业均值 量产搭载规模逼近百万辆[2] - 地平线展示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征程6系列 基于征程6B芯片的博世第四代多功能摄像头预计2026年开启量产[2] - 零跑汽车提出覆盖电驱、电池、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的全域自研路径 并在量产车型中应用四域合一架构[2] 中欧产业合作动态 - 欧洲传统车企因产品投放与技术储备滞后在电动汽车市场竞争中逐渐落后 德国车企工程师承认软件研发进度较慢[3] - 中国企业加速欧洲布局:地平线在慕尼黑设欧洲总部 轻舟智航在德国成立欧洲总部 卓驭科技在德国不伦瑞克设分公司 小鹏汽车在慕尼黑启用欧洲研发中心[3] 安全合规与技术创新 - 德国信息技术、电信和新媒体协会2025年调研显示安全性、事故责任与数据隐私是智能辅助驾驶主要关切点[4] - 行业专家指出需常态化公布无接管率、事件率和自动紧急刹车系统误触发率 并在限定区域内试点运营完善保险[4] - 轻舟智航与高通合作 计划2026年面向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启动量产交付 采用跨平台统一架构技术路线[5]
综述|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加速进入国际赛道
新华社· 2025-09-13 22:19
新华社慕尼黑9月13日电 综述|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加速进入国际赛道 新华社记者马悦然 车云龙 单玮怡 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智能辅助驾驶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一大焦点。来自中国的多家企业集 中亮相,勾勒出智能辅助驾驶从概念到落地、从本土到全球的加速演进图景。 近年来,欧洲传统车企面临转型挑战。产品投放与技术储备滞后使不少企业在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 中逐渐落于下风。 "在软件研发上,我们确实走得慢了一些。"一名参展的德国车企工程师告诉记者,"与中国企业合 作,可以帮助我们加快智能辅助驾驶相关配套技术落地。" 在智能辅助驾驶的全球化趋势下,中欧产业互动日益频繁。 中国方案落地 今年慕尼黑车展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新车展示,还是软件、芯片与出行方案的舞台。中国企业携 成熟的量产方案以及先进技术亮相,向欧洲市场全面展示智能辅助驾驶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突破与合作 优势。 卓驭科技与一汽-大众合作推出一款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速腾L、探岳L等车型上将陆续上市,并 通过大众体系A-SPICE CL2认证,体现中国企业设计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国际市场流程与质量体系中 的发展日趋成熟。 轻舟智航展示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已在中国大规 ...
浦银国际: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和黑芝麻智能 均予“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12 11:54
行业评级与首次覆盖 - 首次覆盖智驾芯片行业并给予超配评级 [1] - 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和黑芝麻智能(02533)均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分别为12港元和21.4港元 [1] 智驾芯片行业前景 - 智驾芯片成为智能辅助驾驶核心部件及产业链价值高地 [1] - 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579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8年增长至2053亿元 复合增长率29% [1] - 2023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为267亿元 预计2028年增长至1020亿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50%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中国自主车企推进智驾平权推动高速NOA搭载车型价格段下探 [1] - 龙头新能源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推进算法演进 [1] - 两端发力促进智驾芯片实现量价齐升 [1] 本土供应商竞争优势 - 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凭借性价比产品和量产经验积极拓展客户 [1] - 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有望实现份额加速扩张 [1]
浦银国际: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和黑芝麻智能(02533) 均予“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12 11:52
行业评级与覆盖 - 浦银国际首次覆盖智驾芯片行业并给予超配评级 [1] - 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和黑芝麻智能(02533) 均给予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分别为12港元和21.4港元 [1] 智驾芯片行业地位 - 智驾芯片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核心部件 逐渐成为产业链价值高地 [1]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 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汽车智能化核心功能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2025年中国自主车企推进智驾平权 推动高速NOA搭载车型价格段下探 [1] - 龙头新能源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推进算法演进 [1] - 两端发力促进智驾芯片实现量价齐升 [1] 本土供应商竞争优势 - 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凭借性价比产品和量产经验积极拓展客户 [1] - 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有望实现份额加速扩张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579亿元人民币 [1] - 2028年将增长至2053亿元 复合增长率29% [1] - 2023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为267亿元 [1] - 2028年将增长至1020亿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50% [1]
大行评级|浦银国际: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和黑芝麻智能 均予“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12 10:15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 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汽车智能化核心功能 [1] - 智驾芯片作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核心部件 逐渐成为产业链价值高地 [1] - 2025年中国自主车企大力推进智驾平权 推动高速NOA搭载车型价格段下探 [1] - 龙头新能源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推进算法持续演进 [1] - 行业两端发力促进智驾芯片实现量价齐升 [1] 本土供应商发展 - 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进一步崭露头角 [1] - 凭借性价比芯片产品和自身量产经验积极拓展客户 [1] - 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有望实现份额加速扩张 [1] 公司评级 - 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2港元 [1] - 首次覆盖黑芝麻智能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1.4港元 [1] - 首次覆盖智驾芯片行业给予超配评级 [1]
智驾芯片行业:技术普惠因风起,国产替代恰逢时
浦银国际· 2025-09-11 20:30
行业投资评级 - 智驾芯片行业首次覆盖给予"超配"评级 [3][7] - 地平线机器人-W(9660 HK)和黑芝麻智能(2533 HK)均给予"买入"评级 [3][9] 核心观点 - 智驾芯片作为智能电动车核心部件 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浪潮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7][8]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ADAS装车率已达82.6% 车企通过"智驾平权"推动功能下沉和算法升级 带动芯片量价齐升 [8][55] - 本土供应商凭借性价比和量产经验加速国产替代 目前国产率约20.7% 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9][118][125] - 智驾芯片厂商依托技术积累切入机器人领域 打开长期增长天花板 [9][130]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演进 SoC成为域控主控芯片主流选择 [13][14] - 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579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8年将达2053亿元 复合增长率29% [19][89] - 中国2023年车规级SoC规模267亿元 2028年预计1020亿元 占全球50%份额 [19][89] - 供应链结构从金字塔式向网状融合演进 芯片等增量零部件价值提升 [26][27][31] 市场需求与渗透率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ADAS装车率82.6% 同比提升16.2个百分点 [55][61] - 2024年中国高速NOA车型销量超60万辆 城市NOA装配量达66.7万辆 同比增60% [56][59] - 2024年NOA功能车型最低售价下探至10.38万元 2025年进一步降至10万元以内 [59][71] - 54%中国消费者将智能化水平作为购车关键考量因素 仅次于用车成本 [72][7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用于ADAS功能的智驾SoC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925亿元人民币 [7][89][96] - 中国ADAS SoC市场2023年规模141亿元 同比增54% 占全球51.3% [113] - 中国组合驾驶辅助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395亿元 NOA渗透率跃升至21% [88][98] - 全球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达10171亿元 复合增长率49.2% [88][92] 竞争格局 - 2024年前视一体机芯片市场 Mobileye占41.1% 瑞萨35.6% 地平线15% [118][122] - 智驾域控芯片市场 英伟达占42.2% 特斯拉24.6% 地平线10% 华为9.7% [118][123] - 华为昇腾610芯片份额从2023年1.9%跃升至2024年9.5% 进入前三 [119][128] - 地平线征程6系列将于2025年11月在奇星途ET5量产 黑芝麻A2000芯片2026年上半年量产 [130] 技术发展 - 头部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向VLM/VLA演进 提升软件复杂度推高芯片需求 [8] - L3级自动驾驶已在高速公路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L4级在限定场景商业化 [105][109] - 2024年中国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测试号牌1.6万张 开放测试道路3.2万公里 [106] - 联合国2023年发布ALKS法规 成为L3级自动驾驶首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规 [111] 国产替代进展 - 中国是全球最大集成电路单一市场 占全球半导体27.1%份额 [113][114] - 汽车半导体市场中国占全球22%份额 2024年规模146亿美元 [113][116] - 前视一体机芯片国产率达15.6% 智驾域控芯片国产率约20.7% [125][126] - 地平线 黑芝麻等凭借量产经验和快速迭代能力加速替代海外厂商 [9][119]
爱芯元智闪耀IAA Mobility 2025 全球化辅助驾驶方案加速出海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22:15
产品发布 - 爱芯元智与STRADVISION联合推出基于M57芯片的前视感知一体机DEMO方案 适配全球化辅助驾驶系统开发[1] - DEMO方案具备静态物体检测 车辆行人检测 车道道路边界检测 交通标志信号灯识别 自由空间检测等多项功能[1] - 方案支持L2级别ADAS功能实现 包括自动紧急制动AEB 自适应巡航ACC 车道居中控制LCC等[1] 技术优势 - 方案在超低功耗条件下运行 检测和处理性能针对超低功耗进行专门优化[1] - 完全适配中国市场即将施行的AEB新法规要求[1] - 合作伙伴Nullmax基于M57研发的前向感知算法具备超长感知距离与超过20帧的超高感知帧率[2] 量产计划 - 该辅助驾驶方案已经收获量产客户 预计最快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1] 合作伙伴 - 感知合作伙伴Nullmax具备全栈智驾算法开发能力 方案经过多款车型和量产验证[2] - Nullmax算法集成障碍物检测 车道线识别与交通标志识别等多个功能模块 显著提升3D目标检测与车道线感知精度[2] 市场战略 - 公司目标市场不仅限于本土 更面向全球市场 为国产出海车型和海外车企提供智能计算方案[2] - 方案全面符合中国及全球不同市场的法规要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