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关注银行间科创债券品种和非指数成分券:科创债持续扩容,挖掘科创债投资价值
恒泰证券· 2025-07-28 19: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政后科创债持续大幅扩容,供给迅速增加,成交活跃度大幅提升,科创债ETF推出增加了需求和流动性,带动相关指数成分券价格上涨,建议关注银行间科创债(中期票据和一般短融)及科创债中剔除科创债ETF指数成分券的标的债券 [2][79] 各部分总结 科技创新债券的政策支持 - 2024年12月27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专项品种公司债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指引,四类主体满足条件可发行,募集资金投向科创领域比例有要求,配套机制有优化支持 [7] - 2022年,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推出科创票据,分主体类和用途类,覆盖范围较沪深北交易所的科技创新债券更广泛 [8] - 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强调构建适配金融体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长期资本支持政策,发行主体拓宽至三类机构,完善配套支持体制 [10] - 同日,沪、深、北交易所和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拓宽发行主体和募集资金使用范围,三大交易所新增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主体,协会新增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主体 [11] 存量科创债概况 - 中期票据与公司债是核心发行券种,交易所活跃度高于银行间,交易所发行的部分债券发行数量和余额占比超半数 [14] - 存量科创债剩余期限呈中短期特点,集中在5年以下,2 - 3年占比最多 [16] - 存量科创债信用等级集中在AAA高信用等级,较整体信用债发行期限更长、票面利率更低 [17][19] 科创债一级市场概况 - 政策支持下,2025年5月科创债发行量同比增120.51%,5 - 7月18日发行量占22.32% [23][25] - 科创债集中分布在AAA高信用等级,发行量和发行数量占比分别为84.55%和71.38%,信用质量高 [29] - 较整体信用债,科创债行业分布更平衡,在多个行业发行规模高于整体信用债,部分行业有利率优势,国防军工行业利率低至0.89% [30][35] - 经济发达地区科创债发行规模大、发行利率低,北京发行规模占比27.85%居首 [36] - 政策支持下,银行、非银和综合行业科创债发行规模大增,银行业和非银金融发行数量占比提升 [41] 科创债二级市场 - 新政策后,2025年5月科创债成交1960.97亿元,环比增71.01%,6月同比增13.33%,银行业成交活跃度跃居第一 [45][49] - 新政前月均波动率超2%,新政后均在2%以下,显著降低 [50] - 2025年2月换手率触底反弹,5月新政后大幅提升,从4月的6.25%升至6月的9.16% [53] - 新政策后涨跌幅分位数曲线收敛,交易波动率收窄 [54] - 不同品种债券信用利差区分度强,银行间中期票据和一般短融科创债有性价比,非AAA科创债指数成分券有相对价值 [59][71]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银行间科创债(中期票据和一般短融)及科创债中剔除科创债ETF指数成分券的标的债券 [79]
彩虹星球创始人王来库:科创赋能传统农产品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发展添底气
中国经济网· 2025-07-28 19:07
公司科技创新成果 - 公司为母鸡设计"中草药保健"和"虫子冻干粉"等个性化食谱,提升鸡蛋品质 [1] - 采用乳清发酵物将吐司保质期从3天延长至21天,实现天然防腐 [1][4] - 与全国近200家有机农场、生态农场合作,拥有规模可观的有机鸡蛋厂 [3] - 通过研究中草药、有机亚麻籽及食物多样化方式优化鸡的健康养护和疾病防治 [3]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影响 - 民营经济促进法设立"科技创新"专章,为民企提供制度性保障 [3] - 法律明确支持企业创新投入,保护创新成果,增强企业研发信心 [4] - 第五十九条明确保护民营企业名称权、名誉权,禁止网络恶意侵害 [4] - 公司呼吁法律执行需细化配套细则,建立快速维权通道 [5] 行业与政策背景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实施,体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认可与鼓励 [3] -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民营经济重视的重要体现 [3] - 法律针对性回应民企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法制支撑 [3][6] 未来展望 - 随着法律深入落地,民营经济将释放更磅礴活力 [6] - 公司期待创新成果能被珍视,技术突破得到有效守护 [6]
7月近十家中小银行布局,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超2300亿元
财经网· 2025-07-28 18:26
中小银行科创债发行情况 - 7月以来已有四川银行、长沙银行、嘉兴银行等9家城农商行发行及拟发行科创债规模合计168亿元 [1][2] - 截至7月28日科创债发行银行已扩容至30家(含1家政策行、5家国有行、6家股份行及18家城农商行)总规模达2358亿元中小银行占比过半 [1][3] - 广西北部湾银行拟发行1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资金投向包括科技贷款和科创企业债券 [2] - 北京银行以80亿元发行规模位居中小银行首位 [3] 政策与市场机制 - 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启动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文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2][3] -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推出科技创新债券品种交易所同步发布支持政策 [3] - 科创债允许长期限设置和灵活条款设计有助于匹配科创项目周期 [5] 银行参与模式与动机 - 银行通过科创债获取中长期低成本资金定向投放给科技型企业增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能力 [1][4] - 中小银行定位区域性服务聚焦地方科创企业早期融资需求利用"下沉优势"强化客户黏性 [4][5] - 发行利率较同业存单更具吸引力认购倍数较高可优化负债结构 [5] 理财资金配置动态 - 中银理财、工银理财等六大理财公司已配置首批科创债交银理财推出挂钩科技金融债券指数产品 [1][6][7] - 北银理财中标1.02亿元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浦银理财投资5只科创债合计2.5亿元 [6][7] - 浙银理财推出"科创轮动策略"固收增强产品采用"固收底仓+科创权益"策略规模达42亿元 [7] 科创债ETF投资进展 - 渤海银行在首批科创债ETF上市首日投资7只基金总金额17亿元天津银行同步布局 [9] - ETF投资旨在引导资金向科创领域汇聚分享科技成长红利同时优化自身投资结构 [9]
经济社会向好向新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超10万亿
北京商报· 2025-07-28 17:56
民营经济稳步壮大。发票数据显示,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68.9%提高至2025年上半年的71.7%。其中,工业机器 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2021—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4.1%和50.1%,展现出更强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据 悉,"十四五"时期,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关键领域,部署实施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既为市场主体和居民带来了实实 在在的减税红利,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了强劲动力。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预计到 2025年底将达到10.5万亿元,年均新增减税降费超2万亿元。 72.9%的受益主体为民营经济纳税人 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 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向好、向新。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进一步指出,从政策导向看,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减 ...
聚焦地方特色、回应民生关切 十年来地方立法亮点多
中国新闻网· 2025-07-28 16:56
地方立法发展概况 - 中国享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主体共323个(包括289个设区的市、30个自治州和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 [1] - 十年来新制定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超过5000件 [1] - 地方立法围绕发展所需、改革所急、民众所盼,涵盖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领域 [1] 山东省立法特色 - 德州扒鸡、烟台葡萄酒、潍坊风筝、日照绿茶等齐鲁特色被专门立法保护 [2] - 滨州制定全国首件社会心理服务领域的地方性法规 [2] - 菏泽在全国率先出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 [2] - 威海等6市出台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法规,解决从业者权益保障与业态融合问题 [2] - 临沂、聊城出台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法规,构建预付消费法治化治理新路径 [2] 黑龙江省立法特色 - 哈尔滨市制定中央大街步行街区条例保护城市名片 [3] - 大庆市制定雷电灾害防御条例规范石油化工基地的雷电灾害防御 [3] - 伊春市制定红松保护条例保护"中国林都"特色资源 [3] 大庆市民生立法案例 - 大庆市制定《大庆市露天市场管理条例》,取缔违法露天市场53个,规划设置露天市场32个,摊位6300余个 [5] 江苏省创新立法 - 无锡市制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构建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链 [6] - 常州市制定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和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6] - 苏州市制定智能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6] - 南通市制定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规范知识产权管理 [6] 辽宁省热点问题立法 - 铁岭市在《物业管理条例》中增加空置房管理、物业收费、业主权益保护等规定 [7] - 营口市制定东北地区首部家政服务条例推动家政服务业标准化 [7] - 营口市制定物业管理条例和城市供热条例解决弃管小区和暖气不热问题 [7]
科创债ETF,科技含量居然有点低
虎嗅· 2025-07-28 14:30
科创债ETF市场表现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募资近290亿元,上市后总规模逼近1000亿元,其中5只规模超百亿元 [1] - 科创债ETF跟踪指数权重高的成分券多为央国企发行债券,如宝武集团、中化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前十大成分券均为AAA评级 [1][2] - 中证AAA科创债指数近三年年化收益4.39%,高于科创50指数(-2.01%)和科创100指数(-5.79%) [9][10] 科创债定义与发行结构 - 科创债全称为科技创新债券或科技创新公司债,发行主体包括科创企业、传统行业科技项目、金融机构等,目前央国企占比超85% [4][6] - 2022-2024年科创债发行规模分别为2605亿元、7700亿元、12179亿元,2025年存量规模达2.45万亿元 [5][6] - 行业分布显示建筑装饰占比26%,公用事业、煤炭、有色金属合计占21%-27%,计算机通信等科技行业占比较小 [12] 科创债信用风险与收益特征 - 科创债信用风险低于预期,AAA评级债券余额占比88%,同一发行人科创债与非科创债利差普遍在10BP以内 [9][26] - 中证AAA科创债指数近一年收益3.69%,低于科创50指数(41.57%)但波动更小,与5年期国债相比收益略高 [10][23][25] - 科创债ETF久期普遍为4年,2022-2025年年化收益约5%,高于中长期纯债指数但波动率更大 [25][26] 科创债资金用途与政策导向 - 2025年5月新政后,募资用于债务置换的比例下降,科技企业投资占比上升,银行、券商、VC/PE等机构发行量增加 [15][17] - 当前部分资金用途存在偏离,如补充流动资金或包装"伪科创"项目,央国企主导格局短期难改变 [13][17] - 政策鼓励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但中小企业发债仍面临信用评级限制 [14][17] 科创债ETF投资策略 - 科创债ETF适合稳健型投资者,中证AAA科创债指数三年累计收益14%,年化约4% [34][36] - 当前长债交易拥挤,科创债ETF久期4年可作为中短信用债配置工具,分散持仓控制风险 [27][30][33] - 建议选择跟踪中证AAA科创债指数且流动性高的ETF产品,采取长期持有或逢低分批买入策略 [36]
科创 50ETF(588000)九连阳!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引爆科技股,AI 智能体 + 制度红利双驱动可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14:28
市场表现 - 7月25日科创50指数逆势上涨2 07% 追踪该指数的科创50ETF(588000)连续9个交易日上涨 前一交易日涨幅达2 12% 近5日累计上涨4 62% [1] - 7月25日盘中科创50ETF(588000)最高涨幅0 18% 但随后回落至下跌0 09% [1]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示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中国首发新品 创下国内人形机器人最大规模集中亮相纪录 [1] - 行业预计2025年为AI智能体爆发元年 2026年全球AI智能体数量将超10亿个 [1] 政策环境 - 上交所推出科创板改革"1+6"政策 这是继去年"科创板八条"后第二年推出的制度性改革 [2] - 政策旨在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 [2] 指数构成 - 科创50指数行业构成:电子行业占比64 3% 医药生物行业占比11 66% 两大行业合计占比75 96% [2] - 尽管近期反弹 科创50指数仍处于基点附近 参照创业板历史走势被认为具有较大上涨空间 [2]
上海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在哪里
国际金融报· 2025-07-28 14:08
上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基础 - 2024年全市研发经费(R&D)中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提升至4.4%左右 [3] - 集聚超过80家"国字头"高端科研平台和超过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3] - 计划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比例不低于80% [3] 外资研发与财政科技投入 - 2024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30家,累计分别达1016家和591家 [4] - 2024年全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35.5亿元,同比增长20.3% [4] - 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0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项 [4] 高校与科研机构成果 - 2023年上海14所高校50个学科入选软科"中国顶尖学科",占全国16% [5] -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球光子能区覆盖最广的同步辐射装置 [5] - 龙头企业牵头承建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科技成果转化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3864项,成交金额超5200亿元,同比增加349.79亿元 [8] - 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4年的667.99亿元增至2023年的4850.21亿元 [8] - 2023年上海高被引科学家达135人,交叉学科高被引科学家从9人增至99人 [9] "五个中心"战略定位优势 - 国际经济中心吸引全球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 [11] - 金融中心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11] - 贸易中心通过自贸试验区提升全球竞争力 [12] - 航运中心在绿色化和智慧化转型中配置全球资源 [12] - 全球科创中心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2]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蹚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中国化工报· 2025-07-28 13:51
国家双碳目标下的化工园区转型 - 全国共有37家化工园区通过资源耦合和循环利用构建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新模式,被列入绿色化工园区名录 [1]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绿色化工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1] - 经开区列入全国第一批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 [1]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产业升级 - 2017年以来淘汰93家"低散乱"化工企业,腾退土地3000亩,制定精细化工改造提升57条工作标准 [1] - 实施智能化改造企业98家,累计投入改造资金64亿元,实现化工产业"一园式"集聚和"数字化、标准化、智慧化"提升 [1] - 构建染料、医药、硫化工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10余家企业参与的"废弃物—原料"资源化利用共同体 [1] - 产业体系从单一精细化工向"3+3+1"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型,发展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 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 康恩贝集团投资年产20万吨化工有机危废绿色低碳资源化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消纳处理有机危废20万吨以上,节约10万吨煤,减少碳排放40万吨 [3] - 绍兴绿展环保有限公司将工程渣土、污染土壤等固体废物转化为新型建材 [4] - 经开区通过危废"点对点"定向利用管理办法,整合563种产品供应关系和127种危废供应关系 [4] - 建设园区级"绿岛"项目降低企业用能成本20%,每年减少碳排放7万吨 [4] 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浙江星传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10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及中间体创新研发产业基地项目开工 [6] - 经开区拥有12家大学研究院及35家省级以上企业研究院,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6] - 龙盛集团采用新工艺技术使废水、有机废渣排放减少80%以上 [7] - 盈德气体淘汰低效制气装置,工业用气使用成本降低20%以上,减少碳排放7万吨/年 [7] - 巍华新材采用微通道和管式连续流技术,反应收率由80%提至90%,危废产生量减少20% [7]
2025年下半年香港市场中国焦点策略
中银国际· 2025-07-28 13:14
Daily Spotlight 28 July 2025 Michael MENG (852) 3988 6433 michael.meng@bocigroup.com Index Performance | | Last close | % 1D | % YTD | | --- | --- | --- | --- | | HSI | 25,388 | (1.1) | 26.6 | | HSCEI | 9,150 | (1.2) | 25.5 | | HSCCI | 4,322 | (0.3) | 14.3 | | MSCI HK | 13,154 | (0.8) | 24.5 | | MSCI CHINA | 81 | (1.1) | 25.0 | | FTSE CHINA A50 | 13,965 | (0.6) | 3.3 | | CSI 300 | 4,127 | (0.5) | 4.9 | | TWSE | 23,364 | (0.0) | 1.4 | | SENSEX | 82,184 | (0.7) | 5.2 | | NIKKEI 225 | 41,456 | (0.9) | 3.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