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谷子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芒种播种忙 “谷子”正飘香!千亿“谷子经济”爆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08:24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03亿人,为谷子经济带来强大潜在消费力 [3]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 [3] - 预计2029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闲鱼平台上《哪吒》IP谷子销量同比涨幅高达2346.2% [4] - 《非人哉》IP谷子销量同比涨幅达1003.5% [4] 谷子经济消费者行为 - 谷子经济消费者超半数分布在一线城市,薪酬在10000元以上的人数占比达57.62% [8] - 年轻人在闲鱼月均"吃谷"2.9次,平均单次消费金额102元 [8] - 限量款"吧唧"以7.2万元价格成交,每克价值高达3600元 [8] - 国产IP《恋与深空》和《第五人格》位列"2025年谷圈IP销量榜"前两名 [3] 谷子经济产业链发展 - 全国至少有39个城市拥有30家以上谷子专门店,总门店数量达3239家 [13] - 泡泡玛特2024年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 [13] - 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85.9% [13] - 漫展、主题餐厅、虚拟演唱会等新场景不断拓展"二次元+"想象空间 [16] 谷子经济社交属性 - "谷子"成为"吃谷人"对"自推"情感寄托与精神陪伴的载体 [8] - 年轻人通过"晒谷"、"谷美"、"摆阵"等方式展示心爱的"谷子" [9] - "谷子"成为"吃谷人"的社交名片,帮助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9]
掘金“谷子经济”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05:16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689亿元,同比增长41%,预计2025年将突破2000亿元 [1] - 全球娱乐、角色类IP占全球IP授权零售额的38%(约1355亿美元) [1] - 国内泛二次元用户规模由2017年的2.12亿人增长至2024年的5.03亿人 [4] 谷子经济产业链结构 - 上游IP端:以动漫、游戏、影视、文学、潮玩形象等为主,占全球IP授权零售额的38% [1] - 中游开发端:包括区域版权代理商、潮玩品牌、OEM/ODM代工生产厂等专业玩家 [1] - 下游销售端:线上线下店铺、谷店、二手交易市场及谷圈社群扩张,拼团、C2M、C2B2C等新模式涌现 [1] 国内外IP市场格局 - 淘天2023年度IP价值榜Top50中,日本IP占比38%,美国IP占比22%,中国IP占比36% [2] - 中国IP主要源自游戏内容,原神、泡泡玛特分别排名第6位、第7位 [2] - 国产影视内容IP价值转化率明显低于日美,头部位置被日美影视动漫IP占据 [2] 谷子经济高景气度驱动因素 - 供给侧:多级版权代理方、潮玩品牌、代工生产厂、谷店、二手交易平台等专业玩家迅速增加 [2] - 需求侧:泛二次元用户规模扩大,谷子消费叠加文化归属、社交联结等情绪价值 [2] - 供给端限制打开:海外版权方增加中国地区授权或直营店铺,国谷升级品类、材质、设计 [4] 国产IP开发与转化潜力 - 国内影视公司加强系列化、前置化、多样化衍生品开发规划 [4] - 《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1个月内,淘宝平台周边商品销售额超3亿元,大量周边售罄 [4] - 国内优秀厂商加速开发存量经典IP或借助新动画电影作品打造新IP及衍生品 [3] 谷子消费与社交互动 - 谷子消费与游戏内容深度交互,社交平台上二手交易、拼团、二创、分享交流等玩法升级 [4] - 购买谷子不仅带来悦己感受,也是圈层内表现IP喜爱度的体认方式 [4] - ACGN产业发展带动内容出圈,年轻化二次元圈层年龄结构向上覆盖 [4]
谷子“变形记”,虚拟IP的实物载体催生千亿市场 | 解码千亿谷子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6-04 19:18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1201亿元 2024年增至1689亿元 预计2029年达3089亿元 [1] - 2024年谷子消费进入爆发期 年交易额同比激增105% [8] - 2025年一季度国产IP谷子交易额达日谷1.2倍 [8] 谷子经济发展历程 - 早期谷子产业以文具店 小卖部为主要售卖渠道 产品多为贴纸 笔记本等IP衍生品 [2] - 2008年前后出现专门售卖IP衍生品的谷店 成为二次元爱好者社交场所 [2] - 2020年前后行业整合导致大量单门独户小店退场 [2] - 2021年起老商场引入二次元业态 郑州大上海城转型为泛二次元商场 [3] 国产IP崛起与市场变化 - 2010年前日漫IP占据近八成谷子市场份额 盗版周边盛行 [6] - 国产原创IP如《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带动正版周边市场发展 [6] - 2022年《原神》爆火 2024年《恋与深空》进一步推高国产IP份额 [6] - 《恋与深空》某角色18元徽章淘宝单渠道销量超100万件 [6] - 2025年国产游戏《恋与深空》《第五人格》登顶谷圈十大IP销量榜 [8] 谷子品类与消费趋势 - 谷子品类从徽章 立牌等传统周边扩展至耳机盒 护照夹 键盘轴体等生活用品 [10] - IP联名产品增多 如《新世纪福音战士》联名机箱 《原神》联名香水 [10] - 消费者购买双份谷子用于收藏和社交身份表达 [9] - "痛包"等携带方式成为二次元爱好者识别同好的标志 [9]
实探郑州市场:“躺赢”态势不再,“谷子经济”迈入洗牌期 | 解码千亿谷子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6-04 18:27
谷子经济发展现状 - 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列为重点任务,谷子经济作为二次元文化衍生出的周边商品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 - 2024年谷子经济在全国迎来狂飙式发展,郑州形成以二七商圈大上海城、新田TK360为主,其他区域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 [1][3] - 郑州市场目前约有100家以上的谷子店,形成两大主要聚集区 [6][8] 谷子经济商业逻辑 - 谷子经济特指基于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等流行文化内容IP衍生出的周边商品经济 [3] - 谷子消费者主要关注情绪价值和社交价值,购买行为与情感满足和社交需求高度相关 [8] - 泛二次元文化的加速渗透和国内谷子产业制造的完善是推动谷子经济发展的两大关键诱因 [10] 谷子经济市场表现 - 大上海城通过二次元主题转型重获年轻人青睐,谷子店数量已发展至约50家,主要集中分布在1层和2层 [5] - 新田TK360购物中心从经营低迷转变为城市玩乐中心,引入多家二次元品牌门店并填充泛二次元玩乐业态 [6] - 大上海城和新田TK360购物中心均划定了特定场地无偿给爱好者摆摊交易,周末集聚大量二次元爱好者 [6] 谷子经济竞争格局 - 2025年郑州线下谷子市场迎来洗牌潮,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谷子店面临淘汰 [11] - 大上海城某店去年单月销售额最高达50多万元,今年单月销售额最高仅有20多万元 [11] - 今年一季度国内已有近百家线下谷子店关闭或计划闭店,包括知名连锁品牌 [11] 谷子经济差异化策略 - 部分商家通过精准定位构建护城河,如秋子谷子店主打中古谷子,漫谷以《鬼灭之刃》进口谷子为特色 [13] - 线上渠道的先发优势挤压线下市场流量,但限量款谷子线下发售仍吸引消费者抢购 [13] - 行业经历从无序扩张转向理性发展的必经阶段,长期成长性不会改变 [13]
6.3每天三只票:医药,明天还能干吗?
搜狐财经· 2025-06-03 21:00
市场行情修复 - 上周五抱团票股灾后出现修复 总龙头中毅达差三分钱反包板 [1] - 早盘最强板块为受利好刺激的稳定币概念 御银翠微恒宝三个一字板 四方雄帝等大幅高开 [1] - 随着医药等题材修复 稳定币板块出现分化 预计明日分化加剧 [1] 稳定币板块 - 核心标的:御银+翠微+海联+四方+霍普 [1] - 若龙头御银超预期 可关注核心票的回流修复机会 [1] 医药板块 - 医药板块后来居上成为日内最强 舒泰神顶着监管20cm涨停成为绝对核心 [2] - 核心标的:联化+万邦+海药+华森+舒泰+睿智+冠昊+华纳 [2] - 今日已高潮 明日追高性价比一般 但可关注核心票低吸机会 [2] 其他轮动板块 - 黄金/核聚变/无人物流车/稀土/谷子经济等板块轮动表现 [3] - 核聚变和无人物流车持续性相对较好 [3] - 核聚变核心标的:百利+雪人+合锻+哈焊+中洲 [3] - 无人物流车核心标的:德邦+合兴+通达+中邮+玉禾 [3] 操作策略 - 建议低吸或埋伏热门题材(医药/谷子经济/核聚变/稳定币/无人物流车)核心票等待轮动 [4] - 重点关注标的:中邮、哈焊 [4] 持仓情况 - 最新持仓:哈焊、中邮、霍普 [7] - 哈焊为核聚变概念 尾盘埋伏 计划明日按《低吸宝典》低吸做T [8] - 中邮为无人物流车概念 计划明日低吸做T [5] - 霍普为稳定币20cm龙头 今日低吸虽炸板但思路正确 [9] 监管信息 - 当前处于监管期的股票包括:王子新材、舒泰神、中邮科技、永安药业、中洲特材、联合化学、南京港、中毅达、三生国建 [4]
六一档“遗憾”复盘:票房小爆,但谷子不行
创业邦· 2025-06-03 18:03
2025端午档票房表现 - 2025端午档(5月31日~6月2日)总票房4.48亿元,观影人次1145万,两项指标均大幅超越2024年同期的3.83亿元和963万人次 [4][5] - 档期冠军《碟中谍8》斩获1.8亿元票房,占档期总票房的40%,进口片时隔四年重回端午档冠军位置 [5][14][16] - 2025端午档与六一档重叠形成"档中档",6月1日单日大盘突破2亿元,创2020年以来六一档最佳表现 [17] 端午档历史对比与特点 - 近十年端午档最佳表现出现在2023年(9.11亿元),主要受益于爆款影片《消失的她》贡献5亿元票房 [12] - 端午档具有两个显著特征:1) 档期时间短(仅3天) 2) 档期时间不固定(依据农历变化) [11] - 2025端午档呈现三大新特点:1) 进口片重回冠军 2) 端午+六一档叠加 3) 新片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 [14][17][19] 动画电影与谷子经济 - 端午档票房前十中动画电影占5部,《哆啦A梦》以6686万元居动画类首位,《星际宝贝史迪奇》以5066万元位列第四 [12][21] - 史迪奇IP衍生品2024年零售额达26亿美元,远超其电影票房收入(全球6.5亿美元),形成"谷子+票房"双轮驱动模式 [9][28] - 《哆啦A梦》系列在中国内地票房稳定在1-2亿元区间,但引进方无法分享IP衍生品收益,显示票房与谷子经济割裂问题 [29][30] 暑期档前景分析 - 2024年暑期档票房116亿元,较2023年锐减90亿元,市场持续低迷 [36] - 2025年暑期档片单显示:6月以进口片为主(如《疾速追杀》《驯龙高手》),7月国产片集中上映(如《恶意》《731》),8月目前定档影片稀少 [37][39][40][42] - 行业专家认为当前片单缺乏20-30亿量级影片,市场期待未定档的《东极岛》《你行你上》等头部项目提振大盘 [42][45] 市场整体态势 - 2025年春节档后清明档、五一档连续下滑,五一档观影人次同比锐减2000万 [5] - 5月26-29日连续4天全国单日票房不足2000万元,显示市场严重片荒 [19] - 影院经营压力显著,北京某影院端午单日票房(4.2万元)较平日(4100元)暴涨十倍,印证档期效应重要性 [45]
“谷子经济”催生河南新消费热 年轻人为啥爱“吃谷”
河南日报· 2025-06-03 07:19
二次元文化消费新趋势 - 年轻消费者聚集在"谷子店"进行角色扮演和打卡拍照,形成独特的消费场景 [2] - 郑州大上海城打造集周边零售、主题活动、社交空间于一体的二次元综合消费场景 [4] - 端午假期期间,消费者在商城内选购"谷子",并与泡泡玛特等人偶互动 [6] 政府政策与市场动态 - 河南省政府印发方案鼓励国际国内时尚品牌在豫首发新品,支持二次元IP首展首发展 [7] - 国产动漫游戏IP首展首发活动频繁,河南商场积极引入头部"谷子"品牌首店,打造"谷圈"文化消费地标 [7] - 端午假期期间,郑州、南阳、信阳等地同时举办7个动漫主题展,6月全省有12场二次元活动开售 [8] 二次元文化消费案例 - 郑州梦乡动漫展"五一"期间单场吸引10万人次观展,吸引陕西、山西、湖北等地爱好者 [9] - 郑州大上海城通过引入23家二次元品牌首店和近50家"谷子店",从濒临倒闭到重获新生 [10] - 郑州本土二次元品牌"郑谷"和"樱拾Goods"河南首店业绩领先,带动商业综合体布局二次元领域 [11] 商业综合体转型与创新 - 郑州新田360广场引入"谷子店"和潮玩店,打造二次元主题街区 [12] - 探十里购物中心引进二次元头部品牌如谷乐屋GOODSLOVE、模玩熊等河南首店,举办"谷子市集"等活动 [12] - 金博大Live围绕兴趣圈层和首发首秀主题进行改造,提升吸引力 [12] 国产IP崛起与消费增长 - 国产IP如《非人哉》《盗墓笔记》《有兽焉》成为消费热点,取代日漫主导地位 [13] - 《恋与深空》《光与夜之恋》《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国产游戏IP衍生品销售持续增长 [13] - 泡泡玛特拉布布玩偶隐藏款曾被炒至1000多美元,显示衍生品市场的高溢价潜力 [14]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0.63%,预计2029年超3000亿元 [15] - 河南省注册有43.3万家谷子经济相关企业,郑州以7.77万家位居全省首位 [15] - 名创优品、泡泡玛特、肯德基等品牌通过IP联名战略构建"情绪消费"新模式 [15] 本土IP发展与全球现象 - 蜜雪冰城深挖"雪王"IP价值,推出衍生品并计划打造大电影,吸引全国消费者打卡 [15] - 河南棒棒堂动画设计公司30%以上业务来自国产游戏IP及衍生品设计,本土IP迎来发展机会 [16] - 蜜雪冰城、胖东来、泡泡玛特等河南品牌有望成为全球现象级消费标杆 [16] 行业专家观点 - "谷子经济"推动传统业态与二次元IP联动,衍生出"泛二次元"业态,首发展有望转化成长线消费 [17] - 二次元消费者注重产品情绪价值,建议培育"IP孵化—衍生开发—场景体验"全链条 [17] - 河南应抓住机会打造高质量文化产品,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消费观 [17]
财经观察|儿童节“谷子”又热!一块“吧唧”被炒到7万元,炒股不如“炒谷”?
搜狐财经· 2025-06-02 11:18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超40% 预计2029年将超3000亿元 [1] - 谷子经济已成为国内多个一线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新业态和增长点之一 [3] 谷子经济定义与消费现象 - 谷子由"Goods"音译而来 泛指漫画、动漫、游戏等IP为原型制作的二次元周边商品 [1] - 购买谷子被称为"吃谷" 年轻人热衷用谷子装点生活 点亮线下新消费场景 [1] - 谷子经济又被称为IP经济 是一种围绕二次元IP周边商品的新型消费现象 [3] 限量款与二手市场表现 - 《排球少年!!》西谷夕角色徽章全球限量5枚 二手平台被炒至7.2万元 [5] - 同IP中及川彻角色"队旗麻将"最高成交额达8.3万元 [5] - 日谷中知名漫画IP衍生品价值普遍达上万元 多为古早、限量或特别款式 [8] 消费者行为与情感价值 - 谷子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情感桥梁 为年轻人输送情绪价值 [10] - 粉丝愿意为限定款支付高溢价 因其成为身份认同的物化象征 [11] - 《光与夜之恋》通过剧情元素限定徽章和"谷子交流会"强化情感连接 [11] - IP方开发"周边故事卡"系统 使限定品成为承载集体记忆的情感容器 [12] 行业运营策略与挑战 - 厂商控制产量以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品牌价值 但需警惕过度饥饿营销 [13] - 行业面临授权溢价、金融化泡沫、炒作乱象及涉黄等法律风险 [10] - 国内缺乏专业化、标准化评估体系 易滋生虚假交易和黄牛炒作 [14] - 监管体系尚未形成协同机制 管理部门分属多个领域导致碎片化矛盾 [15] 未成年人保护与社会责任 - 上海规定8岁以下未成年不得单独购买二次元产品 涉黄暴内容受严格管控 [14] - 闲鱼报告显示二次元品类在"00后""05后"人群中渗透率极高 [14] - 行业需建立分级制度 设置购买限制并避免刺激非理性消费 [15] - 企业应引入ESG价值观加强自律 学校和家长需进行消费行为引导 [15]
2025年谷子经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2 09:09
行业定义与起源 - "谷子"源自英文"goods"音译 专指二次元IP周边产品 涵盖徽章 立牌 纸制品等装饰性物品 [5] - 起源于二次元文化 基于漫画 动画 游戏等内容IP衍生 具有体积小 成本低 轻便等特点 [5] - 行业早期依赖日本进口IP衍生品 2010年后本土制造商凭借供应链优势入局 2014年国产IP崛起推动生态构建 [8][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700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1][12] - 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2022年首破千亿 盲盒 潮玩等创新形态快速普及 [8][12] - 泛二次元用户规模2024年达5亿 Z世代占比40% 消费潜力支撑行业长期增长 [1][16] 产品结构与渠道 - 产品以徽章(吧唧)为主 占二手市场64%份额 纸制品(19%)和立牌(12%)次之 [10][11] - 销售渠道多元化 线上电商 社交平台与线下谷子店 动漫展会并存 二手交易活跃 [31][32] - 国产IP在头部销量TOP10中占比提升 2025年占据6席 超越日系IP趋势明显 [21][22] 用户画像与消费行为 - 女性消费者占比从2023年67%升至2025Q1的78% 情绪消费和社交属性突出 [34][37] - Z世代月均购买3次 单次消费超百元 65.7%用户接受40%以上溢价 限量款需求旺盛 [1][35][36] - 00后和05后占比达55% 经济独立性增强推动收藏和同人创作生态繁荣 [37] 产业链与IP运营 - 上游以IP开发为核心 中日IP平分秋色 中游需1-3个月完成设计生产 快速响应市场热度 [19][23] - 国产IP衍生品化率仅10% 远低于美日(30%-40%) 国风IP和跨界联名是未来突破点 [2][18] - 迪士尼等国际IP通过体系化授权开发实现高变现 国产影视IP需加强系列化和前置化布局 [63][66] 代表企业动态 - 上影集团开发60个经典IP 覆盖联名授权 游戏联动 AI数智人等多元变现路径 [83][86][87] - 光线传媒《哪吒》衍生品销售额3亿元 但备货不足限制IP价值充分释放 [88][89] - 奥飞娱乐推出AI玩具 结合"喜羊羊"等IP实现交互功能升级 布局全球增长市场 [96][99] - 阿里鱼聚合宝可梦 三丽鸥等顶级IP 2024年全球授权代理零售额排名升至第11位 [101][105]
成都出台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多维度激发消费潜力
核心观点 - 成都市发布《2025年成都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过六大方面26条重点任务推动消费增长 [1] - 2025年目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服务消费零售额占比超50%,打造100个以上特色消费场景,举办120场以上大型文体活动,通过以旧换新拉动消费400亿元 [1] - 方案涵盖升级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促进增收减负、优化消费环境等多个维度 [1][2][3] 大宗消费升级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拓宽补贴范围,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规范流通秩序 [1] - 汽车消费领域计划新增限上二手车经销企业10家,实现二手车零售额增长30% [1] - 住房消费方面2025年计划供应商品住房12万套,推进395个老旧小区、63个城中村改造,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 [1] 服务消费扩大 - 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体育等多领域发展,打造天府国际动漫城等文创载体,培育"谷子经济" [2] - 推动大熊猫基地创建5A景区,发展"跟着演展赛剧"游成都模式,全年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120场以上,展会活动1000场以上 [2] - 生活服务领域推进家政服务品牌化,规范发展宠物经济,推广宠物友好场所 [2] - 针对"一老一小"计划增设800台电梯、更新1000台老旧电梯,新增3830个老年教育学位,推动社区普惠托育发展 [2] 新型消费培育 - 培育首发经济,2025年落地800家首店、100场高能级首发活动,打造50个首发地标,培育110个新消费品牌 [3] - 发展低空消费,丰富低空旅游、无人机表演等场景,支持建设航空运动基地和起降设施 [3] - 平台经济方面发展即时零售、无人车配送等模式,2025年网络零售额目标增长5%以上 [3] 消费场景创新 - 提质场景载体、举办高品质活动、促进入境消费升级、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3] - 促进增收减负方面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强化教育医疗养老保障 [3] - 优化消费环境方面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与放心消费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乡消费设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