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搜索文档
【行业分析】中国广东省智慧交通行业政策汇总、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20 10:42
行业概述 - 广东省智慧交通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实现人、车、路、环境的协同互联与动态优化,目标是构建智慧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 - 智慧交通分为智慧高速公路、智慧城市交通、智慧港航、智慧枢纽四大类 [3] 行业发展历程 - **初步探索阶段(1980s-2000年)**:广佛高速公路通车(1989年),广州引入SCATS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992年),广韶高速开通全国首条ETC车道(2001年),全省ETC联网收费(2004年) [5] - **规模化建设阶段(2001-2010年)**:广州建成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2006年),全省62条高速联网收费(2008年),广州亚运会部署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2010年) [5] - **数字化转型阶段(2011-2018年)**:广东纳入全国ETC联网(2014年),深圳建成"互联网+智慧停车系统"(2014年),粤通卡用户突破1000万(2015年),广州试点"互联网+交通灯"(2016年) [6] - **智慧化升级阶段(2019年至今)**:深圳启动智慧交通平台建设(2019年),妈湾港成为全球首个5G+自动驾驶港口(2020年),广深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2000公里(2021年),港珠澳大桥自动驾驶技术通过验收(2023年) [7] 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广东省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达192.84亿元,同比增长6.00% [2] - 珠三角地区为主要市场,粤东、粤西、粤北等地潜力巨大 [2] 政策支持 - 《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建成贯通全省、辐射全球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深圳外环高速实现BIM建设和养护,广州港、深圳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打造智慧港口 [2] - 智慧交通涵盖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自动驾驶等子领域 [2]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硬件设备(传感器、摄像头、雷达)、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基础设施(5G网络、光纤) [10] - **中游**: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 [10] - **下游**: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领域应用 [10]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深城交(301091)、千方科技(002373)、中远海科(002401)、皖通科技(002331)等 [2] - **非上市企业**:华为、腾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广东省交通集团等 [2]
绍兴“三衔接”机制赋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中国环境报· 2025-05-20 09:44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创新 - 绍兴市建立"三个衔接"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精细化 包括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乡镇管控实施方案衔接 规划环评制度衔接 [1][2] - 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部门联合下发管控衔接方案 统一空间管控单元划分标准 强化土地用途调整与重点管控区结合 [1] - 依托"浙里环评"平台衔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实现数据管理迭代升级 强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1]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实施 - 合理控制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保护区上游开发规模 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1] - 统一治理体系下形成大气 水 土壤等重点管控区划定成果 [1] 乡镇层面管控细化 - 乡镇实施方案细化市级框架 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减污降碳要求 形成"一镇一图三清单" [2] - 乡镇管控成果作为政策制定 项目准入 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2] 规划环评制度衔接案例 - 曹娥江经济开发区以分区管控方案为标尺 对产业集聚区实行差异化管控 [2] - 百官街道工业园区通过产业升级 亩均税收从5万元提升 重点引进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2]
众资本加持“输血”近60亿,特斯联三年亏掉近53亿
凤凰网财经· 2025-05-19 22:12
核心观点 - 特斯联作为AIoT行业领域公司,聚焦AI与IoT技术融合创新,提供全栈AIoT产品,加速产业数智化改造升级 [3] - 公司背后资本云集,融资轮次达11轮,累计融资近60亿元,最新估值216.19亿元 [1][4][5] - 公司业绩亏损幅度扩大,三年累计亏损52.9亿元,2024年现金流净额断崖式下降 [1][7][8] - 公司对大客户依赖度上升,2024年近三成收入来自第一大客户 [2][11] - 公司通过自降利润空间换取市场增长,2024年毛利率下降超50% [9][10] 明星资本云集,光大系背景深厚 - 特斯联成立于2015年,产品从智能蓝牙门锁等泛智慧社区智能硬件起步,后拓展至智慧社区场景构建 [3][4] - 公司融资历程:2016年A轮获IDG资本与光大旗下基金超千万美元投资,2018年B轮融资12亿元,2024年D轮融资20亿元,D++轮融资6.5亿元 [4][5] - 公司投后估值达216.19亿元,融资总规模约60亿元人民币 [5] - 光大系背景深厚:创始人艾渝拥有光大控股背景,光大控股合计持股25.89%,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5][6] - 高管团队中多人拥有光大控股工作经历,如董事长王欧曾担任光大控股管理决策委员会成员 [5] 非经营性亏损超10亿元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937亿元、5.089亿元、2.621亿元,2024年断崖式下降 [7] - 同期流动负债分别为1.39亿元、80.15亿元、13.78亿元,明显增长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38亿元、10.06亿元、18.43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23.87亿元、8.03亿元、21亿元 [8]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4.3%,但净亏损同比扩大161.52% [8] - 部分亏损源于非现金及非经营性项目:2024年股份支付开支5.74亿元、附优先权股份公允价值变动5.31亿元 [8] 业务结构与毛利率波动 - 2024年收入构成:AI产业数智化占89%(16.41亿元),AI城市智能化占7.8%(1.44亿元),AI智慧生活占1.7%(3089万元),AI智慧能源占1.5%(2694万元) [9] - 2022-2024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0.1%、31%、15.3%,2024年同比下降超50% [9] - 公司采取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为优质客户项目提供综合AIoT解决方案,导致短期毛利率压缩 [10] - 软件产品毛利率远高于硬件产品,收入组合变化可能影响整体盈利能力 [10] 大客户集中度攀升 - 2022-2024年客户数量分别为224个、330个、342个,但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8.0%、44.5%、70.6% [11] - 最大单一客户营收贡献从2023年17.1%大幅提升至2024年29.7% [11] - 主要合约多为单个项目基础上的非经常性合约,大客户变动将对公司现金流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11]
【招商电子】英飞凌FY25Q2跟踪报告:下调FY2025全年营收指引,FY25H2市场有望温和复苏
招商电子· 2025-05-19 22:05
核心观点 - 公司FY25Q2营收35.91亿欧元,同比-1%/环比+5%,略低于指引预期,毛利率40.9%,同比-1.4pcts/环比-0.2pct,主要受价格年降和闲置成本影响 [1] - 库存持续去化,DOI 177天/环比-13天,积压订单约200亿欧元保持稳定,汽车和工业市场库存调整接近尾声 [1][3] - 下调FY2025全年营收指引至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因关税和汇率不利影响,预计毛利率40%、部门利润率15%,闲置成本约10亿欧元 [3][35] - 收购Marvell汽车以太网业务(25亿美元)强化ATV部门竞争力,SiC业务短期面临定价压力但结构性增长驱动未减弱 [4][22] 分部门表现 ATV(汽车) - 营收18.58亿欧元(占比52%),同比-2.8%/环比+6.1%,部门利润3.85亿欧元,利润率20.7%/环比+1.1pct,受益于销量增长及汇率变动 [2][20] - 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份额达13.5%,欧洲排名第一,中国/韩国领先,MCU份额升至32%,AURIX TC4微控制器获自动驾驶平台订单 [20][21] - 电池管理系统获中国头部EV厂商18通道设计订单,800V电池系统需求推动技术升级 [22] GIP(工业功率) - 营收3.97亿欧元(占比11%),同比-15.4%/环比+16.8%,工业市场初现复苏迹象,但产能利用率不足致利润率9.6%/环比-0.4pct [2][23] - SiC领域价格动态调整,短期抑制市场扩张,但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基础设施需求支撑长期增长 [24] PSS(电源与传感器) - 营收9.79亿欧元(占比27%),同比+11.3%/环比-0.8%,AI服务器电源需求强劲,消费端降价致利润率14.1%/环比-3pcts [2][25] - 数据中心功率流解决方案覆盖电网到核心全链条,OptiMOS 6封装技术获AI处理器厂商采用 [26] CSS(连接与安全) - 营收3.56亿欧元(占比10%),同比-4.0%/环比+3.5%,利润率11.2%/环比+2.5pcts,物联网市场仍处底部 [2][26] - PSoC Multi-Sense系列增强CapSense技术,Edge系列集成英伟达TAO模型推动AI边缘应用 [27] 财务与运营 - FY25Q2自由现金流环比改善至+1.74亿欧元(上季度-2.37亿),因投资减少和纳税降低 [31] - 资本支出从25亿欧元下调至23亿欧元,折旧摊销预计19亿欧元,全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指引16亿欧元 [35][49] - 前端晶圆厂利用率70%+,后端60%+,若需求疲软可能进一步降低负荷 [52][53] 战略与展望 - FY25Q3预计营收37亿欧元(环比+3%),GIP/PSS增长领先,CSS环比下降,部门利润率15% [33] - AI相关业务确认FY25目标6亿欧元,2026年目标10亿欧元,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为核心增长点 [40] - 碳化硅超结沟槽技术领先市场1-2代,800V系统应用加速SiC渗透 [41][52]
立方控股(83303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20:0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包括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周林健、财务负责人张先如、董事会秘书张念、保荐代表人吴建航和保荐项目协办人郭炜 [3] 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 2024年受宏观经济影响,行业增量市场需求不足,公司营业收入279,395,234.56元,同比下降41.93%,净利润为 -95,073,347.063元,同比下降351.16% [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6%,净利润同比增长4.81%,业绩回暖 [5] 公司业务策略与措施 应收账款管理 - 制定严格信用筛选政策,包括信用调查和评估,建立催收责任制度和赊销审批制度 [4] 市场拓展 - 推动业务从省会城市向二三线市场下沉,通过精细化销售策略和标准化产品体系提升市场份额 [5] 业务领域拓展 - 在智慧停车与智慧门禁系统深耕并开拓新场景,发展停车运营服务及交通出行业务,2024年停车运营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9.85%,与国交信息合作打造“95128”出行服务 [6] 提升业绩措施 - 2025年持续创新停车运营增值服务,探索AI技术与“行呗”运营深度应用,布局新业务和智慧安防产品新场景应用 [6] 品牌与产品竞争力 - 通过布局新业务、智慧安防产品新场景应用,技术创新、平台功能全栈化服务、多场景市场拓展和增值服务运营增强“行呗”品牌竞争力 [7] 停充一体业务 - 构建“停车 + 充电 + 运营”一站式服务体系,停充一体平台应用于多个大型项目,未来依托综合管理平台推进业务发展 [7] 技术研发投入 - 加大研发投入,推进AI、IoT等前沿技术应用,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取得软件著作权185项,专利104项(发明专利31项),2024年新增6项发明专利和49项软件著作,参与多项标准制订,通过多项体系认证 [8] 应对智慧停车业务放缓 - 打造全市统一停车数据平台,整合路内路外停车资源,发展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探索“行呗”创新增值服务模式 [8] 财务稳健性保障 - 强化财务管理、成本控制、风险控制体系,加强重大财务决策风险评估 [9] 公司客户情况 - 2024年前五大客户占比为7.11% [6]
挖金客(301380)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18:54
公司业务创新与优势 - 5G 消息实现功能和应用创新,与物联网等跨界合作,子公司久佳信通参与 5G 相关标准制定 [2] - 利润增长点源于数字化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移动信息化服务和数字营销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凭借创新、技术和经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3] - 提供自主开发的国产化定制软件,技术应用包括 AI 智能语音平台等 [5] - 下属子公司壹通佳悦取得飞利浦和夏普品牌智能电视广告业务独家授权,在终端媒体资源上有高占比和独家代理权,参与编制行业白皮书 [6]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或下属子公司通过 ISO 9001、ISO 20000、ISO 27001 认证和 CMMI 软件能力认证,获大客户荣誉认可 [5][7] - 数字营销业务获年度虎啸奖 - 智能大屏类优秀奖 [4] 公司财务与业绩 - 2024 年营业收入 9.87 亿元,同比增长 15.49%,净利润 6,636.51 万元,同比增长 12.35%,移动信息化服务和数字营销服务营收均增长 [8]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 9,085.18 万元,占累计归母净利润的 52.51%,2024 年度拟每 10 股派现 3.50 元、转增 4.50 股 [7] 公司合作与布局 - 与三大运营商在无线、移动支付领域合作,暂未涉及跨境支付 CIPS 业务 [7] - 下属子公司香港壹通海外业务小规模拓展,壹通佳悦双向拓展海外业务 [10] 公司研发成果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 9 项发明专利、204 项软件著作权 [5] 公司股东情况 - 截至 2025 年 5 月 9 日,在册股东人数为 13,521 户 [7] 公司股价与市值管理 - 二级市场股价受多因素影响有不确定性,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内在与市场价值 [3]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市值稳健增长 [10] 公司并购与计划 - 若筹划并购重组等事项,将按要求及时披露信息 [7]
科技与产教融合赋能助残事业 浙江多家企业积极探索助残新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8:46
科技助残行业发展 -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推动助残事业转型升级,辅助器具行业向智能化、个性化、普惠化方向升级 [1] - 浙江成为科技助残先行区域,杭州余杭区集聚20余家高科技助残企业并成立高科技企业助残联盟 [3] - 中国残疾人总数超8500万,数字科技发展为公益提供新助力场景 [4] 强脑科技 - 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应用,核心研发团队中哈佛、MIT等顶尖学府成员占比超70% [1] - 三大产品线包括智能假肢、智能康复及神经电子消费品,率先完成全球脑机接口领域十万台级量产 [1] - 智能仿生假肢实现技术国产替代,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至七分之一,获美国FDA二类医疗器械认证 [2] - 在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徐佳玲佩戴其产品完成火炬点燃,创下国际体育赛事首次由脑机接口仿生手点燃圣火的纪录 [2] Rokid(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 - 旗下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内置1200万像素高分辨率摄像头,搭配AI算法,可实时捕捉环境信息并转化为语音反馈 [2] - 功能包括识别商品标签、指引盲道方向、导航避障及朗读书本文字,已预装在眼镜中 [2] 产教融合模式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举办"产教融合推进科技助残"活动,强脑科技、谦寻等企业参与 [3] - 谦寻与特院合作开展直播电商主题讲座,并邀请学生走进直播间实践 [3] - 特院学生李竹迅入职海豚直播运营部,快速掌握选品逻辑和数据分析,优化产品话术并获得较好直播效果 [4] - "产业研基地"、"折翼书屋"等校企合作项目揭牌,谦寻通过直播电商生态赋能残障群体 [4] 相关ETF数据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跌-0.83%,市盈率21.41倍,最新份额55.0亿份,减少9000万份 [6]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跌-2.80%,市盈率52.08倍,最新份额58.6亿份,减少1.0亿份 [6]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跌-1.21%,最新份额2.5亿份,增加600万份 [6]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跌-3.81%,市盈率94.25倍,最新份额5.6亿份,增加700万份 [7]
福鞍股份:未来将继续进行技术创新 已布局好前沿技术研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8:3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2.37亿元 同比增长21.36% 净利润8754.58万元 同比增长21.92%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35亿元 同比增长0.84% 净利润2643.12万元 同比增长89.63% [2] - 水电铸件毛利率10.06% 同比提升1.42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构成 - 装备制造板块主营火电设备铸件 水电设备铸件及轨道交通铸件 [1] - 环境治理板块通过子公司辽宁冶金设计研究院开展烟气治理工程服务 [1] - 能源管理工程服务面向化工 钢铁等高耗能行业提供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工程设计 [1] - 与贝特瑞合资成立四川瑞鞍新材料科技 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销售 [1] 技术创新与工艺突破 - 首创水电产品上冠下环一体化铸造工艺 实施多件产品同箱一体化浇注 [2] - 火电汽缸采用整体铸造工艺替代传统分段铸造 节约30%-40%型砂消耗 [2] - 整铸工艺提升造型地坑产能利用率并缩短制造周期 [2] - 通过百万千瓦级核电高压外缸资质认证 形成民品-军品-核电技术协同体系 [3] 研发与专利成果 - 2025年布局双相不锈钢 超级双相不锈钢材质产品开发 [3] - 推进百万千瓦级火电汽轮机外缸精加工及部套装配研发 [3] - 自动清灰滤芯专利实现智能化管理 使维护成本降低30% [3] - 防震缝装置专利结合AI算法预测地震风险 适用于工业厂房 [3]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烟气治理服务覆盖钢铁行业球团烧结 市政供暖锅炉及垃圾焚烧炉 [2] - 依托哈电 东电等传统电力设备客户资源拓展核电领域 [3] - 2024年核电铸件收入1831万元 计划深化相关企业合作 [3] - 在除尘脱硫等EPC业务中引入物联网 SCADA BI等智能技术 [3]
小米雷军官宣:小米YU7将于5月22日发布
巨潮资讯· 2025-05-19 11:12
小米芯片研发历程 - 公司于2014年9月启动造芯计划,2014年10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专注于手机芯片开发 [2] - 2017年2月发布首款自研SoC芯片澎湃S1,采用28nm工艺,搭载于小米5C手机,定位中端市场,采用4+4大小核心全A53架构 [2] - 2018年澎湃S2芯片研发完成但未商业化,松果团队分拆为南京大鱼半导体和小米手机部两部分,分别从事AI/物联网芯片和手机SoC研发 [2] - 2022年推出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2023年成立玄戒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芯片研发 [2] 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 - 公司将于5月22日晚7点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 [3] - 发布会将推出多款重磅产品,包括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手机、小米平板7 Ultra、首款SUV小米YU7 [3] 小米首款SUV YU7产品细节 - 车辆采用家族式设计语言,配备水滴大灯、光环尾灯和空气动力学风道,整体造型时尚科技感强 [4] - 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后驱版最大功率235kW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四驱版综合功率365kW/508kW配备三元锂电池 [4] - 智能驾驶系统集成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智能避让等功能 [4] - 智能互联系统支持手机互联和语音控制,可通过语音指令操作车窗、空调、音乐等功能 [4]
研判2025!中国监控摄像头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销量持续上涨,双目和多目摄像头成为市场新宠[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9:07
行业概述 - 监控摄像头具有灵敏度高、抗强光、畸变小、体积小、寿命长、抗震动等优点,由芯片、灯板、镜头、外壳、尾线组成,可分为固定式、可移动式、彩色/黑白摄像机以及枪式、半球、高速球型等 [3] - 中国监控摄像头行业销量从2020年4039万套增长至2024年5349万套,年复合增长率7.3%,预计未来需求将持续增长 [1][13] - 行业经历从模拟到数字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90年代主要应用于银行、政府机关等场所,21世纪后随城市化进程加速需求急剧增加,近年与AI、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 [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光学镜头、显示器、PCB、电子元件等零部件及光学玻璃、光学塑料、金属材料等原材料 [7] - 中游为摄像头整机制造商,负责设计、制造和销售 [7] - 下游应用场景包括安防监控、交通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 [7] - 光学镜头是关键部件,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73.9亿元,同比上涨7.81%,涌现舜宇光学、联合光电等优秀企业 [9] 市场现状 - 2024年细分产品中双目和多目摄像头销量占比最高达32.50%,枪球联动摄像头占比20.10% [15] - 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2024年线下占比43.9%、传统电商47.6%、新兴电商8.5% [17] - 民用安防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3791亿元增长至2024年78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48%,带动监控摄像头需求 [10] 竞争格局 - 头部品牌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注重产品创新升级,中小品牌主打高性价比产品(100元以下) [19] - 海康威视2025年Q1营收185.32亿元(同比+4.01%),归母净利润20.39亿元(同比+6.41%) [21] - 大华股份2025年Q1营收62.56亿元(同比+1.22%),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16.45%) [23] 发展趋势 - AI、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智能化升级,提升图像识别、行为分析能力,支持高清视频实时传输 [26] - 应用场景从公共安全拓展至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园区等领域,满足多样化需求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