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

搜索文档
寻迹工遗|清远英德红旗茶厂:“百亿”世界高香红茶的现代化起点
南方农村报· 2025-05-21 10:05
清远英德红旗茶厂历史与产业价值 - 红旗茶厂是中国红茶工业化生产的重要起点,1957年投产并创造"百亿"产业传奇[20][23][30] - 鼎盛时期拥有上万职工、十多万亩茶园,年出口量4-5万担,累计创汇近5000万美元[34][71] - 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茶叶生产设备,如可处理450斤茶青的揉捻机、转子揉切机等[63][64][70] 建筑与技术创新 - 建筑融合中国传统群落与苏联工业风格,设计兼顾生产流程与环保(如砖砌拱顶、相思树稳定气流)[43][44][47] - 开创性采用热风萎凋槽、静电拣梗机等14种自主研发设备,推动中国红茶工业技术革新[56][62][70] - 厂区布局获专家评价为"完整体现1950年代社会经济条件与勤俭建国精神"的工业遗产[39][40][96] 产业带动效应 - 带动英德形成完整产业链:1980年代茶园超10万亩,并建立茶叶局、研究所、机械厂等配套[80][81][82] - 技术外溢效应显著,培养的制茶人才成为当地茶企(如上茗轩)核心技术骨干[87][88][91] - 直接推动英红镇行政建制升级,并塑造"英德红茶"国家地理标志品牌[83][97][120] 新时代转型发展 - 2020年广德产业园投资4700万元实施保护性开发,打造"1+N+家庭农场"产业联合体[108][109] - 2021年获评国家工业遗产,转型农文旅综合体,2024年接待游客28.8万人次[118][145][147] - 联合国内老茶厂筹建中国红茶联盟,定位"世界红茶技艺中心"与茶文化国际窗口[149][153][154] 当前产业规模 - 英德市红茶种植面积达18.16万亩,干茶年产量1.57万吨,综合产值90.45亿元[127] - 产品线扩展至文创(冰箱贴)、茶饮空间及"经典1957"等自有品牌[110][129][133] - 成为中法元首会晤用茶,并入选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15][17][127]
2025年茂名荔枝嘉年华启幕 邀请全球客人来广东品荔枝游乡村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0 16:12
茂名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 茂名市荔枝定制近8万单,重量超700万公斤,金额超1.5亿元 [1] - 茂名荔枝产业具有历史最悠久、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品种最全、品质最优、产业最全"六个最"特点 [1] - 全市拥有4000多家电商、1万多家微商,荔枝电商渠道收购均价比传统渠道高出10%以上 [2] 政府支持与产业升级 - 广东省启动荔枝"12221"市场营销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配套建设 [1] - 茂名市政府财政出资100万元,叠加电商平台、金融机构资金补贴,推出超300万元茂名荔枝电商消费券 [2] - 广东省商务厅联合荔枝主产区举办"荔香四海 产销共赢"系列助力销售活动 [2] 营销创新与渠道拓展 - 茂名创新推出"荔枝盲盒"和节日主题定制,培育发展节庆经济 [1] - 连续第五年启动"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 [1] - 河北首衡、广东省邮政、广州江南市场、顺丰等企业承诺扩大采购规模,依托"田头智慧小站"和冷链专线,实现24小时内送达全国主要城市 [2] 产业协同与跨界合作 - 广东省气象局、省农业农村厅等六方签署合作协议,通过金融、气象、科技手段护航荔枝产业 [2] - 发布"荔乡之旅"精品路线,串联贡园古荔林、柏桥服务区荔枝市集等节点,助力农文旅深度融合 [2]
打造产业富民“绿美生态走廊”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5.12-5.18)
南方农村报· 2025-05-20 11:31
本文收录于专辑 0:00 / 1:25 5月12日-18日, 多地市因地制宜 提升乡村风貌。 广州市抓好村 (社区)"两 委"换届,破解 基层治理"小马 拉大车"问题。 汕头市持续开展 农村"三大革 命""六乱""三 线"整治,确保 全域环境风貌实 现大变化。梅州 市围绕"山水田 园长寿"特点, 打造"蕉岭版丽 江"。汕尾市升 级打造凤山妈 祖、小岛渔村等 文旅亮点项目和 消费新场景,促 进农文旅体商融 合发展。东莞市 多措并举提升绿 美品质,持续改 善城乡人居环 境。中山市加快 推进孙文西路步 行街修缮活化利 打造产业富 民"绿美生态走 廊"丨市委书记 抓乡村振兴 (2025.5.12- 5.18)_南方+_ 南方plus 用,推动"老石 岐再青春"。江 门市因地制宜开 展美丽圩镇"七 个一"建设,持 续加强省典型镇 培育建设。湛江 持续做好"荔枝 +"文章,让"小 特产"升级为"大 产业"。茂名市 深挖镇村价值, 打造产业富民、 特色鲜明的"绿 美生态走廊" 。 肇庆市加强文旅 项目招商建设, 抓好整县推进农 文旅融合发展试 点建设。清远市 加快推动发展方 式向绿色低碳转 型,大力推动产 业绿色化改造。 ...
茂名:千年荔乡,百亿向前
南方农村报· 2025-05-17 09:35
茂名荔枝产业概况 - 茂名荔枝种植面积超140万亩,年产占全国1/4,形成"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来自茂名"的产业规模[6][7] - 全产业链产值超120亿元,核心产区柏桥村荔农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10][11] - 拥有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博览馆、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三大"国字号"平台[7][8] 电商与营销创新 - 2024年广东农产品电商规模达3120亿元(占全国19.5%),茂名荔枝为电商主阵地[24][25] - 茂名每年线上销售荔枝超7万吨,电商渠道收购均价比传统渠道高10%以上[38][42] - 开展"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累计培训电商新手超20场次覆盖5000人,现有电商4000多家、微商1万多家[40][41] 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培育25家荔枝加工龙头企业,开发荔枝汽水、果酒、罐头等高附加值产品超30种[45][46] - 投入1800万元新建两条荔枝冰淇淋生产线,开发7款产品预计5月底投产[47] - 通过广药王老吉带动,形成"农忙收荔枝,农闲卖饮料"的产业模式[44][46] 国际贸易拓展 - 2024年荔枝已出口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总计82吨,计划新增科威特等5个出口国[54][55] - 预计全年出口量增长5%,出口国家和地区增至22个[56][57] 保鲜技术突破 - 建成306个"田头小站"冷藏设施,荔枝采摘后1小时内进入冷库保鲜期延长一周,优果每斤多卖2-3元[68][72][73] - 采用"荔枝专用保鲜移动装备",存储20天后失水率仅0.51%,好果率达99.8%[75] - 研发液氮超低温冷冻技术实现全年销售,冻眠荔枝年产能超500吨[82][84]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打造广东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计划联动周边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88][103] - 2025年五一假期茂名接待游客143.27万人次(同比+49.32%),旅游收入6.43亿元[112] - 推出荔枝夜市、民宿等业态,荔枝季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摊主日均收入近300元[114][115]
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范式
经济日报· 2025-05-17 05:56
旅游产业创新 - 湖北省远安县推出四大精品旅游线路和16项特色活动,探索农文旅融合新模式 [1] - "音浪畅饮·FUN肆一虾"啤酒龙虾节将生态资源转化为舌尖经济,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1] - 丹霞仙谷风景区结合仙侠主题和地质文化,日均客流量超2000人次 [2] - 武陵峡口溶洞四季滑雪场提供跨季节滑雪运动,吸引近千名游客体验 [2] 农业与旅游协同发展 - 观东村龙虾养殖基地通过"虾稻共作"模式,年生产虾稻米10万斤,销售龙虾5万斤,年收入达300万元 [2] - "八籼"虾稻米品牌销往全国,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 [2] - 太平顶森林度假酒店和拈花谷民宿度假区等特色住宿项目实现收入增长,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 [3]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远安县通过文旅活动实现"流量"向"留量"转化,带动农副产品、农家乐、水果采摘等产业发展 [3] - 591机车主题民宿客房提前半月售罄,九龙烟霞生态康养度假区试营业期间综合营业额超万元 [3] - 全域联动下形成"一镇一特色"的文旅矩阵,促进生态高颜值向经济高价值转化 [3]
青岛崂山因地制宜做好农业特色产业“大文章”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7:05
崂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 崂山区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涵盖崂山茶、王哥庄大馒头、北宅樱桃等传统农特产品及藏红花、白舞茸等新兴种植业[1] - 崂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7.58亿元,拥有5个省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17个省市级农产品品牌[1] - 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县,培育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16个特质农产品[1] - 11家农业企业获中国良好农业规范一级认证,5家茶企建成生态茶园,3家茶企产品获国家生态低碳茶认证[1] 农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通过赏花节、鲅鱼节、茶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打造"一步一景一消费"场景,激活春日经济[2] - 沙子口鲅鱼节联动民宿和旅游路线,崂山茶节推出采茶体验和茶主题民宿等创新业态[2] - 计划继续举办樱桃节、丰收节等农业特色活动,通过新场景新IP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2] - 节庆活动有效促进乡村振兴与消费扩容,实现消费流量向增量的转化[2] 品牌推广与渠道拓展 - 崂山茶和王哥庄大馒头亮相中国电影华表奖,借助国家级平台提升品牌曝光[3] - 拟组织企业赴大中城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展推介会,拓宽销售渠道[3] - 通过品鉴活动和产销对接挖掘消费潜力,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3]
四川丹棱:打造宜居宜业样板 擘画乡村振兴宏图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6:23
乡村振兴成果 - 雄义村以"五美乡村"建设为目标,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1] - 该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大关,成为全县标杆 [1] - 建成千亩安溪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专家大院、育秧中心等,实现农田标准化、管理智能化、全程机械化 [1] 产业发展 - 打造特色种养矩阵,构建"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规模化种植柑橘1800余亩,建成冷链物流中心和养殖基地 [1] - 通过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四季有生产、全年有收益 [1] - 紧扣"天府粮仓"建设目标,实现农田标准化、管理智能化、全程机械化 [1] 农文旅融合 - 通过七色油菜花海、稻田艺术节等特色IP,成功打造"观光+体验+餐饮"的全链条旅游服务 [2] - 小火车在油菜地里穿行,步道上挤满拍照打卡的游客,农文旅融合成功 [2] - 实现"吃喝玩乐,应有尽有"的新农村体验 [2] 基础设施改善 - 白墙黛瓦的农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花草环绕 [2] - 硬化道路通到每家每户,分类垃圾桶摆放有序 [2] -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自来水、天然气、光纤网络全覆盖 [2] 公共服务提升 - 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 [2] - 建成2个标准篮球场,打造3个文化广场,设立农家书屋 [2] - 依托老年服务中心开展健康讲座、文体活动等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 [2] 乡风文明建设 - 推行"红黑榜"积分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热情,"积分超市"用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3] - 红白理事会制定的婚丧嫁娶标准有效遏制大操大办之风 [3] - 组织晚间议事,实现村民议事参与率超90% [3] 未来规划 - 锚定年底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村目标 [3] - 探索兼具引领性、代表性、复制性的建设新模式 [3] - 开辟可推广、可借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径 [3]
火“荔”全开!茂南荔枝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南方农村报· 2025-05-16 14:32
火"荔"全开!茂 南荔枝开启高质 量发展新篇章_ 南方+_南方plus 国风服饰模特手 持茂南荔枝IP家 族系列产品,演 绎"古荔+国 潮"的独特魅 力;台下,装扮 一新的摊位 前"吃货"云集, 荔枝创意集市人 头攒动……5月 16日上午,"谱 古荔新篇 建和 美乡村"2025年 茂名市茂南区荔 枝营销系列行动 在禄段古荔园车 田园正式拉开序 幕,助力荔枝销 售、农民增收, 绘就茂南荔枝产 业高质量发展蓝 图。 2025年茂名市茂南区荔枝营销系列行动正式启动。 打好营销组合拳 产业名片 实"荔"出圈 岭南热土,千年 荔香。茂名全市 荔枝种植面积超 140万亩,有80 多个品种,总产 量约占全国的四 分之一、全球的 五分之一,是全 球最大的荔枝优 势产区。 茂名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泽鋆致辞。 乘"百县千镇万 村高质量发展工 程"东风,茂南 区深挖千年荔乡 底蕴,以科技创 新激活产业动 能,打造出"古 荔新生"的乡村 振兴典范。2024 年,全区荔枝种 植面积超6.6万 亩,产量1.91万 吨,产业总产值 达2.97亿元。 为了让荔枝更好 地走向市场,今 年茂南已提前开 启产销"备战"模 式。凭借其得天 独厚的水土与 ...
临平:一颗枇杷,何以甜了一座城
杭州日报· 2025-05-16 11:14
品种与品质提升 - 塘栖枇杷通过优系选育和杂交育种研究提升品质,部分白沙枇杷甜度达20多度[1] - 首批100棵优质种苗已种植,计划年内推动1万棵优质种苗落地,目标5年内提升单果价值和结果率[2] - 数字化大棚种植使枇杷早熟、甜度稳定,产量达露天种植两倍,今年亩产1300斤[2] 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 计划到2028年建立成熟数字生长模型,区级数字化生产基地达5家以上[2] - 大棚配备水肥一体化、智能温控、驱鸟系统等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参数[2] - 包装盒印有溯源二维码,实现全链条监管,保护地理标志品牌[2] 深加工产品拓展 - 枇杷果汁生产线产能预计突破10万瓶,将开发低糖果汁、零添加枇杷膏等新品[3] - 已衍生枇杷叶茶、枇杷酒、枇杷酥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4] - 目标2028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亿元,其中加工业产值超5亿元[4] 销售渠道创新 - 组建"鱼鹰共富村播团"和"美蚕娘共富工坊",通过直播带货拓展线上销售[4] - 连续27年举办枇杷展销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创收47亿元[5] - 绘制旅游地图整合采摘点、农家乐等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5] 区域经济带动 - 塘栖村打造"三众三园"模式,节假日最高日均营收6万元[6] - 超丁村开发"麦田咖啡"等特色项目吸引年轻消费群体[6] - 计划改造"一山一湖一古镇"沿线景观,优化产业布局[6]
澄迈:融出农旅文新模式
海南日报· 2025-05-16 10:07
加快一体推动农文旅融合样板区建设,构建多元产业生态链 澄迈:融出农旅文新模式 海南靖海电子竞技俱乐部赛后合影。受访者供图 游客在风情镇参加活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摄 夜晚的福山咖啡文化馆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懿 5月14日上午,尽管是工作日,在澄迈县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旅游区(以下简称风情镇)的多个咖啡馆内依 旧人气不减。 "每次来澄迈,总有新鲜的内容,这次我们听说风情镇新开了一家东坡酒楼,便想着一饱口福。"来自海 口的游客张姗姗说,前段时间的地瓜节热乎劲儿刚过,又迎来了大丰镇的荔枝季,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下的 各类文旅活动,让澄迈成为游客心中的短途游胜地。 从乡村采摘游到民俗文化体验,再到从特色农产品与旅游的结合到旅游景区的打造,澄迈以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游客,也为城乡共同发展带来新契机。 而在这股发展热潮背后,是澄迈加快一体推动农文旅融合样板区建设,加快乡村振兴示范的快速行动, 就像一双有力的大手,为农文旅体融合发展保驾护航,使其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A 一方产业的壮大 咖啡游热度拉满 前不久,在风情镇举办的海南咖啡消费月刚落下帷幕,第二届海南罗布斯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