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河北擦亮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名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9 07:05
行业核心观点 - 河北省正以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系统性整合太行山沿线文化旅游资源,推动产业从观光打卡向深度体验与多产业融合升级 [1][8] 自然资源与地貌特色 - 太行山河北段涵盖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5市,拥有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中国三大砂岩地貌的独特地质景观 [1][2] - 邢台大峡谷展现清晰的地质演变岩层,保定涞源白石山拥有独特的大理岩峰林地貌,邯郸京娘湖山水相依,张家口蔚县飞狐峪·空中草原景区海拔2000多米,夏季鲜花遍野 [3] 文化遗产与红色旅游 - 蔚县古堡建筑与国家级非遗剪纸艺术、邯郸成语文化底蕴构成太行山文化印记 [4] -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保定易县狼牙山五壮士陈列馆、石家庄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邢台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邯郸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通过沉浸式思政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5] 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 - 邢台内丘县打造“太行山苹果小镇”,开发2条苹果主题旅游线路和18个观光采摘点,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促进农文旅融合 [6] - 河北发展怀来葡萄酒、保定冰柿、阜平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7] - 石家庄井陉太行天路串联27座传统古村落,2019年贯通后引入旅游公司,培育研学游、手工体验等业态,村内现存石屋4000多间、石街3700多米 [7] - 太行山高速公路串联5市,京蔚高速开通实现游客出行从“翻山越岭”到“穿山而过”,保定涞源作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出“登白石山+泡温泉+滑雪”冬季项目 [7] 业态升级与战略方向 - 行业推动旅游与农业、商贸、教育、体育等多产业融合,实现从观光向深度体验+产业融合+品牌增值的全价值链升级 [8]
1.7万亩珍珠养殖撬动百亿产业,开江打造四川特色产业新引擎
新京报· 2025-09-28 16:03
行业活动与权威参与 - 首届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在四川开江县开幕 主题为"中国西珠·从此开江" 迎来500余位行业权威人士 涵盖珠宝玉石 农业农村 乡村振兴领域的专家学者 协会领导及企业家 [1] - 嘉宾阵容包括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史洪岳 世界淡水有核珍珠发明人谢绍河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院长尹作为教授等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泰斗 [1] - 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齐聚 共同为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1] 品牌发布与产业基础 - "西珠"区域公共品牌正式揭牌启用 强调其作为开江珍珠地域标识和产业名片的定位 [2] - 开江淡水无核珍珠养殖面积达1.7万亩 年产珍珠30.8吨 占全国同类珍珠20%以上 珍珠蚌养殖规模和产量居西部首位 珠宝级珍珠占比最高达6% [2] - 开江县目标通过3至5年努力实现珍珠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打造中国西部珍珠生态循环养殖先行区和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 [2] 产业链建设与企业合作 - 开江建成西部地区唯一珍珠产业园 出台14条支持政策 覆盖加工 设计 鉴定 销售 文旅全产业链 提供共享车间 共享直播间 政务和金融服务 [3] - 聚焦珍珠珠宝 饰品 药品 食品 护肤品五大板块 建立蚌苗繁育 生态养殖 精深加工 品牌营销 批发交易 智慧物流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3] - 签约项目41个 现场签约9个 涉及珍珠养殖 加工 销售等环节 欧诗漫 周大生等龙头企业入驻提升市场认可度 [3] 文旅融合与创新业态 - 推出盲盒开蚌 塘口美食 研学体验 云上养殖等多元业态 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体验 西部珍珠文旅产业园成为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 [4] - 发展珍珠与翡翠 玉石 黄金等融合创新产品 形成综合珠宝产业生态 结合巴蜀文化和红色文化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珍珠产品 [4] - 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机制带动超千名群众致富 掌握珍珠蚌插片技术的农户月收入可超1万元 户均年增收达3万元以上 [4] 展会亮点与持续活动 - 世界最大游离珍珠"生命之珠"重2036克 价值超1亿美元 在开江珠宝博览交易会亮相 [5] - 首届西部珍珠产业发展大会暨珠宝博览交易会持续至10月8日 期间举办多场产业研讨会和产品展销活动 [5]
提振消费进行时 | 让游客在山水间留下脚步
广西日报· 2025-09-28 10:08
为延长消费链条,七星区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联合组建专业团队,深挖民俗文化,打造专属旅游品 牌,开展吉祥物征集,开发文创周边,并依托AI技术推出特色地图,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路线。同时, 规划"花漾山水""夜享艺味""江畔龙舟"3条精品路线,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七星区接待游客70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1.8%和5.3%;1—9月,该区22家限上住宿企业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17.8%。 从"单一景点"到"多元场景",从"一日游"到"多日停留",七星区正以农文旅融合为支点,撬动乡村 振兴与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让更多游客在山水之间留下脚步,也让更多消费活力在乡村绽放。(傅清 龙 王亚东) 9月底,夜幕降临时,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丫吉村山镜路亚小院灯光亮起。音箱中播放着80、90后 熟悉的歌曲,引来游客举杯合唱。在舞台旁的"天空之镜"打卡点,前来拍照的人们络绎不绝……如今, 这里已成为桂林近郊游新的名片。 今年以来,七星区立足山水资源禀赋,推动"乡村+艺术+旅游""乡村+生态+休闲"等业态多元融 合,让农文旅产业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朝阳乡鼎一 ...
对话唐羽:青年粤商不仅敢于走出去,更愿意走回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21:35
公司核心业务与成就 - 公司负责人唐羽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是今年广东省6位获奖者中唯一来自乡村农业领域的代表 [1][2] - 公司从三农博主起步,曾通过直播3天卖出15万斤滞销沃柑,后全力打造狗仔豆特色产业链,2024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2] - 公司创建“狗仔豆产业文化创意园”并于2024年试运营成功,成为农文旅融合案例,累计带动数千位农民加入种植,直接间接创造岗位超500个 [2] 产业发展与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系统推动种植、加工、电商、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 [9] - 狗仔豆种植规模从最初100亩扩大到500多亩,亩产可达一万斤,并开发出米粉、炸条、咖啡等深加工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形成完整产业链 [6] - 公司创办“阳春市互联网+特色农产品运营推广基地”,账号全网粉丝突破500万,单场直播最高成交额达百万元,累计销售额已超千万元 [9] 市场策略与品牌建设 - 公司起号成功关键在于2018年抓住短视频平台兴起初期三农内容稀缺的时机,并通过直播解决农产品上行痛点 [4] - 公司坚持内容原创与真实记录,在追流量环境下注重原汁原味乡村视频,以真诚建立长久信任 [4] - 品牌面临小众品类认知度不足、产业链协同效率待优化等挑战,正通过建设标准化加工厂和与高校产教融合来培养年轻人才 [11] 农文旅融合与创新 - 文创园定位为开放式体验工厂和乡土文化客厅,依托真实种植加工流程建设,避免“凭空造景”以控制成本并保证体验真实性 [7] - 为应对乡村文创同质化,公司采取小步快跑策略,定期举办采摘节、研学营等活动,并保证产品半年一次更新 [7] - 农文旅融合核心是通过“农业+”模式创造持续消费场域,实现“吃住玩购”一站式闭环,将体验转化为收益 [7] 社会影响与人才培育 - 公司累计举办80多场电商培训,覆盖上万人次,成功带动30多名青年返乡创业 [9] - 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规模达500多亩,平均每亩为农户创收约5000元,园区带动村民创办小作坊和销售点,实现每户每月增收约4000元 [9] - 公司与珠海科技学院等高校达成合作,计划共建直播实训基地,培养既懂农业又懂经营的年轻群体 [11]
经理人如何盘活农村集体经济
人民日报· 2025-09-26 18:02
文章核心观点 -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作为国家新发布的职业,通过其懂市场、善经营的专业能力,有效盘活农村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8][9][16] 职业角色与职责 -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从事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运营等经济活动经营管理 [8] - 该职业角色与村干部形成有效配合和良性互动,弥补村干部因行政事务繁忙而精力分散的不足,专注于经营性活动 [12] - 具体职责包括制定发展规划、推动农文旅融合、打造品牌、招商引资、资产盘活等 [13][14][15] 发展模式与成效 - 贵州习水县石门村经理人赵应武推动村集体经济从零起步,通过种植辣椒等作物,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46万元,并建成辣椒加工厂,预估年利润超40万元 [8][12][26] -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永安村经理人刘松通过农文旅融合和品牌打造,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9年的73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609万元 [13][15][16] - 广东广州市增城区上九陂村经理人李金熔通过整合民宿资源、统一采购降低成本30%,并反哺村集体,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109.2万元 [22][24] - 广东佛山市敦厚村经理人陈嘉奇通过政策支持的“公开协商”交易模式,成功引进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运营集体物业 [27][28] 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 人才引进主要采取三种模式:社会化招聘(如浙江余杭区)、本土选拔(如贵州习水县)、国企选派(如广东佛山市) [17][18][21] - 浙江实施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培训3批共700名学员,截至2025年4月,学员累计盘活731宗资源,引进提升业态855个 [25] - 广东启动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目标3年培养超1000名经营型人才,并通过“蜜蜂计划”等培训班进行驻村实践 [23][24] - 建立导师帮带制度,由党委政府工作人员、龙头企业负责人等提供政策咨询和支持,帮助经理人解决实际困难 [26] 职业发展挑战与对策 - 乡村人才短缺,尤其是西部地区,存在资源底子薄、待遇竞争力不足导致人才难引难留的问题,习水县257个村中仅36个村由专业人士担任经理人 [19][20] - 不同引进方式各有优劣:社会化招聘专业度高但可能“水土不服”,本土选拔熟悉情况但视野有限,国企选派资源有优势但扎根意愿可能不强 [21] - 对策包括:建立乡土人才后备库、提供政策支持(如产业补助资金、灵活交易模式)、强化培训和实践锻炼 [20][24][26][27]
人民眼·乡村全面振兴丨经理人如何盘活农村集体经济
人民日报· 2025-09-26 10:57
人民日报记者 苏滨 窦瀚洋 姜晓丹 引子 "辣椒上市,湄潭收购价一斤一块七,比我们这儿高。市场不等人,得快!"前几天,贵州遵义市习 水县程寨镇石门村,在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赵应武催促下,干部村民齐上阵,一天采了6吨辣椒,直发 遵义市湄潭县。 任职6年来,赵应武推动石门村集体经济从弱到强,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46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今年 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第七批新职业之一,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是指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 体经济,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从事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运营等经济活动 经营管理的人员。 近年来,浙江、广东、贵州等地面向社会招聘爱乡村、会策划、懂经营的专业人才,服务农村集体 经济发展,收效明显。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如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职业发展前景怎样? 明晰职责 发挥懂市场、善经营的专长,与村干部有效互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往年一斤辣椒能卖两块钱以上,今年行情差一点。不过我算过,只要价格高于一块三,就有赚 头。"眼瞅着200多亩辣椒将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赵应武心里很踏实。 可在6年前,村里 ...
青岛平度解锁乡村振兴“丰收密码”
齐鲁晚报· 2025-09-26 07:40
初秋时节,山东平度田野间果香四溢,丰收盛景与游人欢闹相映成趣。连绵的葡萄园中,果实累累,农户忙于 采摘分拣;田埂步道上游人如织,拍照留念,笑声与劳作声交融。作为山东省产粮大县"十二连冠",平度还 拥有20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1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综合机械化率达92%,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近年来,平度依托资源禀赋,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率先发展区,聚焦农业产 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发力培育300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通过做强做优农产品、衔接产加销、融合农文 旅,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了一条品种培优、品牌驱动、全链升级 的特色发展路径。 宋祖锋 青岛报道 通讯员 王璐 精耕特色 唱响农品品牌 又是一年葡萄成熟时。在平度市大泽山镇的葡萄大观园内,连片的葡萄架沿着山谷地势层层延伸,翠绿的 藤蔓交织成荫。绿叶掩映下,红润饱满的果串格外诱人。 "咱这片土地透水好、光照足,糖分积累足,种葡萄再合适不过。"葡萄大观园经理梁晴指着身后的上百亩 葡萄园说道。这里栽植了玫瑰香、泽山一号等多个品种的葡萄,相继培育出泽山早香红、卓越黑香蜜、 超抗巨早红等优质品种数十余个。 作 ...
特色产业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龙山样板”
齐鲁晚报· 2025-09-26 06:16
街道以文化为主线,构建"文化+农业+旅游"融合体系。规划农文旅融合示范片区,整合、串联沿线19个村 文化、产业、土地等各类特色资源,打造"城子崖遗址—焦家遗址—平陵故城""文化龙山拾忆田园"示范 片区。打造季节性文旅IP,将特色农产品采摘、农耕体验与文化节庆结合,推出平陵田园赏花季、龙山贡 米丰收节、草莓文化节、焦家田野音乐节等系列活动30余次,累计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有效带动农副产 品实现销售5000余万元。建设沉浸式体验节点,打造乔家村百姓舞台、西王村豆腐体验区等景观节点,开 发"龙山文化研学""莓香龙山"等精品线路,接待研学团体80余批次,参与学生等各类群体5000余人、增加 就业300余人。 近年来,龙山街道锚定"强村共富"目标,创新探索农文旅融合"片区化"发展模式,依托龙山文化资源和特色 农产品优势,通过文化赋能、抱团发展、品牌引领和协同服务,成功打造"文化龙山.拾忆田园"示范片区,培 育出"龙山味道""莓香龙山"等特色品牌,推动小米、草莓、食用菌、水豆腐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走出了 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农文旅融合"片区化"发展新路径。 通讯员张珂 文化赋能 推动区域连片建设 实现产品 ...
记者在浙江、广东、贵州等地探访—— 经理人如何盘活农村集体经济(人民眼·乡村全面振兴)
人民日报· 2025-09-26 06:14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职业概述 - 该职业于2024年7月被国家认定为新职业,其核心职责是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从事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运营等经济活动经营管理[1] - 该职业旨在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专业人才支撑,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 职业经理人对村集体经济的推动作用 - 贵州石门村经理人赵应武推动村集体经济从零起步,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46万元,通过种植辣椒为首年创造利润8万元[1][3][4] - 浙江永安村经理人刘松通过农文旅融合与品牌打造,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9年的73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609万元[5][7] - 广东上九陂村经理人李金熔通过整合民宿资源统一采购,使运营成本降低30%,并反哺村集体20%的利润,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9.2万元[15][16] 多元化人才引进模式 - 社会化招聘模式以浙江余杭区为代表,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如刘松基本年薪18万元加绩效,累计招聘38名经理人[10][11] - 本土选拔模式以贵州习水县为代表,主要从本县、本村挖掘人才,赵应武月薪3500元,年底绩效后月收入不超过1万元,该县257个村已实现经理人全覆盖,但仅36个村由专业人士担任[10][11][12] - 国企选派模式以广东佛山为代表,由国企和村集体联合招聘,经理人先入职国企再派驻到村,2024年通过“国企选派+社会化招聘”方式为30个村配备53名经理人[14] 职业能力建设与政策支持 - 广东启动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目标3年培养超1000名人才,李金熔通过培训将民宿等业态整合,推出“整村套票”[15][16] - 浙江实施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已培训3批共700名学员,截至2024年4月,抽样调查显示学员累计盘活731宗资源,引进提升业态855个[17] - 政策支持方面,佛山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设置6种交易模式,贵州习水县为经理人提供产业补助资金,如赵应武获得55万元资金支持建设辣椒加工厂[18][19] 产业发展与运营策略 - 赵应武在石门村发展辣椒产业,年产能达300吨,预估年产值约120万元,年利润超40万元,并复制经验种植100多亩其他蔬菜和20亩草莓[4][18] - 刘松在永安村通过“短平快”的文旅活动聚集人气,如推出“首团免费”优惠进行营销,并打造“禹上稻乡”品牌拉长稻米产业链[6][7] - 陈嘉奇在敦厚村通过“公开协商”交易模式引入投资额要求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成功盘活12.3万平方米的物业[19]
创新供给壮大消费市场——来自福建、湖北、四川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26 06:06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着力改善民生,从文旅融合到产业升级,从城市商圈到乡村消费,各地正全面开展消费提质增效的多元 实践,努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 创新有多强活力有多大 高频足疗养生仪通过高频震动活络脚底穴位;按摩椅增加AI语音功能随时听从消费者指令……在福建 省福安市溪潭镇工业园区,荣耀科技公司的多款产品摆成了矩阵。"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均根据客户 需求进行研发和生产,与传统按摩器具相比,其精密度和舒适度均有更大提升。"荣耀科技公司生产部 部长陈黄森说,捕捉到银发经济以及健康消费需求增长的机遇,他们推出50多种产品,年产按摩椅30万 台,2024年实现产值2.59亿元。 福安市工信局副局长王文恒说,截至2024年年底,福安拥有有效状态按摩器具专利授权超2200项,覆盖 智能传感、人机交互、健康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市场应用"全链条体系自 主可控。 松滋市委书记汪卫表示:"着力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创产品,更好 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是省委赋予松滋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