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搜索文档
国产特种功能材料龙头新广益IPO解析,锚定国产替代增长极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48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将于9月19日接受深交所上市委审核 成为新材料赛道备受瞩目的上会企业之一 [2] 公司业务与地位 -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研发生产 核心业务包括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 还拓展电子产品组件材料 改性材料 光学胶膜 新能源锂电材料和光伏胶膜等新兴业务领域 [3] - 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打破欧美日韩在抗溢胶特种膜和强耐受性特种膜等领域的技术垄断 成为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厂商 [3] - 公司抗溢胶特种膜产品2020至2024年连续五年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 [6] - 公司拥有15项核心技术 35项发明专利和41项实用新型专利 均与主营业务紧密相关 [6] - 公司高精度声学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为全球知名品牌耳机产品主要材料供应商 [6] - 公司与全球排名前10的多家FPC厂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成为鹏鼎控股 维信电子 紫翔电子等全球知名客户抗溢胶特种膜的重要供应商 [6]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513万元 51593.5万元和65694.75万元 净利润分别为8151.34万元 8328.25万元和11570.19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339.21万元 同比增长10.24% 净利润5946.08万元 同比增长17.45% [4] - 资产总额从2022年58605.28万元增长至2024年83604.8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47644.2万元增长至67875.51万元 [5] - 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2024年为18.95% [5] 募资计划 - 本次发行计划募集资金63838.3万元用于功能性材料项目建设 [7] - 项目主要生产百级净化光学功能胶膜 强耐受性特种膜(组件用) 强耐受性特种膜(制程用) 高端TPX抗溢胶特种膜和声学膜等产品 [7] - 项目投产后预计收入可达3.95亿元 [7]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印刷线路板市场受益于5G AI 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驱动 基础材料需求持续扩容 [9] - 消费电子行业向小型化 柔性屏 多镜头 无线充电等方向升级 催生对高精度制程材料 热敏粘性材料 声学材料 保护类薄膜等复合功能材料的需求激增 [9] - 光伏封装胶膜2025年全球需求量预计达70亿㎡ 对应700亿元市场空间 [9] - 动力电池铝箔复合膜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121.6亿元 当前国产化率低 日韩主导 [9] 业绩增长潜力 - 膜类产品销量从2022年9243.43万㎡增至2024年14463.17万㎡ 三年增幅56.5% [11] - 印刷线路板市场 消费电子和新兴业务领域光伏 锂电材料国产化加速共同构成增长引擎 [11] - 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扩大 强耐受性特种膜市占率稳步提升 [11] - 客户质量与粘性双提升 为业绩增长提供稳定订单保障 [11]
神州泰岳9月17日获融资买入2.40亿元,融资余额12.5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2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4.18% 成交额达20.1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40亿元 融资净买入118.94万元 融资余额12.55亿元占流通市值4.27%[1] - 融券余量125.32万股 融券余额1872.28万元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2.74亿元 融资余额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1] - 融券偿还8.22万股 融券卖出1.69万股 卖出金额25.25万元[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9.88万户 较上期减少1.16%[2] - 人均流通股18,689股 较上期增加1.18%[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635.93万股 较上期减少5,958.12万股[3] 机构持仓变动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4,689.03万股 较上期减少23.04万股[3] - 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持股4,680.85万股 较上期增加881.58万股[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2,916.22万股 较上期增加381.70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6.85亿元 同比减少12.05%[2] - 同期归母净利润5.09亿元 同比减少19.26%[2] 业务构成分析 - 游戏业务收入占比75.53% AI/ICT运营管理占比19.89%[1] - 物联网/通讯业务占比2.04% 创新服务占比1.99%[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72亿元[3] 机构持仓明细 -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1,770.10万股 较上期减少109.87万股[3] -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持股1,684.75万股 较上期增加23.55万股[3] - 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等公告的更正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4:24
发行方案更正 - 更正发行数量上限表述为92,649,783股 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120,995,757股的30% [1] - 更正后海信集团控股公司间接控制股份增至233,557,617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47.09% [2][6] - 更正后海信集团控股公司表决权增至272,155,887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54.87% [2][6] 关联交易概述 - 向关联方海信能源发行不超过92,649,783股A股 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 [13] - 发行价格16.19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 [18][20] - 海信能源承诺36个月限售期 认购资金以现金支付 [22][19] 公司股权结构 - 发行前控股股东海信网能持股140,907,834股 占比34.94% [6] - 海信网能控制李砚如、屈国旺合计38,598,270股表决权 占比9.57% [6] - 海信集团控股公司间接持有海信网能92.64%股份 [6] 募集资金用途 - 满足主营业务发展资金需求 2024年营业收入40.99亿元 同比增长4.98% [26] - 全年新签订单金额51.40亿元 创历史新高 [26] - 优化资本结构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62.33% [28] 技术研发方向 - 加大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应用研发 [27] - 开展工商业储能和微电网系统虚拟同步机技术研发 [27] - 推进关键元器件国产替代和高压快速开关设备研发 [27] 财务影响 - 发行后总资产与净资产规模同步增加 [31] - 改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增强偿债能力 [31] - 营运资金得到有效补充 资本实力提升 [29] 行业背景 - 智能电网行业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应用 [27] - 行业实现精准数据采集和高效能源管理 [27] - 智能用电领域推进软硬件自主可控工程 [27] 监管审批 - 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批准免于发出要约 [25] - 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及证监会同意注册 [11] - 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 [56]
品茗科技筹划重大事项 公司控制权或变更
证券时报· 2025-09-18 01:58
公司控制权变更筹划 - 因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公司股票自9月18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主营业务定位 - 聚焦施工阶段数字建造应用化技术 提供从施工准备至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2% 归母净利润3123万元同比增长270.1%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造价软件业务增长受益于新清单定额政策红利 AI智能组价产品升级优化 省外市场拓展稳步推进 [1] - 施工软件与BIM软件深化企业级战略合作 聚焦基建领域开拓市场形成新增长点 [1] 技术研发方向 - 持续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 提升数字建造领域产品竞争力 [1] - 重点关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 能源领域数智化及人工智能前沿应用的投资并购机会 [2] 客户战略 - 未来继续聚焦央国企客户 深化与头部客户合作推动新基建领域业务发展 [1]
钴价持续上行 年内涨幅已超60%
证券日报· 2025-09-18 00:08
钴价上涨表现 - 2025年初钴价16.9万元/吨 截至9月16日涨至27.25万元/吨 较年初上涨61.25% [1] - 钴价上涨提升公司盈利空间 公司已在第一季度提前备货 [1] - 钴价上涨让手握钴资源且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生产商受益 例如洛阳栾川钼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6.71亿元 同比增长60.07% [2] 钴价上涨原因 - 全球最大钴供应国刚果(金)自2025年2月起实施钴产品临时出口禁令并多次延期至9月22日 导致全球钴供应明显收紧 [1] - 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等行业对钴的需求持续上升 推动钴价走高 [1] - 2024年全球钴矿产量29.0万吨 其中刚果(金)产量22.0万吨 占比76% 为全球第一大钴矿供应国 [1] 钴市场前景展望 - 若刚果(金)解除禁令后实施出口配额管理 钴价短期内或延续强势 [2] - 中长期钴价仍有上行空间 2026至2027年钴价中枢有望达到35万元/吨以上 [2] - 新能源汽车 消费电子 5G 6G AI 物联网 卫星通信等新技术持续商业化应用 钴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打开 [2] 产业链影响与应对 - 钴价上涨使上游资源端利润增加 话语权增强 市场逐渐转变为卖方主导 [3] - 中下游冶炼企业成本压力巨大 导致企业显著分化 [3] - 推动龙头企业主导下的协同发展 企业加速布局纵向一体化 如电池厂入股矿企 矿企向材料生产领域延伸 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3] - 钴价上涨加速无钴电池技术研发导入 长远来看或重塑行业需求格局 [3] 企业战略布局 - 公司进一步挖掘下游市场需求 增强与下游客户协同性 在新兴领域加速布局 挖掘增量 [2] - 依托四氧化三钴全球领先市占率与上下游稳定协同效应 公司有望在行业景气周期中持续领跑 推动钴酸锂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增长 [3]
股价年内翻倍、董事长和总经理却双双辞任,路桥信息怎么了
新京报· 2025-09-17 23:01
上半年,路桥信息交出了一份非常不理想的成绩单。 截至2025年6月末,路桥信息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044.33万元,同比下降53.6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为-2489.4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了367.77%。这是路桥信息公开报表以来第一次出现大幅亏损。 对于上半年收入与净利润的同比大幅下降,路桥信息对此解释为,"原计划二季度推进实施的重点项目 未能按期完成合同签订及实施,使得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同时"新增毛利减少,回款不及预期,本 期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金额比上年同期增加"。 路桥信息同时表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比上年同期增长约20%。公司将加快在手订单 实施进度,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16日晚,北交所上市公司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即"路桥信 息",837748.BJ)公告显示,该公司总经理魏聪因"个人原因"辞任。值得关注的是,路桥信息董事长于 征已于8月22日辞任,理由亦为"个人原因"。 根据公告,魏聪当前持有路桥信息78万股(占公司股本的1.02%),是公司的第七大股东。另据招股书 信息,魏聪已在路桥信息服务了近24年。 ...
润欣科技:公司有涉及传感器类芯片产品
证券日报· 2025-09-17 21:3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涉及传感器类芯片产品 [2] - 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终端和物联网领域 [2] - 产品具备在机器人部件中的应用潜力 [2]
新恒汇:2025年上半年公司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主要产品为DFN和QFN封装形式
证券日报· 2025-09-17 21:06
公司围绕移动终端、物联网、车联网和工业联网四大核心领域推出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eSIM芯片封装等产品[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主要产品为DFN和QFN封装形式 预计2025年上半年推出[2] - 基于超薄塑封体封装技术研发项目的新产品预计今年进入验证阶段 有助于实现从低端到高端应用场景的全面覆盖[2] 市场应用进展 - 物联网领域已面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工业设备联网及车联网通信等领域展开布局[2] - 部分产品如消费智能穿戴类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显示出良好的市场推进节奏[2]
钴价年内涨超60% 产业链格局或生变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20:49
钴价格走势 - 2025年钴价格从年初16.9万元/吨上涨至9月16日27.25万元/吨 涨幅达61.25% [1] 供需格局 - 刚果(金)自2025年2月起实施钴出口禁令并多次延期至9月22日 该国2024年钴产量2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29万吨的76% [2] - 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持续上升 5G/6G/AI/物联网等新技术商业化进一步推动需求增长 [2] 产业链影响 - 上游资源端利润增加且话语权增强 市场转变为卖方主导 [4] - 中下游冶炼企业面临巨大成本压力 导致企业显著分化 [4] - 全产业链布局企业如洛阳钼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6.71亿元 同比增长60.07% [4] 企业战略应对 - 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 包括电池厂入股矿企或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5][6] - 龙头企业依托上下游协同效应强化竞争优势 如中伟新材料凭借四氧化三钴全球领先市占率实现产业链协同增长 [4] - 高价钴加速无钴电池技术研发 长期可能重塑行业需求格局 [6] 未来展望 - 华泰证券预测2025-2027年钴价进入上行周期 2026-2027年价格中枢有望突破35万元/吨 [4] - 若刚果(金)解除禁令后实施出口配额管理 钴价短期或延续强势 中长期伴随新能源需求增长仍有上行空间 [2]
(投资中国)敦豪集团高层:在全球物流新时代中国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9:14
"DHL正在投资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数字化工具,以提升供应链的可视化程度和韧性。此外, 我们也重点关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生命科学和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机遇,并加大 在这些领域的投入。"艾若馨说。 在数字化方面,DHL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预测分析、路线优化,并通过物联网实现"端到端"的可视化,同 时推动智能仓储和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并与中国本土机构合作。艾若馨说:"鉴于中国的市场规 模,这里是试点和扩展这些技术的理想市场。"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DHL是中国首批承诺提供碳中和产品的物流企业之一,并设立了净零碳排放目 标,通过部署更多电动汽车、使用可持续替代燃料以及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计算碳排放,支持 中国的"双碳"目标。(完) 近日,DHL全球货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艾若馨在上海接受 中新社专访。 周孙榆 摄 中新社上海9月17日电 (谢梦圆 周孙榆)"中国已从单纯的出口制造中心,演变为在高价值领域,如电动 汽车、电子商务、生命科学与医疗等行业的创新领导者,这为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规模和机遇。"近 日,DHL(敦豪集团)全球货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艾若馨(Aditi Rasquinha)在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