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性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防非宣传月|防非提示词条(五):坚持理性投资
上海证券交易所 - 文章核心观点为倡导理性投资和防范非法证券期货基金活动 [3] - 文章转载自上交所投教微信公众号 旨在进行投资者教育 [5] - 内容强调保护家人和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性 [3]
“三投资”方法论④ | 公募基金篇三 做好风险管理,破解“短钱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6-18 17:26
市场现状与挑战 - A股市场结构化行情加剧,赚钱难度增加,投资者陷入"既怕踏空又恐踩雷"的焦虑,追涨杀跌成为常态 [2] - 机构面临将短期资金沉淀为长期投资的挑战,需要实现从"拉新"到"留客"的跨越 [2] - 行业轮动速度加快,1月有色金属涨4.47%,2月计算机冲高后回调,3月家电涨超4%但4月回调5.65%,导致投资者难以捕捉节奏 [3] - 公募主动权益业绩十强多被小规模基金包揽,但业绩亮眼吸引大量申购后往往出现"高位不胜寒"现象 [3] 风险管理理念 - 风险控制应置于首要位置,追求风险与收益平衡以实现长期价值投资 [4] - 风险管理是对持有人利益的保护,需通过严密思考和系统性管理来创造价值 [4] - 投资前必须考虑风险控制,避免因单次错误导致产品不可逆转 [4] 行业规模与产品现状 - 公募基金规模达32万亿元,产品数量1.26万只,覆盖全资产类别及热门赛道 [5] - 近一年有17只产品成立不足一年便退出市场,最短者不足4个月 [6] 投资者服务与教育 - 建议投资者先确定风控底线,可选择投顾服务、FOF或宽基ETF等产品 [5] - 机构需从产品、服务、品牌多维度发力,提升专业能力并贯穿"三投资"理念 [6] - 通过投教活动推动"三投资"理念落地,在年轻人聚集渠道进行形式创新 [7] - 陪伴和投资者教育是投资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形式 [7]
引导群众树立理性投资观念
期货日报网· 2025-06-18 00:20
活动概况 - 新疆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活动在乌鲁木齐启动,主题为"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采用"线下舞台+线上双语直播+全点位宣传"多元形式 [1] - 活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金融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金融办主办,乌鲁木齐市委金融办等承办,新疆银行业协会等五大金融行业协会协办 [1] - 启动仪式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金融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金融办、自治区公安厅等多家单位领导共同参与 [1] 宣传形式与内容 - 通过传统曲艺节目《我来说防非》《非法集资快板说》剖析非法金融活动手法,改编歌舞《爱你》、Rap《温情消保建行相伴》等时尚形式传递金融安全知识 [1] - 设置3轮有奖问答互动环节,现场群众参与度高 [1] - 新疆电视台、乌鲁木齐市广播电视台联合进行汉维双语专访直播,邀请警官、法官解读非法集资定义及法律后果,直播吸引4万余人参与 [2] - 直播公布举报电话及平台二维码,鼓励公众举报非法金融活动线索 [2] 参与规模与成效 - 活动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等50余家单位支持,现场设置29个展点 [2] - 现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吸引数千名群众参与 [2] - 全疆各地同步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覆盖机关、工厂、学校、社区等多元场景 [3] 行业协作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各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现场宣传,结合行业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 [2] - 中国银联新疆分公司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参与活动策划与执行 [1]
聚焦均衡配置与选股能力 迎接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专访中金基金权益部基金经理丁杨
证券日报· 2025-06-14 00:17
中国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影响分析 核心观点 - 《方案》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及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1] - 基金经理需从博弈赛道转向均衡配置,选股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2][3] - 主动权益类基金仍具不可替代性,需结合高频跟踪与深度研究能力 [5] 行业生态重塑 - 大幅偏离基准押注单一行业或风格的模式将转变,促使行业更注重均衡配置 [2] - 基金经理需提升个股选择能力,超额收益能力将成为衡量投资水平的关键标尺 [2] - FOF和基金投顾业务迎来发展机遇,专业投顾机构可发挥资产配置专长 [2] 投资方法论变革 - 选股能力是长期超额收益最稳定来源,需聚焦核心技术壁垒、产品竞争力及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 [3] - 基金经理需深化个股研究,在均衡配置框架下精准识别长期竞争优势企业 [3] - 提升对优质成长股基本面跟踪广度与深度,实现有效定价和积极投资 [4] 主动管理优势 - 主动权益类基金在经济复苏阶段能更及时捕捉个股变化,在产业拐点前瞻布局 [5] - 核心竞争力在于高频企业经营动态跟踪能力与深度企业价值评估能力 [5] - "望远镜+显微镜"研究体系是主动管理区别于量化策略的核心价值 [5]
从知识滴灌到生态构建 建行山东省分行为金融消费者筑牢理性投资 "防护堤坝"
齐鲁晚报· 2025-06-12 10:36
理性投资作为金融消费者守护财富安全的核心能力,其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个体家庭的资产稳健与金融 市场的基石稳固。当前,部分金融消费者对"收益与风险匹配"原则认知不足,"低风险高收益"等虚假宣 传仍有生存土壤。为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侵害,建设银行山东省分 行以"金融为民"理念为指引,在全省开展了"理性投资进代工单位"特色金融教育活动,将中国特色金融 文化的价值内核融入代工群体金融素养提升工程。 活动紧扣"坚守适当性原则 点亮理性投资之路"主题,以提升金融消费者风险责任意识为核心,通过多 元化金融教育宣传形式,将金融知识精准输送至代工单位群体,为各行各业金融消费者筑起金融风 险"防护墙"。 多维联动精准触达,构建立体教育网络 建行山东省分行构建起省行统筹、分行落地、代工单位协同的联动机制,实现金融教育资源高效整合。 省行层面统一设计投资者教育课程、制作动画小视频,并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系列金融教育长图, 扩大活动覆盖面;各二级分行主动对接代工单位,根据行业特性定制活动方案。 济南分行珍珠泉支行联合多家企业,通过案例展示、互动问答、发放《理性投资手册》等方式开展宣 传,还自编自演情景剧《 ...
规模最大的ETF发“红包”了!有望分红超80亿元,刷新同类基金单次纪录
北京商报· 2025-06-11 21:22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红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拟进行2025年首次分红 分红总额或将超过80亿元 有望刷新境内ETF单次分红纪录 [1][3] - 截至收益分配基准日 该基金可供分配利润为989.21亿元 分红方案为0.88元/10份基金份额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是当前全市场规模居首的权益ETF 截至6月11日规模超3800亿元 [3] - 该基金自2012年成立以来累计分红13次 近三年分红金额持续增长 2022-2024年分别为8.64亿元、11.93亿元、24.94亿元 [5] 公募基金分红整体情况 - 年内公募分红累计金额达963.88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39.64% [1][6] - ETF分红金额合计达123.91亿元 在年内分红金额中占比12.86% 2024年同期仅为50.38亿元 占比7.3% [6] - 多只ETF年内分红金额超10亿元 当前分红榜前两名由宽基ETF包揽 华夏沪深300ETF以26.83亿元暂列第一 嘉实沪深300ETF以24.61亿元紧随其后 [6] ETF分红热潮驱动因素 - 新"国九条"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 A股上市公司分红金额和比例持续上升 目标指数成分股分红构成ETF收益来源之一 [7] - 公募基金日益重视投资者获得感 通过积极分红提升投资者体验 ETF市场繁荣为大规模分红提供基础 [7] - 宽基ETF和红利主题ETF由于成分股分红稳定 可能继续贡献较高分红金额 [8] ETF分红的市场影响 - ETF分红有助于提升产品吸引力 增强投资者体验 传递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信号 [4] - 分红为投资者提供更灵活的资金支配权 助力提前锁定收益 应对市场波动 践行长期投资理念 [8] - 基金公司通过ETF分红连接上市公司和投资者 展示资本市场积极回报投资者的成果 [8]
“三投资”方法论② | 公募基金篇一 破解信任危机,提升基民获得感
搜狐财经· 2025-06-11 16:38
三投资理念 - 理性投资是基础,价值投资是方法,长期投资是目标,三者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缺一不可 [1] - 推广"三投资"理念可减少短期投机行为,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增强市场稳定性 [2] - 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鼓励关注企业内在价值,理性投资通过客观分析减少非理性行为 [5] 公募基金行业现状 - 2020-2021年结构性牛市期间,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达历史高位6.16万亿元,较2019年底增长177% [3] - 2024年底规模降至3.43万亿元,较高位缩水44%,2022-2023年连续两年平均收益率为负(-19.2%和-11.78%) [3] - 2024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3.86%,超75%产品正回报,但净赎回达693.04亿份 [4] 投资者行为分析 - 2020年99.65%的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2022年比例骤降至3.42% [3] - 当前市场呈现"微涨就走"现象,一季度近七成正收益产品遭遇净赎回 [1] - 投资者从"高位入场"到"深度套牢"再到"微涨赎回",反映信任重建比净值修复更复杂 [1][6] 行业转型方向 - 需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回报导向,注重投资业绩和服务质量 [4] - 部分公司调整考核机制,将"客户持有期""复购率"纳入销售团队KPI [8] - 监管部门推动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在评价体系权重 [8] 信任重建措施 - 需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响应能力,让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在时间分布上更均衡 [6] - 通过逆周期服务解决时间错配,如市场过热时推送理性提示、提供定投工具 [7] - 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在市场低迷时销售,淡化短期业绩关注 [6]
“三投资”方法论 ① | 以时间丈量价值,以理性锚定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6-10 19:43
资本市场改革背景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新"国九条"将"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列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任务 [2] - A股市场长期存在追涨杀跌、热点炒作、资管行业规模导向等问题,削弱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2] - "三投资"理念旨在通过重塑资金属性、优化资源配置、培育耐心资本,为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注入源头活水 [2] 资管行业转型挑战 - 公募基金面临规模狂欢后的"信任赤字",银行理财30万亿体量与权益配置不足5%的错配焦虑 [3] - 保险资管存在"长钱长投"的机制之困,信托行业面临投研能力与风险偏好的拉锯 [3] - 资管机构需平衡长期价值与短期考核、服务实体与客户诉求、能力建设与市场压力 [3] 资管机构差异化实践 - 公募行业以"逆周期服务"缝合信任裂痕,汇添富将"客户持有期"嵌入考核,万家基金在市场冰点鼓励定投 [3] - 银行理财以"低波稳健+"策略重构竞争力,交银理财、浦银理财将产品久期拉长,通过红利策略、ETF工具与跨市场配置平衡风险收益 [3] - 保险资管革新机制,太平资产推动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60%,以"偿二代"风险因子调降释放科技投资空间 [3] - 信托行业发挥制度优势,上海信托以"财富账户信托"打通代际传承与长期投资,将居民储蓄转化为"耐心资本" [3] - 券商资管聚焦"买方视角"重塑生态,中泰资管构建三年长周期考核,国君资管以量化归因工具动态纠偏投资动作 [3] 政策与量化标准 - 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发布18项量化指标,为"三投资"理念提供可落地的评价框架 [4] - 评价机构推出"能力—运气"分离模型,倡导"规模—业绩"平衡机制 [4]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督促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投资者回报转型 [4] 长期发展展望 - 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需要"长钱"浇灌 [4] - 居民财富管理升级渴求"稳健回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呼唤"稳定器"护航 [4] - 践行"三投资"理念是构建资本市场发展新动能的长期工程,需政策端、资管机构与投资者共同推动 [4]
精彩抢先看| 价值与投资——向智向新 与资本市场共成长
第一财经· 2025-06-04 16:50
节目背景与目标 -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第一财经联合发起《价值与投资》栏目,旨在服务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强化"投融两端同频共振" [1] - 2025年主题策划将坚持"三投资"理念引领,包括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1] - 强化央国企、科创板企业的示范效应,深化买方机构与指数公司的专业赋能 [1] - 通过访谈对话、线下沙龙等形式搭建多方交流平台,为上市公司传递投资价值,为投资者提供易懂可信的投资逻辑 [1] 首期节目内容 - 聚焦央企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邀请资本市场改革中的排头兵分享发展故事 [1] - 东方电气集团董事会秘书、总审计师冯勇将介绍企业实践案例 [1] - 上海石化董事、副总经理黄翔宇将分享企业发展经验 [1] - 华润双鹤董事会秘书、副总裁刘驹将展示企业实践成果 [1] - 国泰海通研究所副所长邓勇和中证指数公司市场服务部副总经理胡威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互动交流 [1] 节目发布信息 - 活动实况记录将于2025年6月5日15:00在第一财经官网/APP同步上线 [2] - 直播链接已公布,可通过指定网址观看 [3]
精彩抢先看|秒懂金融·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之兴证全球基金
第一财经· 2025-06-04 16:37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旨在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国九条"部署要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并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1] - 由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上海证券交易所指导,上海资产管理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开展首届"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展示活动[1] 节目内容与形式 - 上交所、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与第一财经联合打造《秒懂金融·资管行业践行"三投资"理念优秀实践系列访谈》专题节目[1] - 访谈对象涵盖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信托公司、券商资管等领域的优秀实践机构代表[1] - 节目聚焦"三投资"理念在基金行业的实践路径,包括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投资者陪伴等具体案例[1] 嘉宾与核心议题 - 兴证全球基金三位专业人士参与访谈:债券/混合型基金经理虞淼、投顾组合主理人高鹏翔、风险管理部总监助理郑超胜[1] - 讨论重点包括:如何通过"三投资"理念突破行业现状、实现客户利益优先的日常投资流程、多维度产品服务创新[1] 节目播出信息 - 完整版将于6月6日15:00在第一财经官网/APP"秒懂金融"专题上线[2] - 电视版定于6月7日17:00在第一财经"秒懂金融"栏目播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