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三代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天岳先进涨2.21%,成交额1.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29.5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21%至87.00元/股 总市值421.62亿元 成交额1.43亿元 换手率0.3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29.56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280.40万元(占比1.96%)卖出245.17万元(占比1.71%) 大单买入2996.11万元(占比20.92%)卖出3660.91万元(占比25.5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9.9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47%/31.20%/51.81% [2] 公司基本面概况 - 主营业务为碳化硅衬底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中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占比82.83% 其他业务占比17.1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4亿元 同比减少12.98% 归母净利润1088.02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9.32% [2] - 股东户数1.70万户 较上期减少6.53% 人均流通股17663股 较上期增加6.99% [2] 机构持仓变化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持股962.79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5.62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711.96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0.37万股 [3] - 银河创新混合A(519674)新进十大股东 持股570.00万股(第九大股东)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持股407.90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38.03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市场关注度与行业属性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5日龙虎榜净卖出2862.82万元 买入总额3.43亿元(占比15.90%) 卖出总额3.72亿元(占比17.23%) [2] - 公司属于半导体材料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碳化硅、基金重仓、华为概念、第三代半导体等 [2] - 成立于2010年11月 2022年1月12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和香港湾仔 [2]
【公告全知道】光刻机+第三代半导体+光模块+6G+华为海思!公司零部件应用于光刻机
财联社· 2025-09-24 23:1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零部件产品应用于光刻机领域 [1] - 公司推出首款KrF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 [1] - 公司交付应用于半导体存储器测试环节的首台高速测试机 [1] 公司技术与行业布局 - 公司业务布局涵盖光刻机、第三代半导体、光模块、6G和华为海思 [1] - 公司技术涉及光刻胶和先进封装领域 [1] - 公司业务覆盖存储芯片、算力、AR/VR和机器人行业 [1]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客户包括新凯莱 [1]
9月24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板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8:56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上涨0.83%,收于3853.64点 [1] - 深证成指上涨1.8%,收于13356.14点 [1] - 创业板指上涨2.28%,收于3185.57点 [1] - 沪深两市A股共计87只个股涨停 [1] 强势个股分析 - 红豆股份(600400)表现最强,录得5天4板,换手率11.65%,成交额9.66亿元,龙虎榜净买入额2.73亿元,所属纺织服饰行业 [1] - 向日葵(300111)录得3连板,换手率23.33%,成交额24.0亿元,龙虎榜净买入额9891.46万元,最高价创一年来新高,所属医药生物行业 [1] - 悍高集团(001221)录得4天3板,换手率32.51%,成交额7.62亿元,所属轻工制造行业 [1] - 电子行业个股活跃,长川科技(300604)2连板成交额达112.9亿元,深科技(000021)、神工股份(688233)、江丰电子(300666)均录得首板 [1] 强势概念板块分析 - 中芯国际概念板块涨幅第一,达5.41%,其成分股中95.06%上涨,7.41%涨停 [2] -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涨幅第二,达4.83%,其成分股中87.5%上涨,8.33%涨停 [2] - BC电池概念板块涨幅第三,达4.30%,其成分股中95.56%上涨 [2] - 存储芯片、光刻胶、科创次新股等半导体及科技相关概念板块涨幅均超过3.8% [2]
调研速递|中瓷电子接受光大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进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24 18:1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得益于高端产品放量及降本增效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 行业发展机遇 - AI算力需求增长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带动半导体及通信行业持续增长 光模块等电子元器件和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上升 [1] - 光通信市场繁荣带动光通讯相关产品订单增长 氮化铝多层薄厚膜产品增长幅度较大 应用于高频高速光模块 AI智能和数据中心等新场景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与器件领域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1] - 碳化硅功率模块领域 晶圆工艺线由6英寸升级为8英寸并已通线 处于产品升级及客户导入阶段 [1] - 光通信器件外壳传输速率覆盖2.5Gbps至10Gbps 正配合客户研发3.2Tbps产品 [1] - 开发精密陶瓷零部件核心材料和配套金属化体系 陶瓷加热盘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水平并通过用户验证 2025年上半年新产品研发顺利推进 [1] 产能与项目建设 - 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 加快电子陶瓷外壳生产线项目建设 实现氮化铝陶瓷基板和消费电子陶瓷外壳产品快速增长 [1] - 氮化镓微波产品精密制造生产线及通信功放与微波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地点后已开工 主体封顶 [1] - 第三代半导体工艺及封测平台建设项目延期至2027年10月 其他建设项目按计划推进 [1] 战略布局 - 子公司博威公司积极推进5G-A 6G 星链通信等新一代通信系统用射频芯片与器件关键技术研发 在相关领域储备技术并推进产品开发验证 [1]
汇成真空涨6.42%,成交额13.78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44亿
新浪财经· 2025-09-24 17:5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4日公司股价上涨6.42%,成交额达13.78亿元,换手率为18.61%,总市值为185.7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4亿元,近3日、近5日、近10日主力净流入分别为1.00亿元、1.11亿元、1.36亿元 [5][6] - 公司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75.70元,股价在压力位198.90元和支撑位177.67元之间 [7]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核心产品为PVD真空镀膜设备,该设备是芯片制造中光刻、刻蚀和镀膜三大核心设备之一 [2] - 公司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是先进逻辑芯片、DRAM和3D NAND制造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设备 [2] - 六英寸碳化硅晶圆高温氧化炉多片机开发已完成设备开发 [3] - 公司已推出PVD铜箔复合集流体应用设备 [4]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苹果公司、富士康、比亚迪、捷普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3]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4]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真空镀膜设备-工业品49.29%,真空镀膜设备-其他消费品19.27%,真空镀膜设备-科研10.64%,真空镀膜设备-消费电子9.91% [8]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减少9.71%;归母净利润4264.43万元,同比减少27.82% [9]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500.00万元 [10]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3万,较上期增加53.08%;人均流通股3948股,较上期增加18.44% [9] - 十大流通股东中,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混合发起A持股168.00万股,较上期增加61.73万股;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持股123.94万股,较上期增加56.06万股 [10]
调研速递|晶盛机电接受南方基金等38家机构调研,半导体业务亮点多
新浪财经· 2025-09-24 17:54
公司调研活动概况 - 浙江晶盛机电于9月23日至24日在杭州接待38家机构调研 包括南方基金、东吴证券、西部证券等 公司董事长曹建伟及投资者关系林婷婷参与接待 [1] 半导体装备业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未完成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含税) 受益于半导体行业发展和国产化进程加快 [1] - 实现8-12英寸大硅片设备国产化 市场市占率领先 客户包括中环领先等头部企业 [1] - 延伸至芯片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 开发减压外延设备和减薄抛光机等设备 [1] - 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聚焦碳化硅装备研发 突破晶体生长、加工、外延等核心技术 [1] 碳化硅衬底材料业务 -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高压大功率场景 并在AR设备等新兴领域成为关键材料 [1] - 已实现6-8英寸碳化硅衬底规模化量产与销售 核心参数达行业一流水平 8英寸技术国内前列 [1] - 积极推进全球客户验证 送样范围大幅提升 获部分国际客户批量订单 [1] - 实现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突破 产品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 [1] - 布局研发光学级碳化硅材料 掌握8英寸稳定工艺 推进12英寸产业化 [1] 产能布局 - 上虞布局年产30万片碳化硅衬底项目 [1] - 马来西亚槟城建设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项目 [1] - 银川投建年产60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配套晶体项目 [1] 碳化硅设备业务 - 开发碳化硅长晶及加工设备 满足自身产能建设需求 构筑技术、工艺和成本壁垒 [1] - 实现6-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国产替代且市占率领先 客户包括瀚天天成等行业头部企业 [1]
晶盛机电(300316) - 300316晶盛机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4
2025-09-24 17:18
半导体装备订单与业务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含税)[2] - 半导体业务覆盖8-12英寸大硅片设备国产化,并延伸至芯片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2] - 碳化硅装备聚焦晶体生长、加工、外延环节,突破多项核心技术[2] - 新能源光伏装备实现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环节核心设备产业链闭环[2]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备具体布局 - 硅片制造端:实现8-12英寸半导体大硅片设备国产替代,包括全自动晶体生长设备(直拉单晶生长炉、区熔单晶炉)、晶体加工设备(滚圆机、截断机、金刚线切片机等)及晶片加工设备(倒角机、研磨机、减薄机、抛光机)[3] - 芯片制造与封装端:开发8-12英寸减压外延设备、ALD设备等薄膜沉积类设备,以及12英寸减薄抛光机、减薄抛光清洗一体机、超快紫外激光开槽设备[3] - 大硅片设备客户包括中环领先、上海新昇、奕斯伟、有研硅、合晶科技、金瑞泓等头部企业[3] - 长晶设备在国产设备市场市占率领先[3] 碳化硅衬底材料业务进展 - 实现6-8英寸碳化硅衬底规模化量产与销售,核心参数达行业一流水平[3] - 8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及规模处于国内前列[3] - 12英寸导电型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突破,产品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3] - 推进全球客户验证,送样范围大幅提升,成功获取部分国际客户批量订单[3] - 设备高度自给实现工艺融合,在技术调整、产能投放及成本控制方面具竞争优势[3] 碳化硅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上虞布局年产30万片碳化硅衬底项目[4] - 马来西亚槟城投建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项目[4] - 银川投建年产60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配套晶体项目[4] 碳化硅设备产业链布局 - 开发碳化硅长晶及加工设备(研磨、切割、减薄、倒角、抛光、清洗及检测)[4] - 6-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实现国产替代且市占率领先[4] - 在检测、离子注入、激活、氧化、减薄、退火等工艺环节布局产品体系[4] - 碳化硅设备客户包括瀚天天成、东莞天域、芯联集成、士兰微等头部企业[4] 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 导电型碳化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高压充电设施、储能及轨道交通等高压大功率场景[3] - 半绝缘型碳化硅材料有望在消费电子端(如AR设备、CoWoS先进封装中间基板)打开新市场[4] - 已掌握8英寸光学级碳化硅晶体稳定工艺,推进12英寸光学级碳化硅衬底材料产业化[4]
第三代半导体概念涨3.35%,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7:08
第三代半导体概念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9月24日收盘,第三代半导体概念板块上涨3.35%,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9位,板块内136只个股上涨 [1] - 板块内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江丰电子(20%涨停)、黄河旋风(10.08%涨停)、北方华创(10%涨停)、通富微电(10%涨停)、微导纳米(15.54%)、盛美上海(14.81%)和海目星(13.73%)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长飞光纤(下跌5.94%)、科创新源(下跌4.90%)和东尼电子(下跌3.47%) [1] 资金流向情况 - 第三代半导体概念板块今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5.00亿元,其中94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0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通富微电(净流入12.73亿元)、北方华创(净流入12.15亿元)、长电科技(净流入9.20亿元)和深科技(净流入9.17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最高的个股为黄河旋风(47.12%)、通富微电(35.94%)和深科技(28.05%) [3] 个股资金流入详细数据 - 通富微电今日涨幅10.00%,换手率6.30%,主力资金净流入127306.06万元,净流入比率35.94% [3] - 北方华创今日涨幅10.00%,换手率2.59%,主力资金净流入121549.78万元,净流入比率14.65% [3] - 长电科技今日涨幅5.10%,换手率10.35%,主力资金净流入91959.35万元,净流入比率12.15% [3] - 深科技今日涨幅9.99%,换手率8.72%,主力资金净流入91688.91万元,净流入比率28.05% [3] - 江丰电子今日涨幅20.00%,换手率18.27%,主力资金净流入54518.69万元,净流入比率14.50% [3]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中芯国际概念板块涨幅5.41%位居第一,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涨幅4.83%位居第二,BC电池板块涨幅4.30%位居第三 [2] - 存储芯片板块涨幅4.18%位居第四,光刻胶板块涨幅4.06%位居第五,光刻机板块涨幅3.40%位居第六 [2] - TOPCON电池和先进封装板块均上涨3.38%并列第七,第三代半导体板块上涨3.35%位居第九 [2]
斯达半导涨2.04%,成交额5.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990.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3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110.28元/股 成交额达5.77亿元 换手率2.21% 总市值264.09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990.55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2292.44万元(买入6328.46万元占比10.97% 卖出4036.02万元占比7%)[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3.65% 近5/20/60日分别上涨3.18%、12.28%、36.49%[1] 资金流向与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5.10%至5.39万户 人均流通股增加5.37%至4440股[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76.35万股至427.94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26.06万股至181.49万股[3] - 国联安半导体ETF增持12.88万股至127.11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6亿元 同比增长26.25%[2] - 归母净利润2.75亿元 同比微增0.26%[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IGBT功率半导体芯片与模块 收入占比98.12%[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 概念板块涵盖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等[1] - 自2005年成立并于2020年上市 累计派现8.85亿元 近三年派现6.71亿元[1][3]
年薪最高百万!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出动,广东揽才再出“大招”!
证券时报· 2025-09-23 22:04
招聘活动概况 - 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联合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在北京和上海同步启动 [1] - 上海启动式暨上海、山东地区首场招聘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1] - 活动覆盖两地12所重点高校,将持续至9月29日 [18] 招聘规模与薪酬水平 - 上海交通大学专场有226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1.59万个 [9] - 岗位学历要求分布:本科岗位9050个,硕士岗位3327个,博士岗位1646个 [9] - 薪酬分布:年薪20万-50万元岗位5383个,年薪50万-100万元岗位3060个,年薪100万元以上岗位119个 [9] - 比亚迪拟招聘120人,岗位涉及高级软件工程师等,月薪1.7万-4万元 [9] - 鹏城实验室对部分岗位开出年薪100万元,深圳大学对部分岗位开出最高年薪83万元 [11] 深圳企业招聘阵容 - 参与招聘的深圳企业构成“校招天团”,包括7家世界500强企业(如华为、腾讯、比亚迪)招聘3206人 [10] - 5家“40位40岁以下商业精英企业”(如影石、元戎启行)招聘314人 [10] - 49家国有企业(如招商集团、华润)招聘1491人 [10] - 28家上市公司(如中兴通讯、立讯精密)招聘4055人 [10] - 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拓竹科技、鲲云信息)招聘245人 [10] - 18家单项冠军企业(如欣旺达、中科飞测)招聘1518人 [10] - 48家事业单位(如深圳大学、鹏城实验室)招聘2567人 [11] 企业招聘实例与需求 - 比亚迪展台最受追捧,排队队伍挡住通道 [6] - 深圳拓竹科技招聘3D打印机研发类岗位,当天收到50多份简历 [10] - 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拟招聘20-30人从事AI芯片业务,已收到20多份简历 [10] - 深圳平湖实验室计划招聘30位应届毕业生,岗位涉及器件研发工程师等 [13] 深圳创新环境与人才吸引力 - 粤港澳大湾区被描述为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 [15] - 深圳被誉为“天选之城”,具备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创业生态 [15] - 玖治科技仅用18个月完成产品从实验室原型到量产,体现“深圳加速度” [15] - 过去十年有3000多名上海交大学子在广东干事创业 [16] - 截至2025年7月中旬,广东已吸纳超过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 [18] 政府支持与未来计划 - 广东省计划从9月中下旬到年底开展“百万英才汇南粤”秋季招聘活动,以“万企进百校”形式覆盖超百所重点高校 [18] - 今年年底前将组织逾1200家重点用人单位参加大型综合招聘会,提供优质就业岗位超5万个 [18] - 深圳市委、市政府表示将创造最好条件、提供最优服务以汇聚天下英才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