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
搜索文档
节后A股,三大机会和三个风险
搜狐财经· 2025-10-08 11:52
国庆假期(10月1日-7日,下同)全球市场呈现"亚太领跑、欧美跟涨、商品结构分化"格局,科技成长 主线与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成为核心驱动力。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与日本新首相宽松预期强化降息共识, 亚太股市领涨、欧美市场同步走高,黄金与工业金属受避险需求及工业回暖推动上涨,原油因 OPEC+增产小幅承压。国内经济基本面改善信号显现,港股科技板块逆势走强,为A股节后延续科技成 长主线奠定基础。 从全球市场来看,主要股指走势显著分化,亚太科技成长板块领跑。美股在假期期间整体走强,标普 500与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0.39%和0.57%,受AI产业催化与降息预期支撑,英伟达等算力龙头持续领 涨;欧洲市场普遍走高,德国DAX指数上涨2.11%,受"为德国制造"产业升级计划提振,汽车、机械等 周期股表现突出;法国CAC40指数上涨1.00%,涨幅相对温和,反映市场对政局变动后财政政策不确定 性的谨慎态度。亚太市场成为全球亮点,日经225指数在国庆假期期间涨6.72%、领涨全球主要市场, 主要受日本新首相宽松政策预期及企业盈利改善驱动;韩国综合指数、台湾加权指数同步上涨3.64%和 5.39%,分别受益于出口数据改善与半导体产业 ...
“北京榜样•最美互联网从业者”提名人选|王薇薇:数字基石的编织者
搜狐财经· 2025-10-07 19:05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业务重点从北京地区金融客户拓展后转移至长三角地区,5年间完成从垂直金融领域向互联网服务的转型 [2]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政策,推动“西算”节点布局,2023年3月乌兰察布零碳算力基地开工后仅3个月即锁定互联网头部企业规模化定制需求并实现落地 [2][4] - 公司代表与腾讯云签署数据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8] 行业合作与标准建设 - 公司与Uptime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战略合作,涉及数据中心认证与标准,并于2017年3月邀请其全球总裁到访中国 [5] - 2017年11月公司联合Uptime标准组织及多家业界知名企业发起成立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据中心标准推进委员会,筹备历时一年,初期有30余家成员单位上百人参与 [6] - 委员会致力于将国际先进数据中心技术标准与中国行业发展现状融合,实现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并轨 [6] 行业培训与人才培养 - 公司推动将Uptime国际标准体系免费纳入数据中心专业人员培训教材,为行业首创 [7] - 2018年策划组织国内行业同仁考察美国数据中心行业,认识到在等级认证知识、完整评价体系及专业人才方面的差距 [9] - 2020年策划组织撰写的《大数据与“智能+”产教融合丛书》中《数据中心设计运维标准、规范解读与案例》一书入选“2020年信息通信科普教育精品”,并被多所院校和企业作为培训教材 [10]
中国实现全球突破!首座海底数据中心成功部署
是说芯语· 2025-10-05 09:49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在海南陵水成功布放海底,标志着技术概念到商业应用的全面领先 [1] - 项目由海南省国资委牵头引进北京海兰云公司实施 [1] - 项目于2022年启动,分三期建设,计划部署100个数据舱 [3] - 一期工程于2023年11月完成首个海底机房建设,并于2024年2月启用海南海底智算中心集群 [3] 技术优势与性能 - 利用海水自然冷却,实现低能耗,其能效比(PUE)可低至1.1以下,远优于国内平均水平 [5] - 服务器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可靠性高 [5] - 采用模块化快速部署,建设周期为90天 [3] - 海底无尘、无氧、无震动的稳定环境能显著提升服务器可靠性并延长寿命 [5] - 对于人工智能、金融交易等对延迟敏感的沿海业务,就近部署能提供极致速度 [5] 设施规模与规划 - 部署的单个“海底数据舱”为重达1300吨的钢制密封舱体,通过海底电缆与岸站连接 [5] - 未来几年将分批部署上百个数据舱,共同构成一个总数超68万台服务器的“海底超级算力集群” [5] - 上海临港新片区同步推进海上风电融合型数据中心,预计2025年10月中旬投用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为“东数西算”工程提供强大的绿色算力支撑,有效满足东部沿海地区对高效、低碳数字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 [7] - 是“海洋强国”与“数字中国”两大战略深度融合的典范,展示了在跨界科技创新上的全球引领力 [7] - 为全球数据中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人类数据中心的版图正式向海洋延伸 [1][7]
如果电力是AI发展的瓶颈,中国是否在领先?
傅里叶的猫· 2025-10-03 23:07
AI发展面临的电力瓶颈 - 电力已成为AI发展的关键瓶颈,获取GPU和TPU已非主要问题,电力供应不足和稳定性差成为最大挑战[1] - OpenAI规划到2033年电力需求达250GW,超过印度当前总耗电量,预示未来几年电力需求将急剧增长[3] - 过去40年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关键设备供应链中断、劳动力短缺和监管障碍共同导致电力供应能力薄弱[6]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 - AI数据中心快速增长大幅增加电力需求,如一吉瓦数据中心用电量相当于费城总用电量,迫使电网商实施限电措施[7] - 国际能源署预计数据中心年电力需求从2024年415太瓦时增至2030年945太瓦时,增长超过120%,占全球总电力消耗近3%[7] - 服务器功率密度显著上升,AI专用机架达40-130千瓦,未来可能超过600千瓦,推动冷却技术从空气冷却转向液冷[7] 全球电力需求区域差异 - 美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从2023年占总需求4%升至2030年12%,贡献近一半新增负荷,新数据中心排队时间达4-7年[8] - 欧洲面临高电价和严格监管,40%配电网使用超过40年,AI工作负载波动大,功率可在几秒内飙升十倍[8] - 中国通过东数西算策略和特高压输电有效缓解电力压力,利用西部可再生能源优势[8] 中国电力需求增长趋势 - 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力消费者,年消费超9000太瓦时,是美国两倍,2023年需求约10000太瓦时,2030年预计达13500太瓦时[9] - 过去15年中国用电量复合年增长率6.3%,过去五年提高至6.9%,2024年7月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14] - 电力密集度不断提高,工业用电占总量2/3,数据中心占比相对较低但增长迅速[15][19] 中国各领域电力需求预测 - 工业用电2025年预计达6300太瓦时,同比增长4.6%,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5.0%,达到8100太瓦时[19] - 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025年激增38.1%达200太瓦时,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23.7%达到500太瓦时[19] - 数据中心需求2025年同比增长13.3%达200太瓦时,到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13.0%达到400太瓦时[20] 中国数据中心发展前景 - 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容量或达47吉瓦,用电量超371太瓦时,约占全国电力需求2.7%,预估偏保守[22] - 2050年数据中心容量以7.5%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0吉瓦,年耗电量达1600太瓦时,占全国总电力需求6.3%,为当前8倍[22] - 北京数据中心集群以1.4的PUE领跑行业,全球平均PUE在2013年提升至1.6,过去十年维持这一水平[23] 中国电力供应优势 - 中国每年新增超500GW电力容量,2023年新增超400GW占全球新增容量70%,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领先地位[25] - 中国占据全球太阳能光伏生产市场80%,风力涡轮机制造能力三分之二,贡献全球核电容量增长80%[25] - 到2050年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可能从当前1839太瓦时增长10倍达18000太瓦时,占电力总量70%[28] 电网基础设施与储能需求 -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储能需求至关重要,20%可再生能源需要电池支持[29] - 到2050年中国需要约3300GW或12000GWh储能系统容量,比当前水平高出30倍[29] - 2024年电网基础设施投资达60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需大量投资逆变器、变压器和高压电缆等基础设施[32] 核电发展与产业链公司 - 核电被视为煤炭基载电力替代选择,2024年投资增长42%达1420亿人民币,到2050年占比可能低于10%[35] - 报告列出电力设备与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包括汇川技术、阳光电源、金风科技、宁德时代等代表性企业[36] - 电力与公用事业领域涉及水电、火电、电网等多家上市公司,如华能水电、中广核电力、国投电力等[36]
沙漠育草、戈壁追光、疆算东送!看科技如何赋能新疆向新向绿
南方都市报· 2025-10-03 16:16
农业科技与苜蓿产业 - 呼图壁苜蓿科技小院研发地下滴灌水沼液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使种植大户钱志明一人可管理600亩地,亩产干草达1.2吨,相比传统大水漫灌亩产提高200-300公斤[4][5] - 该技术将滴灌带埋于地下10-15厘米,解决传统地上滴灌带易被收割机械碾轧损坏的问题,实现节水省工且灌溉更均匀[7][9] - 张树振团队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两灌一保"沙地种草技术,通过微喷灌保湿降温后转地下滴灌,使沙漠保苗率从40%提升至90,支撑南疆苜蓿种植面积从10万亩扩大至30多万亩[10][12] - 刘海军研究苜蓿种子低损耗收割技术,预计推广后可使牧民收种增产20%-30%[12] 光热发电行业 - 哈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配备14500面定日镜和13小时储热系统,可实现昼夜连续发电,年发电量约1.98亿千瓦时,可满足24万人一年生活用电[13][16] - 电站采用国内首创五边形巨蜥式定日镜和自主可控定日镜控制系统,光热转化效率是普通光伏电站的2至3倍,年节约标准煤6.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48万吨[16][19] - 全站占地6600亩(相当于616个足球场),镜场维护需隔周清洁一次,运维团队克服大风尘暴等恶劣环境保障运行[19][20] 算力产业与能源转型 - 哈密(伊吾)云上丝路融合算力中心实现哈密至北京8055公里传输时延仅35毫秒,传输4T文件耗时7分40秒,建成新疆首张"三网合一"示范算力网[24] - 伊吾先进计算集群一期算力规模150P,采用国产V2V协议体系打破美国IP互联网技术垄断,二期已入驻15家企业,计划算力规模超62000P[26][27][29] - 当地依托亿吨级煤炭基地、千万千瓦级煤电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的电力优势,发展算力经济,推动"疆算入渝""算电协同"等国家战略[24][25] - 2025年1月伊吾人工智能大模型智算中心1000P算力点亮,6月与重庆渝中区共建算力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基地[27][29]
算力圈开始卷绿电了?抖音入局200MW风光伏储微网!
搜狐财经· 2025-10-03 11:25
抖音的绿色能源采购行动 - 抖音计划采购200MWh以上大规模锂电储能及相匹配的风电、光伏设备,以保障数据中心核心业务不间断供电 [1] - 招标要求投标人需具备30MWh以上大规模锂电储能系统项目经验,项目时间表紧凑,11月启动,12月底完成 [4] - 抖音此次采购的三大目标为响应双碳政策、降低对传统电网依赖、保障核心业务不间断供电 [4] 行业政策驱动与集体转型 - 政策要求2025年底前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必须超过80% [4] - 国家数据局将建立健全绿电统计及核算机制,开展绿电指标定期监测,绿电占比成为必须完成的及格线 [6] - 除抖音和腾讯外,阿里巴巴在张北的数据中心绿电占比已超过50%,华为云在贵安的数据中心利用水力资源和先进液冷技术降低碳排放 [6] 腾讯的先行项目与商业模式 - 腾讯怀来东园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于2024年11月正式并网发电,是国内首个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微电网项目 [6] - 腾讯怀来项目总装机容量10.99兆瓦,年发电量达1400万度,相当于500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6] - 腾讯项目年减少近8000吨碳排放,节省超350万元电费,其智能微电网管理平台实现了三种运行模式的高效协同,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模板 [8] 绿色算力的未来趋势 - 绿色算力正从企业社会责任标签转变为核心竞争力,绿电占比直接影响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并影响客户对云服务供应商的选择 [8] - 国家数据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实施意见,提出创新算力电力协同机制等多项措施 [10]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与能源管理深度融合,实现更精准的负荷预测和更高效的能源调度,未来数据中心将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新时代画卷·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30
高端制造与重大工程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驶向青岛邮轮母港 [2] - 国产C919客机实现常态化商业运营,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1000架 [3] - 深中通道是世界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 [8] - 河北省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有科技企业调试巡检机器人 [6] 新能源与绿色产业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绿色电能 [12] - 陕西省西安市的中欧班列满载光伏组件驶出 [15]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 [18]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18] 宏观经济与创新发展 - "十四五"时期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台阶,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左右 [18]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18]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18] 区域协调发展 - 2024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 [18] - "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全国比重超七成 [18] - 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 [19] 对外开放与贸易 - 我国已成为157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 [19] - 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22.07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19] - "十四五"时期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覆盖东西南北中 [19]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03
经济总量与实力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台阶,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1] -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1] 创新能力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1]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1] 区域协调发展 - 2024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 [1] - 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 [1] - 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全国比重超七成 [1] 绿色发展 -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 [1]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一 [1]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1] 对外开放 - 十四五时期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覆盖东西南北中 [2] - 已成为157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 [2] - 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22.07万亿元,占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2] 社会发展与共享 -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2] - 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 [2] - 十四五以来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2]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呈现“极核引领,梯队分化”特征
中国发展网· 2025-09-30 16:54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杜壮 居来源:赛迪顾问,2025.08 ☆ 为2025年新入围百强市 数 74 据悉,《报告》以6大维度、22个二级指标、54项三级指标,对全国200余个城市开展系统评估,科学评选出2025 数字百强市。同时,为构建更统一、深入的研究视角,赛迪顾问今年将已连续发布多年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 展研究报告》与《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进行整合,将《2025年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升级形 成"1+1"双榜单体系,即包含一个综合评价数字城市竞争力六大维度的数字百强市总榜单,与一个聚焦城市数字经 济发展能力的数字经济百强市分榜单,以期更清晰、立体地刻画中国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全景图谱。 2025年数字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 2025年数字百强市排名 |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城中 | | --- | --- | --- | --- | --- | --- | --- | --- | | l | 北京市 | 26 | 贵阳市 | ਦਾ | 临沂市 | 76 | 江门市 | | 2 | 上海市 | 27 | 大连市 | 52 | 洛阳市 | 77 | ...
良信股份:目前公司已有部分断路器产品取得UL认证并于北美市场展开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5:35
北美市场拓展与UL认证 - 公司已有部分断路器产品取得UL认证并已于北美市场展开销售 [1] - 未来公司将继续拓展海外UL标准场景评估以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 [1] SEA数智盘柜产品竞争力 - SEA数智盘柜集数字化、智能化核心优势 [1] - 该产品将为基础设施、民商用建筑、数据中心等领域客户提供更灵活丰富的配电方案 [1] - 该产品有望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并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1] 投资者关注重点 - 投资者关注公司主要产品北美UL认证工作进展及产品在北美市场的实际反馈和认可度 [3] - 投资者询问SEA数智盘柜在AI算力、东数西算等数据中心领域的竞争力及前景 [3] - 投资者关注新品预计将为公司业务结构、盈利能力或市场地位带来的积极转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