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实探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煤炭行业逐“绿”向“智”
证券日报· 2025-09-15 00:13
行业智能化转型进展 - 煤炭行业加速迈入无人化智能时代 涵盖巡检、掘进、支护等38种类型机器人[1] - 全国智能化煤矿由不足200处增至近千处 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494个增至1806个[3] - 超过1.6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3] 区域智能化建设成果 - 榆林市建成智能化矿井31处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5个 智能化掘进工作面70个[3] - 涉及年总产能近4.46亿吨 智能化产能占生产矿井总产能78.7%[3] - 榆林煤矿智能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3] 企业技术应用案例 - 伯特利智能拣矸机器人每小时抓取6000次 可处理600mm粒度物料 最大抓取重量100公斤[1] - 曹家滩矿业构建"11431"智慧矿山体系 涵盖116个子系统[4] - 通过六代智能化迭代实现采掘支破运一体化掘进作业[4] 智能设备应用场景 - 特玛斯派克井下防爆安装机器人用于风水管路作业 避免高空作业风险[2] - 中煤陕西灭火机器人支持1公里远程操作 执行拖拽水带灭火任务[3] - 陕西能源凉水井煤矿投运19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实现24处固定场所无人值守[4] 通信技术升级 - 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电采用5G SA独立组网 网络时延低至1毫秒[5] - 支持百万级终端设备连接 将成为陕西首个全厂5G覆盖发电企业[5]
双碳研究 | 5000亿美元蒸发!清洁能源投资遭重挫
搜狐财经· 2025-09-14 22:48
政策转向影响 - 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向导致美国脱碳速度降低一半以上 脱碳速度下降超50% [4][5] - 政策转向公开敌视风电 太阳能及电动汽车 并试图增加化石燃料生产与使用 [6][7] - 美国环境保护署提议废除2009年"危害认定" 这是美国温室气体减排法律法规的法律基础 [6] 投资与装机量预测 - "一项宏伟法案"预计使未来十年美国新建清洁电力项目规模缩减53%至59% [4][8] - 该法案可能导致价值500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和交通投资项目面临取消风险 [4][9] - 法案对清洁能源技术制造领域施加新经济压力 关联近1500亿美元投资 [9] - 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到2030年损失44吉瓦太阳能装机容量 降幅达18% [9] 行业数据变化 - 2025年上半年风力涡轮机订单量骤降约50% 创2020年以来最低记录 [4][10] - 2025年上半年太阳能装机量下降23% 电力采购协议大幅下滑 [4][10] - 美国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储备几乎零增长 [10] - 到204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较2005年下降26%至41% 较2024年预测显著缩小 [7] 企业运营影响 - 77%的太阳能装机量位于支持特朗普赢得选举的州 包括得克萨斯州等八个州 [9] - 联邦政策行动带来持续不确定性 使太阳能行业商业环境变得非常严峻 [10] - 新官僚主义拖延与不明确要求产生"寒意效应" 导致能源项目增长停滞 [10]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李金铠:新型储能要从分散试点走向系统性、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9-14 19:07
政策目标 - 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1] -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 技术路线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1] - 明确支持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储能等其他技术路线 [2] 市场机制 - 推动完善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和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2] - 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及现货市场建设以形成合理充放电价格 [2] - 通过电力现货、辅助服务等市场化机制帮助新型储能获取收益并减少补贴依赖 [2] 行业定位 - 新型储能从分散试点转向系统性、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1] - 定位为独立灵活性资源而非新能源附属设施 需参与电力调度和系统稳定保障 [1]
潍柴动力双线突围:高端动力产品分羹AIDC红利 新能源业务放量增长
中证网· 2025-09-14 16:36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在高端化与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 实现双重突破 从传统制造向高端绿色装备企业转型 [1][5] 数据中心用大缸径发动机业务 - 全球AI数据中心需求爆发推动大缸径发动机销量激增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超5000台 同比增长41% 其中数据中心用发动机销量近600台 同比增幅高达491% [2] - 大缸径发动机具备高单价高毛利特性 数据中心领域主流2MW/台柴油发电机组单台售价约200万元-220万元 单位排量价格呈非线性增长 毛利率显著高于小排量产品 [2] - 中金测算显示大缸径发动机占柴油发电机组总成本70%-80% 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用大缸径柴油发动机市场规模接近百亿元 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 [1] - 外资品牌目前占据中国数据中心用大缸径发动机市场约80%份额 但国产技术突破带来性能提升 海外企业扩产周期长且价格偏高 为国产品牌创造发展窗口 [2]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动力科技业务收入达12.1亿元 同比增长37% 动力电池销量2.3GWh 同比激增91% 远超行业51.6%的平均增速 [3] - 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万辆 同比增幅达255% 新能源重卡获得市场认可 规模效应加速形成 [3] - 公司布局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技术路线 纯电领域重卡电池实现"电量大、充电快、适配广"升级 轻卡电池具备140kWh电量、2C超快充及4500次循环寿命 [4] - 新能源业务2025年收入目标实现同比翻番以上增长 基于行业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公司全产业链优势及技术突破 [4]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 首台搭载刀片电池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下线 完善新能源动力总成、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的全产业链布局 [3]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守屏障 兴能源 富民生 亮丽北疆交出动人答卷
央视网· 2025-09-14 14:29
生态建设成就 - 内蒙古实现从沙漠沙地"绿进沙退"到河湖湿地润泽大地的转变 成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 面积达118.3万平方公里 [1] - "十四五"前四年累计完成造林2202万亩 种草8000万亩 防沙治沙4319万亩 [10] - 乌梁素海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8] 新能源与节能降碳 - 新能源总装机在全国率先破亿千瓦 超越火电装机规模 [3][15] - 2021年至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下降16.5% 提前完成"十四五"控制目标 [3] - 锚定"双碳"目标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3] 能源保供与粮食安全 - 煤炭年产量从10.39亿吨增长至12.99亿吨 2024年煤炭产量、外运量、保供任务量均居全国第一 [15] - 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速近3% 居全国第六 外调粮食居全国第四 [15] - 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15] 交通基础设施 - 集大原高铁使西部地区融入全国高铁网 东西高速大通道全线贯通 [13] - 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为4F级航空枢纽 年旅客吞吐量设计能力2800万人次 [13] 对外开放成果 - "十四五"前四年陆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超3万列 进出口总额6776亿元 年均增速均超19% [17] - 成为全国首个陆路口岸过亿吨沿边省区 2024年口岸货运量超1.2亿吨创新高 [17]
人工智能成果云集!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下周开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3 19:3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实习生 孙雨彤 9月12日,青岛市政府召开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2025中国国际 消费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电博会),将于9月19日至21日在青岛举办。本届电博会以"智联万物 AI赋 未来"为主题,瞄准当今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前沿与未来趋势,邀请来自国内外30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参 展,规划六大展区,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将配套举办行业峰会、经贸对接、成果发布等系列活动,打 造全链条、高价值的行业交流平台。 更加注重国际品牌参与度 更加注重新品首发首秀 本届电博会将构建"展示—洽谈—交易"全流程服务体系,做到"打通贸易链路、促进全球采购"。携手中 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40余家国内外行业协会,全力推动参展商、采购商,双向 洽谈、合作成交。山东省商务厅专门组织"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采购商贸易对接会,邀请十五地市 联动,精准拓展海外市场;设立外贸优品展区,畅通外贸企业内销渠道。同时,围绕"双碳"目标下新能 源产业创新、消费电子出口可持续发展、智能终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5G+工业互联网"场景化应用 等主题,举办20余场行业交流活动,争 ...
中信建投以ESG理念助推可持续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13 12:36
公司治理与ESG建设 - MSCI ESG评级提升至A级 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及中上协2024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1] - 建立自上而下ESG治理架构 董事会全面监督ESG事宜 执行委员会下设ESG委员会由董事长担任主任委员 [2] - 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促进党建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7.4亿元 同比增长19.93% 归母净利润45.09亿元 同比增长57.77% [1] - 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交出高分答卷 [1] 绿色金融业务 - 2021-2024年完成40余家绿色低碳类股权融资项目 融资规模超900亿元 [3] - 主承销绿色债券352只 承销规模近1900亿元 募集资金超8000亿元 其中碳中和债券101只规模超400亿元 [3] - 2023年助力国家电投发行全国首单央企新能源公募REITs募集78亿元 2024年服务明阳智能发行首单陆上风电公募REITs募集近13亿元 [4] - 2025年5月协助宁德时代完成近三年全球最大IPO 创最大A股公司港股IPO及新能源行业港股IPO纪录 [4] 负责任投资体系 - 制定《负责任投资声明》《对外行使投票表决权声明》 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ESG因素 [5] - 2022年首次推出ESG策略"固收+"产品 2023年自有资金投资绿色债券65亿元 2024年资管及自营业务投资绿色债券超70亿元 [5] 碳金融市场布局 - 2022年子公司完成首笔欧盟碳排放配额交易 参与香港交易所国际碳市场首日交易 [5] - 2023年获境内碳排放权交易资格 开展碳回购、借碳交易、碳配额双边报价等业务 [5] - 2024年获上海清算所优秀绿色金融业务创新机构奖等三项奖项 2025年获上海碳市场"碳金融实践奖" [5] 客户服务与科技赋能 - 2024年移动综合金融终端"蜻蜓点金"APP客户月均活跃数位居行业第七 [6]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丰富服务功能 增强客户服务个性化和专业性 [6] 社会责任实践 - 2021-2024年对外公益性支出及帮扶金额超8800万元 消费帮扶金额达5000余万元 [6] - 通过产业帮扶、智力帮扶、消费帮扶、教育帮扶等方式推进乡村振兴 [7] - 子公司中信建投期货在全国开展"保险+期货"和场外期权项目 为农户和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7]
中国光大银行以更实举措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9-13 07:57
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落地15笔绿色/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总额43.1亿元人民币[1] - 境外机构协助发行19笔绿色债券总规模444亿元人民币 并成功发行17笔可持续发展债券/2笔气候转型融资债券/1笔社会责任债券总规模265亿元人民币[1] - 将ESG理念深度嵌入授信/投资/风控全流程 为传统行业绿色技术改造提供长期资本[1] 跨境金融战略布局 - 香港分行落地1亿港元贷款支持香港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建设项目[2] - 境外五家分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 累计发生额37.87亿元人民币拓展跨境融通渠道[2] - 深度参与债券通交易并连续五年获"北向通优秀投资者"称号[2] 一带一路金融服务 - 聚焦基础设施/能源转型/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服务出海企业[3] - 完善"阳光易汇"8大产品体系 提升境外保函/跨境并购/出口信贷等本外币融资组合[3] - 截至6月末跨境直贷余额161.4亿元人民币 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贷款余额约40.3亿元人民币[3] 境外业务协同机制 - 通过NRA账户/FT账户/境外机构账户差异化功能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3] - 按照"全行做一家"思路整合境内外资源服务出口客户[3] - 将跨境金融服务与国家战略深度对接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人民币国际化[2]
金隅冀东水泥“绿色+智慧”成果点亮博览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3 07:3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绿色低碳和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特种水泥产品研发和能源效率优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1][2][9]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开发多场景定制化水泥产品 包括适配2000米深井高温高盐环境的特种油井水泥 以及用于矿井回填 核电工程 公路铁路等特殊场景的专业水泥[1][5] - 拥有超2400项知识产权 参与1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 获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2] - 研发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提升混凝土和易性和后期强度 已广泛应用于黄河流域防洪堤坝和河道治理工程[5] - 高钙石产品既可作为水泥原料提升强度 又可作为电厂钢厂脱硫材料 实现一材两用[5] 绿色生产成效 - 通过原燃料替代和生物质燃料使用 每年节约标准煤3万吨[2] - 采用光伏+生产模式 年余热发电量达17900万kwh 光伏发电量1000万kwh[2] - 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 绿色供应链 能效领跑者和环保绩效A级企业等认证[2] - 研发低碳 早强 耐磨 快硬等多类创新产品 实现低碳与效益双赢[4] 数智化转型成果 - 投入6000万元打造矿车无人驾驶项目 填补全国水泥行业矿运全流程无人化空白[7] - 智能系统实现生产能耗参数实时优化 订单响应平台实现油井水泥当日下单三日送达[7] - 运营效率提升40% 能效优化15% 多项能耗指标达国际一流水平[7] - 通过云端三位一体架构整合生产 能源 运维等核心数据[7]
建行山东省分行金融之笔绘就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20:51
交通基建领域金融支持 - 建行济南市中支行为济南三条穿黄隧道累计批复固定资产贷款40亿元并投放36.42亿元 同时为2条跨黄河通道项目上线收费系统 [2] - 建行东平支行以2.35亿元低息固定资产贷款支持东平港建设 助力其成为具备二级航道标准和8个智能化泊位的千吨级港口 [2] - 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通车使济南主城区到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车程缩短至10分钟 东平港作为京杭大运河断航120年后复航的最北端港口 连接长江经济带与京津冀 [2] 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 - 建行滨州分行为山东万通金属科技投放2000万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利率与减排绩效动态绑定 若吨铝碳排放强度降至79.05千克以下可享受利率再下调10个基点 [4] - 该行为万通金属在2020年10月投放1.5亿元贷款助其应对水灾后资金链问题 使其逐步成为滨州铝加工行业领军企业 [3][4] - 截至7月末建行滨州分行绿色贷款和科技相关产业贷款余额均突破100亿元 较年初各增加近20亿元 [5]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 建行梁山支行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3600万元贷款审批 已向梁山蚯蚓养殖项目投放2000万元 [7] - 项目总投资超4900万元 建设160余亩标准化蚯蚓养殖大棚 解决百万吨牛粪污染问题并生产有机肥和蛋白饲料 [6][7] - 项目已完成洼里王村及馆里村养殖基地建设运营 形成"牛粪资源化利用+蚯蚓循环农业"模式 串联生态保护与农业提质 [7] 战略整体实施成效 - 建行山东省分行通过交通基建、产业转型、生态农业等领域精准发力 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1][8] - 金融支持覆盖穿黄隧道、运河港口复兴、铝业绿色蝶变及黄河滩涂生态农业革新等多维度项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