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更新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十五五”任务书④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河南日报· 2025-10-30 07:43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战略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聚焦构建“一主两副、一圈两带、四域多点”的现代化城市体系,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郑州都市圈为引领的格局 [2] - 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要素向乡村延伸覆盖 [2] 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 -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聚力加强完整社区建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五项重点工程 [3] - 因地制宜补齐水电气暖、绿地、停车位、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扩容提质 [3] - 提高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3]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与住房保障 - 因城施策稳市场促消费,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 [3] - 持续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城镇低收入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3] - 建立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相关政策,稳步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探索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3] 快递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极兔速递虞城县分拨中心占地3万平方米,投入2套全自动分拣设备,每小时处理量达6万单 [4] - 能臣日化公司线上销售量占总销量90%,平均每天生成40万个订单,与极兔、韵达、圆通、中通等快递公司合作 [4] - 商丘市凭借独特交通区位优势,支持建设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城市,已建设9个快递物流园区 [5] 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 邮政快递企业深度嵌入地区服装鞋品、速食食品、生物医药等供应链,为生产企业提供厂配一体、仓配一体综合服务 [5] - 2024年商丘市邮政快递业累计完成寄递业务量1.53亿件,带动制造业工业产值40亿元 [5] - 圆通豫东区域总部、商丘邮件处理中心等重大项目在建,建成后将新增处理中心面积4.5万平方米,全市快件日处理能力达800万件 [6]
珠三角等区域或打破公积金使用限制
南方都市报· 2025-10-30 07:13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 -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 [2] - 加快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是“十五五”时期的第一任务,围绕商品房尤其是商品住宅落实制度是核心内容 [6] - 实行项目开发公司制、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销售制度改革等是重点落实的政策方向 [3] 住房供给体系优化 - 首次提出“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要求供给精准匹配地方需求特征 [3] - “十五五”是改善性住房供给的全面发力阶段,供给量大的片区要结构性收缩,需求潜力大的要以需定供 [6][7] - 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2] - 构建“市场+保障”双轨体系,结合“以人定房、以房定地”机制,保障人口流入城市住房用地有效供应 [8] 房屋品质与安全管理 -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2]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与房屋市场进入存量房时代相关 [2][7] - 重点强化绿色智慧建筑普及,推动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科技赋能提升全链条效率 [8] 城市更新与区域发展 - 城市更新从“实施”升级为“大力实施”,完善工商业用地使用权续期法律法规将对其产生积极支撑 [4] - 核心城市群将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土地供应、完善基础设施吸引高端人才和产业,推动住房需求升级 [9][10] - 打破公积金使用地域限制、推动跨区域住房信息共享,促进人口、资金合理流动 [10] 政策限制清理与消费促进 - 明确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一些城市的住房限制性政策将有清晰退出表 [10] - 未来将清理影响公积金跨区域使用的不合理隐性限制,推动公积金资金在城市群都市圈中使用 [10]
“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活动举办——共绘文旅融合同心圆
经济日报· 2025-10-30 06:14
活动概况 - 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于10月22日至25日举行,约300名来自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泰国、新西兰等国的省长、市长及国际旅行商代表参与 [1] - 论坛围绕文旅发展、城市治理、城市更新等话题分享经验,推动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 [1] 文旅产业发展 - 郑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培育文旅支柱产业,擦亮“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品牌 [2] - 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的中华文明全景式展示体系,并连续20年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2] - 商都遗址博物院、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等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打造史前场景 [2] - 大力发展“五官”经济,以“主城点亮”带动全域崛起,开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演等服务,打造时尚消费新场景 [4] 城市更新与改造 - 郑东新区如意湖历经20年更新改造,从老机场蝶变为新城区建设的点睛之笔 [4] - 阜民里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后保留古城墙周边街巷肌理,植入非遗文创、小剧场等新业态,成为文旅新地标 [5] - 改造遵循“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原则,以“老郑州+新青年”为主题进行有机更新 [6] 产业与科技亮点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先进制造业代表,其客车产品销往全球 [3] - 宇通客车综合测试场通过高环试车道进行性能测试,展现智能制造的高品质、高标准和可持续性 [3] - 郑州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并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 论坛期间,郑州市与西班牙哈恩省、加纳库马西市、印度尼西亚班达楠榜市、新西兰罗托鲁瓦市签署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书 [7] - 未来合作方向包括数字孪生街巷联合实验室、双城艺术家互访共创项目以及“时间走廊”双城主题旅游路线 [7] - 保加利亚舒门市自2007年与郑州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以来,见证了郑州在文旅产业和现代科技方面的飞速发展 [3]
房地产迈向高质量发展,链接共同富裕,“十五五”将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
华夏时报· 2025-10-29 21:56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核心方向 -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成为“十五五”规划核心方向,并与共同富裕和改善民生紧密联系[2] -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被强化了其民生属性和在保障及改善民生中的地位,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9] 供给端优化措施 - 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3] - “十四五”期间已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3] - “十五五”时期对保障性住房的优化方向包括供给规模、结构和品质,更侧重因地制宜[4] - 首次提出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被视为扭转市场行情的关键[4] - 改善性住房供给需体现经济合理、品质提升的导向,作为住房需求释放的重要抓手[4] “好房子”建设与城市更新 - 提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5] - 已形成通过好的标准、设计、材料、建造及运维推动“好房子”建设的操作手册[5] - 上海试点房屋安全管理3项制度,房屋养老金由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组成[5] - 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变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5] - 城市更新需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机制,并建立金融、财税土地等支持政策协同机制[5] 政策与制度支持 - 提出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项目开发公司制、融资协调机制等是重点落实方向[7] - 过去一年不少新房项目提升现房销售比例,改善了市场生态[7] - 明确要清理住房领域不合理的限制性措施,意味着一些城市的限制性政策需清晰退出[7] - 核心城市购房限制性政策仍有优化空间,但政策或延续渐进式推进节奏[7] 风险防范与化解 - 提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能力,统筹推进房地产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8] - 房地产风险化解在房屋交易、房价、债务、二手房等方面均有反映,尤其需做好二手房挂牌量消化[9]
城市更新将承载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新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21:47
会议背景与主题 - 第十五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在上海举行 主题为“城市'更'新——众论不限购周期行业新格局” [2][4] - 会议旨在探讨城市更新中的市场机遇、实施方案及投融资模式创新 [4] - 会议将举办主题对话并发布《2025房地产行业年度报告》 [9] 城镇化发展新阶段 - 中国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57.3%提升至2024年的67% 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 [5] - 2021至2024年城镇化率提升幅度连续四年低于1个百分点 进程放缓 [5] - 城镇人口从2015年的7.9亿人增至9.4亿人 2021至2024年年均增加1033万人 低于此前十年的超1600万人 [5] - 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2] 城市更新政策支持 - 2025年高层会议多次强调城市更新 为其构建良好政策环境 [6] - 住建部明确将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作为重点任务 推进“四好”建设 [6] - 上海、北京等多地出台政策文件 构建全周期更新模式并提供案例指引 [6][7] - 城市更新被视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 [4] 行业参与与模式转变 - 多数百强房企已涉足城市更新领域 项目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城市 [8] - 保利发展作为案例 其在上海杨浦滨江板块累计销售额破百亿元 [8] - 行业从增量开发转向提供专业化服务 开发商需利用资源和经验为城市发展服务 [8] - 城市更新行动是破解老旧社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难题的关键 [7]
198亿旧改重启,“不死鸟”佳兆业迎来关键考验
贝壳财经· 2025-10-29 20:20
项目获批确认主体资格 - 广州市海珠区石溪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正式获批,改造成本高达198.18亿元,其中包含融资地块预估土地使用权出让金35.69亿元 [1][3] - 项目明确佳兆业为实施主体,破除“换主”传闻,其实施主体资格为通过持股55%的广东佳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 [1][4] -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01.44公顷,总计容建筑面积284.45万平方米,实施主体需自行承担超出198.18亿元预算的成本 [6] 项目价值与挑战 - 石溪村旧改项目被视为佳兆业在大湾区的旗舰项目之一,地理位置优越,涵盖居住、工业及交通等多个功能区域 [5][6] - 旧改项目普遍具有周期长、投入大、关系复杂的特点,近200亿元的巨额投入对刚完成债务重组的公司构成重大资金考验 [2][10] - 项目要求实施主体按照复建安置资金总额162.45亿元的要求筹集改造资金,并纳入政府监管 [3] 公司财务状况与债务重组 - 公司于2025年9月完成境外债务重组,实现削债规模约86亿美元,债务期限平均展期5年,2027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香港高等法院亦撤销对其的清盘呈请 [7][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约销售额下降43.7%至约20.03亿元,营业收入减少31.8%至约37.01亿元,亏损扩大12.3%至约100.97亿元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账面价值约为21.7亿元,总借款约为1337.39亿元,其中约1192.52亿元须于一年内偿还,流动比率为0.7倍,现金短债比为0.01 [9] 土地储备与业务策略 - 公司在大湾区有深厚布局,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土地储备约2075万平方米,其中约61%位于大湾区内,另有超100个未纳入土储的城市更新项目,占地面积约3100万平方米 [10] - 公司以“旧改之王”著称,拥有26年城市更新经验,视大湾区布局与城市更新储备为实现长期价值的“压舱石” [10] - 为应对资金压力,公司积极探索新合作模式,例如与中信城开以“共同管理”模式合作开发深圳福田佳园项目,旨在激活项目价值并减轻资金压力 [12][13]
重庆发布支持城市更新“金融十条”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0:16
政策核心内容 - 重庆多部门联合制定《金融支持城市更新工作十条措施》,从空间重塑、功能优化、产业提升、生态修复四个方面明确金融服务方向 [1] - 政策旨在系统谋划金融赋能城市更新的总体思路,完善机制、创新供给、健全保障,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2] 空间重塑领域金融支持 - 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补齐资本金短板,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城市更新 [1] - 重点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公共空间提升和基础设施完善 [1] 功能优化领域金融支持 - 加大对道路管网等公共设施的金融支持,推动城市系统智慧化改造 [1] - 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支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1] 产业提升领域金融支持 - 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向产业升级,推动低效厂房、园区向科创、康养等新产业载体转型 [1] 生态修复领域金融支持 - 聚焦绿色低碳改造,支持低碳社区、海绵城市等项目建设 [1] - 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可持续项目 [1] 金融服务机制优化 - 建立城市更新金融工作专班,强化政、金、企联动,推动金融机构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参与”转变 [2] - 推动开发城市更新专项贷款等产品,构建全周期金融产品体系 [2] - 引导金融机构统筹发展与安全,探索尽职免责机制,营造“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良性环境 [2]
从高品位商圈到“一刻钟生活圈”,五大部门联合部署城市商业提质行动
第一财经· 2025-10-29 18:28
政策方案概述 - 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明确了七个方面21条主要任务 [1] - 方案旨在构建以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为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 [1] - 方案特点体现为“四个融合”:商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城市运行、开放交流相融合 [3] 行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 2024年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超4000亿人次、营业额超50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80万个 [4] -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和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4] - 商务部已确认19条全国示范步行街和20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推动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 [4] 商业与城市建设融合 - 要求各地结合经济水平、人口总量等因素科学规划商业网点,与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有效衔接 [3] - 打造高品位步行街满足时尚消费需求,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满足文化消费需求 [3] - 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扩围升级,满足居民“家门口”的日常消费需求 [3] 商业与城市运行及开放融合 - 着力打通城市运行微循环,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 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优化支付结算、免税退税等国际化服务 [5] - 打造以老字号等国货“潮品”为主体的城市伴手礼,促进开放交流 [5] 城市更新与商业体系构建 - 城市商业体系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 [7] - 住建部将结合城市更新行动,从规划、建设、管理三方面协同构建城市商业体系 [7] - 2024年城市体检范围扩展到499个城市,依据体检结果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统筹商业设施更新 [8]
常州五项目齐入省级更新试点,城市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
扬子晚报网· 2025-10-29 18:17
项目入选概况 - 江苏省2025年度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名单公布,常州市共有五个项目成功入选,覆盖城中村改造、历史街区复兴、闲置资源盘活、智能建造应用和产城融合片区更新等多个领域 [1] - 截至目前,常州市已有11个项目被评为省级城市更新试点 [1] - 五个项目同时入选省级试点,是对常州市城市更新阶段性工作的肯定 [6] 钟楼区老凌家塘城中村自主更新项目 - 项目创新采用"自主更新+低效用地活化"路径,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组建平台公司等举措 [1] - 实现"村民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出资",探索出一条由政府引导、村民主导、市场参与的可持续更新之路 [1] 南大街步行街产权人自主更新项目 - 项目由泰富百货集团牵头,成功破解产权分散制约,完成对31户分散商户的产权归集 [1] - 总投资1亿元全部为企业自筹,是老城厢范围内第一个完成由企业投资的更新项目 [1] - 通过引进首店品牌、融合多元业态,重塑街区商业活力,开创"市场主导、政策创新"的特色发展道路 [1] 中心城区闲置医院养老服务综合改造项目 - 项目是对存量资源盘活的实践,将原妇幼保健院搬迁后长期闲置的建筑转型为集康复医疗、专业照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康养服务中心 [3] - 通过"保留+改造+新建"的方式,有效回应老城厢老龄化程度高、康养服务供给不足的民生需求 [3] - 多部门联动、优化审批流程等创新举措为类似项目积累了经验 [3] 新北区龙虎塘中学改扩建项目 - 项目代表了智能建造在城市更新即有建筑改造的最新应用,在保留校园历史文脉的同时广泛应用BIM技术、数字孪生、AI建造平台等智能手段 [5] - 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超30%、管理成本下降约20%的显著成效 [5] 新北区高铁站南产城融合片区综合更新项目 - 项目为片区级更新代表,通过搭建"1+N"政策体系,探索股权合作、以地换房、自主更新等多元化实施路径 [5] - 创新审批机制和投融资模式,致力于打造"混合型创新社区",推动站南片区从低效工业区向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转型 [5]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常州市住建局出台了《常州市城市更新中既有建筑改造中工程管理意见》,着力破解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形成策划、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 [5] - 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强对试点项目的跟踪管理与服务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与实践案例 [6] - 积极配合省住建厅做好督查评估工作,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 [6]
为什么上海越来越多的发房票?
虎嗅APP· 2025-10-29 17:48
房票安置政策在上海的推进与演变 - 房票安置政策正在上海全面快速铺开,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动迁补偿的主流方式 [7] - 政策推进时间线:2024年6月金山发出上海首张房票,随后青浦、嘉定跟进,近期徐汇区也已开启 [9][11] - 政策定位从最初的“郊区去库存工具”转变为“全市楼市结构性调整的杠杆工具” [11] 各区域房票政策对比与徐汇模式创新 - 各区域政策差异:金山提供购房金额7%的现金奖励,嘉定为8%,徐汇则为固定2000元/平方米奖励 [11][12] - 徐汇江南新村模式创新点包括:房源选择范围扩大至全市、新房与二手房均可购买(一二手通兑)、购房有效期延长至18个月 [12][13][14][15] - 徐汇项目以40平方米户型为例,货币补偿单价预计为15万元/平方米,总补偿款约565.66万元 [12] 房票安置政策推出的宏观背景与动因 - 直接背景是上海2026年将启动全面的城中村旧改,预计产生小几万名动迁户 [6][7] - 根本动因在于缓解旧改资金压力,2018至2022年间中心城区旧改征收总费用接近7000亿元 [23] - 政策可降低政府动迁资金成本,避免垫付数十亿资金建设安置房,缩短安置周期 [25] - 上海郊区新房市场面临去化压力,崇明、金山、奉贤等远郊商品房去化周期曾最高超过30个月,为房票政策提供了必要条件 [30] 房票安置对上海楼市的潜在影响 - 已产生直接购买力:嘉定彭赵村268户动迁户中超过140户计划使用房票,占比约52%,按户均330万元额度计算,可形成近4.6亿元新房购买力 [37] - 去化效果显现:上海中原地产测算显示房票可将远郊局部去化周期缩短3-6个月,南翔某新盘约30%成交量来自房票客户 [40][41] - 未来规模可观:按2025–2027年全市66个城中村、5.2万户测算,即便一半选择房票安置,也将形成重要市场力量 [43] - 可能推动郊区产品结构优化,倒逼房企开发改善型产品以满足动迁户提升的居住品质需求 [47][48] - 可能对郊区二手房市场形成价值冲击,因现有政策均利好新房去化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