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
搜索文档
Google 决定终止开源 Android,有什么影响?
华尔街见闻· 2025-03-27 18:32
Google停止维护AOSP公开分支的核心影响 - Google将停止维护AOSP公开分支,所有开发工作转至内部分支,未来可能彻底关闭外部分支[1][11][12] - 开发过程不再透明,仅内部员工可访问代码库[2][12] - 最终仅保留GPL强传染许可证要求的开源部分(如Linux内核),其他采用Apache等宽松许可证的代码将闭源[13][16] - 决策由Google高层做出,执行周期将持续数年直至AOSP失去意义[13] 对主流手机厂商的影响 - 已签署协议的主流厂商(小米/vivo/OPPO/三星等)仍可获取最新代码和GMS认证[3][14][25] - 现有合作模式不变,可继续预装Google Play等核心服务[3][25] - 厂商需遵守ACC/MADA/EDLA等协议确保Android兼容性[25] 对非认证设备厂商的潜在冲击 - 非认证设备数量达数十亿至百亿规模,包括智慧座舱等IoT设备[4][27] - 厂商可能被迫签署协议以获取新代码,成本或转嫁消费者[4][28] - 部分厂商可能放弃更新,导致设备碎片化加剧[5][28] - 车企等开发者需依赖旧版开源代码或接受Google条款[27] 对开发者的分层影响 第三方ROM开发者 - 仅能基于最终开源版本修改维护,逐步被市场淘汰[6][7][29] - 历史第三方ROM生态将消亡[29] 应用开发者 - 短期无直接影响,仍可通过现有工具链开发[8][29] - 长期需关注碎片化加剧带来的适配成本上升[29] Google的商业动机分析 - 节约多分支代码库的维护成本(涉及计算资源与人力)[13] - 通过协议捆绑增加广告收入和应用分成[13][32] - 收回非认证设备市场的控制权,终止"做嫁衣"状态[27][32] - 混合许可证策略原为平衡开源与商业需求(底层GPL/中层Apache)[17][21] 技术许可框架演变 - 通过硬件抽象层(HAL)保护厂商专有代码[18] - Linux基金会曾因违背开源精神将AOSP除名[19] - 自Android 4.4后已非完全开源,GMS套件始终闭源[21] - 现有开源代码仍可fork,但无法获取后续更新[16]
英伟达要买下贾扬清公司LeptonAI!老黄花数亿美元加码算力租赁
量子位· 2025-03-27 12:16
公司概况 - 贾扬清创业公司Lepton AI可能被英伟达收购 交易金额为数亿美元[1] - 公司成立于2023年 种子轮融资1100万美元[2] - 核心业务为AI应用平台 通过2-3行命令即可部署AI模型[2] - 创始团队包括阿里巴巴前VP贾扬清、白俊杰和李响 均具备AI平台开发经验[3] - 团队成员曾参与PyTorch框架和ONNX等开源项目开发[4] 技术优势 - 以工程化和开源为核心推动机制[9] - 曾用500行代码实现对话式搜索引擎演示[11] - 开发端侧模型Chrome插件Elmo 支持离线浏览器AI对话[14] - 推出提示词优化工具PromptLLM 可自动生成细节丰富的AI生图提示词[15] - 平台不直接拥有GPU 专注于ML平台软件层开发[18] 商业模式 - 提供GPU租赁中介服务 从供应商处租用GPU转租给用户[19] - 用户可选择通过LeptonAI租用GPU或直接从供应商租用后购买平台使用权[19] - 通过简化AI训练部署流程 让用户专注于产品开发[21] - 开发的开源工具主要用于技术演示和社区推广 不直接产生收入[17] 行业战略布局 - 英伟达收购旨在拓展算力租赁业务 实现多元化经营[6][7] - 云服务提供商正开发替代芯片 可能削弱英伟达市场优势[6] - 英伟达近期在云计算领域多项投资包括:向Coreweave投资约1亿美元并优先供应数十万台高端GPU[12] 参与Lambda公司4.8亿美元D轮融资[12] 参与TogetherAI公司3.05亿美元B轮融资[12] - Lepton AI是英伟达在云计算领域首次直接收购目标[8]
深度|对话Github CEO:AI编程将影响软件定价
Z Potentials· 2025-03-24 12:20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GitHub及其Copilot工具展开,探讨AI驱动软件开发的现状、未来发展、面临挑战及市场趋势,强调GitHub以开发者为核心,积极推动AI在软件开发各环节应用,同时指出AI虽带来变革但开发者仍不可或缺,未来软件开发市场将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2][3][9] 分组1:GitHub Copilot功能及发展 - GitHub推出Copilot“Agent模式”,可与Copilot聊天、复制代码或自动完成,还能与Agent协作实现功能 [3] - 2025年将推出“Padawan”项目,Copilot可处理GitHub问题、创建草拟pull request,从“结对编程助手”进化为“团队成员”级工具 [4][5] - 实现上述功能的障碍包括模型问题和确定正确用户界面流程,Agent需具备可预测、可引导、可验证和可容忍性才能广泛应用 [6][7][8] 分组2:Agent对开发者的影响 - Agent无法取代中等水平开发者的系统性思考能力,但在处理问题、修复漏洞等方面未来几年将有巨大进展 [9][10] 分组3:Copilot开发周期 - 公司通过AI开发扩展后端和前端开发技术栈,应用科学团队评估模型,构建功能的团队进行验证 [11] - 开发过程进行大量实验和A/B测试,先在内部员工测试,再部分人群测试,虽有功能路线图但受市场变化影响大 [12] 分组4:赢得开发者市场 - GitHub以开发者为核心,关心产品并自身使用,竞争激励其提升产品以赢得开发者青睐 [14][15][16] - Copilot早期已能编写约25%代码,后上升到约50%,但也存在逻辑卡住等问题 [17][18][19] 分组5:GitHub未来发展方向 - 代码审查是关注重点,AI可提供帮助,同时需优化用户界面和迁移到云环境,AI还可消除安全积压和创新积压 [20][21][22] 分组6:面对AI带来的新挑战 - 软件开发存在机器语言和人类语言两层结构,未来更多使用人类语言,但处理老式代码仍需开发者,不同角色在团队中的职责将发生变化 [23][24][27] 分组7:开发工具市场的形成 - 未来开发工具市场将是由不同公司组成的生态系统,开发者有多种选择,模型的泛化性与专业化并存,最终区别取决于开发者体验 [31][32][37] - 人类在工具决策中仍起重要作用,未来五年个人化软件将发展,Copilot商业成功,被广泛采用且投资回报高 [41][42][43] 分组8:AI如何改变软件定价 - 软件定价将基于算力,虽Agent供应无限但价格会因价值提升,软件价格会出现通货紧缩和上涨两种情况 [45][46][51] 分组9:开源与专有模型 - Copilot中有Claude、Gemini、OpenAI等模型,GitHub模型目录有多种开源或开放基础模型,开源将推动创新并加速领域发展 [53][54][55] - 对于下一代开发者培养工程理解的担忧有一定道理,但AI也实现了知识民主化,未来发展令人兴奋 [57][59][60]
蔡崇信最新访谈全文:为什么我们对AI如此兴奋?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3-17 18:55
AI市场前景 - AI将创造高达10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全球GDP总量约100万亿美元 其中60%由人类劳动贡献 若AI替代20%工作且成本降低20% 将实现该市场规模 [2] - 电子商务 云计算 广告和金融分析等领域将因AI技术迎来重大变革 [2] - 高薪专业领域如股权研究分析师和律师的工作可被AI取代 但AI将提升这些行业的工作质量和价值而非完全替代 [2][22] 阿里巴巴战略调整 - 公司需回归创业公司心态 简化决策流程 将业务聚焦为电子商务和云计算两大核心板块以提升灵活性 [5] - 在电子商务领域面临字节跳动等新兴竞争对手的挑战 需将决策时间从10天缩短至与初创公司相当的10分钟 [4] - 通过赋权年轻管理团队 允许试错并快速恢复来增强竞争力 目前已完成组织结构和文化调整 [7][8] AI业务布局 - 云计算业务将直接受益于AI普及 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将推动云服务增长 [10] - AI可提升广告转化率 通过优化用户从点击到购买的流程创造业务上升空间 [11] - 公司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 但更关注AI在电商场景的实际应用 如露营装备智能推荐等具体用例 [15][20] 技术发展观点 - AI竞赛核心不在于开发"最聪明模型" 而在于开源生态和应用场景落地 开源使AI能力不再局限于少数巨头公司 [20] - 人类大脑的能效远超AI硬件 当前GPU和大型语言模型存在极高能耗问题 需从神经科学角度探索优化路径 [13][14] - AI发展应注重情商等综合能力培养 而非单纯追求知识储备 类比人类教育需平衡智商与情商发展 [18]
创业者请警惕:把脑子交给AI,是天下最愚蠢的事
创业邦· 2025-03-09 11:27
AI对社会组织方式的冲击 - AI的普及将导致社会组织方式剧烈变化,可能使普通人"植物化",减少人际互动需求[7][8] - 掌握军事、政治、经济、智力四种力量的人群可能通过AI加剧社会两极分化[8] - 技术必须与恰当的社会组织方式结合,否则会带来系统性风险[9][10] AI在专业领域的应用表现 - DeepSeek在文学创作和诗词生成方面表现优于国内其他大模型[11] - 处理哲学专业问题时表现较弱,尤其在指导学术论文等深度内容上存在局限[11] - 医学保健类问题的回答质量处于中等水平[11] 应对AI幻觉的方法论 - 三重验证法:信息源可靠性核查、逻辑自洽性检验、元认知方向评估[12] - 全知可能带来决策瘫痪,适度保持无知有助于维持探索欲望[13][14] - 信息过载会导致注意力分散,需聚焦核心问题[19][20] 突破信息茧房的策略 - 跨平台对比法:同时使用不同AI系统和小红书/抖音等差异化平台[17] - 反向操作法:在单一平台主动搜索非偏好内容打破算法推荐惯性[18] - 管理实践启示:避免仅听取身边人意见,需主动接触一线未过滤信息[18] 苏格拉底提问法的商业应用 - 管理沟通三步骤:引导员工表达→植入观点→差异化处理合伙人关系[62][64] - 产品开发哲学:通过减法思维凸显核心价值,类似雕刻去冗余的过程[32][34] - 赛道创新逻辑:用新提问方式开辟"小而美"细分市场,如宠物店卖诗集[45][46] 近代精神对企业家的启示 - 马斯克模式:通过技术开源保持持续创新而非依赖专利保护[67][68] - 教育范式转变:梁文锋等创新者多成长于非功利性提问的家庭环境[73][76] - 分配制度挑战:AI普及可能需配合全民基本收入(UBI)保障创新生态[70][72] AI内容生产的本质特征 - 概率计算本质:仅掌握文字相关性而缺乏真实世界指向性[57][58] - 迭代共生关系:人类与AI相互促进演化,类似农耕/工业文明转型[49][50] - 二手思考辩证:有效思考不应拘泥于原创性而应注重问题解决实效[51]
爱建证券电子行业周报:DeepSeek开源周发布五大技术
爱建证券· 2025-03-03 18:10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DeepSeek开源周发布五大技术,包括FlashMLA、DeepEP、DeepGEMM、Optimized Parallelism Strategies和3FS,显著提升AI模型训练和推理效率 [6][9][11][16][19][23][28] - OpenAI发布GPT-4.5,计算效率较GPT-4提升10倍,但API成本高达75美元/百万tokens输入、150美元/百万tokens输出 [34][35] - 三星与长江存储签署3D NAND混合键合专利许可协议,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420-430层V10 NAND [40] - 英伟达2025财年Q4营收393亿美元,同比增长78%,数据中心业务收入356亿美元,同比增长93% [30][32]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36] - 台积电先进封装订单激增,英伟达包下七成CoWoS-L产能,预计全年出货量突破200万颗 [37] 目录分组总结 1 DeepSeek开源周发布五大技术 - **FlashMLA**:为Hopper架构GPU设计的高效MLA解码内核,在H800平台上实现3000GB/s数据吞吐与580 TFLOPS算力,性能较FlashAttention-2提升2倍 [6][8] - **DeepEP**:优化MoE模型训练和推理,节点内通信带宽达153GB/s(NVLink),节点间稳定在43-46GB/s(RDMA) [11][12] - **DeepGEMM**:FP8矩阵运算库,计算性能达1358 TFLOPS,加速比最高2.7倍 [16][17] - **Optimized Parallelism Strategies**:包含DualPipe和EPLB技术,优化并行计算和负载均衡 [19][21] - **3FS**:分布式文件系统,聚合读取吞吐量6.6 TiB/s,GraySort基准测试吞吐量3.66 TiB/分钟 [23][26] 2 全球产业动态 - **英伟达财报**:2025财年收入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数据中心业务收入1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30][32] - **OpenAI GPT-4.5**:SimpleQA基准测试准确率62.5%,幻觉率37.1%,API成本为GPT-4o的30倍 [34][35] - **三星与长江存储**:合作开发420-430层V10 NAND,采用W2W混合键合技术 [40] - **阿里巴巴**: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 [36] - **台积电**:英伟达包下七成CoWoS-L产能,预计全年出货量200万颗 [37] - **SiC AR眼镜**:天科合达与慕德微纳合作,利用碳化硅衬底实现80°全彩视场角 [41][42] 3 本周市场回顾 - **SW一级行业**:钢铁(+3.2%)、房地产(+2.2%)、食品饮料(+1.8%)领涨,电子行业下跌4.9%,排名28/31 [44][47] - **SW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0.4%)、数字芯片设计(-2.1%)、半导体设备(-3.4%)表现较好 [47][48] - **海外市场**: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11.7%,恒生指数上涨1.6% [51][53]
直线拉升!刚刚,深圳重大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3-03 15:22
深圳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 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目标到2026年全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 [1][4] - 计划提出集聚不少于10家现象级人工智能终端企业,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产量突破1.5亿台,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产品,打造6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 [4]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等品类,推动智能手机从"智能工具"向"智能助理"升级 [1][5] -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重点布局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AR/VR设备等细分赛道,聚焦空间感知、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等场景 [5] 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重点任务 - 加快发展端侧大模型,鼓励企业通过模型压缩、蒸馏等技术提高部署效率,建立高质量数据库优化模型 [6] - 提升基础软硬件水平,包括操作系统功能架构优化、芯片核心技术攻关、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展等 [6] - 推动形成强大企业梯队,培育"隐形冠军",吸引全球企业在深设立创新总部和研发中心 [6] - 拓展应用场景,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智慧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场景,支持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等制造业应用 [7] 智谱AI融资动态 - 智谱AI宣布完成新一轮超10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杭州城投产业基金、上城资本等 [8] - 融资将用于国产基座GLM大模型技术创新和生态发展,服务长三角地区数字产业转型升级 [8] - 公司在2024年12月刚完成30亿元融资,用于GLM大模型系列研发,提升复杂推理和多模态任务能力 [8] - 智谱源自清华技术成果,已推出GLM-130B预训练模型、ChatGLM对话模型等产品矩阵 [9] 行业开源趋势 - DeepSeek举办"开源周"连续开源五个软件库,涵盖AI基础设施多个领域 [9] - 智谱表示将发布全新开源大模型产品,包括基座模型、推理模型、多模态模型等 [10] - 2025年以来字节豆包、阿里通义千问等企业纷纷加入开源行列,促进AI产业生态繁荣 [10] - 开源模式推动大模型从"重资本军备竞赛"转向"合作共创平台",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11] 金融领域AI应用 - AI大模型在金融机构非核心决策环节已有较多落地应用,如智能客服、业务助理等 [11] - 奇富科技ChatBI与Deepseek-R1融合可优化营销效率,实现复杂数据分析任务拆解 [11] - DeepSeek-R1开源模型有望促进AI在金融机构核心决策/风控环节的加速探索 [11]
速递|腾讯声称超过DeepSeek,发布快速思考模型Turbo S继续点燃AI竞赛
Z Potentials· 2025-03-01 11:53
腾讯AI模型发布 - 公司推出快速思考模型Turbo S,设计目标为快速响应,与DeepSeek的深度推理方法不同,且部署成本大幅下降[1] - Turbo S现已通过腾讯云服务向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提供,并将开始在面向消费者的聊天机器人中对选定用户进行测试[1] - 微信运营商分享数据表明其Turbo S在常用AI测试中与DeepSeek的V3模型具有竞争力[1] 行业竞争动态 - 过去一个月内,从OpenAI到阿里巴巴等主要行业参与者均以快速步伐推出人工智能模型[1] - 阿里巴巴在腾讯发布前一个月,对其最新Qwen AI模型进行了基准测试以针对DeepSeek[1] - 百度公司将于3月16日推出其最新“Ernie”平台,字节跳动公司正在测试类似DeepSeek R1的新模型[2] DeepSeek市场表现 - 许多公司和政府机构都在使用DeepSeek,其受欢迎程度高,曾因服务器容量不足而暂停某些服务[3] - 为应对需求激增,公司在非高峰时段大幅降低了应用程序接口的价格[3] - 公司承诺向公众发布关键代码和数据,此举措比以往竞争对手如OpenAI更多地分享其核心技术[3] - DeepSeek正在推动AI开发的开源方法,这已赢得更多支持者并为其技术的更广泛采用铺平道路[3]
RISC-V高性能时代已来,玄铁再亮剑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1 08:57
RISC-V行业发展趋势 - RISC-V已完成从新兴势力到中坚力量的蜕变,大厂如高通出货6.5亿个RISC-V内核[1],英伟达累计量产30亿颗基于RISC-V内核的芯片[1] - RISC-V在MCU和AI芯片市场取得突破,消费电子、汽车、工业、PC及服务器市场均开辟新天地[1] - 行业进入高性能时代,阿里巴巴达摩院玄铁团队率先布局服务器级CPU[2] 玄铁处理器技术进展 - 玄铁处理器家族涵盖C、E、R三大系列,覆盖智能终端、网络通讯、AI智算及服务器等场景[5] - 玄铁处理器出货量超40亿颗,成为国内最受欢迎RISC-V处理器IP之一[5] - 新一代旗舰处理器C930采用15级乱序超标量流水线设计,SPECint 2006达15分/GHz以上,支持PC、边缘服务器和自动驾驶场景[7] - 新增AI专用处理器C908X(支持4096bit超长数据位宽)、车载处理器R908A及高速互联解决方案XL200[8] 生态建设与合作 - 玄铁构建以RISC-V为核心的软硬一体化生态,与劳特巴赫、兆松科技、Arteris等伙伴协同推动工具链、操作系统及解决方案发展[12] -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基于玄铁C910推出首款开源RISC-V笔记本"如意BOOK甲辰本",并量产64核C920处理器的"如意BOOK乙巳本",AI算力提升3.8倍[13] - 玄铁联合新思科技、Arteris等成立"无剑联盟",推出"无剑300"芯片设计平台,助力芯片厂商缩短开发周期[15] - 西门子EDA、Cadence等头部企业加入联盟,推动车规级解决方案(如经纬恒润)、教育硬件(网易有道)及电网(国网南瑞)领域落地[16] AI与开源战略 - DeepSeek开源模型成功验证低算力大模型可行性,打破传统架构依赖[19][20] - 玄铁C930集成8 TOPS Matrix引擎,AI算力较前代Vector引擎实现飞跃[21] - RISC-V作为唯一"生而开源"指令集架构,潜力受期待,玄铁率先提出Matrix扩展指令[18][22] 未来发展方向 - 玄铁持续迭代处理器产品线,聚焦高性能与AI两条技术路线[22] - 联合国际合作伙伴完善软件生态,贡献标准建设,推动RISC-V在服务器及AI场景渗透[18][22]
对谈 98 年就做开源的章文嵩:要像维基百科那样,开源共建大模型数据集丨开源对话#1
晚点LatePost· 2025-02-27 22:03
大模型开源趋势与行业影响 - DeepSeek重塑全球大模型格局,扭转行业对开源的理解,推动百度、MiniMax、阶跃星辰等公司转向开源[2][3] - DeepSeek计划开源5个训练、推理相关的代码库,超越多数公司仅开放模型权重的做法[4] - 开源大模型通过降低创新成本、建立生态可能形成"事实标准",如DeepSeek模型推理成本低推动生态自然形成[5][17] 开源数据集与模型性能 - 激进主张认为真正的大模型开源需包含训练数据集,类似维基百科由非营利机构牵头共建[6][9] - 开源模型串接(Llama/Mistral/Qwen)评测表现优于GPT-4o近10个百分点,证明开源数据集潜力[10][11] - 模型能力核心依赖训练数据质量,建议采用GPL类传染性许可证强制商业公司回馈数据集[13][14] 开源商业化路径 - DeepSeek未融资使其能专注技术追求,但未来需探索开源生态商业化如Red Hat的订阅服务模式[23][24] - 开源成功案例显示商业化可通过API服务、技术支持实现,生态需允许其他玩家盈利[28][39] - 中国开源受限于企业定制化需求强、软件采购方强势,但工程师规模全球第二[25][26] 公司开源策略差异 - Meta因错过云计算选择开源AI构建生态,阿里开源驱动因素包括技术品牌建设与云计算业务协同[29][30] - 阿里通过开源委员会流程化管理,将开源贡献纳入职级评审,推动外部贡献者占比提升[35] - 字节闭源、阿里部分开源、DeepSeek全开源的分化源于商业化路径选择差异[28] 开源生态建设经验 - 阿里早期开源tair缓存系统提升技术声誉,工程师因代码公开更注重质量[34] - 开源虽可能被竞品利用(如京东使用阿里开源软件),但能积累不可复制的数据资产与人才吸引力[38] - 中国大模型开源将持续,需多方共建生态形成正反馈,类似Linux成功模式[27][37] 技术演进与行业竞争 - OpenAI闭源因商业化压力难以回头,其有限开源o3-mini模型被视作挽回关注度的举措[19][21] - 芯片禁运背景下,DeepSeek开源策略为中国大模型发展提供关键路径启示[18] - 未来行业可能并存开源非营利巨头与闭源商业巨头,中等规模玩家共存[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