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8点1氪:西贝回应“公筷喂狗”事件;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DeepSeek梁文锋论文登上《自然》封面
36氪· 2025-09-18 08:19
西贝餐饮事件 - 西贝餐厅发生顾客使用公筷喂狗事件 餐厅负责人表示已丢弃涉事顾客使用过的筷子 餐具 桌布等物品 并未进入清洗流程 [4] - 餐厅当天夜间对前厅和厨房的所有餐具 厨具进行全面消杀 [4] -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国家及温州市层面暂无法律依据认定商家允许宠物入内违规 顾客用餐厅筷子喂狗属于个人行为 若未对其他顾客造成直接损害暂不涉及行政处罚 [4]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之间 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4] TikTok相关动态 - 特朗普第四次延长TikTok禁令宽限期 本次延迟三个月至12月16日 [5][7] 个人税务事件 - 河南李先生通过个税APP发现建筑公司持续一年为其虚假发放工资 可能涉及企业冒用个人信息虚列工资偷逃税款 税务部门已介入调查 [9] 医保政策更新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持转账功能 参保人可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转账至近亲属医保钱包用于就医购药结算 实现近亲属间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使用 [8] 餐饮行业动态 - 绿茶餐厅被曝撤下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广告语 外卖一次性餐具上无预制菜字样被涂黑 餐厅工作人员称烤鸡等招牌菜式是现做的 [8] - 海底捞多款儿童套餐标注部分预加工 客服回应称部分预加工产品由中央厨房统一生产并标准化配送至门店再进行最终烹制 旨在确保餐品安全与口味品质稳定性 [12][13] 上市公司薪酬事件 - 清华学霸吴舰被曝2022年薪资达2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7亿元) 正面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司法部民事刑事双重起诉 被指控犯有电汇欺诈 证券欺诈和洗钱罪 目前处于在逃状态 [7][8] 人工智能与科技 - 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论文登上《自然》期刊封面 是全球首个经过同行评审的主流大语言模型 [6][7] - 上汽荣威M7 DMH正式上市 全球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 限时售价8.58万元起 可实现行业领先场景覆盖率的模糊语义理解和记忆贯穿能力 [23] 企业融资动态 - 蔚来集团成功完成11.6亿美元融资 通过公开增发新股进行 资金将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 新一代技术平台及车型开发 充换电基础设施扩展 [20] - AI芯片初创公司Groq完成7.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69亿美元 由Disruptive领投 贝莱德 路博迈集团等机构参与投资 [20] - 青昀新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由元禾璞华领投 资金将用于新一代鲲纶超材料研发 全球化产能扩张及产业链生态建设 [20] - 一星机器人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BV百度风投 同创伟业 银河通用 蓝黛科技等机构 [21][22] 消费与零售 - 蜜雪冰城多个门店出现柠檬水断货 因进口柠檬受天气影响延期到港 同时川渝柠檬进入采摘期需储存优化口感 导致部分区域供应紧张 柠檬价格从去年9月7.83元/公斤上涨至今年9月15元/公斤 [15] - 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将启动 各地将发放超过3.3亿元消费补贴 文化和旅游部协调中国银联 金融机构 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 支付满减等优惠 [10] 企业治理与薪酬 - 匹克被曝全员降薪 总部员工工资5000-10000元降薪10% 10000-20000元降薪20% 20000元以上降薪30% 直营分公司办公室职员降薪50% 终端店铺员工未调整 董事长表示整体降薪幅度不到10% [11] - 日本航空公司因机长执飞前饮酒导致三个航班严重延误 37名高管将被降薪 社长鸟取三津子降薪30%两个月 负责安全监督和航班运营高管降薪20%一个月 其余高管降薪10%一个月 [14]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中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2亿辆 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 合计约5.8亿辆 全国每日因两轮出行减少碳排放量约1万吨 相当于节省汽油约660万升 [18] - 中国现存月饼相关企业达2.01万家 今年年内新增500余家 广东以超2000家注册量位居第一 河南 广西紧随其后 月饼行业正从季节性刚需向全年消费场景转型升级 [24] 支付与金融科技 - 谷歌支付服务将在沙特全面推出 沙特中央银行与蚂蚁国际签署协议 计划于2026年实现沙特境内可用支付宝支付服务 两家公司都将依托沙特国家支付系统mada完成支付受理 [9] 港股市场政策 - 香港特区政府加大鼓励生育力度 从2026/27课税年度起 在每名子女出生后首两年 纳税人可就该名子女享有双倍额外免税额(26万港元) [14] 企业高层变动 - 雀巢董事会主席保罗·布克因投资者施压提前卸任 原定2026年4月卸任 现将于10月1日由帕布罗·伊斯拉接替 投资者认为其在一年内连续两任CEO非正常离职事件中负有责任 [16] 汽车行业动态 - 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否认山子高科重组哪吒汽车 山子高科相关工作人员称公司仅是意向投资人之一 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已召开 尚未确定重组投资人 [16] 企业招聘动态 - 西贝餐饮集团招聘品牌传播主管月薪10-13K 引发讨论 有观点认为薪酬在一线餐饮大企中不算高 另有媒体人透露在传统消费品牌里待遇不错 随后西贝品牌传播主管 法务主管 内容营销总监等多岗位已停止招聘 [16][17][18]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198亿元 同比增长0.3% 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21085亿元 同比微增0.02% 这是今年以来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增速首次由负转正 [11] 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道指涨0.57% 纳指跌0.33% 标普500指数跌0.1%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百度涨超11% 蔚来涨超6% 拼多多涨超4% 阿里巴巴 哔哩哔哩 理想汽车涨超2% [19]
文旅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文旅消费 释放职工消费潜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18 03:27
政策支持与行动计划 -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全国总工会支持扩大职工文旅消费,释放职工消费潜力 [1] - 深入实施“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计划,引导资金和资源投向文旅消费 [1]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多项举措涉及文旅消费 [1] - 政策举措包括支持精品创作、利用现有场馆打造文化设施、培育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挖掘传统文化IP价值、鼓励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创新 [1] - 鼓励引进国外高水平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赛事,打造精品赛事和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1] 文旅消费现状与趋势 - 随着改善型消费快速发展,文旅消费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长为主导型消费 [2] - 行业呈现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局面 [2] 扩大文旅消费的具体措施 - 通过产品更新增加新供给,包括支持优秀文艺作品和舞台艺术精品、旅游演艺项目、优秀动漫作品,举办重要展会 [2] - 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提高景区、度假区、街区发展水平,改善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 [2] - 发展工业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开展“四季非遗购物月”活动,培育新消费热点,打造国潮时尚产品 [2] - 依靠活动创新赋能新场景,持续开展全国文旅消费促进活动,贯穿全年举办消费周、月、季 [3] - 下周将启动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发放超过3.3亿元消费补贴,举办2.5万余场活动 [3] - 通过业态焕新满足新需求,推动首发经济、冰雪经济、时尚经济,创新发展文商旅等融合业态 [3] - 发展夜间经济,鼓励文博场馆和景区延长开放,优化预约,推出特展,支持数字艺术和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3] - 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跨界联动套餐 [3] - 2024年上半年,河北、浙江、福建等7地监测的511场重点赛事带动消费超160亿元,场均拉动超3000万元 [3] 入境游发展 - 2024年我国入境游客达1.32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97.2% [4] - 将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持续开展推广活动,丰富入境旅游产品,增设特色线路 [4] - 推动在境外游客集聚区增设退税商店,推广“即买即退”,增加非遗、文创和消费电子产品供给 [4] - 商务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4] - 截至8月底,全国离境退税商店已超1万家,是2024年年底的3倍 [4] - 1—8月享受离境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48%,退税销售额增长98% [4] -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免签入境1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4% [4] - 入境消费仍是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但也意味着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5]
音乐节、国潮市集、消费券……各地国庆中秋“文旅大餐”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47
假期文旅活动供给 - 国庆与中秋节叠加形成8天假期,全国各地文旅部门推出应季应景的优质产品和特色活动[1] - 文旅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开展超过25000场文旅消费活动,包括演唱会、音乐节、非遗展销、国潮市集和游园会等[3] - 湖北启动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上海旅游节开启“经典活动季”推出六大板块200余项特色活动[3] 消费促进与补贴措施 - 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协调金融机构及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4] - 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例如广东将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青海也将发放文旅消费券[4] - 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印发专项政策,推出文旅优惠大礼包、“全省一码通”年票及文旅惠民卡等措施[4] 特色场景与区域联动 - 围绕迎国庆、贺中秋、庆丰收打造特色文旅场景,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将推出系列乡村文旅消费场景[5] - 京津冀等地推出区域联动的文旅消费活动,四川和重庆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推出精品旅游线路[1][5] - 在线旅游平台将推出“跟着影视去旅行”等特色旅游线路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文旅消费惠民活动[5]
秋假+国庆=11天超长待机!中小学春秋假来了,家长休假制度也要跟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9:40
由于2026年春节较往年推迟,在2025—2026学年,有的地方将迎来超长秋季学期,而有的地 方将迎来超长寒假。 在北京,2025年秋季学期共145天,随后是37天的"超长寒假";在杭州,2025年秋季学期共 159天,是近10年来秋季学期中"最长的学期",随后是25天的寒假。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再次提出优化学 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 《措施》提出,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 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 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上学和放假的天数差距这么大,好在春秋假制度起到了调和作用。 2025年秋季学期,杭州各 区中小学普遍放3天秋假,利于学生调整身心。这3天秋假与国庆假期相连,学生可以连休11天 ,将有力促进文旅消费。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完善配套政策,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 这意味着,在个别地方实行的春秋假,很可能会扩大实施范围。那么,中小学春秋 ...
商务部:将在50个左右城市试点开展服务消费“新探索”
新京报· 2025-09-17 18:30
政策框架与目标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涵盖5方面19项任务举措 旨在扩大服务消费供给并创新消费场景 [1] - 2024年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 2024年1-8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1% 较商品零售额增速高0.3个百分点 [1] - 将通过竞争性评审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城市作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 [1][2] 消费场景创新与供给优化 - 试点城市将增加优质服务消费供给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针对年轻群体体验式需求、银发群体养老需求及农村消费升级诉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2]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发展首发经济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 [2] - 鼓励热门文博场馆及景区延长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并推行免预约制度 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改善体验 [3] 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发展工业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 培育非遗消费新热点 开发国潮时尚产品 推动文商旅、文体旅、农文旅融合业态 [3] - 扩大入境游 开展"你好!中国"海外推广活动 增设境外游客集聚区退税商店 推广"即买即退"措施 上海已上线文旅场景退税商店位置信息 [4] - 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将开展超25000场文旅消费活动 包括演唱会、音乐节、非遗展销及国潮市集等 [5][6] 财政与金融支持 - 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发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 山东推出文旅优惠大礼包 河南推出"全省一码通"年票 浙江发放文旅惠民卡 广东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 青海发放文旅消费券 [6] - 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 协调银联、金融机构及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优惠及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 [6] 区域协同与特色场景 - 京津冀推出区域联动文旅消费活动 川渝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美术馆之夜"等特色场景 [6] - 在线旅游平台推出"跟着影视去旅行"迎国庆线路及线上线下融合惠民活动 推广非遗美食特色旅游线路 [6]
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发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
新京报· 2025-09-17 18:13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在这里提醒大家,今年国庆假期叠加了中秋节,放假时间是8天,希望大家能够 早做出行规划,因为旅游势必火爆。"在9月1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 表示,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发放超过3.3亿元消费补贴。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下周将启动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会同全国总工会支持扩大 职工文旅消费,推出应季应景的"文旅大餐"。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开展超过25000场的文旅消费活动, 演唱会、音乐节、非遗展销、国潮市集、游园会等将陆续上演。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月期间将正式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协调中国银联、金融 机构、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以及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 缪沐阳表示,各地将在消费月期间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山东将推出"好客山东"文旅优惠大礼 包;河南推出"全省一码通"年票产品;浙江发放文旅惠民卡,开展"机票门票即消费券"等活动;广东将 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青海将发放"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旅消费券。 各地将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场景。比如,京津冀等地将推出区域联动的文旅消费活动,川渝将推出"跟 着演出去 ...
文旅部:消费月期间,各地将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
北京商报· 2025-09-17 17:48
文旅消费促进措施 - 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三方面安排应对中秋国庆假期旅游消费需求 包括围绕两节优供给 消费让利惠民生 打造文旅新场景[1] - 组织各地推出观演赏剧 游历山河 中秋团圆 亲子游乐 夜间消费等优质产品[1] - 将于下周启动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 期间各地开展超过25000场文旅消费活动[1] 消费补贴与金融支持 - 正式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1] - 协调中国银联 金融机构 平台企业推出消费券 支付满减优惠及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1] - 各地陆续出台扩大文旅消费专项政策 消费月期间发放超过3.3亿元消费补贴[1] 文旅场景创新与区域联动 - 各地围绕迎国庆 贺中秋 庆丰收打造特色文旅场景[1] - 京津冀等地推出区域联动文旅消费活动[1] - 在线旅游平台推出跟着影视去旅行迎国庆特色旅游线路及线上线下融合文旅消费惠民活动 推广非遗美食特色旅游线路[1] 市场监管与消费环境 - 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2] - 营造放心 安心 暖心的文旅消费氛围[2]
“黄金周”打满11天?中小学春秋假来了,家长休假制度也要跟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7:2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由于2026年春节较往年推迟,在2025—2026学年,有的地方将迎来 超长秋季学期,而有的地方将迎来超长寒假。 在北京,2025年秋季学期共145天,随后是37天的"超长寒假";在杭州,2025年秋季学期共159天,是近 10年来秋季学期中"最长的学期",随后是25天的寒假。 上学和放假的天数差距这么大,好在春秋假制度起到了调和作用。2025年秋季学期,杭州各区中小学普 遍放3天秋假,利于学生调整身心。 这3天秋假与国庆假期相连,学生可以连休11天,将有力促进文旅消费。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 政策,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这意味着,在个别地方实行的春秋假,很可能会扩大实施范围。那么,中小学春秋假究竟应该怎么放? 超长版"黄金周" 为了促进文旅消费,中小学春秋假已多次被列入政策议程。 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 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 2025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 ...
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学习体会
财通证券· 2025-09-17 13:5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五大重点方向提出十九项具体措施,旨在多措并举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释放内需潜力[2] 文旅产业 - 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5.95万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5.48万亿元[2] - 2024年国内出游56.15亿人次,消费总额达5.75万亿元[2] - 政策强调推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盘活现有场馆资源,并加快文旅项目REITs发行和基金重组[2] 体育产业 - 政策鼓励引进国际优质体育赛事,支持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高知名度体育赛事和自主竞赛表演品牌[2] - 预计将加强培育"村超""苏超"等草根体育赛事,推动体育与文旅融合发展,放大"票根经济"效应[2] 养老服务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占总人口22.0%[2]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自2016年启动试点以来,已在49个城市稳步推进[2] - 政策强调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覆盖范围,强化养老护理人才培养[2] 消费趋势与投资建议 - 2024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2]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对人均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2] - 建议关注"两新"类文旅项目、优质体育赛事IP及运营衍生业务、长护险相关企业及护理人才培养机构[2]
主题公园如何“常玩常新”
经济日报· 2025-09-17 08:02
行业规模与现状 - 中国内地市场共有主题公园385家 其中特大型和大型87家 中小型298家 [1] - 主题公园通过沉浸式互动式场景吸引游客 代表"快乐消费"和"悦己经济"持续火爆 [1] - 消费拉动效应达到1:18.8 显著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发展 [2] 本土化发展趋势 - 各地从依赖海外品牌转向建设本土主题公园 重视文化自信 [1] - 泡泡玛特在北京朝阳公园打造LABUBU城市乐园 熊出没主题乐园 淮安西游乐园等立足中国动漫IP和文化资源 [1] - 本土公园具有文化承载功能 能讲好中国故事并引起消费者共鸣 [2] 发展挑战 - 行业存在主题不鲜明 产品供给不足 二次消费贡献度低等问题 [2] - 部分主题公园仍处于亏损状态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 - 需要寻找健康有序的发展路径实现突围 [2] 创新发展策略 - 需结合当地文化资源打造差异化IP 引发情感共鸣 [3] - 运用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混合现实等技术增强沉浸感 [3] - 引入节目演出 情景体验 NPC互动等形式提升参与度 [3] - 孵化潮玩手办等周边产品延长产业链 实现从门票经济向游览经济转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