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

搜索文档
消费金融添助力 理性发展做大“蛋糕”促良性循环
证券时报· 2025-03-29 08:21
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近期多家银 行密集跟进政策举措,"松绑"相应消费贷产品。其中,部分产品贷款额度由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线 下提款最高可达5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达到7年。在3月底密集召开的上市银行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不 少银行表示今年将发力消费金融业务。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个人消费贷额度扩容有助于机构提供差异化授信产品,拉长期限有助于降低每期还款 额,为消费者减轻负担。但同时,银行发展消费贷业务要基于有效消费需求,也要考虑客户还款能力,不 宜在利率上过度内卷。下一步需要努力把"蛋糕"做大,通过细分市场、差别化定价挖掘既有真实消费需 求、又有贷款偿还能力的潜在增量客户,进一步扩大消费贷款的覆盖面。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个人要根据自身财务状况理性消费,适度借贷。消费贷本质上是通过举债提前消 费,贷款最终是要偿还的。 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表示,2025年,中行计划投放超万亿贷款、创造千亿财产性收入、投入百亿消费补贴 和减费让利、覆盖上亿境内外消费者,推出"万千百亿"惠民行动十重大礼包,助力居民消费升级。建设银 行行长张毅透露,将开展消费金融专项活动,加力支 ...
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将保持在5%以上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3-27 20:49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报告预计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3%左右,内需拉动作用增强,市场供需矛盾缓解,消费有望持续回升,建议加快政策落地实施激发市场活力 [1] 经济增长预测 - 预计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左右,二季度同比增长5.3%左右,上半年GDP增速保持在5%以上,为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打牢基础 [1] 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 二季度美国关税和投资政策影响或进一步显现 [1] 内部因素 - 宏观政策明显加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有望加快实施 [1]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突破推动大模型广泛应用,产业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 [1] 消费走势 消费回升原因 - 促消费政策提振居民消费 [1] - 资本市场向好带来财富效应,推动居民消费倾向回升 [1] - 集团消费或将低位企稳 [1] 消费金融观点 -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消费金融基于商业原则,能长期可持续激发消费需求,资金来源更符合健康可持续原则 [2] - 发展消费金融能从供需两侧同步发力,避免加剧财政负担,提升政策公平性和有效性,改善正规消费金融发展不足问题、扩大服务覆盖面,在完善居民征信修复方面有发力空间 [2] 报告建议 - 加快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实施,增强政策合力,应对外部挑战,推动内需回升、预期改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 - 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房地产等相关政策,推动需求和信心回升 [2] - 拓展多元化市场和新型贸易领域,稳定企业信心和预期,引导市场理性、有序发展 [2]
多家银行上调消费贷额度上限,部分产品最高额从20万元增至30万元
界面新闻· 2025-03-25 17:54
银行消费贷额度调整 - 中国银行将中银E贷最高额度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随心智贷最高额度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贷款期限从最长3年延长至5年[3] - 工商银行将融e借最高额度提高至30万元 贷款期限最长可达7年[4] - 招商银行将闪电贷最高额度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贷款期限延长至最长7年(84个月)[5] 政策背景与监管要求 - 调整响应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消费金融新政要求 旨在优化银行产品结构 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5] - 监管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5] - 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金额上限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5] - 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 贷款期限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5] 市场影响与实施条件 - 调整意味着借款人可获得更高贷款额度和更长还款期限 更好满足大额消费需求和长期资金安排[5] - 最终审批额度仍需依据借款人信用记录、负债情况等因素综合评定[5]
银行|一季度银行经营展望稳定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24 08:12
文 | 肖斐斐 胡家俊 彭博 林楠 李鑫 金管总局发布《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或将助力各银行消费信贷规模提增与质 量改善,零售信贷高质量银行或更为受益。板块投资方面,银行步入财报季,投资者关注银行边际 变化的基本面要素和盈利结果。我们预计,上市银行2 0 2 5年1季度信贷投放策略保持积极,资产定 价保持稳定,息差如期回落但幅度小于预期,净利息收入同比降幅稳定;受资金市场利率波动影 响,部分银行非息收入环比走弱,但由于上年大部分银行确认收益基数不高,预计投资收益规模环 比稳定。整体而言,银行股投资仍受商业模型重估利好估值上行的主逻辑牵引,板块绝对收益值得 期待。 ▍ 事项: 3月1 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 0 2 5年第一季度例会;3月2 1日,根据2 1世纪经济 报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 ▍ 央行货币政策委一季度例会延续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不变,年内总量政策空间仍存,而核心表 述更新来看,在外部降息预期减弱和债市波动加大,以及稳汇率、稳债市目标下,下阶段货币当 局或更关注监督前期政策的实际执行,加快疏通利率政策堵点,并进一步发力科 ...
央行:择机降准降息;中国结算三箭齐发……周末,这些消息或将影响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3-23 21:32
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我国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宏观•要闻 为期两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 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在年会上表示,我国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不断更新旧动能,发展新动能。 央行:择机降准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建议加 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 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商务部部长会见多家美企 3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国礼来制药、美国博通半导体等访华的外企高管。未来一段时间,还 有十几位跨国公司高管将到访商务部,其中美国企业将占约三分之二。 金融•证券 中国结算:暂免收取部分债券登记结算费用 3月21日晚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下称"中国结算")发文出台三项举措,包括允许信用债ETF试点 开展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拓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回购范围,暂免部分债券登记结算费用,进一步助力交易所 债券市场发展,更好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证监会公布2 ...
提额、延期,消费贷迎来“大升级”
凤凰网财经· 2025-03-21 21:44
政策调整内容 - 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1][2] - 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金额上限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2] - 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1][2] 政策背景与目的 -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针对长期、大额消费需求,从消费贷款额度、期限等方面给予支持 [2] - 此前《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不超过20万元 [2] - 本次阶段性提额暂未扩至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机构,消费金融公司仍有20万元限额 [2] 银行执行情况 - 中国银行"中银E贷"、建设银行"快贷"、招商银行"闪电贷"等线上消费贷产品最高贷款额度已提升至30万元 [3] - 部分银行分行尚未接到总行通知,业务调整需总行统一发文执行 [3] -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给予不低于10个基点的优惠 [3]
提额、延期!重磅文件下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1 20:26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通知》包含七大方面二十项措施,在增加消费金融供给上有多项调整 [2]。 分组1:通知背景与内容 - 消费金融是提振消费重要推动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提振消费,通知含增加供给等七大方面二十项措施 [2] 分组2:增加消费金融供给调整 - 个人大额消费贷款产品提额,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金额上限阶段性从30万元提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从20万元提至30万元 [4] - 个人消费贷款期限延长,有长期消费需求客户,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期限阶段性由不超5年延至不超7年 [5] - 强化个人消费贷款资源要素保障,鼓励银行在风险可控下加大投放,合理设置额度、期限、利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给予不低于10个基点优惠 [7] 分组3:业内反应与市场情况 - 业内对大额消费贷产品额度和期限放宽有预料,两会期间监管局长曾透露相关研究方向 [6] - 多家银行App个人消费贷产品最高额度已变化,如建行“快贷”、招行“闪电贷”最高额度提至30万元 [8]
提额、延期!消费贷迎来“大升级”
券商中国· 2025-03-21 19:14
文章核心观点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提出个人消费贷款提额、延期等举措助力提振消费,各银行政策落地进度不一 [1][2][5] 分组1:政策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提额,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金额上限阶段性从30万元提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阶段性从20万元提至30万元 [3] - 优化个人贷款期限政策,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期限可阶段性从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1] - 强化个人消费贷款资源要素保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给予不低于10个基点的优惠 [6] 分组2:政策背景 -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此前指出适度优惠、从额度和期限等方面支持长期大额消费需求是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总体考虑之一 [2]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曾透露将研究提高消费贷款额度、延长消费贷款期限 [3] 分组3:政策影响范围 - 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阶段性提额暂未扩至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机构,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仍有20万元限额 [4] 分组4:政策落地进展 - 各银行进度不一,中国银行“中银E贷”、建设银行“快贷”、招商银行“闪电贷”等线上消费贷产品最高贷款额度已提至30万元 [5] - 某股份行分行尚未接到总行通知,业务大调整通常总行研究后统一发文执行 [5]
【财闻联播】刘强东:技术算法不应压榨最底层兄弟!余承东回应“Pura X价格过高”
券商中国· 2025-03-21 19:14
宏观动态 - 3月20日,上交所与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签署ETF互通合作谅解备忘录,后续将推动ETF产品落地,为两国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 [1] - 2024年,财政部组织各地财政厅(局)对2362家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检查,同比增长9.3%,231家会计师事务所、514名注册会计师被作出行政处罚,181家会计师事务所被罚没1828.12万元,13名注册会计师被罚款24万元 [2] - 3月21日,深交所唐瑞表示正在制定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将研究优化险资入市机制,支持险资加大权益投资,丰富低波产品矩阵,推出“大话策略”服务体系 [3] - 3月21日,央行上海总部苏赟表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上海建设,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推动民营小微贷款“量增价降” [4] - 3月20日,广州推出首批554套户籍家庭公租房常态分配房源,2025年起试行按季度常态分配,增加分配频次 [5] - 3月20日晚,香港证监会发布通函,规定港股IPO认购及融资最高仅允许10倍杠杆,遏制市场过度杠杆化 [6] -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布司马南偷税案,其2019 - 2023年少缴税费537.75万元,被追缴税费款、滞纳金、罚款共926.94万元 [7] - 公安部公布5起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典型案例,如上海李某等人涉案7.4亿元、获利1100余万元,江苏谢某平等人获利8500余万元 [8]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王会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审查调查 [9] - 上海保险交易所任春生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 [10][11] - 3月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安全规范 [1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上限可从30万提至50万,互联网消费贷款上限从20万提至30万,贷款期限可从5年延长至7年 [13] 金融机构 - 3月21日,成都交子工融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10亿,由多家公司共同出资 [15] - 3月21日,建设银行发布贵金属业务市场风险提示,称近期价格波动加剧,风险提升 [16] 市场数据 - 3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数收跌2.19%,本周累跌1.13%;恒生科技指数跌3.37%,本周累跌4.1%,多只股票下跌,维昇药业-B上市首日收平 [17] - 3月21日,沪指跌1.29%失守3400点,创业板指领跌,两市成交额1.55万亿,深海科技、中药等板块涨幅居前,机器人、算力等板块跌幅居前 [18] 公司动态 - 3月21日,美团公告第四季度营收884.9亿元,同比增长20%,调整后净利润98.5亿元,同比增长125%;2024年全年营收3376亿元,同比增长22%,经调整溢利净额437.7亿元,同比增长88% [19][20] - 2025年AWE期间,余承东回应Pura X价格高争议,称其采用新技术,成本比普通旗舰直板手机高 [21] - 3月21日,刘强东呼吁让快递员、骑手获得五险一金,称公司去年收入超1.15万亿元 [21]
中国银河给予银行业推荐评级:消费金融政策出台,险资举牌银行再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8 15:27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银河3月18日发布研报给予银行业推荐评级,认为政府债发力支撑社融,金融支持消费利好银行零售业务,险资举牌银行等因素使银行板块基本面积极因素累积,虽息差承压但负债成本优化形成支撑,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并给出个股推荐 [1][3] 2月金融数据情况 - 2月新增社融2.23万亿元,同比多增7374亿元,截至2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19%,增速环比提升0.16pct [1] - 受信贷投放节奏提前影响,人民币贷款转为少增,政府债持续发力贡献社融增长,2月新增政府债1.7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 [1] - 两新政策成效释放,居民短贷降幅收窄,同比少减2127亿元,企业贷款同比少增,预计受累化债及融资需求较弱,票据冲量较明显,同比多增4460亿元 [1] - M1增速回落至+0.1%,居民存款搬家推动非银存款多增 [1] 金融支持消费对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 - 增加消费金融供给,场景金融拓展银行业务空间,金融机构增强消费金融服务适配性和便利度,加大对消费服务行业信贷投放,银行可利用数字赋能发展场景金融 [2] - 优化消费金融管理,消费信贷投放规模有望提升,通知鼓励银行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2] - 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有助降低消费贷不良风险,鼓励银行针对信用良好、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有序开展续贷服务 [2] 险资举牌银行情况 - 3月12日瑞众银行举牌中信银行港股,为2024年以来险资第七次举牌上市银行 [3] - 自1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发布以来,资金面改善预期强化,银行板块作为优质红利资产将成为中长期资金重点配置方向,基本面稳健、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的银行受青睐度或更高,银行估值中枢有望提升 [3] 平安银行2024年报情况 - 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0.93%、-4.19%,加权平均ROE10.08% [3] - 公司仍处战略转型期,净息差受市场利率下行和主动调整结构影响而下降较多,拖累业绩增长,其他非息收入高增对业绩形成向上支撑 [3] - 公司部分资产结构性风险暴露,但不良生成率降低,2024年公司分红比例提升至28.32% [3] 投资建议 -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维持推荐评级 [3] - 个股方面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邮储银行(601658)、江苏银行(600919)、常熟银行(60112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