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同
搜索文档
山钢·京东运营中心构建区域生态智慧生活圈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03
合作项目概述 - 山钢集团与京东集团共同启动山钢·京东运营中心 标志着双方深度融合进入实施阶段 [1] - 项目是莱钢集团布局新兴产业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举措 旨在拓展"钢铁+服务"生态体系 [1] - 合作整合山钢本土产业优势与京东平台资源 打造新零售及阳光采购业务的全新产业集群 [3] 业务合作领域 - 项目涵盖企业采购、员工福利、线上商业、京东外卖和京东培训等全领域服务 [3] - 接入京东工业服务平台 实现产销一体化和资产盘活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费用 [3] - 京东工业提供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通过"万仓合一、万单合一"模式优化供需匹配 [4] 运营效率提升 - 产业大模型实现原材料采购精准化和库存周转高效化 保障生产高效运行 [4] - 采购流程从多轮比价简化为最优匹配 显著加快物资到位速度并降低运营成本 [4] - 项目预期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多赢局面 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3] 员工服务升级 - 京东零售将员工福利升级为精准服务 提供贴合需求的个性化心意清单 [4] - 健康保健服务和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日常生活服务便利性大幅提升 [4] - 通过手机小程序可触达最优选择 实现实惠可靠的放心餐和生活品采购 [4] 生活服务拓展 - 京东服务+聚焦3C、家电、家居和生活四大领域 提供全流程高品质服务 [5] - 采用自营化+平台模式 覆盖安装、维修、清洗、保养和回收等环节 [5] - 与1000多家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实现高品质服务的便捷触达 [5] 区域经济影响 - 产业效率提升与生活品质升级形成合力 产生多赢的蝴蝶效应 [6] - 企业效益改善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完善服务带动居民消费增长 [6] - 建立产业与生活良性循环 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6]
“深康佳A”正式纳入华润版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0:47
公司整合与股权变更 - 深康佳A于8月15日正式成为华润集团旗下科技与新兴产业板块业务单元 [1] - 华润集团与华侨城集团于4月签订股份无偿划转协议 7月完成股权变更过户 [3] - 华润系通过下属企业合计持有公司30%股权 成为新控股股东 [3] 管理层调整 - 董事会选举邬建军为董事长 曹士平为总裁 余惠良等为副总裁 [3] - 多名高管具有华润背景:邬建军历任华润医药总监及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总经理 余惠良曾任华润资产财务总监 史宏超曾任华润电力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 [3][4] 业务协同与战略方向 - 华润微电子在半导体领域拥有完整产业链 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全流程 [3] - 公司半导体业务布局存储芯片封测和PCB领域 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 有望为华润微电子带来增量 [3] - 公司将依托华润集团平台加速打造主业突出技术领先的行业标杆 [4] 合作伙伴关系 - 京东方董事长表达深化合作意愿 公司与小米集团彩虹光电惠科光电等产业链伙伴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4] 历史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业绩亏损 2024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持续亏损 [2] - 公司1992年上市 2003-2007年连续五年夺得中国彩电市场销量冠军 [1] 市场数据 - 截至8月20日收盘 深康佳A报收5.62元/股 涨2.00% 总市值102亿元 [4]
思林杰14亿“蛇吞象”跨界收购科凯电子,背后三大隐忧待解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19:59
交易方案 - 公司拟以14.2亿元收购科凯电子71%股份 通过现金交易和股份对价方式支付 其中四名自然人股东获得8.57亿元现金对价 其余5.63亿元以股份对价支付 [2] - 交易形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4] 标的公司业务 - 科凯电子主营业务为高可靠微电路模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机驱动器、光源驱动器、信号控制器以及其他微电路产品 [4] - 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4] 财务数据对比 - 思林杰2024年营业收入1.85亿元 同比增长10.14% 归母净利润0.15亿元 同比增长69.99% [5] - 科凯电子2023年营业收入3.08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1.64亿元 2023年归母净利润1.67亿元 2024年归母净利润1.00亿元 [5] - 收购完成后思林杰总资产预计从13.89亿元增至33.69亿元 增长142% 归母净利润从0.15亿元增至0.82亿元 增长567% [7] 估值对比 - 科凯电子2023年IPO时估值不低于66亿元 思林杰当前总市值为47亿元 [6] - 科凯电子于2024年4月撤回IPO申请 同年9月开启被收购 [7] 产业协同性质疑 - 思林杰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 科凯电子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属于同一行业大类 [10][11] - 思林杰客户高度依赖苹果产业链 科凯电子对兵器工业集团单一大客户依赖度达70.51% [10][13] - 公司声称双方在无人机产业链存在上下游关系 但未提及量产计划和相关资质认证 [12] 标的公司财务问题 - 科凯电子2024年1-8月营业收入9568.70万元 仅为2023年全年的31% 净利润2379.51万元 仅为2023年全年的14% [15] - 毛利率从2020-2023年的80%左右降至2024年1-8月的63.31% 下滑超15个百分点 [15] - 深交所监管函披露实控人薪酬违规计入研发成本 研发费用虚增超300万元/年 占同期研发费用近三分之一 [16] - 存在收入确认、采购管理内部控制不规范问题 未按规定核算生产成本 [16] 收购动机 - 公司希望通过并购重组切入军工领域 将创新性产品在军工领域落地 拓宽下游客户群体 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18]
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遵义召开 专家献策“黔椒”产业赋能路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0 13:25
产学研协同创新 - 强化辣椒企业主体地位,引导科研院校与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使企业往前端走,科研院所往后端走[1] - 科研院所需注重政策和市场协同发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政策一致性,推广"企业点菜—科研院所做菜"创新组织模式[1] - 探索市场化成果转化与利益联结机制,加大贵州辣椒新质生产力宣传,为科技创新赋能营造友好环境[1] 政策与产业协同 - 政策端需一链一策精准施策,数字赋能实现资源精准投放,协同各项资源强化政策集成[2] - 产业端通过链主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合作社带动小农户,提高产业协同水平,政策支持与带动效果挂钩[2] - 提升产业集群集聚水平,建设产后加工集中区,改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条件[2] 生产端与品牌建设 - 聚焦生产端突破,服务农户选好品种,推广科学化种植[3] - 做强品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找准生态位,延伸产业链开发更多单品[3] - 形成政府、企业、市场合力,提高单产与品质稳定农户收益,建立"种得好-愿意种"良性循环[3] 产业发展路径 - 以"科技种椒"夯实产业根基,加大科研合作突破品种,推广标准化机械化种植技术[4] - 向精深加工要价值,通过技术破壁、链式协同、共享升级促进成果转化[4] - 用"辣椒+"激发衍生价值,品牌突围、渠道革新、融合裂变,将"辣博会"IP转化为体验经济[4] 媒体赋能产业 - 媒体从"单一信息传播"转向"全产业链赋能",推动产业发展、预防风险、促进问题解决[5] - 通过"媒体+产业""媒体+市场""媒体+品牌""媒体+科技""媒体+文化"等形式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5]
东方雨虹与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共建后加工应用实践基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7:55
公司合作动态 - 东方雨虹与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联合建立化工品后加工应用实践基地 [1] - 基地揭牌仪式于8月19日在岳阳生产基地举行 [1] - 合作聚焦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领域 [1] 战略发展意义 - 标志双方进入深度合作新阶段 [1] - 为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1]
快递业规模效应持续放大
经济日报· 2025-08-19 04:43
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 前7个月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20.5亿件 同比增长18.7% [2] - 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突破1000亿件 规模经济效应放大 [2]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寄递业务增长 京东物流大件家电以旧换新订单占比超三成 同比增幅达150% [3] - 顺丰速运货量规模同比增长超20% 国补政策覆盖电商平台多数品牌 新增订单超千万 [3] 特色农产品与文旅寄递需求 - 中通在攀枝花芒果产区设25个乡镇服务点 实现"当天摘当天走" [4] - 沭阳邮政累计助农销售西瓜570多吨 寄递量超24万件 [4] - 顺丰在昆明机场提供行李寄递服务 实现"人箱分离" [4] - 景区部署揽收服务点 满足游客随买随寄需求 [4] 服务质量提升 - 7月快递服务质量指数566.5 同比提升0.3% [6] - 汛期启动应急预案 提供改期派送/自提/简化理赔等服务 [6] - 推动"快递+文旅"发展 在景区/机场/酒店设服务站 [6] - 无人车在西藏日喀则应用 单次充电15元可完成3次60公里往返运输 [7] 产业协同与智能化发展 - 快递发展趋势指数69.5 同比提升11.2% [8] - 顺丰与美的共建智能仓 实现家电"全国72小时达" 库存周转率提升40% [9] - 义乌"共享云仓"使中小商户物流成本降25% 日均发货量超3000万单 [9] - 中通在云南保山布局智能云仓 实现产地直采-云仓集货-快速分拨一体化 [9] 基础设施与区域协同 -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 [9] - 中西部新建邮件处理中心大幅提高处理能力 [10] - 高铁网络/高速公路/机场建设提供高效运输通道 [9] - 支撑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促进商品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10]
潍坊滨海开发区:以文化“软实力”激活发展“源动力”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21:59
企业文化战略 - 潍坊滨海开发区通过企业文化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包括山东海化的家文化 新和成的老师文化和华辰生物的诚信文化 [1] - 创新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 红点新材料降低多孔石墨烯生产成本60% 高信化学年投入研发费用1000余万元突破盐酸水处置技术 [2] - 开发区以打造中国药谷 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新能源发展高地为目标 构建3+N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2] 产业协同生态 - 开放包容格局吸引浙商企业集聚 形成共享共赢发展模式 企业间深化合作关系并联合向浙江关联企业推介区域优势 [3] - 产业协同产生化学反应 万盛新材料主要原材料在100千米内可凑齐 与海化集团等实现氯气和氯化钠副产品循环利用 [3] - 30家企业供应50种基础化学原材料 化工企业原材料自给率达20%以上 形成资源集约 产业集中的滨海模式 [3]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企业勇当规则制定者 高信化学参与制定两项国家标准 焦易数科拥有110项软件著作权 [4] - 新和成将老师文化具象为创新积分制 研发人员可用技术成果兑换股权 [4] - 海化集团智能全自动倒塔技术输出国外 中国纯碱开始定义国际标准 形成一企一特色品牌矩阵 [4]
华润集团正式入主,昔日“彩电大王”康佳开启新征程
南方都市报· 2025-08-17 13:19
公司整合与战略调整 - 康佳正式成为华润集团旗下科技与新兴产业板块的业务单元,完成央企间专业化整合 [2] - 华润集团通过下属企业合计持有康佳集团30%股权,成为新控股股东,此前与华侨城集团完成股权无偿划转 [3] - 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强调整合是提升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核心功能的重要举措,要求康佳明晰战略方向并优化资源配置 [3] 政府与行业支持 -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提出康佳需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整合运作和区域服务四方面展现新作为 [2] -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希望华润加大在深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支持企业做强做优 [2] - 深圳正培育"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康佳整合被视为优化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的关键 [2][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康佳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3.6亿至5.0亿元,同比亏损收窄(上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亏损9.5亿至11.0亿元,与上年同期11.03亿元亏损基本持平 [3][4] - 亏损主因包括消费电子业务承压、半导体业务产业化初期及高财务成本 [4] 协同效应与产业合作 - 华润集团总资产达2.8万亿元,旗下华润微电子拥有完整半导体产业链,有望与康佳光电半导体、存储业务形成互补 [4] - 康佳与小米集团、彩虹光电、惠科光电等产业链伙伴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新任董事长邬建军提出加速打造行业标杆目标 [4] 公司历史与市场地位 - 康佳成立于1980年,是深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曾连续五年(2003-2007年)位居中国彩电销量冠军 [3]
瑞联新材控制权争夺战画上句号,青岛国资正式“掌舵”
新浪财经· 2025-08-16 09:43
控制权变更 - 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投集团)通过持有25%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成为瑞联新材控股股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国资局成为实际控制人 [3] - 控制权移交始于2024年5月协议转让,开投集团最终直接持股2222.75万股(占总股本12.81%),合计拥有表决权4339.38万股(占总表决权25%)[8] - 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开投集团持股12.81%,宁波卓世恒立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2.19%,西安鑫宙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88% [9] 治理层更新 - 公司选举产生5名非独立董事、3名独立董事及1名职工代表董事组成第四届董事会,任期三年 [4] - 刘晓春继续担任董事长,纪凯师任副董事长,王小伟任总经理,王银彬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4][6][8] - 纪凯师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025年6月起任职 [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16.27%,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69.93% [11] - OLED材料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板块,与Merck、JNC等海内外龙头建立稳定合作 [14] - 医药板块收入同步高增,受益于全球医药CDMO行业增长及中国市场份额提升 [14] 产业协同 - 开投集团业务覆盖六大板块,近年来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积极 [12] - 开投集团可协调青岛市芯屏产业园内30余家"芯屏产业"企业与瑞联新材形成产业链闭环 [14] - 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向公司注入不超过8.15亿元资金用于运营、项目建设及研发创新 [14] 发展支持 - 开投集团可引入国有企业管理理念帮助优化管理结构并降低运营成本 [15] - 凭借国企吸引力为瑞联新材吸收优秀人才,加强团队建设 [15] - 协助公司争取青岛市政府产业政策支持,贴合区域产业发展战略 [15]
韩国企业家考察浙江:冀与浙企合作拓市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01:37
中韩产业合作活动 - 第三届"华商衢道"互促发展活动在浙江衢州柯城区举行,吸引韩国企业界、商会及产业研究领域三十多位代表参与,与当地企业共谋合作[1] - 韩国Hi Seou企业协会会长朴美京表示浙江在制造业、数字经济及创业公司培育方面具有优势,希望加强合作开拓市场[1] - 衢州市副市长田俊透露浙江中韩(衢州)产业合作园已引进晓星集团、LG集团投资的华金新能源等多家韩资企业[1] 产业协同与投资 - 衢州市计划在韩国设立商务代表处,进一步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1] - 韩国女性风投企业协会会长成美淑对当地生物科技企业的化妆品创新产品表示赞赏,认为中韩产业优势互补[1] - 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林建良强调活动旨在促进浙商全球化,吸引国际企业投资浙江,共同提升全球产业链韧性[1] 实地考察与交流 - 韩方代表团实地考察浙江中韩(衢州)产业合作园、衢州综合保税区及柯城区生态工业服务中心[1] - 成美淑在考察期间向浙江企业家发出参加国际女性企业家峰会的邀请,倡导加强产业互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