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氯气
icon
搜索文档
基础化工行业简评:科思创德国工厂突发事故,TDI供应受影响价格上行
东海证券· 2025-07-18 1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指数评级为标配,意味着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 -10%—10%之间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来看,在科思创原料断供、亚洲装置集中检修、海外需求井喷的三重因素下,短期内TDI价格或有望继续向上,带动企业业绩边际修复 [7] - 长期来看,我国化工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和不断突破的技术实力,中国化工企业正迅速填补国际供应链的空白,有望重塑全球化工产业的格局,尤其在大宗商品方面,有望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月12日,科思创位于德国多尔马根的工厂发生电气火灾,导致其烧碱、氯气和盐酸生产遭遇不可抗力,该工厂烧碱年产能为44.8万吨,氯气年产能为48万吨 [7] - 7月16日,科思创宣布其TDA/TDI、基于OTDA的产品、聚醚多元醇产品遭遇不可抗力,下游生产装置受氯气供应中断影响,科思创的聚氨酯分散体和聚醚多元醇装置也被迫安全停车 [7] TDI价格情况 - TDI海外装置近期频繁异动,供给受限且海外需求旺盛,价格有所上行。7月初华北大厂7月打款价上调1000元/吨至15000元/吨,7月限量供应;北方大厂在东南亚区域订单超量,7月TDI新单计划上调报价100美金/吨;韩国巴斯夫TDI装置突发异动导致发货延迟,东南亚市场随即启动限量供应;新疆巨力、甘肃银光接连宣布停车检修计划;科思创突发不可抗力后,欧洲某TDI生产商上调500欧元/吨,北方某大厂TDI分销渠道即日起封盘 [7] - 近期国外装置异动叠加国内检修,预计影响TDI产能约117万吨,占全球产能的35%。国内厂家海外订单超量,大厂陆续停报、限购、上调,TDI价格大幅上涨,截止7月17日,华东地区国产货价格涨至13700 - 14200元/吨,上海货价格14000 - 14500元/吨,7月以来价格每吨已上涨超2000元 [7] 海外产能与中国出口情况 - 受能源成本及环保政策影响,海外TDI产能持续收缩,如阿根廷和拉丁美洲唯一的TDI制造商于2024年10月关停其2.8万吨/年TDI工厂,巴斯夫于2023年初关闭其路德维希港基地的TDI及其前体装置,日本东曹于2023年停止其位于日本Nanyo约2.5万吨/年的TDI生产 [7] - 2025年5月中国TDI出口量达5.16万吨,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飙升98.45%,主要由于关税窗口期刺激,美国政策引发的“抢出口”效应推动短期订单激增,同时东南亚需求扩张,年需求增速维持在6 - 8%,成为中国出口核心市场,中国TDI在成本、交货周期上的竞争力难以被替代,出口份额有望长期提升 [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有望受益TDI目前供需趋紧形势下产品价格上涨的企业,万华化学(TDI产能111万吨/年)、沧州大化(TDI产能16万吨/年) [7]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6
2025-07-16 10:03
战略布局与产业优势 - 以宜昌、潜江化工园资源为依托打造全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供气和尾气回收模式降低成本,形成园区化竞争力 [2][3] -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部分产品已量产稳产,部分进入稳产阶段;宜昌产业园主产线稳定运行,部分产品试生产顺利,力争下半年稳产并启动认证 [3] 技术研发与产能规模 - 拥有气体分离等核心技术,产品对标国际企业,覆盖多领域,投资超1亿元建设研发检测中心 [3] - 潜江产业园达产后年产值预计12 - 15亿元(2025 - 2027年释放),宜昌产业园一期达产后年产值预计25 - 40亿元(2025 - 2028年释放) [3] 市场拓展与客户导入 - 光伏领域已完成头部企业导入,半导体/面板领域加速产品认证,新兴领域布局产业气体需求 [3] - 与兴福电子合资成立公司布局电子大宗气体赛道 [3] 政策与行业 - 契合国家战略,融入产业集群,受地方政府支持,产品规划契合新兴产业需求 [4] -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电子特气需求快速扩容 [4] - 多渠道融资保障现金流,实控人定增项目落地后资产负债率将降至70%以内 [4] 风险提示 - 项目投产进度受技术和安全审核影响,半导体认证周期长,产能放量可能滞后,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4] - 项目进展介绍和业绩预测以公司信息披露为准,投资者需理性判断,注意风险 [4]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6:56
产业园进展 -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2020年投资建设,规划产品截至一季度基本投产,高纯氢等部分产品已稳定产销,电子级氯化氢等正在试生产,预计上半年稳产并验厂销售 [2] - 宜昌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2022年投资建设,预计上半年三氯氢硅等主产线稳定生产,三季度满产,硅基功能性材料大部分产品三季度稳产,硅基及氟基电子特气二、三季度量产并验厂 [3] 定增项目 - 公司实控人定增项目受政策鼓励,体现实控人信心,正按计划正常推进 [3] 氟基电子特气投产时间 - 三氟化氮已量产,六氟化钨正在试生产,有望上半年量产,后续开展半导体验厂和认证,逐步规模化生产 [3] 验厂到销售周期 - 半导体认证严格,今年验证明年销售,面板和光伏验证时间相对短,硅碳负极验证更快 [3] 政府支持 - 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是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部分,公司2024年底在武汉光谷设子公司,2025年上半年与兴福电子成立新公司,政府关心支持公司电子大宗及电子特气领域规划发展 [4]
滨化股份(601678):2024年报点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开辟了特气新赛道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08 15: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滨化股份“增持”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PO/MTBE 装置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专注科研创新开辟电子特气新赛道,未来有望贡献业绩 [3] - 受关税等因素影响,PDH 盈利能力承压,调整公司 2025 - 2026 年 EPS 预测值为 0.16/0.21 元(原值为 0.27/0.45 元),新增 2027 年 EPS 预测值为 0.38 元,2025 年 BPS 预测值为 6.07 元,受油价下跌及关税影响公司 C3 业务压力较大,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025 年 0.8 倍 PB,下调目标价至 4.86 元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数据 - 52 周内股价区间为 3.09 - 4.47 元,总市值 87.67 亿元,总股本 20.58 亿股,流通 A 股 20.3 亿股,流通 B 股和 H 股均为 0 [6]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 114.84 亿元,每股净资产 5.58 元,市净率 0.8,净负债率 63.05% [7] 股价走势 - 展示了 2024 年 5 月 - 2025 年 5 月滨化股份与上证指数的升幅对比 [9] 升幅情况 - 1 个月绝对升幅 18%、相对指数 10%,3 个月绝对升幅 9%、相对指数 7%,12 个月绝对升幅 2%、相对指数 - 4% [10]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 73.06 亿、102.28 亿、108.77 亿、116.9 亿、130.85 亿元,同比变化 - 17.8%、40.0%、6.3%、7.5%、11.9%;净利润(归母)分别为 3.83 亿、2.19 亿、3.38 亿、4.39 亿、7.76 亿元,同比变化 - 67.5%、 - 42.8%、54.3%、29.9%、76.7%;每股净收益分别为 0.19、0.11、0.16、0.21、0.38 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3.4%、1.9%、2.7%、3.4%、5.9%;市盈率分别为 21.92、38.30、24.82、19.12、10.82 [1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40.00%达 102.28 亿元,利润同比减少 42.77%为 2.19 亿元,营收增长因子公司 PDH 装置开车等,利润下降因主营产品价格下滑、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下降幅度小致毛利率下降 [12] - 2024 年 PDH 装置、合成氨装置连续稳定运行,PO/MTBE 装置 2024 年 9 月 28 日中交,12 月试运行,2025 年 2 月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氢能源公司建成滨州市首座加氢站并运营,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布局生物质能源等领域 [12] - 电子级氯气中试项目产出合格 6N 级氯气,品质达国际先进水平,开辟电子特气新赛道,与合作伙伴推出的电解槽通过性能测试,中央研究院开展高端材料离子膜原料研发,2024 年申请 65 项专利,较 2024 年大幅增长 [12] 财务预测表 - 展示了 2023 - 2027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项目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13] 可比公司估值表 - 对比了卫星化学、齐翔腾达 2023 - 2025E 的 EPS、PE、2025PB 等指标及平均值 [14]
鲁西化工(000830):2024年归母净利高增 主营产品量利齐升
新浪财经· 2025-04-30 18:37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盈利修复归母净利润高增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表现 各业务板块营收、毛利率及盈利能力有不同变化 因主营产品供需偏宽松竞争加剧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并新增2027年预测 [1][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297.6亿元同比+17.4% 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147.8% 2025年一季度营收72.9亿元同比+8.0%环比-10.9% 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27.3%环比-9.0% [1] - 2024年盈利增长因开工率提升带动产销量提升 部分产品毛利提升使毛利率同比增长1.4pct 费用控制得当使期间费用率同比-1.3pct [1] 核心业务化工新材料情况 - 2024年营收203.66亿元占比68%同比+27% 毛利率16%同比+1pct 盈利能力提升 [2] - 2024年聚碳酸酯供需失衡价格低迷 企业靠成本控制与高端化转型求发展 尼龙6行业发展迅速但竞争严峻 需求有增长预期但利润空间受挤压 多元醇下游终端家电、汽车等行业出口订单持续 排产增量 但供给增加之下市场向弱平衡转化 有机硅下游建筑领域受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 新兴领域需求增加 海外需求持续旺盛 但因产能持续扩张整体处于低位运行 氟材料产品表现分化 六氟丙烯价格小幅震荡波动 聚四氟乙烯微利运行 二氟甲烷因配额因素供不应求价格持续走高 [2] - 报告期内 己内酰胺·尼龙6一期工程项目开车成功满负荷运行 有机硅项目顺利投产 乙烯下游一体化项目、15万吨丙酸等项目有序推进 [2] 基础化工板块情况 - 2024年营收57.95亿元占比19%同比-7% 毛利率17%同比+3pct 营收略有下降但成本优化 毛利率提升 [3] - 甲烷氯化物因下游行业开工增加等因素价格整体走势稳定 二甲基甲酰胺(DMF)供需失衡持续弱势运行 氯碱行业中烧碱需求因氧化铝市场上涨而增加 但氯气用量减少 市场价格窄幅震荡 [3] 化肥板块情况 - 营收30.65亿元占比10%同比+18% 毛利率6%同比-1pct 新项目副产硫酸铵产销量增加 叠加复肥市场行情 化肥产品产销量同比增加 但盈利能力略有下降 [3] 投资建议 - 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47/14.60亿元(原值为19.28/23.94亿元) 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5.90亿元 对应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6/0.76/0.83元 对应当前股价PE为14.2/14.0/12.9X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