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搜索文档
波长光电(301421):深耕精密光学赛道,半导体、泛半导体协同发展
国盛证券· 2025-08-22 10: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核心观点 - 公司深耕精密光学赛道,通过"光学+"战略实现半导体、泛半导体及消费级光学多元领域协同发展 [1][2] - 25H1营收同比增长17.8%至2.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0.6%至0.14亿元,主要因产品结构调整及毛利率下滑 [1] - 半导体及泛半导体业务快速增长,25H1相关营收达0.35亿元,同比增长99% [1] - 消费级光学业务中AR/VR产品收入803万元,同比增长470%,二期项目投产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 [1] - 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和产能扩张把握国产化机遇,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34.3% [2][4]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30%,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Q2毛利率29.8%,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年营收5.62亿元(yoy+35.1%),归母净利润0.5亿元(yoy+34.0%) [2][4] - 2027年预计营收9.7亿元,归母净利润0.9亿元,每股收益0.78元 [4]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4.0%提升至2027年6.6% [4] 业务板块分析 - 激光光学领域25H1营收1.37亿元,PCB及半导体制造、量检测产品收入增长 [1] - 红外成像光学25H1营收0.65亿元(yoy+104%),受益于硫系玻璃材料优势 [1] - 消费级光学业务25H1营收0.12亿元,江苏波长二期项目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 [1] 战略与产能 - 成立战略客户中心(SCC)提升服务水平,重点布局半导体及泛半导体市场 [1] - 建设精密光学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合作攻坚半导体光学关键技术 [2] - 引入离子束、磁流变抛光设备提升半导体加工工艺,PCB镜头实现进口替代 [2]
华立科技股价收跌1.37% 公司公告称无逾期债务风险
金融界· 2025-08-22 02:23
股价表现 - 8月21日收盘价31.7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44元,跌幅1.37% [1] - 当日开盘价32.42元,最高价32.57元,最低价31.52元,全天振幅3.26% [1] - 成交量8.68万手,成交金额2.77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总市值46.62亿元,流通市值43.95亿元 [1] - 主营业务为专用设备制造,注册地位于广东省 [1] - 产品涉及元宇宙、电子竞技等领域 [1] 资金流向 - 8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34.35万元,占流通市值0.99%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050.03万元,占流通市值0.24% [1] 担保情况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不存在对合并报表范围以外第三方提供担保的情况 [1] - 未存在逾期债务或涉及诉讼的担保事项 [1] - 未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 [1]
手机厂商抢滩AI头显市场 开辟新业绩增长点
证券日报· 2025-08-22 00:39
vivo此次推出的vivoVision,是其首款混合现实MR头显设备,采用视频透视技术,通过摄像头捕捉外界 环境并实时渲染虚拟内容,为用户提供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 胡柏山表示,尽管MR技术还需要迭代,但其前景已清晰可见。vivo将MR技术发展与机器人战略深度关 联。据他透露,公司年初成立的机器人Lab专注于家庭机器人研发,计划通过手机AI、影像和MR技术 的融合,解决家庭场景下机器人的感知和决策难题。 在消费电子市场步入存量市场的大背景下,手机厂商正加速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8月21日,维沃移动 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vivo")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混合现实(MR)头显设备——vivoVision探索 版,正式加入头显大战。 vivo执行副总裁、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表示,vivo聚焦于打造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而头显 设备则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及重要入口。vivoVision混合现实头显探索版,将是机器人走 进千家万户的关键跨越点。 事实上,除vivo外,荣耀、华为等主流手机品牌也均在积极布局头显领域,试图通过MR硬件入口切入 元宇宙赛道,从而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 ...
全球最轻的空间计算MR正式发布,望推动空间计算市场加速发展
选股宝· 2025-08-21 22:44
产品发布与技术规格 - vivo Vision探索版MR头显正式发布 重量仅398克 号称全球最轻空间计算设备[1] - 采用小型化机身架构与双环绑带设计 搭载第二代骁龙XR2+平台 处理器性能比上一代提升2.5倍[1] - 支持自然眼手交互设计 可实现跨设备联动和多端内容自由流转[1] 空间计算市场前景 - 2024年空间技术服务产业总收入达30.76亿元[1] - 全球空间计算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突破1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8%[2] - 该技术在AI、机器人和元宇宙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正从概念走向规模化落地[1] 相关企业布局 - 利亚德2024年AI与空间计算营收3.07亿元 占总营收4.29%[2] - 熵基科技运用多模态BioCV与AI认知空间计算技术 构建全要素感知体系[2] - vivo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内容布局 为MR设备普及提供新可能性[1]
毫微上涨2.67%,报4.62美元/股,总市值1.0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1 22:43
股价表现 - 8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67%至4.62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56.44万美元 总市值1.07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828.34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66.52%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705.45万人民币 但同比增长87.67% [1] 公司架构与定位 - 注册于开曼群岛 主要运营实体为浙江毫微科技有限公司 [1] - 公司致力于为元宇宙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1] 技术研发与产品 - 开发高吞吐内存芯片和高性能计算芯片 [1] - 2019年验证HBM2D内存技术 开发存算一体FPU芯片架构 [1] - 2020年量产布谷鸟1.0专用计算芯片 [1] - 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 [1] 战略方向 - 从专用市场向通用市场拓展技术迭代 [1] - 为元宇宙下分布式计算、核心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芯片解决方案 [1] - 致力于构建元宇宙生态 [1]
歌尔股份(002241.SZ):上半年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
格隆汇APP· 2025-08-21 19:5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7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5.65% [1] 战略方向 - 公司持续巩固传统业务领域核心竞争优势 [1] - 积极把握新兴智能硬件、AI技术、元宇宙等产业机遇 [1] - 以市场和技术为导向拓展多元化业务布局 [1] 业务领域 - 持续拓展智能无线耳机业务 [1] - 发展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AR增强现实设备 [1] - 布局AI智能眼镜、智能可穿戴设备 [1] - 推进智能游戏机、智能家居产品线 [1] - 拓展汽车电子领域包括ARHUD等业务 [1] 运营基础 - 依托全球优质客户资源开展业务 [1] - 保持稳固良好的客户合作关系 [1] -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趋势 [1]
歌尔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9: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下降7.02% [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5] - 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同比增长13.89%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71亿元,同比下降24.38% [5][7] - 总资产864.0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7% [5] 业务板块表现 - 精密零组件业务收入76.04亿元,同比增长20.54%,毛利率23.49% [13]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收入83.24亿元,同比下降34.92%,毛利率9.93% [13] - 智能硬件业务收入203.41亿元,同比增长2.49%,毛利率11.51% [13] - 境外业务收入320.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5.38% [13] 研发投入与费用 - 研发投入21.35亿元,同比增长14.51%,占营业收入比重5.69% [6] - 销售费用3.36亿元,同比增长14.42% [11] - 管理费用10.80亿元,同比增长14.93% [11] - 财务费用1.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60.05%,主要因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1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01.7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52% [14] - 应收账款133.0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5.61% [14] - 存货134.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35% [14] - 短期借款110.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3.38% [14] - 长期借款50.7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8.33% [14] 投资与衍生品交易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9.45亿元,主要因新增对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的投资及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增加 [11] - 衍生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2亿元,主要为外汇衍生品合约公允价值变动 [14][16] -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比重19.21%,主要分布在香港和越南子公司 [14] 技术创新与行业趋势 - AI人工智能技术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新动力,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需求增长 [6] - AI智能眼镜全球市场规模快速成长,新产品层出不穷 [6] - 公司在声学、光学、微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具有创新性竞争优势 [6][8] - 已建立跨领域技术集成研发平台,与多所知名高校开展长期合作 [9]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共计5.15亿元 [24] - 控股股东歌尔集团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4743.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36% [21][23] - 公司回购股份1613.28万股,支付金额3.38亿元 [21][23] - 制定并落实《市值管理制度》,维护公司市值稳定 [21]
TikTok 公会的未来发展趋势:技术、文化与全球化的三重变奏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03
一、技术重构:AI 与元宇宙驱动的工业化生产革命 在 TikTok 生态中,技术正在彻底改写内容生产与变现规则。2025 年,AI 工具的应用已从辅助性角色升级为核心生产力:北欧公会通过 Stable Diffusion 3.0 生成 1000 个本土化虚拟主播,成本仅为传统模式的 1/20,其矩阵号单月变现达 37 万美元,粉丝至今未察觉主播非真人。这种 "AI 数字人军团" 不仅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直播,更能实时分析观众情绪调整互动策略,使打赏转化率提升 40%。在内容生产端,越南团队采用 ChatGPT-6 生成 500 版脚本,Sora 3.0 渲染 8K 素材,AI 声纹克隆完成本地化配音,日更 3000 条原创视频的工业化模式,垄断东南亚 60% 的擦边 球流量,单日广告收入突破 200 万美元。 元宇宙领域的突破更为震撼。美国公会与华纳音乐合作的 "虚拟科切拉音乐节",通过 NFT 门票、数字分身周边和 AR 特效打赏,单场营收达 4.2 亿美元,付费转化率比传统直播高 7 倍。西班牙公会将圣家堂数字化为 NFT 资产,用户可通过虚拟建筑游览、参与 "寻找高迪密码" 互动游戏, NFT 持有者 ...
2025 年全球资产配置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02
股票市场 - 港股市场呈现板块轮动特征 资金追逐太空基建概念股(02195 HK/8X9Y7) 量子计算板块(02195 HK/J5K3L) 新一代储能技术领域(02195 HK/PQ2R4) [2] - AI+生物医药交叉创新生态企业(02195 HK/MN6BZ) 智能药物筛选平台进入临床三期试验阶段 [2] - 元宇宙基础设施供应商(02195 HK/3VC9T) 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80% 市销率达行业均值三倍 [2] - 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策略 以盈利稳定的数据中心运营商(02195 HK/R7S2K)为底仓 搭配前沿科技标的(02195 HK/F4G8H)进行组合优化 [2] - 重点配置技术壁垒高、现金流稳定企业(02195 HK/Q6W8U) [4] 债券市场 -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3.5%-4.2%区间震荡 [2] - 亚洲美元债市场优质标的展现配置吸引力 马来西亚主权债信用利差收窄至历史低位 [2] - 越南政府发行10年期基建专项债 票面利率5.8%较同评级债券存在明显溢价 [2] - 可转债市场价值重估 (02195 HK/5TQ1W)关联可转债因转股价修正条款灵活成为机构布局科技股反弹工具 [3] - 绿色债券发行规模2025年上半年突破万亿美元 (02195 HK/Z9Y0X)发行碳中和专项债采用减排成果挂钩票面利率创新设计 [3] - 债券配置优选高收益公司债(02195 HK/V1B4C) [4] 黄金资产 - 伦敦金价在2200美元/盎司形成新支撑平台 [3]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 新兴市场国家黄金在外汇储备占比从2022年12%提升至18% [3] - 数字黄金凭证(02195 HK/L4P6E)通过区块链实现1克起投 上半年用户规模增长270% [3] - 金矿股估值分化加剧 (02195 HK/K2M7N)ESG评级提升带来估值溢价 (02195 HK/9H3D5)因采矿机器人部署滞后较同业折价35% [3] - 执行价2500美元/盎司的黄金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量创历史新高 反映长期看涨预期 [3] - 黄金配置可考虑黄金ETF联接基金(02195 HK/7N2F9) [4] 资产配置策略 - 建议采用50%权益资产+30%债券+20%黄金的基础配置框架 [4]
“科技+”为文化演出带来更多可能
经济日报· 2025-08-21 07:11
科技赋能文旅行业创新 - 国家大剧院一季度借助超高清和虚拟现实技术首创全国实时直播"第二现场"模式 实现票房收入比2024年提前近两个月破亿 [1] - AI全应用场景呈现和AI科技演出在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成为创新亮点 吸引大批游客 [1] - 湖南长沙通过科技与文化演出融合打造演艺新空间 一季度过夜游客停留天数增至3.49天 [1] 政策支持与区域实践 - 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制定《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鼓励运用虚拟现实和元宇宙技术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2] - 山东省推动文化基因数字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打造沉浸式儒家礼仪和传统工艺体验新场景 [2] - 四川省将云计算大数据等21项技术与科技旅游示范基地结合 成功开发成都大熊猫基地和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高质量文旅展演片区 [2] 行业发展现存挑战 - 部分文旅项目未能通过技术手段打造差异化体验 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 [3] - 文旅场所工作人员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掌握不足 影响引导游客体验的服务质量 [3] - 部分智慧文旅场所门票价格偏高 影响游客体验意愿导致资源未充分利用 [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发挥大数据精准洞察群众需求 追求片区差异化体验 实现科技赋能与文旅内容双特色 [4] - 需培养深谙市场规律兼具审美创意和数字技术能力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4] - 需挖掘文旅基地二次消费潜力形成综合性增收格局 动态调整门票价格提升普及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