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杭州城管部门发布“城市烟火地图”
杭州日报· 2025-07-03 10:08
城市烟火地图发布 - 杭州市发布"城市烟火地图"整合331个精品消费场景包括商业外摆、主题市集、灯光景观等6大类资源 [1] - 地图已在"浙里办"App上线试运行提供点位区域、业态类型、营业时间和特色介绍等信息并具备一键导航功能 [1] - 手绘地图将在城管驿站、贴心城管志愿服务点、景区服务中心等"窗口"摆放方便市民游客查阅 [1] 钱塘江灯光秀升级 - 钱塘江两岸灯光秀播放场次从每周6场增至9场新增"四季杭州"主题片源融入西湖十景、良渚玉琮等元素 [2] 商家便利政策 - 杭州城管部门首创"店招店牌菜单式备案系统"内置418套设计模板商户可手机一键自动生成效果图并完成备案 [2] 城市管理措施 - 杭州将加强执法管理针对"马路市场"违法占道、露天烧烤油烟污染、无序经营等问题维护市容秩序 [2] 宣传推广 - 湖滨步行街电子屏已投放"城市烟火地图"宣传内容 [3]
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人民城市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城市发展核心观点 -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 人民城市理念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精髓要义,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2] - 城市贡献了80%以上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载体 [3] - 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1978—2012年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7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19881个,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1亿,城镇化率从17.9%上升到52.6% [4]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5] - 截至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超过9.3亿人口生活在城镇 [6] - 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数量达到694个,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有29个,超过1000万的城市有11个 [6] - 2023年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7.0万亿元,贡献了61.1%的国内生产总值 [6] 人民城市理念 - 人民城市理念深刻阐明党的领导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 [5] - 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5] - 需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5] -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8] 城市现代化发展 - 城市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10] -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城市是推动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场所 [10] - 杭州依托数据底座与算力基础,加强城市大脑建设,打造运行数据化、治理智能化的智慧城市 [10] - 需要践行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安全韧性的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发展从传统的增量扩张向高质量的提质增效转变 [11]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 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 [9] - 北京确定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9] - 推动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融入城市更新之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9]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 城市只占地球表面不到2%的面积,但消耗了全世界78%的能源,超过6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城市地区 [12] - 福州串联公共空间与生态资源,建设城市森林步道 [12] - 成都构建山水城园相融合的公园城市 [12] - 需要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2] 城市发展关系处理 - 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形成具有完整性、创新性、前瞻性的城市建设规划 [14] - 需要统筹好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关系 [15] - 需要统筹城市集中发展与分散发展,合理确定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 [16] - 需要处理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关系,实现城乡互补、协同发展 [17]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30 08:16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并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 - 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需通过顶层设计、基础设施、融合创新和人才引育系统推进[1] 顶层设计布局 - 上海市发布《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目标打造"国际数字之都",构建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三位一体"体系[2] - 北京市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重点培育数字经济新体系和标杆企业[2] - 深圳通过立法确立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推动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数据要素市场培育[2] - 上海数据交易所探索"数据资产登记+交易+监管"一体化制度,杭州设立数据资源管理局统筹政务数据共享[2] 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布局5G基站、算力中心、物联网感知终端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5G网络全覆盖和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应用[3] - 天津2022年底建成5G基站超5万个,计划到2025年新增2万个实现重点区域"双千兆"网络覆盖[3] - 贵阳算力规模达49EFLOPS,依托"东数西算"节点强化"中国数谷"建设[3] 产业融合与集群发展 - 杭州未来科技城集聚阿里巴巴、之江实验室等头部机构,构建"电商+云计算+AI"生态圈[4] - 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围绕车联网、智能终端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4] - 合肥市依托京东方、科大讯飞打造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千亿级产业集群[4] 数字人才体系 - 完善梯度化培养体系,鼓励高校设立数字经济学院并增设大数据治理、数字金融等交叉学科[5] - 实施精准引才策略,对顶尖数字人才提供高额安家补贴和"人才创业险"[5] -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设立数字经济职称自主评审和"数字人才伯乐奖"[5]
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
经济日报· 2025-05-20 06:06
城市更新战略部署 - 城市更新是党中央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战略部署 [1] - 主要任务包括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等方面 [1] - 涉及城市经济、社会民生、人居环境、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 [1] 城市体检与更新关系 - 城市体检通过指标体系评估城市发展状况,为更新工作提供方向 [1] - "无体检不更新"理念强调体检与更新的紧密联系 [1] - 体检的"监测、评估、预警、反馈"方法应贯穿更新全过程 [1] 工作推进原则 - 系统思维:2025年住建部部署4个维度15方面60项体检指标 [2] - 因地制宜:各地应在国家60项指标基础上建立开放指标体系 [2] - 科技赋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3] 具体实施方法 - 体检工作涵盖住房、小区、街区、城区4个维度 [2] - 建立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和评估 [3] - 探索"一网统管"的城市治理创新方法 [3]
新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发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9 09:30
新版《规程》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评估提级为各城市的必选动作,分 项对中小学、养老设施、文体设施、卫生服务设施、菜市场(生鲜超市)和足球场地等步行5分钟或15 分钟覆盖情况,以及通勤时间、人均公园绿地、自然文化遗产数量等开展定期体检评估,引导城市及时 补齐短板,促进各类设施供给充分、布局优化,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 境。 据悉,此次《规程》修订适应国土空间治理"数智化"转型需求,进一步强调数字化手段、智慧化方法运 用,优化指标填报方式,着力解决填报任务重和数据获取难、协调难、口径不统一等问题。自然资源部 提供专门开发的数字化工具,供有需要的地方选用,指标填报、计算、展示、分析等环节可全部在线完 成。同时,指标总数大幅精简,明确由自然资源部统一提供6成指标数据,地方只需填报4成指标,有效 为基层减负。(首席记者 阎炎) 据介绍,2021年6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行业标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在全国确立国土 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近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城市工 作、国土空间治理等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