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

搜索文档
好评中国|漫评:践行“两山”理念,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环球网· 2025-08-15 15:58
1 t 300 first 736 GR FUTURE DIMAGE CARDE STILL LEASE an L DITIETY . And 13 11 11 I H TV r e an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2005年的这一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引领祖国大地发生绿色蝶变。二十载岁月悠悠,从余村的率先垂范,一场波 澜壮阔的生态文明建设变革在华夏大地全面铺展,绘就出一幅雄浑壮丽的生态画卷。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改善成果斐然: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 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从64.1%提高到90.4%,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 达到83.7%……详实的数据,扎实的作为,标注出令人欣喜的成绩,彰显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治沙英雄几十余载如一日,扎根大漠深处,以坚韧不拔之志,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伟大转变;蓝天保卫战中,无数攻坚者迎难而上,驱散雾 霾,实现了蓝天常驻的美好愿景;塞罕坝的开拓者们,以"咬定青山 ...
守绿水青山 促绿富同兴
人民日报· 2025-08-15 15:41
浙江践行"两山"理念20年成果 - 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1.15万亿元跃升到2024年的超9万亿元 [1] - 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高到98.6% [3] - 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61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26.1微克每立方米 [3] 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 舟山嵊泗县完成13.6千米海岸整治 [2] - 温州洞头区拆除76.8万平方米养殖网箱、建设15万立方米人工鱼礁 [2] - 全省23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6.7%和36.2% [2] - 浙江与安徽开展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累计支付25亿元 [3] 绿色产业发展 - 浙江佳人新材料每年处理废旧纺织品4万吨、生产再生产品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万吨、节约石油40万吨 [4] - "十四五"期间对83个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总投资超7000亿元 [4] - 长兴县电池企业数量从175家减到16家,产值增加14倍,税收增加6倍 [5] - 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额达1980亿元,同比增长15.2% [5] - 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9.8% [5] 林业与能源转型 - 丽水庆元县种植林下中药材2.7万余亩,年产值达1.3亿元 [6] - 2024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90.1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34.2% [6] - 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以上 [6] -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6.4%,规模超过火电 [6] 城乡生态经济发展 - 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5缩小到1.83 [7] - 温州文成县发展生态旅游、水资源深加工提升每吨水经济价值 [8] - 杭州主城区基本实现"5分钟可达绿道网" [9] - 浙江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为88.71,13年来连续上升 [9]
2025全国生态日广东省活动启幕 共绘生态文明新画卷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14:52
中国发展网讯 朱丽莎、记者皮泽红报道 8月15日,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之际,广东省紧扣"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主题,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韶关市始兴县举办了全国生态日广东省活动。活动旨在深 入宣传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和实践成果,普及推广绿色低碳 生活方式,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 会、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林业局、韶关 市人民政府主办,韶关市发展改革局、韶关市始兴县人民政府承办。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地级以上 市发展改革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及科研院校代表、企事业单位、有关行业协会代表以及新闻 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生态文明建设的盛会。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秦黎明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念的20周 年,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广东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把 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两山”理念的核电实践:清洁能源绘就生态画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5 14:21
核能发展与环保理念 - 公司秉承"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环保理念,提出"共治、共生、共荣"公众沟通新"3C"理念,将可持续发展刻入企业基因 [1] - 核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选择,1千克铀235裂变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全产业链碳足迹仅6.5克CO₂/kWh [1] - 全球核电已避免30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核电26台机组累计贡献清洁电力1.95万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5.5亿吨,生态效益等同530万公顷造林 [1] 核能综合利用 - "核能+"多用途应用包括浙江海盐核能供热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惠及4000户家庭并节省30%供暖费用 [2] - 江苏核电蒸汽供能项目年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减少标准煤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节省70万吨碳排放指标 [2] - "压水堆+高温气冷堆"方案获国家核准,将为石化产业提供清洁能源 [3] 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甘肃白银深部铜矿废石场100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1.5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光伏板兼具生态修复功能 [4][6] - 福建漳州核电采用盾构施工保护红树林,确保水温升高不超过1℃生态红线 [6] - 海南核电实施珊瑚迁地保护移植6.5万株,培育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蝶贝,创新"贝蚝套养"模式 [6] 公众沟通与科普 - 打造"双C萌宠团"IP,推出首部核能生物多样性主题动画《核力出奇迹》和电影《核力总动员》 [7] 乡村振兴与零碳实践 - 浙江三核村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1800万度,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屋顶光伏使25户农户年增收2000元 [9] - 零碳智慧果蔬大棚基地帮助村集体收入从14万元跃升至百万元,获浙江省结对帮扶考核优秀称号 [9]
中国人寿绿色保险上半年提供风险保障超8.6万亿元
人民网· 2025-08-15 13:43
生态保护与碳汇项目 - 广发银行为浙江安吉竹产业改造升级和碳汇能力提升项目提供银团贷款授信额度2亿元 [2] - 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100亿元 在全国落地50余个碳减排项目 [2] - 财险公司在山东威海创新落地海洋碳汇指数保险 有效化解海草床灾害风险 [3] - 财险公司实现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保险全覆盖 创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和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保险 [3] - 财险公司2025年上半年绿色保险提供风险保障约8.64万亿元 [3] 清洁能源与绿色投资 - 资产公司发起绿色股权投资计划向云南能源投资集团战略增资50亿元 助力增加水电装机容量及风电光伏建设 [5] - 投资项目预计每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近3700万吨 获国内最高等级G-1绿色认证 [5] - 国寿投资公司战略投资深能环保15亿元 助力城市环境治理和能源再利用 [4] - 长期跟踪水电、风电、光伏、核电、储能等清洁能源领域投资机会 [5] 转型金融与产业升级 - 广发银行清远分行为玻璃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全国首批转型票据支持 首创"转型认定+票据融资+动态利率"机制 [6] - 将企业减排目标与融资成本挂钩 达标企业可享受10BP贷款利率优惠 [6] - 寿险公司绿色保险保费同比增长160% 覆盖近300家绿色企业及6万名员工 [6] 绿色消费与数字化服务 - 广发银行推出"广发车e贷"产品 2025年上半年汽车消费贷款较年初增长超26% [7] - 信用卡绿色积分权益鼓励公共交通及共享骑行等低碳行为 [7] - 寿险公司2025年上半年理赔直付案件量超391万件 电子发票理赔超452万人次 整体理赔时效0.3天 [8] - 财险公司车险智能化理赔案件占比率超60% 车险和非车险线上化率超80% 最快赔案处理耗时1秒 [8] - 财险青海分公司推出"绿色车险"及"绿色低碳生活平台" 车险定价与低碳维修承诺挂钩 [7]
我国湿地保护获世界点赞有哪些秘诀?
中国环境报· 2025-08-15 13:22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与政策发展 - 中国新增9个国际湿地城市 总数达22个 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1] - 2022年《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 湿地保护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1] - 政策推动湿地面积总量管控 建立资源调查评估和分级管理体系 [1]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方法论 - 强调系统性生态修复 整合土壤 水体 生物等多重要素 [1] - 保护策略从局部管理转向整体生态过程维护 [1] - 红树林修复注重树种适应性 保留开放空间保障水鸟栖息 [2] 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 治理互花米草坚持"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 宜滩则滩"原则 [2] - 湿地资源转化模式包括生态农业 旅游 碳汇开发等多领域 [2] - 生态保护被视为长远价值投资 公众自觉行动意识提升 [2]
“两山”理念 国寿答卷 | 中国人寿绿色保险上半年提供风险保障超8.6万亿元
中金在线· 2025-08-15 12:38
核心观点 -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 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1] - 中国人寿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拓展绿色金融转化路径 丰富产品谱系 提升服务质效 [1] 生态保护领域实践 - 广发银行为安吉县竹产业改造升级和碳汇能力提升项目提供2亿元银团贷款授信 联动集团保险业务为竹林和林农提供保障 推动传统产业向新领域延伸 [2] - 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100亿元 在全国落地50余个碳减排项目 [2] - 财险公司在山东威海创新落地海洋碳汇指数保险 化解海草床灾害风险 实现从"靠海吃海"到"养海富海"的转变 [2] - 财险公司布局环境污染责任险、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等关键领域 实现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保险全覆盖 [3] - 2025年上半年财险公司绿色保险提供风险保障约8.64万亿元 [3] 产业转型升级支持 - 国寿投资公司通过15亿元股权投资计划战略投资深能环保 助力垃圾焚烧厂转型为能源生态园 [4] - 资产公司发起设立50亿元绿色股权投资计划 支持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增加清洁能源投资建设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近3700万吨 [5] - 广发银行清远分行为玻璃行业龙头企业提供转型票据支持 首创"转型认定+票据融资+动态利率"机制 将减排目标与融资成本挂钩 [6] 绿色金融服务创新 - 寿险公司为绿色产业链企业提供一揽子人身险保障方案 2025年上半年绿色保险保费同比增长160% [7] - 寿险陕西分公司覆盖近300家绿色企业和6万名员工 [7] - 财险青海分公司推出"绿色车险"等组合方案 将车险定价与低碳维修承诺挂钩 [8] - 广发银行推出"广发车e贷"产品 2025年上半年汽车消费贷款较年初增长超26% [8] - 广发银行信用卡联动绿色积分权益鼓励低碳行为 [8] 数字化与运营创新 - 推出多元化线上平台 客户可完成投保、查询、报案和理赔等操作 [9] - 2025年上半年寿险公司理赔直付案件量超391万件 电子发票理赔时效0.3天 [9] - 财险公司车险智能化理赔案件占比超60% 线上化率超80% 最快处理仅1秒 [9] 战略规划 - 实施"333战略" 将推动绿色发展作为己任 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10]
“点绿成金”的山东实践:青山复绿“金山”来
新华网· 2025-08-15 12:09
生态资源转化实践 - 山东蒙阴县桃墟镇百花峪村通过发放103张"林票"量化5107亩林地产权 撬动超1000万元资金注入乡村发展 [1] - "林票"可作为收益凭证进行交易、继承和抵押贷款 村民刘建军凭借"林票"获得30万元贷款发展猕猴桃种植和中华蜂养殖 [6] - 青州市庙子镇北崔崖村依托喀斯特地貌生态资源开发旅游 2024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 [3] 生态保护创新机制 - 乐陵市朱集镇对1400棵千年枣树和1.4万棵500年枣树挂牌保护 建立金丝小枣种质资源库并划定核心保护区 [2] - 济南佛慧山景区拆除侵占建筑后新栽6000余株乔灌木 配套建设5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实现"还绿于民" [2] 乡村经济多元发展 - 北崔崖村旅游合作社将30%收益作为村民分红 同时以2元/平方米流转土地 带动31名村民就业和20户农家乐经营 [3][4] - 百花峪村"林票"机制激发村民护林积极性 护林员岗位从无人问津变为抢手职位 [6] 生态产业融合案例 - 北崔崖村保留726米牛角山崖壁和200棵百年黄栌古树 开发高空漂流、亲水竹筏等特色生态旅游项目 [3] - 百花峪村通过"林票"将生态林从"沉睡资产"转化为可抵押资产 银行授信额度超1000万元 [1][6]
这个理念,何以改变中国引领时代
国家能源局· 2025-08-15 11:21
“两山”理念的起源与内涵 - 核心理念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20年前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 [2] - 理念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理论,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个结合”的生动诠释 [8] - 理念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源自中国并面向世界 [21] 实践探索与历史脉络 - 早期实践包括在陕西梁家河修淤地坝、建沼气池,以及在河北正定谋划治理滹沱河 [4] - 后续在福建厦门珍视生态环境,在上海推动产业“腾笼换鸟”和能源资源消耗做“减法” [6] - 新时代以来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生态”与“保护”始终是高频词 [6]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中国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山更绿、水更清 [8][11] - 具体指标显示森林覆盖率超过25%,全国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0.4% [11] - 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2% [11] 绿色发展路径与辩证关系 - 摒弃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短视做法,讲求铺好绿色发展底色以支撑长远发展 [10] -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关键在思路,以绿生金塑造新动能 [9][14] - 建设现代化国家不能走美欧老路,必须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和综合账 [10] 制度保障与法治建设 -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与法治,生态环境法治建设驶入“快车道” [17] - 修订实施“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并出台多部专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 [17] - 举措昭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绿水青山的决心 [17] 全球影响与国际共识 - 理念获国际社会认可,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通过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 [19] - 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报告,宣介中国生态文明之道 [19] - 国际专家评价中国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转型道路上正成为及时、有远见的引领者 [21]
“绿色红利”富了百姓!“两山”理念“绿色密码”让茶园更绿、茶农日子更甜
央视网· 2025-08-15 10:55
生态保护成效 - 新安江跨省界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10] - 自2012年起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优质水[10] - 淘汰污染企业30多家并投资46亿元进行污染防控[9] 旅游产业发展 - 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4] - 歙县新安江沿线10个乡镇年接待游客71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7.68亿元[7] - 深度康养旅游和生态研学成为当地旅游新亮点[15] 茶产业升级转型 - 黄山市茶产业2024年实现综合年产值近300亿元[19] - 茶叶深加工后价值提升显著:1公斤茶叶价格60元,5公斤茶叶提取的茶粉价值达800元,增值约3倍[17] - 产业链延伸至速溶茶粉、冷萃茶、胶囊茶等工业产品[17] 生态经济转化 - 形成"歙彩缤纷"区域公用品牌,涵盖200多种农产品和文创产品[15] - 生态产业使全县百姓获得"绿色红利"[12] - 70万亩茶园带动80万茶农增收[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