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

搜索文档
战略聚焦,盒马找准了发展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3 12:00
从规模扩张到寻求盈利,生鲜电商又重新回到了新的秩序场。 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 0 2 4)》,2 0 2 3年中 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 5 0 0亿元,同比增长2 9%,预计2 0 3 0年行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对应 期间CAGR超1 7%。 近日,盒马重新调整策略引发外界关注。 不久前,盒马宣布将于4月1号暂停营业上海3家X会员店。内部人士透露,关店是公司的主动 业务调整。但与此同时,盒马也在疯狂开店。数据显示,2 0 2 4年盒马鲜生新开7 2家门店,全 国总门店数量超4 3 0家,今年预计还会新开近1 0 0家店。 取与舍,很大程度上说明,盒马已经做好了准备,也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自盒马CEO严筱磊去年3月上任后,外界也看到了这家明星企业的蛰伏与聚焦,其对"盒马鲜 生+盒马 NB"的双线布局,就如同阿里回归阿里一般。 在经历一系列波折之后,盒马重新定位了自己的方向。 此前,阿里巴巴高管在阿里2 0 2 5年第一季度财报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称,目前没有出售盒 马的计划,但会引入战略投资人。"盒马拥有很好的增长与稳健的扩张,也实现了很不错的盈 利 , 充 分 ...
一个逛超市的灵感,投出44亿营收巨头!光速光合助力汉朔科技引领零售数字化新纪元丨光合说
创业邦· 2025-03-12 07:53
光速光合投资理念 - 投资信仰为"思考、专注、探索、创新",注重长期主义价值,与创业者分担痛苦、分享成功[2] - 定位为"中国创新的全球合伙人",积极寻找行业创新机会[2] - 投资风格强调人与事的匹配度,重视创始团队技术背景和业务通盘考虑[9] 汉朔科技核心业务 - 主营业务为电子价签系统、SaaS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实现零售数字化全领域布局[3] - 2024年营业收入44.86亿元,净利润7.1亿元[3] - 电子价签相比传统纸质价签具有实时更新、节能环保、易于管理等优势[11] 技术优势与产品发展 - 自主研发HiLPC无线通信协议,单基站每小时可更新6万片次电子价签,并发量达行业先进水平[12] - 已推出超过40款电子价签产品,系统软件迭代超20次[13] - 采用高可用负载均衡集群技术,实现密集区域多基站同步更新[13] 市场地位与全球化 - 2023年全球电子价签市场份额28%(全球前三),国内市占率62%(行业龙头)[5] - 产品销往50+国家,服务400+客户包括Auchan、Ahold、Aldi等国际零售巨头[3][16] - 2014年启动"走出去"战略,2021年成立纽约子公司拓展美国市场[15][16] 新业务拓展方向 - 布局大数据、AI前沿技术领域[18] - 延伸至数字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及节能管理系统[18] - 将核心能力复制到智慧办公、智能制造、智慧餐饮等多元场景[18] 行业背景与投资契机 - 2016年"新零售"元年,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凸显电子价签潜力[8] - 电子价签存在通信协议技术壁垒,需解决多对多双向实时通信问题[12] - 大型连锁商超单店需数万个标签,传统Wi-Fi无法支撑传输需求[12]
300亿,浙江超级IPO诞生了
投资界· 2025-03-11 11:10
汉朔科技IPO表现 - 汉朔科技创业板上市首发价27.5元/股 开盘大涨187% 市值一度超300亿元 [3] - 2024年营收44.86亿元 同比增长18.84% 净利润7.10亿元 [7]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52.99% 市场份额全球前三 [7] 汉朔科技财务数据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1.17亿元 净利润3.80亿元 [8] - 境外收入占比从2021年76.04%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94.32% [8]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50.86%降至2024年上半年28.44% [8]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侯世国曾任华为技术开发7年 2012年带领16人团队创立汉朔科技 [7] - 创业初期年销售额仅几十万 曾抵押房产融资 获政府创业启动资金支持 [7] - 公司从第一代电子价签产品发展为全球龙头企业 [7] 投资机构支持 - 获君联资本 经纬创投 光速光合等8轮融资 [11] - 君联资本2017-2018年两次投资 为最大机构投资人 [11] - 光速光合2017年投资 源于创始合伙人宓群对电子价签的商业洞察 [11] 浙江IPO爆发 - 2024年浙江省上市企业24家 A股17家 与广东并列全国第一 [15] - 永杰新材同日上市 开盘涨129% 市值93亿元 [4][15] - 古茗控股港交所上市 开盘市值240亿港元 [15] 浙江产业政策 - 浙江省"415X"专项基金群规模超2000亿元 [16] - 2024年专项基金群已投资超200亿元 撬动社会资本逾千亿元 [17] - 2024年浙江科技支出886.5亿元 同比增长15% 首超广东 [17]
从门店到零售:满记甜品30年的“守正创新”
华尔街见闻· 2025-03-03 19:37
公司发展历程 - 2025年是满记甜品成立的三十周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于中国香港,凭借榴莲班戟、杨枝甘露、双皮奶等产品风靡一时[1] - 近年来公司不断迎合消费者需求变化,提升外卖业务占比,扩充菜单至传统滋补品和烘焙产品[1] - 大举入局新零售业务,将便携甜品带进电商、便利店和山姆等渠道[2] 财务表现 - 2022-2024财年GMV分别为4.74亿元、6.03亿元、8.77亿元,近两年同比增速27%、45%[3] - 对应净收入3.92亿元、4.75亿元、5.78亿元,同比增速21%、22%[3] - 2024年新零售业务GMV达2.4亿元、净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长395%,占总净营收17%[4][21] - 2024年传统门店业务总净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5%,GMV达6.35亿元,同比增长14%[12] 业务转型与创新 - 2021年底被安达富资本并购后,在供应链、产品、运营等方面进行改革[8] - 将四个中央厨房精简升级为三个配备ISO、SC证照的中央工厂[9] - 菜单更新频率提升至每月1-2次,形成"矩阵式上新"方法论[9] - 从糖水扩展到甜品、饮品、手作点心等多元业态[10] - 与52TOYS、B.DUCK等知名IP联名合作,提升年轻消费者互动[11] 门店运营 - 线下门店从2023年底193家增至2024年底243家,增幅27%[13] - 2024年推出68元"冰室自助",带动10%-15%客流量和营业额增长[14][15] - 2024年同店同比销售增长105%,会员累计数超1000万[16] - 单店盈利能力大幅改善,自助活动吸引年轻消费者社交场景[15] 新零售战略 - 36个月内将零售业务GMV从零做到2.4亿元[17] - 截至2024年底覆盖12000个零售终端,包括盒马、奥乐齐、罗森等渠道[19] - 目标打造超级大标品,未来计划拓展至全渠道[24] - 未来三年目标将新零售业务做到10亿净营收体量[41] 国际化布局 - 海外门店已覆盖多伦多、伦敦和曼谷,进行本土化产品创新[29] - 未来将以联营及加盟模式探索海外市场[31] - 跟随中国制造业出海节奏进行网络布局[32] 产品战略 - 坚持使用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甜味,不使用0卡代糖[33] - 新增桃胶、银耳、燕窝等药食同源食材[34] - 物流体系按"当日配"搭建,甜品产品储备超1200个[35] - 依据时令推出节令限定系列,如青团融合潮流口味[36] 未来规划 - 2025年直营门店目标增长30-50家[39] - 推出更轻、更简单的加盟门店模型,单店投入降低30%-40%[40] - 未来三年加盟门店规模目标2000家以上,对应10亿净营收[41] - 直营标准门店规模目标500家左右,覆盖一线和新一线城市[41]
拒绝沦为“时代的眼泪”,本土快时尚品牌如何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2 20:40
核心观点 - 本土快时尚品牌以纯、唐狮、美特斯邦威通过产品升级、渠道调整和品牌重塑,重新获得年轻消费者青睐,展现出翻红趋势 [2][4][10] - 这些品牌通过高端化、跨界联名、布局购物中心等策略摆脱"廉价低质"形象,并针对不同市场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 [11][12][14][16] - 国内服装产业链成熟使本土品牌在款式更新和价格上更具优势,形成对国际快时尚品牌的竞争力 [2][8] 曾经的高光时刻 - 以纯2000年推出品牌后通过线下经销模式快速扩张,巅峰时期全国门店超6000家,目前仍有超3000家门店 [5][6] - 唐狮1995年成立,年销售规模达30多亿元,全国拥有近2000家专卖店并形成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模式 [6][7] - 美特斯邦威2008年上市成为"休闲服饰第一股",2011年营收超99亿元、净利润超12亿元,2013年门店超5000家 [8] 翻红策略 以纯 - 推出潮流品牌TEEBOX并在长沙万象城开设华中首店,2025年计划在全国高势能购物中心开设20家门店 [12][13] - 2024年9月推出高端黑标系列,计划2025年在一二线核心商圈开设约30家形象店 [14] - 旗下拥有YISHION以纯、Y:2、TEEBOX、YISHIONKIDS等多个品牌,覆盖男装、女装、童装等品类 [5] 唐狮 - 2021年推出"唐狮新青年"形象,2024年官宣关晓彤为代言人强化年轻化定位 [14] - 渠道重心从街铺转向购物中心,计划打造100亿零售线下品牌 [14] - 产品与猫和老鼠、迪士尼、宝可梦等IP开展跨界联名合作 [14] 美特斯邦威 - 2024年转型户外赛道,推出"风林山火"系列冲锋衣,对标始祖鸟实施"抓鸟策略" [16] - 将广告语从"不走寻常路"改为"不寻常的户外,青春自在",并在多城市开设生活体验馆 [16]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678万元同比增648%,但全年预计亏损1.5-2.2亿元 [16]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拥有799家门店,其中加盟店777家,正在推进38家5.0新零售店铺装修 [17]
开开实业(600272) - 证券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2025-02-28 18:00
发行方案 - 向特定对象发行方案经多次会议审议通过,待上交所审核并报证监会注册[9] - 发行对象为控股股东开开集团,现金认购全部股份,构成关联交易[9] - 发行价格由8.17元/股调整为8.13元/股,发行数量19,651,945股,未超总股本30%[11] - 发行对象认购股票36个月内不转让,18个月内不减持[12] - 募集资金不超159,770,312.85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2] 业绩数据 - 2021 - 2024年1 - 9月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5.90万元、3,992.82万元、3,930.01万元和3,460.45万元[16] - 2021 - 2024年1 - 9月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6.42%、23.66%、20.85%和18.05%[16] - 2024年1 - 9月医药类主营业务收入68,827.53万元,占比94.98%[72] - 2024年1 - 9月服装类主营业务收入3,170.13万元,占比4.37%[72] - 2023年期末应收账款达3.65亿元,同比增长120.5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7.84万元,同比下降99.27%[139] 股权结构 - 发行前开开集团持股64,409,783股,占比26.51%,发行后预计持股84,061,728股,占比32.00%[13][158] - 发行前静安区国资委合计持股29.34%,发行后预计合计持股34.62%[13][15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有限售条件股份持股数量为3000000股,持股比例为1.23%[2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无限售条件股份持股数量为240000000股,持股比例为98.77%[29] 业务板块 - 以医药流通及服务和服装批发、零售为双主业[69] - 服装板块深化业务提质增效,扩大规模,加大批发业务品类开发[94] - 医药板块稳住中西成药批发基本盘,强化中药饮片业务增长盘[92] 品牌与产品 - “上雷”自主品牌滋补系列超300个品规,市场覆盖长三角,年销售超亿元[59] - 公司开设40余家“上雷”自主品牌专柜并入驻多家线上商城平台[62] 财务投资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财务性投资规模为10,695.22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17.29%[99] - 持有上海鼎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4.44%股权,账面余额10,116.23万元[110] - 持有广东中深彩融资担保投资有限公司40.00%股权,账面余额10,000.00万元,减值准备10,000.00万元[110] - 持有上海静安制药有限公司42.42%股权,账面余额252.35万元[110] 未来展望 - 2024 - 2026年总体资金缺口为24,850.79万元[189] - 2024Q4E、2025E、2026E营收分别为34,220.02万元、127,756.99万元、150,137.65万元[197]
新春看消费之商贸零售:去闯,去折腾,去破局突围
市值风云· 2025-01-23 19:39
商贸零售行业现状 - 传统商贸零售行业近年表现不佳,永辉超市2024年9月卖身名创优品,阿里清仓银泰百货亏损126亿[6] - 行业头部公司中近7家排名在1500名之前,但多数企业2024年市值较2023年有所增长[7] - 中国中免2024年营收564.92亿同比下降16.36%,归母净利润42.63亿同比下降36.50%[8] - 永辉超市连续4年亏损,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4亿,扣非亏损22亿[8] 线上化与全球化转型 - 小商品城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06.13亿同比增长34.25%,通过chinagoods平台实现线上贸易额持续攀升[16] - 小商品城市场经营业务毛利率达71.83%,2023年租金平均上浮5.5%[16] - 国联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70.02亿同比增长26.1%,净利润11.2亿同比增长11.4%[21] - 两家高增长企业共同特点是业务集中在线上或大力开拓线上[23] 线下零售困境与转型 - 百联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16.2亿同比下降8.3%,扣非净利润1.6亿同比下降45.2%[27] - 居然智家尝试转型购物中心业态和家装全生命周期服务,但前三季度营收94.8亿同比下降2.7%,净利润7.3亿同比下降36.4%[32] - 爱施德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574.6亿同比下降17.4%,手机分销业务毛利率仅2.28%-3.03%[40] 新兴零售业态崛起 - 泡泡玛特2024年三季度收入增长超100%,海外收益增长超4倍[51] - 名创优品2024年上半年营收77.59亿同比增长25%,净利润11.70亿同比增长16.4%[54] - 新兴企业通过"兴趣消费"和提供情绪价值获得快速增长[54] 特殊案例中信金属 - 中信金属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950.57亿同比增长0.29%,净利润17.17亿同比增长9.17%[49] - 贸易业务毛利率最高仅2.3%,但通过资源投资平抑业绩波动[47]
汽车促销从新年第一天开始;国补继续,拼多多加入;十分之一奶茶店是蜜雪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1-03 21:23
汽车促销从新年第一天开始,理想、小鹏、零跑各推出上万元补贴。 1 月 2 日,理想汽车官方发布车置换补贴兜底权益,在 2025 年 3 月底之前定购并交付,符合 "购车 发票所在地未推出地方置换补贴" 或 "购车发票所在地推出地方置换补贴,用户不符合地方置换补 贴条件",可以享受理想汽车 1.5 万元 / 台的现金补贴。1 月 1 日,小鹏汽车推出一万元的新春红包 和 888 度电卡活动,覆盖部分车型。同日,零跑汽车根据不同车型推出 5000-15000 元不等的现金 红包。蔚来、极氪等车企也推出不同程度的补贴政策。 特斯拉 Model Y 有望继续蝉联全球最畅销汽车。 1 月 1 日,特斯拉在一篇 2024 年终总结中表示,目前特斯拉的全球保有量已经突破 700 万辆,其 中 Model Y 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 2023 年创下全球销量 122 万辆的纪录之后,2024 年特斯拉有望 继续蝉联全球最畅销的汽车。此前有消息称,新款 Model Y 将在今年 1 月在中国大规模生产,车 型代号为 "Juniper"。 小米汽车 2025 年交付目标是 30 万辆。 1 月 1 日,小米汽车官方宣布,小米汽车 ...
130亿,大润发宣布卖了
投资界· 2025-01-02 11:22
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股权 - 阿里巴巴子公司及New Retail出售所持高鑫零售78.7%股权,交易金额最高约131.38亿港元,标志着公司战略聚焦核心业务的重要一步 [3][5][9] - 阿里巴巴2017年首次入股高鑫零售投入224亿港元持股36.16%,2020年追加280亿港元持股72%,累计投资超500亿港元,此次出售亏损超370亿港元 [8][9] - 高鑫零售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试验田,曾进行数字化转型但业绩持续下滑,2024财年中期扭亏为盈后仍被出售 [8][9][14] 高鑫零售发展历程 - 大润发1998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10年以404亿元销售额超越家乐福成为中国超市销量第一,2011年与欧尚合并成立高鑫零售上市,巅峰市值超千亿港元 [13][14] - 2012年起受电商冲击,高鑫零售尝试线上转型但效果不佳,2017年引入阿里巴巴后创始人黄明端离职,2022财年首度亏损 [13][14] - 近年高鑫零售调整策略推出"中润发"和"M会员店",但传统商超衰退趋势未改 [14] 并购市场趋势 - 2024年IPO窗口收窄推动并购活跃度,中国并购基金规模占比不足10%,远低于美国70%,A股上市公司成为并购主力 [15][16] - 当前70%企业考虑出售,20%已行动,但国内并购价格机制不成熟,交易多依赖谈判而非竞价程序 [16] - 德弘资本收购高鑫零售成为2025年并购大年标志性事件,机构预测未来两年将现并购拐点 [5][10][16] 德弘资本背景 - 德弘资本为国际性PE机构,核心团队曾领导KKR及摩根士丹利亚洲业务,投资案例包括中国平安、蒙牛、海尔等龙头企业 [10] - 此次收购高鑫零售体现其跨周期投资策略,为传统零售业注入新资本 [10][11]
巨亏16亿,谁来拯救大润发?
商业洞察· 2024-10-19 15:47
核心观点 - 大润发从传统零售霸主到面临被出售的命运,经历了电商冲击、新零售转型失败等多重挑战 [4][5][6] - 阿里巴巴2017年以224亿港元入股高鑫零售36.16%股份,2020年追加280亿港元投资,但未能扭转大润发业绩下滑趋势 [6] - 2024财年高鑫零售营收725.67亿元(同比降13.3%),亏损16.68亿元(去年同期盈利7800万元) [6] - 潜在买家包括高瓴资本、润泰集团等,但传统商超行业整体衰退趋势未改 [13] 新零售变革 - 阿里2018年将大润发接入淘鲜达、饿了么等平台,推出"大润发优鲜"一小时达服务,但当年营收利润双降 [6] - 2020年引入自助收银、电子价签等技术,与盒马合作"盒小马",尝试中润发、M会员店等新业态 [6] - 2020年销售额1059.89亿元登顶超市百强榜,但2021年起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仅勉强扭亏 [6] - 转型失败主因:失去价格优势、高端化与原有客群错配、仓储会员店布局晚于山姆/Costco等对手 [6][7] 发展历程 - 1996年创立,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2009年以400亿元营收超越家乐福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9] - 2011年与欧尚合并成立高鑫零售上市,市值峰值1278亿港元,份额超沃尔玛 [9] - 2014年投入超10亿元自建电商"飞牛网"失败,2016年首次关店(潍坊门店) [10][11] - 2017年阿里入股前,大润发保持19年未关店记录 [11] 行业现状 - 家乐福中国2019年被苏宁收购,沃尔玛2016-2020年关闭80家门店,2024年上半年关15家 [13] - 永辉超市2024年9月被名创优品63亿元收购 [13] - 全国超市门店数量从2012年11947家降至2020年5340家(降幅55%) [13] - 仓储会员超市市场规模2023年364.1亿元,预计2024年达387.8亿元 [13]